- 0
- 0
- 0
分享
- 城市病遇上沉浸式?场景化+新业态成未来新趋势!
-
2022-09-16
城市病,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处于失衡和无序状态,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提高。
城市病的困扰尤其在年轻的Z世代身上体现出来,并引发社会大众的群体性烦扰,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极大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现实社会的城里人需要身心释放,哪怕是怪诞的、极限的、喧嚣的、虚幻的。在创意与技术手段双重加持下,沉浸、光影、游乐无疑给人们找到了一个出口,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消费。
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部分,力求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之目标。
由此可见,随社会文化进步与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旅游模式与消费结构的追求层次也在升级跟新。聚焦顶层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表明,文化旅游发展的未来着力点也进一步转向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上。
文旅部的这一发展规划也促进了市面上的各领域产品向沉浸式积极的转型升级。“沉浸式”的主题也逐渐从单个的项目延伸到产业链,再从产业链延伸到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指数爆炸式发展态势。而本文所讨论的打造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
年轻消费,搭建潮流假期
✦
在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打造的过程中,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消费力不容小觑。无论是近些年兴起的剧本杀、密室逃脱、恐怖密室等沉浸式消费形式,还是近几年热播的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密室大逃脱》、《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呈现出的内容设置,都能看到相关内容对于年轻群体的靠拢趋势。
当然,若从底层逻辑的角度思考这一现象,其实并非近几年大火的文化消费形式主动向年轻群体靠拢,而是随市场,技术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文化消费形式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升级优化,从而在市场的选择中向我们呈现了如下结果:
沉浸式、社交性、任务性休闲娱乐活动,即上文所提到的剧本杀或密室逃脱。而年轻群体相较于其他年龄层面的消费群体,可支配的时间更多,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社会责任相对明确,故而该群体对于市面上主流文化消费形式的灵敏度更高,接受性更强。而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年轻客群消费动向的底层原因,即该客群在消费形式与结构上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激烈竞争的市场筛选后的结果。
如果说网络空间是由技术赋能所搭建出的匿名性赛博空间,如电影《头号玩家》中所描绘的虚拟游戏世界。而在剧本杀或密室的游戏中,玩家所置身的空间场域便是由剧本写手、密室布置着等人搭建出的一个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虚拟现实空间。在这里,玩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可以窥探过去或未来,感受复古的风潮或科技的绚烂。
同时,玩家被赋予了新的身份,不同于玩家在现实世界中所固有的身份角色,在剧本杀或密室逃脱的世界里面,玩家更像是拿到“剧本”的“演员”,能够沉浸在充满故事性与趣味性的游戏中。由于游戏角色发放的未知性,玩家有一定可能挑战到与自己原本生活方式、性格习惯完全不同的角色,从而感受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不会涉足到的选择所产生的全新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
与此同时,由于此类沉浸式项目的参与者并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组队参与的,玩家间的密切配合具有的协作性、任务性与社交属性,能让参与者的沉浸式体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除去和认识的朋友或同事组队参与游戏,从而增进彼此感情或进行团建外,也可以选择和陌生的人群组队参与游戏,从而进行陌生人社交,延展自己的社交圈层和人际关系网络。加上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任务制的驱动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陌生人之间的拘谨情绪,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的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
结构优化,疏解城市压力
✦
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便利、便捷、革新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污染严重、老龄人口不适应智能化生活、市民生活成本高压力大等问题。
故基于此,在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打造的过程中,除去思考如何为科技赋能的表现形式锦上添花,还应思考该采取何种沉浸式活动或展演形式,才能最大限度缓解以上城市转型中必将面临的阵痛。而这也是近几年一些有强休闲娱乐的喜剧形式能够在各大城市中广为欢迎的原因所在。如相声、小品、舞台剧、音乐节的火爆,其实,在底层逻辑上,我们都可以将之看做是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感中的一种或几种来释放压力的娱乐形式。
又如脱口秀,秉持着说破无毒的精神,以一种调侃甚至是灰色幽默的方式,将目光聚焦在一些“人间真实”的问题是上,将诸如社会内卷,毕业生打拼,租房不易,情绪压力,疫情宅家摆烂乃至涉及到心灵更深处的原生家庭,身材焦虑,世界观认知等问题,通过舞台上艺术加工的方式进行展演与呈现而非是讳疾忌医地遮掩。此举不但不会引起观者的反感,反而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在“吐槽”中发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在集体归属感与笑声中疏解压力。
✦
因地制宜,打造沉浸项目
✦
在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打造的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自身的气质禀赋进行统筹规划。从而让消费者在特色沉浸式项目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热情或清冷、细腻或奔放的城市文化,从而让城市活起来,让城市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沉浸式项目组成属于城市本身的故事。吸纳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属性的打造模式,不同于单纯的“空降式”商业项目,该模式能够同城市有更好的契合度与利益一致性,风险性更小、文化内涵与价值空间更大。
如2020年初南京首个夜间沉浸式园林实景演出《金陵寻梦·夜瞻园》,选取越剧、昆曲、舞蹈、民乐等经典桥段,带领观众一夜赏尽四大名剧,受到市民好评的同时,展示了南京深厚的戏曲文化与古典气息;又如“知音号”客轮上徐徐铺开的沉浸式戏剧表演,让消费者成为船客的一份子,成为20世纪那个旗袍优雅、舞姿翩翩、小吃众多、岁月峥嵘的汉口码头往昔荣光的见证者。
正如人与人初见时会因为信息不对等客观因素而疏离,需要活动预热与破冰同理,当一个人第一次涉足一片城市时,同样会因为信息不对等、人生地不熟的原因而对于城市的探索无从下手。而沉浸式项目,便是帮助旅行者感受城市温度、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之一。在沉浸式活动中,参与者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视听触嗅味五感,从而在哲学忘我的境界中,暂时放下自身与外在环境的主客对立,融入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境界中,在审美的境界中感悟城市的个性与魅力。
打造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是城市接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越是在5G、高铁、外卖、云支付等科学技术充斥且革新城市生活,让我们感叹“中国速度”的同时,越是要在思考层面慢下来,去思考银发群体的老年人如何在飞速智能化的社会里不被抛弃,去思考如何针对压力下裹挟的情绪做沉浸式项目开发,找寻到内心的净土,去思考如何突出城市文化特点的独特性,构建脱颖而出的沉浸式场景消费体验问题。
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的打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条不断面临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曲折向上之路。而在其发展打造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把握沉浸式内容不跑题、沉浸式内涵有文化、沉浸式场景促销费的打造方法,从而在沉浸式城市文化综合体构建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