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装饰》2022年第6期介绍

原创 2022-09-01



艺术设计月刊

2022年第6期

1958年创刊/总第350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PREFACE

写在前面




随着社会对于设计、美术的认识日益提升,各大美院每年的毕业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动辄几十万的观展人数,使毕业季成为当地社会的一个“节日”。这种现象无疑也对学科建设有极大的推动,师生们都视之为向社会的一次重要的展示、汇报的机会。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下展览有时不能正常进行,线上的展览反而能够让更多的人观摩访问。清华美院今年线上展的观摩人次更是比去年增长了一倍,达到近400万人次,毕业展的热度可见一斑。本刊一年一度的毕业设计专题同样也吸引了学界的关注,一方面,在专题里可以看到多所院校同一专业的比较;另一方面,教师们的专业交流也可以呈现更深层的教学思考。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老师都会惦记着这样的交流,每个专业一轮5年的时间间隔也是令人期待的一个因素。

在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5年之间的变化已足称可观。这种形势无疑也对院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把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今年的毕业设计专题聚焦于环境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设计都是招生人数最多、开办院校最多的设计专业之一,有着旺盛的社会需求。但近5年来,随着经济转型,空间设计类专业正在快速降温,相关新闻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已有不少院校在调整专业设置。因此,在交流时,老师们讨论的主要议题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在不断拓展专业边界、强调跨学科实践的同时,如何保证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质量;二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如何面对来自其他空间类专业的压力;三是对设计思维的训练是否能替代传统绘图能力的训练。其中有些问题并非是新问题,但在热度高的时期,往往没有得到显性的讨论,而在趋冷的时候就显得紧迫了。

脱胎于室内设计的环境设计专业,从其命名即可看出我们独特的文化立场,核心就是“环境”二字。专业名称的变化是基于本土传统的“环境审美”意识,相较于单纯的形式—功能维度,环境审美意味着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强调系统整合的设计方法。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这个学科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值得加倍重视。跨学科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专业,恰恰相反,要跨的是学科视野,但实践的本体仍有自己的边界,专业化是提升实践品质的基础。对于今天的教学而言,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也没有必要对立起来,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将两者统一起来,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注入思维训练。当然,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统一,不同院校可以展开各自的探索,在多样化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判断成果的优劣。

令人高兴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院校的学科建设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学术传统,差异化的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尽管我国的建设高峰期要告一段落了,但仍有可观的需求和市场容量,也对优质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强烈的需求,适度的焦虑或许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思考,但完全不必产生悲观情绪。在从求量向求质的转型进程中,环境审美意识恰是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环境设计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的大量实践之后,我们已经能够更为清晰地思辨环境关系,相信在下一轮“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专题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成果。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环境设计专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方晓风


特别策划:毕业设计·环境设计

栏目主持:王小茉


主持人语

又到毕业季,今年集中呈现的专业是“环境设计”。这次,我们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以及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6所院校共同组稿。专题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场小型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评价标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等问题展开讨论;6篇学术论文——6所院校的专业负责人介绍各自院校的专业建设思路、教育理念与教学特色;24件优秀本科与硕士毕业作品——汇集各个院校的毕业设计成果。

自2010年,《装饰》毕业设计专题的组织形式一直较为固定,即每年以一个专业为切入点,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和信息艺术设计。这五个专业在国内院校中设立数量多,每五年一轮的间隔,恰好也符合学科建设的周期。笔者在撰写这期主持人语时,将2017年、201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专题找来比较,从中可看到的差异与变化十分明显:

首先,面对社会、行业与学科的变化,各院校设计教育的着力点和研究方向变得更加聚焦,与其学术文脉、所处地域环境、地方文化及社会资源的关系更密切。其次,这种自身特色的挖掘、勾勒,已见一定成效的教学方法,正来自学界对学科新范式、行业转型现状的反思和认识,从过去较为表层的形式美感,较为狭窄单一的设计对象,一定程度上对信息技术影响的忧虑,转向更为精准的问题意识、更综合的设计手段,以及对设计本质、专业优势——特别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不同之处——更加主动的探究和把握。最后,空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甚至被社会学视为社会生产的结果。持续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也让我们超越简单的物理属性,对空间有了新的切身认识。这种新的认同、解构,新的规范、重组,新的结合、分散,不仅作为一种巨大的张力推动着设计学的发展,也让人们借由设计这一媒介,对社会的变化做出回应。(王小茉)


2022“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综述

王小茉、王艺函

内容摘要:《装饰》杂志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一个专业展开,呈现当年的优秀毕业学生作品。202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6所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负责人,共同展开线上讨论。从中可以看到最近五年,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学科范式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影响下,其学科特征、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传承与创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本科教学与毕业设计

宋立民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的教学现状与课程特色,可归纳为三点:传承优秀基因,坚持学科交叉,探索创新课程。继而,介绍了其毕业设计的教学安排,并分析了近年来的主要变化,包括选题的动态调整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最后,作者基于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清华美院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定位,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开放造园与风景实验——以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园林系毕业设计为例

曾 颖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的毕业设计。文章从建筑艺术学院四个系的比例尺出发,到开放造园与风景实验系学术主题,再到按教师研究方向分组,阐述毕业设计的教学定位与组织。文章从风景园林的毕业设计要与社会问题和国家需求、学科和专业建设方向、教师的个人研究方向三个方面相一致的角度,讨论毕业设计教学的实验性。如何以景观为媒介,结合人民当前和未来的生活需求,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实验。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转型、建构与持续探索——同济大学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理念与行动

杨 皓

内容摘要:同济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学生通过整体的、以人为本的和跨学科的方式去创造和促成可持续的“生活空间生态系统”。专业构建从符号到系统的环境设计模块,整合商业、人文和可持续的课程体系,结合社区支持型创新的生态系统,探索培养未来环境设计人才的新理念和新行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优秀毕业作品》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组织研究与实践

许牧川、沈 康、廖 橙

内容摘要:在当代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的语境下,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展开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连接学院与社会,通过课题设置、教学过程与设计成果三个环节的思考与实验,系统地构建毕业设计教学组织模式,培养新时代的环境设计人才。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江南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佳、过伟敏

内容摘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江南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带来新的契机。专业建设对专业属性、育人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思考与提升,专业发展注重系统与创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提出系统的空间和持续的环境为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并在课程体系和毕业设计上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新文科”背景下的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与行动

黄红春、黄 耘、陈星宇

内容摘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与“交叉学科”发展的态势,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依托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的人居环境相关的学科专业群,采用了“艺工融合”的“1357的多维倒金字塔”的宽口径、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三个专业交叉共享的“三元课程树”知识体系。同时,提出以“艺术”为基石,以“数字”为支撑,以“绿色”为导向,以“服务腹地”为特色的特色教学模块,从而指导未来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及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学人问津

栏目主持:李 拓


乾隆年间北京拈花寺与万柳堂旧址再探

贾 珺

内容摘要:清代康熙年间名臣冯溥在北京外城营造了一座名为万柳堂的别业园林,其中拥有万株柳树和优美的山水景致,成为当时文人重要的雅集游乐之地。后来此园归属另一官员石文桂,改建为拈花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乾隆《京城全图》和历史文献记载,对乾隆时期的拈花寺格局进行复原,并对盛期的万柳堂景物做进一步的追溯想象。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设计思维”课程改革

顾力文、阮艳雯、李 峻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城市政务空间的更新策略与实践——以宜昌市伍家岗区税务局设计为例

沈劲夫、邓伊玲

史论空间

栏目主持:周 志


发掘前的发现:叶喆民汝窑考察事迹及学术贡献钩沉

苏 滨
权力的重塑:现代时尚巴黎诞生的动因及发展模式分析

董行茜、肖文陵
19世纪俄罗斯体系与斯洛伊德体系在美国手工训练运动中的作用与比较

黄 展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民族志动画实践:事实的深度还原与观点的主位表达

王怡婧、翟一川、张 引
凝视的快感:空间审美的具身化转向

伍 端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格子人生:望谟布依族头帕的装饰内涵及民俗成因

张红颖、游天梅、张宗登
彝族井字形织机考察及文化研究

一萍、周美余、卢 明



院校风采

栏目主持:赵 华    周 志


空间布艺色彩设计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行为的改善

段怡婷、张一弛、邱添忆
适老化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尤集镇广场为例

汪 颖、王婉清、尤临临
“织而成之”的意匠维度探析

王雪琴、李加林
双面提花织物设计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

张 萌、周 赳
色彩仿真数码提花织物的纹制工艺特征分析

张爱丹
18世纪中英陶瓷技艺与运营方式交流——以韦奇伍德与景德镇陶瓷为例

刘丽娴、王娅妮、崔荣荣  
近代中国设计类相关课程名称变化背后的思想管窥——“工艺”“美术”“艺术”辞义考

穆 琛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作品选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装饰杂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375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