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凤凰艺术 | 乌雷亚洲首展开幕,中国前妻丁小松现身宝丽来作品《情侣》
-
2022-09-04
本次展览以乌雷的艺术和人生为主题,聚焦于三个不同的时代:70年代早期的艺术活动,1976年到1988年期间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合作以及90年代后期的个人创作。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在当代,构成艺术的形式是什么?我们更需要从技术、美学、对话客体等相应的“后部构成”来判定行为艺术抑或摄影是否仅仅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当代艺术的技法和材质在并进的过程中,往往更能反映出作品内在的意念。
今秋,著名艺术家乌雷的首次亚洲个展“无量之物”于北京马刺画廊开幕。乌雷作为宝丽来摄影、身体和行为艺术的开拓者,他的作品具有根本性、历史性的独特内核,在摄影和以概念为导向的行为和身体艺术的交汇处运作,就像每个人的思维都如同一个私人的暗室,透过展览来连接彼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乌雷:无量之物”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作品所暗含的对应物。
乌雷(Ulay,1943年11月30日—2020年3月2日),是宝丽来摄影、身体和行为艺术的先驱。
乌雷本名弗兰克·乌韦·莱西彭(Frank Uwe Laysiepen),1943年出生于德国索林根,接受过正式的摄影训练,在艺术活动早期(1968—1976),他主要通过一系列宝丽来照片、警句、视觉诗和具体诗以及私下的行为表演,对理解身份诸概念、个人和群体层面的身体进行了主题性的探索。他的摄影方法变得越来越具有表演性;由此产生了数以百计的自拍照和所谓的“表演性摄影(performative photography)”,并进一步发展出一系列有现场观众的“Fototot”行为表演(1975—1976)。
▲ 艺术家乌雷(Ulay)肖像
▲ 乌雷,《白色面具》,1973/2022,原始宝丽来照片转数字照片于灯箱,32 x 237 x 8 cm,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 乌雷,《乱序警句》,1974-75/2016,哈内姆勒硫化钡纸本彩色打印,83 x 43 cm(带框),64 x 45 cm(照片拼贴),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 乌雷,《修整伤痕》,1975/2018,哈内姆勒硫化钡纸本彩色打印(根据原始宝丽来照片放大,108),56 x 46 cm(带框),35 x 25 cm(照片),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 “乌雷:无量之物”展览现场,2022年,马刺画廊
乌雷从1976年到1988年间一直与著名女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一起工作。12年来,他们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感情与工作关系。乌雷不再深挖性别问题,他和阿布拉莫维奇用前卫的表演艺术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将彼此都推向了一个新的、无人涉足的领域,他们在行为艺术的历史上,无疑是举世无双的。
马刺画廊展示两位艺术家的代表性表演——《静止能量》(Rest
Energy,1980)。在四分钟里,乌雷持箭、阿布拉莫维奇持弓,他们身体倾斜以身体的重量将弓拉满;箭头直指阿布拉莫维奇的心脏,两个麦克风记录了他们彼此的心跳和呼吸声。
▲ 乌雷/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Ulay/Marina Abramović),《静止能量》,1980,行为表演录像,16 mm胶片转数字录像,彩色,有声,4分4秒,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乌雷基金会、LIMA和马刺画廊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乌雷(Marina Abramović/Ulay),《情人·长城》“乌雷:无量之物”展览现场,2022年,马刺画廊
▲ 《〈长城〉日记》,1986–1989/2016,纸本打印(根据原始实物日记放大),47 x 62 cm(带框),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乌雷,《门,98》,1988–89/2016,铝、粉末涂层,243 x 100 x 1 cm,“乌雷:无量之物”展览现场,马刺画廊,北京,2022,图片致谢马刺画廊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在陕西省神木市二郎山相会。长城漫步,最初是为了确定他们的爱情,但最终却标志着两人艺术合作关系的终结。
▲ 乌雷,《中国——长城沿线》,1986–1989,原始照片,53 x 43 cm(带框),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乌雷于1989年创作的一部中型宝丽来系列《情侣》(The Lovers,1989),通过纸偶的表演,在宝丽来相机前上演了乌雷和阿布拉莫维奇的长城漫步。乌雷当时的妻子丁小松通过操纵纸偶来诠释这个故事,乌雷的前妻丁小松用纸人对故事进行了解读,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新的参照。最后一幕中,丁小松在画中点燃了一个纸人,预示二人之间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标志着乌雷开始了一个新的人生。
▲ 乌雷的中国前妻丁小松现身乌雷的作品《情侣》,1989,一套8张宝丽来照片/Polacolor,“乌雷:无量之物”展览现场,2022年,马刺画廊
探索宝丽来摄影媒介的极限并从根本上融合摄影和行为表演,促使乌雷使用更大画幅的宝丽来相机,包括20 × 24英寸的相机(《情侣》和《星期三—星期六》系列)和最大的40 × 80英寸相机。此次展览也首次展出了名为《低语》(Whispers,1993)的大尺幅宝丽来摄影作品(约240 × 110厘米)。
在欧洲作家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和萧沆(Emil Cioran)的虚无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该系列的作品反映了乌雷的内心状态,同时也延续了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表演性“自拍”,作为虚实象征的花瓶、死亡象征的骷髅与生命象征的水和种子。
“我期待的是更多的流动性,不再那么具体……我开始看到,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生命在于变化。”
——乌雷(Ulay)
✦
乌雷:无量之物
✦
策展人
来梦馨
哈娜·奥斯坦·奥日博尔特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4日至10月30日
展览地点
Gallery I & II|SPURS Gallery,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 798 艺术区 D-06
Ulay
关于艺术家
▲ 乌雷,2016,Primož Korošeč 为 Schirn Kunsthalle Frankfurt摄影|Ulay, 2016, photographed by Primož Korošeč for Schirn Kunsthalle Frankfurt
乌雷(Ulay,1943年11月30日—2020年3月2日),是宝丽来摄影、身体和行为艺术的先驱。
乌雷,本名弗兰克·乌韦·莱西彭(Frank Uwe Laysiepen),1943年出生于德国索林根,1968年移居阿姆斯特丹,后担任宝丽来公司顾问摄影师,由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在艺术活动早期(1968—1976),他主要通过一系列宝丽来照片、警句、视觉诗和具体诗以及私下的行为表演,对理解身份诸概念、个人和群体层面的身体进行了主题性的探索。1976至1988年间,乌雷和当时的伴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合作。交往12年,他们是20世纪最高产也最著名的艺术伙伴之一。凭借“关系”系列、《穿越夜海》、《情人·长城》等行为表演,他们成为行为艺术无可争辩的代表。与阿布拉莫维奇分手后,乌雷专注于摄影,探索这一媒介和它的边界,并不断通过大量合作项目、行为表演、工作坊和表演讲座“挑衅”观众,投身旨在提高意识并增进对水的理解感谢和重视的项目和艺术倡议。他2014至2017年间的晚期艺术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以粉红色为标志(乌雷的“粉红时期”),由一系列素描、中画幅宝丽来照片和(合作)行为表演组成。2020年3月,乌雷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逝世。
乌雷,以及他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合作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收藏,包括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基金会(Mumok)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