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夏纳·霍维兹:在限制与结构中追寻自由
-
原创 2022-09-05
初 见夏纳·霍维兹(Channa Horwitz)的作品,人们或许难以相信,这些精密严谨如数学模型般的线条与色块并非由计算机程序与机器系统生成,而是出自于艺术家本人的双手。1932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这位与玛丽·阔思(Mary Corse)及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齐名的西岸极简主义观念艺术家在离世前的五十多年创作生涯中,正是因其由严密线性逻辑而衍生出的复杂视觉系统而被世人铭记。
霍维兹最具标志性的艺术语汇便是用以数字“1”到“8”为基础的数列来构建一系列极富秩序感的画面,这一由艺术家自我制定的规则贯穿着她过往数十年的艺术生涯。这些线条、几何形状以及由此生发的图案呈现出多重面貌,亦始终于既定的严谨概念与准则中发展、变换。在艺术家看来,这些严谨的概念与准则从未妨碍自身的创作,而是一种“限制与结构中的自由”。
近日于里森画廊上海空间开幕的霍维兹个展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展览,也是里森画廊在全球范围内为其举办的第五次个展。正如展览对于一系列相关作品做出的呈现,观者得以从中一窥其对于空间、运动与时间的刻画,以及艺术家生前在一以贯之的逻辑系统中塑造出的独特艺术语言。
01
自由之基础
尽管霍维兹的艺术实践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其他观念及表演艺术之间存在着诸多关联,但她却在默默无闻的孤立状态中创作了数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她的作品才得到广泛认可——成长于数字时代的年轻一辈艺术家崛起,对于算法与代码的关注,令他们对霍维兹围绕线性逻辑与理性表达所展开的创作语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而时间回到五十年代——1950至1952年间,霍维兹曾于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School of Design)学习平面设计,而后,又于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学习绘画。她又于1972年在美国瓦伦西亚的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CalArts)获得艺术学士学位,期间她与美国著名观念艺术大师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与行为艺术先驱阿伦·卡普罗(Allan Kaprow)等人一同学习。
“夏纳·霍维兹”个展现场图,里森画廊,上海,2022年9月3日至10月22日 © 夏纳·霍维兹遗赠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离开加州州立大学后的1964年,霍维兹以解构形式创作了大型硬边绘画,在有限的基本几何形状中发展出后来被称为“语言”(Language)系列的作品。即便导师一度鼓励她以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绘画而追寻所谓的“自由”,但霍维兹认为,只有通过减少自己的选择,才能够寻得“形式的本质”。她曾于一段自述中如是说:“1963年离开学校之后,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渴望探索的问题。直至今日,我依旧好奇在图像层面上还有什么我从未涉足的领域。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将我的选择降至最少,这样我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在霍维兹看来,自己的选择越少,能够挖掘的便越多,所有的画面意象被精简为圆形与正方形,色彩亦被简化到只有黑色与白色。
在艺术家最为早期的“语言”系列中,正方形与矩形占据了网格纸,也为其艺术语言的指导准则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语言”系列中,每件作品都包含了8个象形图像的不同排列组合,这些图像通常由两到三个正方形和矩形组成,而作品的序列编号亦为一种重复的模式,如1-2、1-3直至1-8,再接着由2-1、2-2直至2-8,如此类推。
“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在限制与结构中感受到自由。虽然限制与结构似乎与自由相悖,但经验告诉我,它们代表了自由,也是自由的基础。霍维兹曾提到。而这种独特的方法论,亦持续为她之后数十年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根基。
02
网格中的声音、运动与符号
伴随着视觉语言的开拓,在1968年的“声动符号”(Sonakinatography)系列中,霍维兹开创了一种“绘制节奏图”的创作形式,描绘动态与时间,尝试于二维平面之上勾勒出四维的空间,由此形成一套崭新的视觉系统。然而值得一提的却是,这一艺术家创作生涯中最具标志性的系列创作,竟源自一次由性别不平等而引发的争议事件。
霍维兹曾于自述中坦言,对于“捕捉动态”的渴望令其在1968年向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的“艺术与技术”(Art and Technology)展览提交了一份名为“悬浮在空间中的移动垂直光束”(Suspension of Vertical Beams Moving in Space)的展览提案。她在提案中构想出一件尺寸有整个房间之大且带有8根移动光束的动态雕塑——雕塑通过磁力悬浮在空中,并以垂直方向在底座与屋顶之间移动,根据不同的光线强度,8根移动光束将依次被点亮。
然而,彼时美国当代艺术界中的严重性别歧视令霍维兹的创作被展览拒之门外,尽管如此,她的作品方案却被收录至美术馆出版的展册中,同时,美术馆又拒绝让霍维兹的形象如一众男性艺术家那样出现在展册封面上——这一事件在洛杉矶引发了一场女性主义运动。
而回到创作上,虽然霍维兹的提案未能实现,但她却以此构建了一种以数字“8”为刻度的艺术系统,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描绘光束的运动轨迹——“声动符号”系列由此诞生,而这一系统与规则在日后亦衍化为她众多作品的基础。
霍维兹选择了8种颜色,让它们形成了一个“色环”,每种颜色之间存在着一个“阶差”,由1至8依次代表绿色、蓝色、蓝紫色、紫红色、红色、橙色、黄色与黄绿色。每种颜色伴随不同的节拍出现,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图表。“声动符号”系列的前四件作品便以此绘制,斑斓的色彩在网格中律动,艺术家将其比拟为“一张无声的电影胶片”。
而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及奖项总监奈杰尔·普林斯(Nigel Prince)则在为艺术家纽约个展撰写的论文中如此形容“声动符号”系列:“霍维兹通过这个系统创作了一系列独特的作品,在概念和视觉效果上皆为复杂的图形以线性的模式推进发展,并开启了以此为基础来创作表演和装置的可能性。”正如奈杰尔·普林斯所述,霍维兹将其创作视为一种“视觉乐谱和指示”,并在之后的数十年中与诸多编舞师、作曲家、音乐家、舞者及诗人合作,呈现了一系列行为与表演。
03
递进与承接
在本次里森画廊上海空间的展览中,艺术家于1980年代创作的“准则”(Canon)与“莫列波纹”(Moiré)系列在近似的创作手法与系统中相辅相成,重叠相联。
密集的网格交织呈现,形成复杂而精细的矩阵,仿佛一种“万花筒”般的图腾——“准则”系列由黑色墨水和彩色酪蛋白创作,霍维兹于其中加强了运算模式的层叠与交织,创建出多达12个层次的图形矩阵。而由“准则”系列发展而出的小尺幅“莫列波纹”系列,则使用酪酸涂料和金箔共同绘制而成,明亮的色泽之中,图案有如细密的织线,同样也是艺术家精湛制图技术的生动体现。
“前期的创作促成了‘莫列波纹’系列的诞生,我意识到我所做的所有工作实际上都是基于8个角度的。”艺术家曾于一段自述中回忆道,她在作品中为每个角度均匹配了对应的数字和颜色,继而尝试了所有可能的组合。对节奏与图案最为错综复杂的探索与把握,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奈杰尔·普林斯亦将其称为“集先前的系列为大成”。
而1990年代创作的“线条的韵律 II”(Rhythm of Lines II)系列则是“莫列波纹”的进一步延伸——在同样细腻的织物质感中,两组色彩迥异的线条以多样的角度重叠,莫列波纹由此显现。
悉心的观者得以在霍维兹的创作脉络中窥见彼此承接的系列之间的线索关联——线条与方格间的相互作用催生出作品的推进演化,图形之间的巧妙堆叠则造就了视觉上的多样变幻。彼此承接的系列互为参照,这并非机械而刻板的重复——每一个作品系列的诞生都是对以往系列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发展。
活泼的视觉节奏与明快的色彩驱散了想象中线性逻辑惯有的乏味之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理性所生发的光辉与吸引力,以及在艺术家的这种“冥想式”的创作方式中,观者对其心性与技艺的感慨与赞叹。一如奈杰尔·普林斯在文章中所提到的——“霍维兹毕生致力创作视觉上引人注目、周密严谨的系统化作品,她多个具有连续和递进关系的系列共同表明,通过有条不紊和逻辑化的创作模式,艺术家在本应是束缚和多重感官的影响下,揭示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