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全国首批12处“红色草原”名单公布,这些草原因何而红?
-
原创 2022-09-04
第3636期文化产业评论
这些“红色草原”因何而红?
为传承草原地区红色基因,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红色草原”推介活动。该活动面向中国共产党领导草原地区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发生地和重要人物活动地,并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草原地区。
该活动采取市县级人民政府自主申报的方式,跨县域草原可联合申报。申报草原须坚持突出“红绿”特色,体现“红绿”融合,满足工作基础扎实、红色资源主题鲜明和保护良好、草原保护修复和科学利用成效显著的基本条件。
从此次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的首批“红色草原”名单看,这12个红色草原涉及9省(区),基本覆盖我国传统草原大省,涵盖高寒草甸、温性草原、热性灌草丛等草原类型,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如花坡草原、乌拉盖草原、南滩草原、红原草原等,分布有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众所周知,草原本是绿色的,那么红色草原因何而红?是那些在这些草原上发生的一段段生动的红色故事染就的。例如,南山草原,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的所在地,亦是湘江战役旧址;红原草原、甘孜草原、松潘草原,均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明安草原,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英勇事迹发生地;塔什汗草原,是红山核武器试爆指挥机构的所在地。
这些有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革命旧址,记录着红色政权从哪里来,见证着我们党如何在一次次困境、危难中生存并将希望的种子播撒,生动展现了在辽阔草原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对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大力发展红色草原旅游,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甚至牺牲之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推动下,“红色+绿色”绘就了“红色草原”高质量发展新底色,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发现,自今年7月以来,尤其是暑假期间,全国多地草原迎来水草丰美的最佳“黄金季”,以内蒙古、新疆、四川等传统草原大省为代表的各大草原堪称不折不扣的“人气王”。据相关旅行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草原避暑游相关产品的线上点击量、线下咨询量及报名成交量,占跨省游业务近40%。
全国进入“高温模式”后,高海拔的避暑圣地大新疆也成为社交平台里最火爆的话题。恰逢古尔邦节与暑假游热的到来,著名的独库公路也因被“堵哭”频繁登上热搜,从起点的独山子大峡谷,到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再到终点的天山神秘大峡谷,一路上,车流如龙,游客如织。随之而来的,是“民宿一房难求”“马儿不够用”……
据悉,今年古尔邦节期间5天,新疆累计接待游客885.78万人次,比今年“五一”期间的402.64万人次,足足高出一倍多;实现旅游收入68.8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86%。而7月下旬以来,接待量更是增势迅猛,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1万人次。
作为世界亚寒带地区三大草原之一的内蒙古大草原,七到八月间也是草原游的最美的时节。素有“天边草原”美誉的乌拉盖大草原,不仅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屯垦历史的见证,更是世界上天然草原自然风貌保存最好的黄金牧场之一,蓝天、白云、碧草,还有数不清的牛、马、羊,令无数游客沉醉于这浑然天成的美妙画卷。据统计,仅乌拉盖大草原九曲湾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多万人次。
同样,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松潘草原(若尔盖草原)、红原草原、阿坝草原为川西北三大草原,在地理学上,东靠岷山,西连青藏高原,与甘肃、青海毗邻,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的主阵地,拥有风格独特的草原文化旅游资源。
以红原大草原为例,近年来,红原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全力打造“旅游+牧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等草原特色旅游融合品牌,加快实施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等项目建设,成为四川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热门目的地。在刚结束的第五届雅克音乐季期间,仅一周时间就接待了33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
再如,四川省若尔盖县围绕川西北生态功能示范区和“世界最美高原湿地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始终把生态旅游发展作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强大引擎,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旅客73.85万人,同比增长1.09%,实现旅游总收入4.98亿元。
此外,山西、吉林、湖南、广西、甘肃、青海等省(区),迎合了疫后及暑期出游需求的整体变化,围绕国内各地的网红草原、牧场草原、山地草原、湿地草原、花海草原等,创新推出了一大批深度体验草原游产品,均取得不俗的业绩。
我国草原旅游资源最丰硕的国度之一,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1.7%,主要分布于我们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自治区,形成了牧场草原、山地草原、湿地草原、花海草原等差异化草原类型。同时,草原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特征,赋予了不同草原多样、鲜活的文化内涵。
纵观前文分析可见,尽管我国草原旅游发展潜力和前景较好,由于受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游客接待条件及旅游产品供给等问题制约,绝大多数草原景区仍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参团游还是自驾游,能够进得去、住得下、玩开心的并不多。为此,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分析认为,提升草原旅游品质,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心发力。
一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草原生态保育的同时,应着眼生态产业化进入提速发展阶段的实际,科学规划和完善草原旅游住宿、沿线公路交通线网、旅游服务区、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切实提升游客进入草原景区的通达率和合适度,切实避免像新疆独库公路这种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堵哭”的尴尬。
以四川省红原大草原为例,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县城及沿线规划布局宾馆酒店136家、星级牧家乐和家庭旅游示范户200余户、床位14000多个。通往各个景区的旅游干线上,每10公里左右就建有一个免费观景平台和旅游公厕,每1公里就配置了一个垃圾回收箱。
二是培育草原休闲度假产品。草原旅游不同于传统观光旅游,游客奔逐的目标更多是倾向于探寻人文古迹、体验民族文化、融入牧游生活。当前,各地草原旅游产品大多仍停留骑马、射箭、高台滑草、户外露营等项目,虽也有一定的体验性,但相对较为老化和单调,很难满足多元化休闲度假需求。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需求,充分挖掘草原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培育草原休闲度假、马文化体验、生态康养游、农牧体验游、红色研学游等新业态,推动草原旅游由“绿色颜值”向“市场价值”转换。例如,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通过挖掘草原“红”“绿”故事,先后修复建设了兵团小镇、知青怀旧小镇、狼文化基地等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
三是延展草原旅游经营季节。目前,我国草原绿色期大致4个月(每年6至9月),旅游经营大多1个季度,好的地方约1.5季度(6至10月),时间相对比较短,也是制约草原旅游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故而,要促进草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效延展经营时间,通过开发春冬季产品,推动草原旅游由单季旅游向全季旅游转变。
如何延展草原旅游经营季节?中国旅游报社前总编辑、社长高舜礼认为,我国很多高寒草原牧区冰雪季节达半年之久,各地草原应积极发展冰雪旅游,适度增加冬季旅游活动项目,如草原冰雪文化节、滑雪滑冰赛事、冰雕艺术展、冰雪温泉洗浴等,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冬季草原生活。近年来,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四川等地均有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草原旅游是我国生态资源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涉及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系统工程。以上三个方面仅是当前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各地草原所在的地方党委政府及文化和旅游、林业和草原等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首批“红色草原”建设为契机,守护好草原最美底色,使其真正成为红色的热土、绿色的净土、多彩的沃土。
参考资料:
1.中国网旅游(高舜礼):草原真是好,但旅游得大提升
2.光明日报(章清):“红色草原”,不止是有故事的草原
3.四川观察:阿坝红原“旅游+”组合出牌,让生态草原更宜人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