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沉浸式旅游演艺丨从“印象”“又见”到“只有”,沉浸式文旅演艺的升维之道

2022-08-2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沉浸城市

【温馨提示】本文系作者原创投稿,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旅游演艺作为当代中国文旅产业的头部项目与风向标,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综合舞台表现手段,将沉浸式与旅游演艺紧密融合,引领文旅产业的趋势与未来。

“千年基业、浸润其里”。以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代表的导演 团队结合中国文旅资源特色与优势,创新打造的“印象”“又见”“只有”系列旅游演艺项目,成为我国沉浸式旅游演艺发展的里程 碑和代表性旅游文化符号。在这三个系列的迭代升级中,得以窥见我国在沉浸式旅游演艺创作中,从舞台时空设计上由实景演出到情景 体验演出再到行进式实景演出的转变和多维融入式演艺的创新,也为后疫情时代的沉浸式文旅演艺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考。

(组图:《印象》《又见》《只有》系列大型文旅演出

丨来源:网络公开)

摘 · 要

近年来,沉浸式旅游演艺通过对舞台空间场景、文化内容叙述和技术应用的创新,带给旅者更加直接的旅游文化获得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满足感。目前国内涌现了以“印象”“又见”“只有”系列为代表的优质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载体作用,成为区域特色文化的品牌IP,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 · “印象”“又见”“只有”系列演出何以出彩?

(图片:三个系列沉浸式旅游演艺的演化发展丨来源:作者自绘)

(一)舞台形式不断升级 舞台空间拓展多元化

“印象”系列

2004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打造的“印象系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七部大型实景演出,正式开启了国内文旅演艺的热潮,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山水实景演出1.0时代也正式到来。

(图片:印象刘三姐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印象丽江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印象西湖丨来源:网络公开)

“印象”系列被列为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将浓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转化为代表性的表演元素。大好河山便是舞台,演出将自然的飞禽鸟兽和秀丽河川都纳入到表演当中,观众身临其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超高境界,观众由此感受到山水世界中的沉浸式体验。

(图片:印象海南岛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印象普陀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印象武隆丨来源:网络公开)

“又见”系列

2013年“又见”系列第一部作品《又见平遥》的诞生,作为我国首部大型室内演出情景体验剧,在平遥古城前建了一个下沉式剧院打造出一个超大型文化表演空间。在还原度极高的平遥古城布景中,通过浸入式的艺术表演形式将行进中的观众带入到故事当中。震撼的舞台效果、新奇的艺术形式和超真实的感官体验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戏剧舞台。

(图片:又见平遥主会场部分鸟瞰图丨来源:百度)

从舞台空间设计上,《又见平遥》将室内传统剧场进行了繁复而奇特的分割,观众没有固定的入口和座位,而是步行随机穿梭于整场表演之间,不同视角,不同方位的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王潮歌说:“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去看一个演出,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这在艺术创作中具有极强的探索性,于观众而言,情境体验剧能够带给观众从视觉、感官乃至情感上的多元体验。

《又见平遥》的爆火,正式开启了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剧场演出2.0时代。随后,《又见五台山》《又见敦煌》继续“又见”系列的辉煌,成功出圈,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通过情景体验剧的方式进行了更富有深度的传播,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名片和品牌地标。

(图片:又见敦煌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又见平遥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又见五台山丨来源:网络公开)

“只有”系列

2019年,《只有峨眉山》这部“戏剧幻城”实景演艺“只有”系列的开篇之作,将沉浸式旅游演艺带入实景式沉浸演出的 3.0 新时代。其首度将舞台空间的概念打破,使得“剧场演出”与“实景演出”破壁融合,使不同种类的剧场之间互相交融,并开创了行进式的观赏方式。随着行进路程的推进,观众随之进入一个又一个故事。通过“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个剧场,用实与虚、写意与留白、表现与间离等方式感受着峨眉山几千年来沉淀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共鸣和共感由心而生。多剧场、多维度、互动式、浸入式的呈现手法引领着沉浸式旅游演艺进入更深层的沉浸漫游体验模式。

在“戏剧幻城”实景演艺模式大获成功后趁热打铁,推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作为中国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建有21个剧场的戏剧幻城,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的戏剧聚落群,成为只有系列名副其实的扛鼎之作。

(图片: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丨来源:网络公开)

从山水实景、情景体验到戏剧幻城的实景式沉浸演出的迭代产出,能够看到以王潮歌为代表的创作者在沉浸式旅游演艺舞台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创造。舞台空间设计的多元拓展是使其大放异彩的亮点,背后更是对于传统舞台演艺的巨大颠覆。

(二)体验内容深度化 时空界限模糊化

这三个系列的沉浸式旅游演艺作品之所以超群绝伦,在同时期成为旅游演艺的头部顶流作品,不仅是因为其不断开创的新型舞台形式,同时也得益于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感,通过多重艺术表现形式将那悠长的历史文化春风拂柳般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置身其中模糊时空界限,或寄情于天地之间,或成为“剧中人”,参与其中事,皆由心而发产生文化共鸣。

如《只有平遥》的剧情是王潮歌在平遥采风后提炼和挖掘出来的故事,其背景取材于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在沙俄做生意的平遥人受到巨大影响,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宁愿抵尽家产,众人牺牲性命也要保回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的故事。观众或为镖师的乡亲,或为赵家的宾客,或为旁观的后人,跟着跌宕起伏的情节,与演员的近距离接触和现场视听感官技术的烘托,让观众在感受艰苦年代中中华儿女血脉传承,生生不息之中,又被晋商仁义、诚信、纯朴之风所憾恸。

(组图:《又见平遥》剧照丨来源:网络公开)

如《只有峨眉山》从“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个剧场的巧妙串联,从云海叩问至金顶浮沉,置身追梦年华,缭绕风谷云烟,千年背夫过,犹记故里乡愁。这里浸润着佛教文化,承载着现实世界的丰满人性,也映照着观者的来时路和干净身。这部剧作是一场瑰丽的人生大戏,亦是一次对于时代、对于生命的凝望与审视。

(组图:《只有峨眉山》剧照丨来源:网络公开)

“我希望演员跟观众能够模糊起来的,观众也是一个演员,可以自主寻找一些痕迹,寻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只有峨眉山》呈现的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这就是戏剧幻城。”王潮歌说,“我希望《只有峨眉山》能够让观众到这不仅仅是看古迹,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来这里能够被触动,能够跟自己内心打一个照面。”

二 · 演艺是爆品,产业是生态,文化是核心

(一)品牌效应 口碑载道

王潮歌与张艺谋、樊跃作为知名导演共同打造的“印象”系列一炮而红,使之迅速成为中国标志性的旅游文化品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作为大制作、大投资的世界首部实景山水剧,其创新的舞台形式、震撼的视听体验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表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在同时期的文旅演艺票房排名中持续霸榜。同时,在舞台形式上再度颠覆,将沉浸式体验更多维融入剧作之中的“又见”和“只有”系列接棒“印象”系列相继爆火出圈,形成系列迭代但热度不减的全品牌效应。

(二)定位精准 全面营销

从“印象”系列的体验性地方特色文化定位,到“又见”系列以《又见平遥》为代表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再到“只有”系列打造由戏剧聚落群组成的戏剧幻城,每部作品在立足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基础上又有不同的特色文化标签加持。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营销始终抓住具有“独特性”和“品牌效应”的精准定位,并融合当地的周边文化、旅游产业,串联旅游经营业态,形成全景区情景体验式商业模式,从而深化完整当地旅游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图片:印象刘三姐现场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平遥古城文化园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丨来源:网络公开)

(三)敬畏历史 饱含深情

演艺产品的鲜活生动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剧中运用的多重艺术手段和舞台震撼的视效音效设计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坚持在技术上不“炫富”,不“滥用”。产品以深挖本土历史文化内容,展现非遗魅力为主,同时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观,让观众通过新形式的戏剧演绎和与演员们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剧中人随故事情节进入心流状态,产生更加强烈的文化共鸣和文化认同。

三 · 沉浸式旅游演艺发展策略建议

(一)以文化为灵魂,以内容为核心

文化价值是一部旅游演艺产品的核心之重,观众的心流体验根植于文化认同和文化共鸣。打造剧情时要善于讲故事,讲好故事,一部好的沉浸式旅游演艺作品能够使观众在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习俗,通过沉浸式的代入感受其承载的精神内涵的同时,体会到创作者蕴含其中的哲思和人生思考,激活观众的文化基因,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以政策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

在国家政策针对“文旅融合”的大力支持下,文旅深度融合已经进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新阶段。文化要素在旅游产业中的注入向着品质化、特色化、个性化进一步深度发展,新一代消费者对于观感体验的需求不断升级,沉浸式旅游演艺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 业争夺消费市场的重要策略。

结合沉浸式旅游演艺“环境营造、参与互动、感官体验、角色扮演” 的发展特征,通过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赋能,通过科技感、先锋式的艺术表现引领观众进入故事世界,以科技、艺术赋能传统文化, 产出具有文化特色的 IP 产品产群。

(三)健全文化产业链 营造全业态场景

在“沉浸式”热潮中,一些项目只是为了沉浸式而沉浸式,聚力于单一演艺产品而没有考虑到其背后完整的沉浸式商业模式,不足以带动周边及上、下游产业发展。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发展目标是利用自身流量IP将整个演艺空间丰富拓展为展示、教育、社交、艺术和节庆等综合一体式文化空间,打造具有景区特色的文化品牌。让沉浸式旅游演艺从门票经济时代转变为场景消费运营,串联融合包括餐饮、客栈、 店铺、文创等各种旅游经营业态的全景区生活场景,充分发挥沉浸式演艺为景区带来的聚合效应。

文化赋能,沉浸营造大好山河,你我皆是“景中人、剧中人”。沉浸式旅游演艺凭借实景沉浸、互动式演出、全感官体验等手段与技术,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亮点。希望不断迭代升级的沉浸式旅游演艺持续涌现优秀作品,同时,积极探索、发现并解决沉浸式旅游演艺产业的时代难题,不断提升沉浸式旅游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所言:自2003年首部实景旅游演艺项目《印象刘三姐》肇始,从“印象”到“又见”,再到“只有”,中国沉浸式文旅演艺经历了近20年的自我超越与创造嬗变,这其中既离不开梅帅元、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一众项目主创的文化自觉与执着创新,亦少不了各文旅城市、文化金融、文化产业等诸多力量的催动与加持。伴随中国文旅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发展,回望中国沉浸式文旅演艺的20年,有创新创造的成功喜悦,亦有同质化、发展良莠不齐的诟病。因此,适时复盘问题、即时总结经验,才是中国沉浸式文旅演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温馨提示】本文系作者原创投稿,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沉浸式旅游演艺 舞台空间场景 戏剧幻城 展示分享

24693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数艺网

数艺网官方

苏州

甲方 · 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