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EveryArt 专访|艺术家:黄雁汀 HUANG YANTING

原创 2022-08-24

EveryArt 专访艺术家:黄雁汀 HUANG YANTING
编辑整理|EveryArt、黄芷晴原创作者|EveryArt、黄雁汀、王羽凝、陈楚逸、陈可婷、黄潇禾



黄雁汀

个人简介:黄雁汀是一位致力于生态与女性的跨学科艺术家和策展人。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居住在伦敦且就读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9 年荣获林风眠毕业创作金奖,其团队毕业作品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且参与上海博物馆、 上海迪士尼等多个设计项目。她的作品涉及行为、影像、绘画、装置等多种媒介。她最近致力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及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参与式艺术来激发人们的同理心来引起人们对被环境问题所影响的女性群体的关注。并且发起和策划展览Omitted References来为女性艺术家发声。她所有的作品,用简洁的艺术表达方式引起人们对环境的深思。

近期展览:2022 In Ruined Time, Southwark Park Gallery, London;2022 Invisible, Exhibition curated by FloatingIsland Art, Online;2022 Invisible, Galleria Antonio Battagila, Milan;2022 Omitted References, The Art Pavilion, London;2022 Island-muteness is our common tongue, la Galerie du Génie de la Bastille, Paris;2019 Design & Citizenship, Zhangjiang Comtemporary Art Gallery, Shanghai.

艺术专访 INTERVIEW


Q1:在你的创作中,有着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的探讨。可以谈谈是什么原因使你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以此展开艺术实践的吗?

A1:首先,自疫情以来,自然生态问题一直是人类持续关注的话题。我的艺术研究其实是从实践开始的。在疫情期间,一次偶然的保护水的体验中,感受到了水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这一艰难的过程使我与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共情,也让我将环境与女性作为“它者”这一群体的脆弱与被压迫联系到一起。

黄雁汀|CARRY THE WATER,影像,3:4 ,2022

Q2:无论是自然还是女性议题,你的作品往往围绕着权力的不平等展开创作。你是如何观察到这些问题的?是什么激发了你想要将这些问题进行艺术表达的?你认为艺术作品在这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A2:气候变化对女性的影响不仅存在于水资源匮乏地区,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女性的躯体作为敏感的存在,更容易被这种环境变化影响。尤其是在过去的两年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流行病的破坏性对性别平等运动产生了倒退的影响。我记得艺术家Dana Schutz曾说过,艺术可以是一个共鸣的空间,一个连接的载体。我希望通过艺术能够使人们更多的了解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与“它者”这一群体产生共鸣。

黄雁汀|CARRY THE WATER,画布,2×2m,2022

Q3:你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巧妙地将水与人结合在一起,令其成为生态与女性的缩影,那么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去引导观者理解这场艺术实践背后的深意的?

A3:我会引导观众在体验保护手中的一瓢水的过程中,体会到我所表达的意义,正如我第一次偶然保护了手中的一瓢水的经历那样,这就是我选择参与式艺术的原因。

黄雁汀|ISLAND,影像,3:4,2022

黄雁汀|ISLAND,画布,2×2m,2022



Q4:在你的作品CARRY THE WATER与后续开展的参与式艺术实践中,有没有什么让你感到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

A4:在我开展参与式行为的初期,观众所体验的用的水会是浑浊的脏水,很少有观众愿意参与进来。这也使我开始询问你喜欢触碰脏水吗?很多人都会说不。但是事实上,遭遇严重环境污染地区的人们,每天不得不触碰它。遭遇环境污染的地球,每天不得不承载着上万吨不干净的水源,人们有问过它是否愿意吗?这是个令人深思的意外,也让我深有感触。

CARRY THE WATER ACTIVITY

Q5:你谈到自己的作品涉及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媒介带给你的创作感受肯定也不尽相同,那么尝试过各式各样的媒介对你的创作造成了什么影响?

A5:尝试不同媒介是为了探索出一种媒介能使我的实践与艺术表达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比起一些令观众疑惑的艺术媒介,我更倾向于用参与式艺术来使观众体验与共情。我认为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够真正了解艺术所传达的情感。

黄雁汀|Death of the PostHuman,影像、负片,3:4,2022

Q6: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想象明日”,围绕有关“生命记忆的探索与回溯”以及“艺术对自身的疗愈”等议题展开。可以向我们简单阐述一下您本次展览作品的创作理念是如何与我们的主题相结合的吗?

A6:我的作品Death of the PostHuman同时包含了对生命起源的追溯与对未来地球的想象。在作品展,我畅想了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生命在黑暗中萌生,从在子宫中孕育到死亡。蜡烛即是人类与地球的共同体。如果人类继续任性而为,对地球加以压迫,那么地球也将会随之分崩离析。随着人类的叹息与心跳停止,第六次大灭绝告以断落。有别于对明日美好的憧憬,我用明日的黑暗与坠落来警示人们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危害。


关于想象明日

一个关于明天的想象已经在过去消失

那个想象属于曾经的我们

现在 入睡 走出旧的梦境

一个新的梦境即将到来

属于旧日的想象在记忆中散去

但你会永远住在那里

其余的过往被抛入不知名的时空

让我在心中最后说一次我爱你

寂静

只有管道中滴水的声音

在过去两年的时光中,有记忆被冲散,有梦被曝晒褪色,有激情在时光中淡去,可人类从来不会停止对未来的想象,对明日的憧憬,对爱的期望,对和平的向往。这些如梦如幻的记忆碎片在时间的长河里波光闪烁,奔流不息,但未曾消失。



关于策展人


王羽凝,跨学科青年策展人。“想象明日”的灵感来自于疫情期间写下的一段文字,由此展开的是一场关于时间的问答,也是一次关于个人经历的疗愈。

合作平台


小红书的使命是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lnspireLives),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囗,具有制造流行和热点的能力。在小红书,用户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标记生活的点滴。社区每天产生80亿次的笔记曝光,内容覆盖潮流、时尚、美食、旅行、影视、健身、学习等各个生活方式领域。

“在艺”是中国领先的艺术互联网科技和艺术综合服务公司。旗下【在艺App】是中国最大的移动端艺术内容分享社区和艺术直播平台,为用户提供集社交分享、展讯查询、直播、课程等多元服务于一身的一站式艺术内容平台。【在艺App】提供每日全球八十余个城市最新艺术展览和同城艺术活动,并鼓励用户以图文笔记或视频笔记的形式,点评、记录、分享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艺术生活。目前拥有超过1000+万用户,是中国最大的移动端艺术社交平台。

艺动(杭州)拍卖有限公司(移动的艺术Art Move Auction)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主营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综合性拍卖公司,地址位于杭州珀莱雅大厦。公司与珀莱雅·青藤艺术中心合作进行创作、展览、短视频、装饰、收藏和研究等服务。

—END—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EveryArt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专访艺术家 展示 创作设计

1975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