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展讯丨近期北京免费展览推荐!
-
2022-08-28
本文转自:那些不能错过的展览
注:可在各馆官方公众号查看预约方式详情
按照北京市最新要求,需要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1
片羽重辉
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时间:2022年8月10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超过140万件(套)藏品,涵盖从远古时期到现当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文物。文物保护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52年博物馆即建立文物修整室,目前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已成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于一体的现代化文物保护机构。
本次展览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一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介绍不同类型文物的修复技艺,展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创新发展。



2
涪城汉韵
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文物展

时间:2022年8月12日 - 9月11日
地点:北京鲁迅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绵阳市博物馆收藏的111件(套)文物,包括陶器、漆木器、青铜器、铁器、画像石及画像砖拓片等。展览分为「千载汉风道涪城」「物阜民丰百业兴」「居诸不息烟火盛」「礼正乐教慕神仙」等四个部分,再现两汉时期绵阳地区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
绵阳古称「涪县」,因治地紧临涪江而得名,建县历史可追溯至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这里是古代金牛道、阴平道的交汇地,蜀地的水陆要冲,成都的东北门户。据东晋《华阳国志》记载,涪县农业发达,以稻作为主,出产金、银、丹、漆、药、蜜等物产。



3
艺者仁心
纪念诸乐三诞辰120周年艺术展

时间:2022年8月6日 - 2022年9月18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为纪念诸乐三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由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北京画院、安吉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艺者仁心——纪念诸乐三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于2022年8月6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展。此次展览与中国美术学院、安吉县博物馆(诸乐三艺术馆)及诸乐三家属通力合作,共汇集作品九十余件,从“诗文书画有真意——诗画”“山川灵秀集腕底——书法”“博雅通达求巧意——篆刻”“以艺为家桃李芬——教学”四个角度入手,全面回顾诸乐三的创作经历和艺术人生。



4
天禄琳琅
修复项目成果展

时间:2022年8月4日 - 待定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天禄琳琅」为清朝皇室内廷藏书的代称,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宫廷善本特藏,主要典藏宋、元、明历代珍稀古籍。「天禄琳琅」藏书始于乾隆时期,但在嘉庆二年毁于火灾,现今所谓的「天禄琳琅」藏书多属火灾后重建的后编书。
国家图书馆目前收藏有「天禄琳琅」珍籍279部,其中包括多种海内孤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数据价值。2013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修复了逾300册损毁严重的藏书。


5
东方吉金
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

时间:2022年7月26日 - 10月9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出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均来自安徽寿县蔡侯墓,包括蔡侯鼎、簋、尊、鉴、缶、方壶、编钟等,阐释了先秦时代礼乐文明的深厚内涵。寿县蔡侯墓是一座春秋晚期的诸侯国君主墓葬,共出土486件青铜器,部分青铜器镌有铭文,内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国周旋于吴、楚两大国之间的困难处境。


6
野性之美:中国野生动物展

时间:2022年7月12日 - 9月4日
地点:北京自然博物馆
本次展览共陈列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的50件野生动物标本,涵盖贝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类型,展览旨在介绍我国丰富多样的动物类型及野生动物保护成就,推动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7
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
明清历史档案展

时间:2022年7月6日起,常设展
地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
《明清历史档案展》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基本陈列,共展出超过200件(套)档案文献,展览分为明朝掠影、清朝肇建、康乾盛世、帝国秋凉、抗争求索五个板块,纲要式呈现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历史变迁。


8
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积厚流广

时间:2022年7月2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为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而举办,共呈现240件国博考古团队发掘的代表性文物,跨度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全方位解读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工作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展览内容涉及国家博物馆主持或参与的约7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重点展品包括江苏韩井遗址出土的距今8500-8000年的炭化稻、山西垣曲商城出土的商代青铜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秦子镈、河北钜鹿宋城出土的宋代青白瓷瓜棱式执壶、「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外销瓷器等。


9
罗伯昭捐赠展
薪火赓续

时间:2022年6月29日 - 待定
地点:国家博物馆
星霜荏苒,百十芳华。当时光从1912年行至202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已走过不平凡的110年,拥有143万余件藏品,成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代表性物证的重要收藏展示平台。
为纪念罗伯昭将“全部藏泉,公诸邦国”的爱国义举,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别策划“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
展览精选罗伯昭捐赠文物珍品170件(套),通过“泉坛巨擘 沐园寄怀”“爱国义举 垂范后世”“不负重托 笃行致远”三个单元,系统展示罗伯昭的重要泉币收藏和学术研究工作,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钱币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既彰显和铭记一代名家的人生追求和家国情怀,也展示和见证中国国家博物馆从筚路蓝缕到走向辉煌的历史脉搏。



国家博物馆
5大新展
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
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
10
人格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时间:2022年6月8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为主题,共呈现超过170件遗书、手稿、家信等文献及实物,分四个单元展现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心路历程与人格魅力,致敬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不懈奋斗、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革命理想高于天」致敬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重点展品包括李大钊《狱中自述》、周介甫给母亲的绝笔书、刘胡兰的中式短褂。第二单元「繁霜尽是心头血」注重展现中国共产党员与家人、伴侣、朋友之间的亲密情谊,展品包括王复生《初学集》诗稿、周文雍和陈铁军就义前的合影。
第三单元「奉献如歌家园梦」主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建设祖国的感人事迹,展品有「张福林班」旗、孔繁森的毛衣等。第四单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通过钟南山赴武汉的高铁票等展品,呈现当代共产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彰显家国情怀。

周介甫写给母亲的绝笔书

布茹玛汗·毛勒朵刻写的「中国石」
11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容曜丹青

时间:2022年4月29日 - 待定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继2020年「妙合神形」特展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举办馆藏明清肖像画主题展,共遴选超过50件(套)作品展出,较为全面地介绍明清肖像画的内容技法、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与相关内涵。通过这些画作,参观者得以领略明清两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思想追求、信仰观念和审美情趣,了解其所承载的政治、礼制、官制、艺术、风俗、服饰、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内涵。
展出作品按照主题进行划分。王室名臣肖像画写实为主、以形写神,发挥着纪功、颂德、表行的作用;文人名士肖像画集娱乐、艺术与观赏于一体,不仅有表达个人志向与雅趣的独立像,亦有赞颂传统伦理与美德的家族群像;记录容姿的女性肖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的观念觉醒,从早期规箴教化目的转向对女子美感的呈现。


12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食自八方」介绍粮食、肉食、蔬果的起源传播、培育繁殖、仓储畜养等知识。中国是粟、稻两种主要农作物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驯化犬、猪、鸡等家畜家禽的地方,距今4千年左右还从西亚等地引进了羊、牛、马、小麦等。


13
潘鲁生民艺展
到民间去

时间:2021年12月31日起展出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需预约)
本次展览共呈现逾500件(套)中国学者潘鲁生的传统民艺藏品和当代艺术作品,结合照片、视频、文献等资料,集中回顾潘鲁生四十年民艺收藏、研究与艺术创作成果,反映当代民艺工作者扎根民间、传承匠心的价值追求。
1980年代迄今,潘鲁生长期致力于民间艺术研究、创作与教育事业,他带领团队走访民间艺人、整理口述档案、记录工艺流程、留存影像资料、抢救整理民间手工技艺、收集民间文化艺术物件和作品、创办民艺博物馆、编写民艺研究书籍,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到民间去」不仅代表着潘鲁生的理念与实践,更是百年来中国文艺界追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理想重要途径。本次展览旨在引导参观者走近民艺、了解民艺、关注民艺,唤起人们传承、保护与发扬民间艺术的意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其他临时展览
协同创新 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
精神史诗 时代光芒——美术作品展
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
祈福迎祥——民间年画展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14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
《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

时间:2021年6月1日 - 待定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需预约)
此次展览共展出展品60余种、70余册,全面介绍《永乐大典》及其传承历史。其中9册嘉靖副本为近年来首次展出,包括「人」字册,「陈」字册,「农」字册,「易」字册,「颂、溶、蓉、庸」字册,「郎」字册,2件「水」字册,「士」字册。
展览以图表加重点事件描述的形式,全面整理《永乐大典》通过政府拨交、海外送还、藏家捐赠、员工寻访等多种途径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挖掘国家图书馆在不同时期围绕大典进行的部署安排,展现一代代图书馆人对《永乐大典》进行的搜集、保护、修复、出版工作。
展览同时回顾了抗战时期《永乐大典》等古籍善本南迁、运美往事,梳理海外《永乐大典》的回归历程。并列展出的还包括明抄本、明刻本、明拓本等逾40册古籍,以及国家图书馆在不同时期入藏《永乐大典》的相关档案复制件。


15
从古代经典诗词到现当代文学
文梓共采 笔墨同辉

时间:2022年4月23日 - 待定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需预约)
为迎接第27个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举办本次展览,集中展示馆藏古代经典诗词相关古籍12种、现当代文学名家手稿21种,以及当代书法作品30件,阐释阅读与审美的文化艺术魅力。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唐诗宋词」以收录李白、白居易、韩愈、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作品的文献古籍为核心,展现古籍与当代书法作品的对话。重点展品包括明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稼轩词四卷》、清木活字本《剑南诗稿三十六卷》、清刻本《王右丞诗集二卷》、清抄本《杜律详解八卷》。
第二部分「现当代文学」主要展出鲁迅、朱自清、闻一多、巴金等现当代文学家手稿,涵盖书信、诗稿、小说、剧本等形式。并列展出的当代书法作品内容摘录自这些文学家表达家国情怀和文艺理念的语句,让观众在阅读、书写、观赏的融合中感悟现当代文学的精神之光。
16
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
丝路丹青

时间:2022年2月5日开幕
地点: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需预约)
“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是中国国内在泥质地仗壁画临摹方面规格最高、作品规模及时间跨度上最大的一次综合展示。
在展线设计上,从中国石窟壁画起始点龟兹开始,沿丝路东行,以中国石窟壁画集大成的敦煌结尾,穿越4世纪到14世纪的时光,跨越1600余公里地理空间,引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丝路丹青”。
17
走向新时代的工艺美术
大国匠作

时间:2022年2月5日开幕
地点: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需预约)
该部分包含“薪火相传 推陈出新(1949-1978)”“百花齐放 欣欣向荣(1978—2012)”以及“新时代中国好手艺(2012年以来)”三个板块。展示1949年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该部分展览展出的“四大国宝”: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引人瞩目。
四件翡翠国宝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八年。由40多位名扬玉坛、技艺精湛的大师能手组成的创作集体和数十名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精诚合作,精心设计、施工,大胆创新,以此四件作品矗立起玉雕历史上的新高峰。
18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粉墨传奇

时间:2022年2月5日开幕
地点: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需预约)
该部分从“艺孕大千”“南北争胜”“历久弥新”“民族共创”四个板块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强大的文化基因和源远流长的发展规律。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和世界的杰出艺术形态,代表了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最高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戏曲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发展方针,积极进行戏曲改革,让传统戏曲艺术持续发展。
在相续不断的文化积累中,中国戏曲艺术体系、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得到充分的建构与建设,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出活态发展的新风采。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