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2
分享
- 走进鼓楼,沉浸式体验“时间的故事”
-
2022-08-29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记者董城 通讯员张思琦
“暮鼓晨钟”,引发的不仅是历史的记忆、声音的震动,还有今人和古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8月26日,鼓楼展陈“时间的故事”以新型的沉浸式数字展和丰富的交互体验带领观众穿梭时间,古老的遗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布置一新的展览共126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600米。一层数字沉浸展面积约为660平方米,利用7个券洞布设,名为“时间的故事”;二层为“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面积约600平方米,展品包括25面报时更鼓、铜刻漏、碑漏、时辰香、日晷等中国古代计时仪器。
在鼓楼纵横交错的中心券洞内上演的沉浸光影秀《共鸣》,利用投影畸变矫正技术和空间定点声场,将音乐、鼓声和缤纷的影像与宏伟的建筑空间相结合,更好地凸显了鼓楼的建筑结构之美和暮鼓晨钟的辉煌壮丽,重新挖掘出遗产古迹全新的一面。
沉浸体验、虚实结合,是鼓楼展示工程的另一大特色。“时间的故事”展览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6个数字影片和12个交互体验展项,融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为一体。
观众可以在悬浮于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体验虚拟击鼓、撞钟;可以在“四九城里听钟声”展项前,感受古时“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北京中轴线”VR体验装置则可以帮助攀爬困难的观众体验登临鼓楼二层、自由漫游二层展厅并远眺中轴线。
北京钟鼓楼(鼓楼、钟楼)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作为一组高大巍峨的“时间建筑”,钟鼓楼前后纵置、互相衬托着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
据悉,为助力中轴线申遗,2019年11月,北京鼓楼保护展示工程启动。鼓楼展示工程由梁思成先生关门弟子、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领衔,整个修缮改造过程没有向文物建筑本体打入任何一个钉子,完全可逆化,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最小干预。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 通讯员张思琦)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 通讯员张思琦
责编:王远方
编辑:孙小婷 邢妍妍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