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亭网

分享
原创 2022-08-08
hi188 | 编辑
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不仅汇聚着故宫、天安门等建筑,也代表着北京老城的民俗文化。随着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加速推进,如何更好地将中轴线文化呈现给全世界成为了现阶段重要的工作。
作为AR技术的重要推动者,河图此前在敦煌莫高窟推出AR展览、讲解等文旅体验,在北京坊推出AR导航等智慧商业街区体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将科技+文旅+商业结合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发布仪式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时期,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昨天在北京中轴线北段地安门外举办,期间北京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北京河图联合发布了“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通过AR技术带来的虚实融合与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将大幅提高游客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认知,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中轴线”代表着我国古代建筑学上的秩序之美,这种秩序不仅仅体现在一座建筑中,更以建筑群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拥有700多年历史文化,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这里汇集着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钟楼、鼓楼等建筑,见证了五朝古都的变迁。
北京中轴线也蕴藏着北京老城文化、民俗风貌,例如:非遗工艺品沙燕风筝,旗袍等,民俗杂技天桥中幡等。新修订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明确了不仅对有形物体的保护,更要保护北京中轴线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
如何让公众参与进来将是一项值得考究的工作,条例中提到:了解、学习北京中轴线知识;实地参观游览、拍摄分享北京中轴线美好风光;开发举办北京中轴线保护的文化体验活动,都是推荐公众参与其中的方式。
实际上,将科技与文化结合,是近年来非常受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群喜欢的体验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河图AR敦煌文旅项目,就是通过AR提供景区导览、趣味互动,基于虚实融合的新玩法提升游客体验,深受游客的欢迎。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体验“万象中轴”
现在,北京河图将AR技术再次应用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用新奇有趣的体验方式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条集合AR导览、讲解、文化数字复现、互动和社交打卡于一身的数字中轴线文化探访线:“万象中轴”。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表示: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很有意思,让大家有兴趣、也很方便的了解中轴线故事!
据青亭网了解,“万象中轴”项目分为“预见中轴-数字文化探访线”、“再现中轴-数字时空博物馆”、“印象中轴-数字记忆分享厅”三大板块,共包含7个打卡点。目前鼓楼前、万宁桥、万春亭3个打卡点已上线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大家可在应用商店下载手机APP《灵图游》,并前往现场参与打卡体验。由于万宁桥环境整治工程,这个打卡点需要等工程完成、围挡拆除后才可以体验。
鼓楼前的“后市繁华”是项目的起点,在这里镇水小神兽“小灵龙”将带你游览民国时期的商业街。这里有鞋铺、文玩、伞摊等民国街市的摊位,还重点展示了旗袍、沙燕风筝、老北京吆喝和马凯餐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通过AR来呈现的优势是,以现实环境为背景,通过虚实融合+时空融合的方式,将近代鼓楼市集的庞大场景还原呈现给游客,让游客能近距离、沉浸式的了解近代“后市”的繁华景象。
看似简单有趣的“后市繁华”体验,实则背后存在不少技术难点。首先,是同时结合LBS AR与大规模虚拟场景的结合,该体验以鼓楼前真实的街道为背景,虚拟内容结合了大量3D模型、背景音、虚拟互动、社交打卡等元素。这种大规模的AR场景应用此前并不多见,目前面对大规模3D AR场景部署,只有国外ARKit、ARCore、Snapchat平台能较好完成。而“后市繁华”对大规模AR场景的灵活应用,让我们看到了北京河图作为国内AR技术和数字空间运营商的强大实力。
鼓楼前点位视觉图
其次,因实景环境实时变化具备多变性,对AR视觉追踪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河图AR具备厘米级空间定位系统,支持高精度空间计算,虚拟物体能够持久锚定,而且不受天气和光线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在白天、晚上、晴天、阴雨天前往体验点,都可以得到一致的追踪稳定性。
再次,就是对环境识别和物体遮挡的能力。体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AR场景中,虚拟的市集场景会融合在真实街道上,场景中既有真实的采购者,又有虚拟的古代市集行人,要保证逼真的遮挡效果是营造沉浸感的关键,也是非常难的一点。凭借河图AR虚实融合、超逼真的虚实遮挡融合绘制技术能力,可保证具备良好的遮挡效果,例如体验中虚拟行人就会直接从你身旁走过,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场景中非遗文化元素都经过详细考究,例如招幌、沙燕风筝、人物服装等设计都经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并查阅《北京中轴百年影像》、《探访北京中轴线》等大量资料,保证历史细节的真实和准确性,再通过1:1比例还原用AR呈现给游客,为游客提供更具细节和直观的认知。
“一览中轴”的体验点位于景山万春亭的观景台,该项目中“镇水小神兽”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为你讲解中轴线的文化理念,欣赏中轴线立体画卷、缅怀历史的同时,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城市格局,体会“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文化。
体验过程中你需要收集各个打卡点的碎片,通过拼图的方式在App中“点亮中轴线”,这一点与现实中北京市推出的“点亮中轴线”景观照明项目相呼应。当然,更多有趣的体验还等待您前往,亲自感悟“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底蕴。
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体验“万象中轴”
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此项目的意义是把现实和历史融汇在一起,感受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这种新鲜的穿越感会使人们更好地体会时间和空间双重作用力下的中轴线景色。
除了将现实和虚拟结合的“预见中轴”外,“再现中轴”和“印象中轴”板块同样值得关注,其中数字时空博物馆是可为游客提供线上体验,具有数字藏品的收藏、展示功能,通过收集线下体验的场景素材,比如刘秉忠、沙燕风筝等,将中轴线文化“带回家”;未来将开发建设的数字记忆分享厅则可以随时分享中轴线文化相关的图文、视频,“在虚拟和现实之中打卡留念”,打造线上和线下随意互动的数字文化分享平台。
随着“万象中轴”体验点开放,基于AR的数字文化体验新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趣味性、沉浸式、可互动式的新体验,大幅提高了公众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增强公众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更有助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姜波表示:用新技术探索讲活中轴线背后的故事,不仅仅助力申遗,也大大提高了当代市民游客文化生活的质量。
北京河图执行董事、总经理张玉魁
此外,北京河图执行董事、总经理张玉魁介绍,北京河图将围绕“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进行数字IP的资产化,将推出数字藏品、盲盒等流行的文创产品。在讲好中轴线文化故事的同时,通过IP商业化运营赋能周边商业等实体经济。并计划将整个项目覆盖到的中轴线场景作为研学教育的内容补充,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平台,从而扩大中轴线文化传播和影响力,服务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美好生活。
作为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北京河图在数字文旅方面的探索,“万象中轴”不仅为公众打造了一个中轴线文化体验和传播分享的平台,还通过虚实融合、时空融合等数字化的方式将世界遗产“保存起来”,用更富创意的方式助力申遗工作。
依托强大的AR技术平台、数字创意、AI等服务能力,北京河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文化传播、遗产保护等方向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作为数字空间运营服务商,北京河图也将积极在城市治理、文旅、商业、教育等领域探索新型商业与服务模式,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体验。
( END)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广告 欺诈 淫秽 色情 侵权 骚扰、辱骂、歧视 敏感 违法 犯罪 反动、政治 其它
数艺网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及传播的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数艺网用户创作的内容,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艺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数艺网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条款原则如下:
1. 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章、案例/项目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数艺网的同意。
2. 数艺网上可由多人参与编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作品的认领、企业/机构的认领,所有参与编辑者均同意,相关知识产权归数艺网所有。
3. 数艺网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数艺网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数艺网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数艺网有权将该内容用于数艺网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5.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数艺网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数艺网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数艺网」,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6. 数艺网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7. 在数艺网上传或发表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数艺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删除相关的内容,且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数艺网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8.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数艺网用户相关的权利,用户同意授权数艺网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数艺网自身或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数艺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9. 数艺网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根据相关证据结合《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数艺网社区管理规定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侵权举报
1.处理原则
数艺网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享交流平台,高度重视自由表达和个人、机构正当权利的平衡。依照法律规定删除违法信息是数艺网社区的法定义务,数艺网社区亦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受理范围
受理数艺网社区内侵犯机构或个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商业侵权。
a.涉及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详细个人隐私;
b.造谣、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c.商业侵权:泄露机构商业机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讨论的内容。
3.举报条件
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如果个人或机构发现数艺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以先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您无法联系到作者,或无法通过与作者沟通解决问题,您可通过点击内容下方的举报按钮来向数艺网平台进行投诉。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材料,否则投诉将无法受理。您需要向数艺网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
a. 权利人对涉嫌侵权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和/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权属证明通常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b. 完整填写的通知书;附供下载的:侵权投诉通知书;
c. 举报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护照;
d. 如果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e. 为确保投诉材料的真实性,在侵权举报中,您还需要签署以下法律声明:
(1) 我本人为所举报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2) 我举报的发布在数艺网社区中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承担和赔偿数艺网因根据投诉人的通知书对相关帐号的处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因向被投诉方赔偿而产生的损失及数艺网名誉、商誉损害等。
4.处理流程
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数艺网自收到举报的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给出回复。处理期间,不提供任何电话、邮件及其他方式的查询服务。 出现数艺网已经删除或处理的内容,但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依然可以搜索到的现象,是因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自带缓存,此类问题数艺网无权也无法处理,因此相关申请不予受理。您可以自行联系搜索引擎服务商进行处理。 此为数艺网社区唯一的官方侵权投诉渠道,暂不提供其他方式处理此业务。 用户在数艺网中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由交易双方自行处理,与数艺网无关。
免责申明
1.数艺网不能对用户发表的回答或评论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数艺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数艺网不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保证。
4.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数艺网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数艺网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协议修改
1.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者因业务发展需要,数艺网有权对本协议的条款作出修改或变更,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数艺网将会直接在数艺网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数艺网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数艺网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私信的传送方式,提示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项。
2.如果不同意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并应当停止使用数艺网。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数艺网,则视为用户接受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阅读并同意此认领协议方可认领案例
*认领案例的操作记录无法自行删除,请务必确保您参与该案例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