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首个文物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 博办启动资质申报 江苏沿海首次发现麦类遗存
-
2022-08-11
2022年8月11日
■ 山西印发《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对工作的意见》
■ 江西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超3万处
■ 关于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的公示
■ 全国首个文物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启动建设
■ 黄河(河湟)文化高峰论坛在海东举行
■ 邺城遗址邺南城宫殿区206号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批复
■ 中国博协启动2022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推介申报
■ 吉林开展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 青州市博物馆新馆,开馆时间确定
■ 地质博物馆本溪馆重装开馆
■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现已进入装修阶段
■ 距今约2700年 江苏沿海地区首次发现麦类遗存
■ 苏州六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通过省文物局验收
山西印发《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对工作的意见》
为防范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损害,切实做好灾害天气下的文物保护工作,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并重,聚焦防范不可移动文物重大灾害风险、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两个重点,力争利用5到10年时间,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市县保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进一步改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对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意见》要求,要加强日常保养维护,夯实社会保护基础,推进全面维修保护,完善数字档案记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探索保险保障机制。(山西日报 武帅)
江西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超3万处
近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近年来,江西省各级政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依法扎实开展文物工作,“一法一条例”总体实施情况良好、成效明显。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2831处,总量居全国第11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60处,居全国第14位;共登记可移动文物64万件,其中珍贵文物6万余件。
江西省坚持保护为主,加大经费投入,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2016年以来,共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20.1亿元,实施了1000余个文物保护项目;江西省财政设立省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其中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逐年增加;县级以上政府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不断增加投入。争取国家资金4000万元支持金溪县完成“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为江西省私有产权和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利用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建立了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协作机制,持续组织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2018年以来,江西省共侦破文物案件28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6名,追缴文物4705件。(江西日报 朱华)
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的公示
根据《江西省文物局关于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在申报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江西省文旅厅拟确定井冈山、瑞金、于都等10个县(市、区)为江西省首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现将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2022年8月9日—8月15日。
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单位公示名单
1.井冈山市;2.瑞金市;3.于都县;4.安源区;5.铜鼓县;6.万载县;7.乐安县;8.横峰县;9.修水县;10.宜黄县。
全国首个文物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启动建设
记者9日从成都市文广旅局获悉,成都在全国开先河,启动全市文物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该平台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文物安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文物安全监管信息化、精准化。平台建成后,将实现对全市639处文保单位的安防、消防和防雷情况进行实时、远程和高效监管。
成都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文物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将开发一套智慧安全监管云平台软件,把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安防设备及相关人员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全市文物安全监管一张图;然后对全市639处文物保护单位前端的安防设备进行改造、新建,接入监管平台系统;第三步,建立文物安全数据中心,标准规范文物安全信息资源,对安全数据分析研判、预警;最后全市将建立联动机制,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的多级文物安全联动,多级安全监管,形成安全事前计划、事中执行管理、事后考核考评管理模式。
据了解,该文物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开创性地利用大数据分析、红外监控、安防传感设备等,对全市文物实现全方位无死角保护,掌握全市文物监控日常安全管理数据、文物保护单位的长波段SAR卫星监测数据及对比分析报告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将实现区(市)县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文保单位的安全管理状况和安全防护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跟踪,建立安全隐患的等级评估体系,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有效应对突发性情况。(成都日报 王嘉 刘鲁)
黄河(河湟)文化高峰论坛在海东举行
8月9日,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黄河(河湟)文化高峰论坛在海东市乐都区举办,主要目的是回顾《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海东宣言》发布以来沿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宝贵经验,共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共建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的交流平台,共推黄河生态大保护、黄河文化大发展。
黄河(河湟)文化高峰论坛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原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巡视员马盛德,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周天勇,青海省文联一级巡视员马有义,青海省文物局副局长周存云,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民族学博士冯晓燕等专家作主旨演讲,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马小红代表沿黄城市作《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发言。论坛的举办,搭起了一座沿黄城市之间互通信息、增进了解、凝聚智慧、增进友谊的桥梁,建立起沿黄城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共商、共享、共建”机制,推动黄河生态大保护、黄河文化大发展。
论坛上,沿黄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开封市、新乡市,山东省聊城市、东营市与海东市共同签订《沿黄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将携手谱写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青海日报 罗珺)
邺城遗址邺南城宫殿区206号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批复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邺南城宫殿区206号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经省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
下一步,主管单位将组织有关单位对所报方案进行必要修改和完善,做好设计与考古成果的衔接,进一步优化遗址模拟展示,完善设计内容细节,细化施工方法,加强本体监测,确保遗址本体安全,为后续保护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境内,分邺北城、邺南城两处遗迹。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邺城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1988年邺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邺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经考古工作证实,邺城遗址邺南城宫殿区206号建筑遗址是宫殿区中轴线北部的一处规模较大的殿堂式建筑遗址。(邯郸文广局)
中国博协启动2022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推介申报
2022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推介申报即将开始,工作安排如下:
网上申报时间:8月12日至9月19日;
材料初审时间:9月20日至10月16日;
现场核验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底;
欲参加资质推介申报的会员单位,请于2022年8月11日前发回联系人表(附件1),以便协会发送资质推介申报账号及相关材料;欲了解资质推介申报材料,可下载附件2。
附件下载地址:https://www.chinamuseum.org.cn/detail.html?id=11&contentId=12368
吉林开展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为加快推进吉林省文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实践,更好地实施中小型博物馆提升计划,有效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物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点亮文博之光”吉林省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旨在以文物保护为基础,以激发博物馆创新发展活力、推动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为目标,努力打造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吉林模式”。
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点亮文博之光”行动计划将在省内选取5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三级及以下)博物馆,通过2年~3年的努力,使这5家馆在博物馆定级中实现“提档晋级”,即帮助2家三级博物馆晋级为二级博物馆,帮助3家未定级博物馆晋级为三级博物馆。
目前,“点亮文博之光”行动计划试点单位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申报单位需在8月15日前填报《申报单位基础情况调查问卷》。在申报的同时,由项目组开始综合评估筛选,最终确定5家试点博物馆。秉承“一馆一案”原则,将为5家试点单位找缺项、定目标,制定《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及《实施方案》。两个《方案》将围绕“提质升级”这一目标,重点研究如何改善文物保护环境、提升业务流程效率,以促进试点单位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长春日报 孙娇杨)
青州市博物馆新馆,开馆时间确定
最新消息!青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定于明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新场馆每日可容纳一万余人。
地质博物馆本溪馆重装开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历经8个月维修改造后日前重新开放。
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建于2007年,由于展品不断增加,原有展厅展位已经不适应新的展品参与布展,2021年11月起,经过8个月维修改造,对部分展陈格局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展示出地球诞生46亿年来主要的地质变化及类型特点。
改造后的地质博物馆,分地球科学厅、生命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地质遗迹厅、多功能综合厅5个区域,在保留原有馆陈内的地质遗迹、史前地质遗迹、30余件国宝级珍贵标本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珍稀标本、矿石标本,使展品数量超过千件。其中的金刚山义县翼龙、马氏燕鸟吃鱼是世界唯一的化石标本;中华龙鸟、尾羽鸟是世界仅有的几件标本中最精美的;幻龙、鱼龙和海百合、群龟、九龙壁是化石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科普价值。2011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被评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辽宁日报)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现已进入装修阶段
8月8日,记者来到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室内进行精装修工作,馆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据现场工装及展陈项目经理熊雅童介绍,目前,主体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已进入内装阶段,下一步还将对罗家坝遗址至普光大桥沿线的住房进行整体提升打造。
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达州保护和传承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占地面积28242.6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657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共3层,一楼、二楼将作为展陈厅,并设置学术报告厅、考古工作站等,开放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将对外全面展示罗家坝遗址出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为深度包装巴文化品牌,加快巴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巴文化精髓,着力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提供综合平台,对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自开工建设以来,建设单位抢抓有利天气,加快施工进度,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我们也积极协调市、县级相关部门,加快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的指导和评审,加强项目统筹协调,每个月对项目进行列清单、找问题、倒排工期等方式,不遗余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室内工装和展陈工作在11月份完成,12月底所有的项目工程全部结束。”宣汉县罗家坝遗址管理服务中心张立佳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博物馆外立面钢挂石材安装、梯步石材铺贴收尾工作、室内消防、排水、通风等,并同步推进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室内展陈内部装修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重庆大学建筑规划研究院设计的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创意主题“巴之眼”,别有一番古韵,博物馆主馆正面外观神似一只眼睛,馆前广场的青石地面上,黑色石材铺就而成的“巴”字,夜灯镶嵌满了“巴”字的轮廓,一直延伸至馆前,形成了一条生动的引流线,无疑是美感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达州日报 彭小懿 符艳)
距今约2700年 江苏沿海地区首次发现麦类遗存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于一万年前起源于西亚地区,在5200年前进入中国。但是,它是何时向东南传播、融入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江苏沿海地区的,此前一直成谜。8月8日,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中外研究机构对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开展植物考古的综合研究时发现,距今2700年左右,江苏沿海地区已有小麦、小米、黄米。伴随着麦类和粟黍农业的进入,江苏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该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前沿》发表。
大同铺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大同村,距黄海约73公里,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
2018年开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对该遗址展开发掘工作。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带领的环境考古团队,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赵东升副教授等合作,在2019、2020年度的考古发掘过程中采集了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获取了种子、果实、木炭等碳化植物遗存。
贾鑫介绍,团队运用碳14测年技术对这些种子进行年代测试后发现,大同铺遗址所在的江苏沿海地区的先民,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最晚在约2700年前,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小麦、小米、黄米和大麦等作物。在这些农作物遗存中,水稻依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延续了我国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的传统,其次是小米和小麦,黄米和大麦较少。
“该时期大量小麦和小米的发现,在江苏沿海地区尚属首例。”贾鑫表示,大同铺遗址出土农作物种子的比重低于两周时期中原等其他地区的考古遗址,这可能反映该时期大同铺遗址先民的农业活动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西亚起源的麦类作物和我国北方起源的粟黍作物,为何能在距今2700年前后的江苏沿海地区大规模发展起来?
研究团队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有团队在对距该遗址15公里的盐城冈西剖面研究时提出,该地区的古湖泊在距今2880年前水位逐渐降低。水位的降低为古代先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陆地资源,便于先民在此进行生产生活。
“第二,有古气候变化研究显示,距今2800年前存在全球范围的气候突变冷事件,这次气候的冷干化导致中原地区粮食产量降低,土地难以满足先民的生存需求,人地矛盾突出,中原地区也由稳定的西周王朝向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东周王朝过渡。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中原,这次事件很可能导致先民们从中原地区向当时的边疆地区迁徙,其中也包括江苏沿海地区。”贾鑫说。
他同时介绍,伴随着中原地区的人群迁徙,中原地区具有小麦和粟黍旱作农业技术的先民也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向东、南迁徙,与本地的稻作农业人群融合,在江苏沿海地区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是早期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麦类和粟黍作物的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贾鑫说。(科技日报 金 凤)
苏州六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通过省文物局验收
8月3日至4日,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验收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承担的调查、勘探项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对张家港高新区、保税区的六处项目逐个进行验收。
依照国家文物局《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试行)》要求,专家组一行于3日查勘了各考古勘探现场,检查了考古勘探资料。4日上午,在文起堂听取勘探项目负责人的汇报。经过认真评议,专家们认为六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申报手续完备,组织管理规范,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记录资料完整,符合考古调查勘探规程要求。
六处项目,均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摸清了地块内地层堆积情况,地块内未发现文物遗存。专家组一致同意本批考古调查勘探项目通过验收,并要求鉴于地下文物埋藏的复杂性和考古手段的局限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遗存,相关建设部门应立即停工,报文物行政部门处理。(苏州考古研究所)
编辑:Banana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