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裘海索:四十年“拓路”前行
-
2022-07-30
裘海索:四十年“拓路”前行
文:徐晶
四月的杭城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在西子湖畔、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内,我们终于见到了脚步匆匆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裘海索,她正在专心致志地为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策划相关展览。在百忙中,她在博物馆内的晓风书屋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天资聪颖,从小得到大师启蒙
裘海索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她从小在医者仁心和德艺双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她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川如画的新安江与富春江畔,见证了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设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电站,在数万名伟大工人和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建成。这对她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乐观、坚韧、豁达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裘海索青少年时代即灵心慧质,聪颖过人,各科成绩皆为优秀,且一直被同学们信任推选任班长。
令人羡慕的是,裘海索从小就遇到一群德高望重的艺术启蒙老师。一直以来,富春江一带的山水出了名的秀美,经常吸引着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的老师带着学生去写生,使她从小就有机会近距离感受美院师生的艺术风采。最难忘的是,她遇到了从北京来到富春江畔画富春江长卷的、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叶浅予先生。初见她的画时,叶先生认为她很有天赋,便将自己的画作借给她带回家去临摹,还为她作画示范,带她去江边写生等;中国美院水彩画家暨优秀的基础课教师何志生、山水画家孔仲起、水彩画家周诗成、侯又民、闵庚灿等老师都指点过她的习作;还有毕业于国立艺专的伯父裘忱跃为少年时期的她示范素描,带她去潘思同先生家看水彩画等等。她说,从小坚定了在艺术领域奋斗的信心,便没日没夜地在课余时间自学、练习绘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她顺利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称中国美术学院),入学时17岁,是工艺美术系染织美术专业年龄最小的学生,由此开启了理想与事业并轨的人生之路。
孜孜不倦,求学探索之路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人们穿着相似的军装、列宁装和工装,灰、白和黑是当时的主色调。当时,恢复高考后学院的专业教学,有不少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回忆过往,裘海索说:“那时的老师是一批美术造诣深厚,来自油画系、版画系、国画系和毕业于工艺美术专业的老师。他们很和蔼,也很关心学生,如同家里的长辈一般。但那时学院里没有工艺方面的实验室,像缝纫机、印染和编织等必要的工具还没有,从设计到结合工艺的效果图都是摸索着做的。老师也带着我们走出校门到工厂去参观、实践,让我受益很多。”
演出服设计手稿,1999年秋;作者:裘海索
随着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设计的需求不断提升,在毕业设计之前,学院安排了几位客座教师来学校进行授课或讲座,在传统的教学体系内输入了新的内容,首次尝试了服装设计和造型工艺的简短教学,而在这些相关服装设计概论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了让同学们给出思考题、拿出设计效果图的要求。这激发了裘海索钻研业务的极大兴趣。从为什么做设计,怎么做设计到怎样表达好设计,裘海索都在琢磨、思考。比如,服装效果图的表达方式,服装款式与图案的构成关系,设计造型语言的丰富性、设计风格和审美新价值内容等,都慢慢尝试着做了起来。“探索总是在没路之处拓路。将染织美术运用到服装、家纺用品、纺织艺术品等领域中,空间非常大,而那时,教学效果亟待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融合。大学生活是宝贵的,开启了我对学科专业的求知和求新的实践,让我对如同细雨润物无声的静谧之美和石破天惊的壮丽之美有了一些认识,也使我有了一些富有个性、创造性和时代气息的设计实践。”回忆起这些,裘海索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
四年的求学生涯,既漫长又飞速,裘海索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度过,成为中国美院该专业恢复高考后染织美术专业的首批毕业生,并留校成为该专业最年轻的老师。
诲人不倦,终生无悔的教学事业
裘海索留校的第一项重任便是完成学院要求的开设“开发服装设计教学”的课程。她对外引入西方系统的技术和观念,向内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中的营养。参加工作第四年就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正教授职称也是破格晋升的,这是学院对她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是全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日本的各类经验被世界各国推崇。裘海索深切地感受到了邻国的变化,于1983年翻译了《日本服装的新历程》一文,介绍了日本服饰的发展。她也借助了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系列教材、意大利和美国的时装文献资料等,同时结合自己对社区服装店的调研,在杭州“香港服装店”、上海丝绸印染厂与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获得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中央工艺美院的一些教学方式,摸索着开发了多种教学模式和多门设计实践课程。
在改革开发的初期,裘海索就清醒认识到优秀民族文化本体特征,在专业设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就开始考察那些还保留着传统文化特征的地区。1991年至1994年间,她编著了《民俗一瞥》,收录于《彩绘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该丛书获“首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和省级图书最高奖“树人奖”及“冰心”图书大奖。此后,她陆续编撰了《编织花样设计与制作120款》《儿童编织快乐岛》《华夏衣冠》《织物手绘艺术》《拼布技术初级教程》,翻译了《美国时装样板设计与制作教程》等著作,还参与了《中国衣经》的撰写。其中,《织物手绘艺术》是一本独特的专业书,它是国内第一本较为全面地阐述丝绸手绘艺术与技术的书籍;《美国时装样板设计与制作教程》获中国纺织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裘海索始终认为任职期间自己是一位教师而不是一位个人艺术家。“我需要参与实践,它能反哺教学工作,但是如果只教授我的个人经验,那是远远不够的。我应该把相关的历史文脉梳理清楚,把优秀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其核心挑战在于,我们应该知道前人哪些东西是好的、经典的。比如织、染、印、绣这些传统技艺,需要花时间梳理出适合现在教学用的一套逻辑,不只是展现表面的技巧,更要通过认识文化、诠释内核,示范‘活化’的方式、方法,在每一堂课里将精髓点到位。如果没有这个学识和修养,就会落于泛泛而谈的层面。强调‘物书’并研,以‘照见式’的观望和‘写绘式’的传递来进行教学实践。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能够用理论带来思想的光芒,用技艺呈现文心牧歌的感应。”就这样,裘海索开启了一堂堂生动活泼、丝丝入扣的课程,将诲人不倦的教学之路当作人生艺术的征途。
在学习、借鉴西方技术观念,梳理、归纳我国传统文脉的教学旅程中,年轻的裘海索担任了浙江美术学院染织教研组副组长,辅佐老先生开展工作。在学院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之后,她成为学院首届服装专业教研室主任,编撰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内容,较全面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工艺和西方观念、技术融入到了教学中。她先后教授过的服装和染织本科专业的课程共计36门,成为该院服装、染织双专业不可或缺的教师。在硕、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层面,裘海索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要导向,探究其经典文脉、造型系统和价值体系。将中国民族文化的昨天、今天、明天,用经典串联以“中国更美好”的理念,设立研究目标,开展研习实践。她带动产教融合,建立平台,扩展校内外资源的联动,将国内外优秀的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引进课堂。她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要求积极地调整教学内容,成为了跨世纪染织和服装学科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人才培养计划(草)》
1997年秋,作者:裘海索
概括裘海索多年来的教学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叶,在学院前辈的支持下,她率先钻研服装设计理论、开展造型工艺实践,确立了服装教学的初步体系。90年代中期,学院成立了“染织和服装”系后,在教学条件比较简陋的情况下,她向外对接社会资源,打造教学新空间,以大美术托起专业的特色教学,探索在校内学原理夯实基础实践,到校外做专项工艺和设计实践,使教学成果成为当时社会瞩目的办学亮点。
近十年来,裘海索竭力传承、复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专业系统化概念教学的方式与现代科技成果相融合,研究社会需要,打破单项专业教学的壁垒,营造一种保持美好期望的创新教育模式,以点、线、面、体、多维的设计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裘海索四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一线,无怨无悔地将个人所学积累反哺给学生,为学院教学体系的构建、完善尽心竭力。
时光荏苒,裘海索与许多前辈、同事多年的辛苦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染织和服装系已经成为培养染织与服装专业高层次创新型设计师的摇篮,成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心向往之的学习进修之地。
赓续传承,一直在路上
“做事,尤其做专业传承的事,一定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专业传承方面,裘海索没有一味地往前冲,而是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立足于学科的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厘清技艺,梳理脉络,将该领域的绝学传承下去。这需要以上述内容为蓝本,创作出优秀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只有这样大家才会重视、关注它。“我觉得这是面向未来的奋进,我不能说要去做时代最强音,因为大家都有要做最好的东西的意识,但是作为中华优秀儿女中的一份子,我确实需要去做当代最好的中国文化,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她说。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在教学工作之外,裘海索在校外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以现代的审美、当代的技术拓展中国传统技艺,推动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的运用和创新。
剪纸作品《花涧集》,2016年春;作者:裘海索
扎染作品《和音线》,2018年秋;作者:裘海索
编织作品《桃园碧玺》,2021春;作者:裘海索
2010年初,裘海索在学院老教师的重托和协会会员的信任下,担起了“浙江民间美术家协会”主席一职,为浙江民间美术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公益之事。她策划、举办过多项展览,辅助教学、点评创作、考察访问,联络了许多浙江的民间艺术家,关心着他们的创作和成长。她认为以展览带动浙江民间美术家的艺术创作和交流,是一项有效的举措。十余年间,她主持策划了“浙江民间美术家的蓝白艺术展览”“民艺苒馨——浙江民间美术家精品展览”“民艺有约——首届浙江民间美术周”“浙江民间美术法制文化宣传作品展览”“非遗薪传——浙江传统服饰展览”;协助浙江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巡展”,并帮助会员单位举办了十余次的专题作品展览;辅助杭州少年宫和杭州多所小学和专科学校举办了“非遗”技艺学习活动;配合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社团工作的需求,多次对接学生与“非遗”技艺传承人,同时在基地授课,对其开展了参观实习及专题设计等活动;也多次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将“非遗”引入校园,请技艺传承人进课堂等。作为杭州丝绸手绘“非遗”保护人,裘海索倾心传授杭州丝绸手绘技艺,让更多的人感受丝绸魅力,感受杭州特有的地方文化。
裘海索在作丝绸手绘
中国传统文化中,拼布同样历史悠久,是民间工艺美术的特有形式之一,它主要用于传统民间服饰与家纺中。其表现形式有百家衣、百纳被、百衲衣、水田衣和富贵衣等。2014年,因具备协会工作经验,裘海索被学院领导推荐参与中国首家以拼布文化保护和发展为主旨的民间团体——浙江省拼布协会的筹办工作,并被推选为会长,成为最早一批助力中国拼布文化复兴的人。谈到为什么要复兴拼布艺术,她说:“拼布,是一种化零为整的‘节俭’艺术,也是聚集美好夙愿的传统艺术。过去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长辈有为新生儿、幼儿缝制百衲被和百衲衣的传统,有些民族地区盛行贴花拼布被面,而国外更流行拼布艺术,我们要把中国传统的拼布文化以适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方式延续下去。”她领衔主编了多本介绍协会举办拼布作品大赛的书籍,例如推广介绍国内外拼布艺术的《拼布艺术》杂志,发动、主持规划适合大专院校及拼布爱好者使用的拼布技艺教材。到中小学和大学举办讲座等。在为协会策划“全国拼布设计大赛暨中国国际拼布文化研讨会”之初,确定了以汇集典藏拼布精品,特邀嘉宾作品展览和创新创意的拼布艺术,实用设计作品等三方面所组成的展览内容,目前这项活动已在绍兴市柯桥区举办了七届。这一大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关注拼布艺术的爱好者参与,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拼布技艺,又推动了拼布艺术在当代的创新发展,培育了国内拼布艺术的新生设计力量。
拼布作品《艳阳和青山》,2015年夏;作者:裘海索
拼布作品《仲夏千岛湖》,2015年秋;作者:裘海索
在协会创立之初,裘海索还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文化复兴活动的时尚发展潜力。她提出以博物馆展览的形式,蓄集各方力量,让他们来柯桥展现拼布的文化,使其能有实力建于柯桥这座中国布业之都。如今,“浙江民间拼布博物馆”已落户在柯桥兰亭,极大地丰富了地方的产业文化建设,并逐步将拼布发展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裘海索是较早开始研究中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的学者之一。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她得到国家教委颁发的“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的资助。她说,很感谢霍英东先生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她将获得的经费,有效地使用于当时的本科生和后来的研究生教学活动中。
“畲族服饰风格设计大赛”,是裘海索早年参与筹划畲族自治县设立20周年庆祝活动的成功案例。她说,当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策划这项活动。首先对畲族本土原生态服饰进行生产性保护;其次以多种方式运用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要素,创作既拥有该民族服饰文化基因,又能共存共生于非畲族社区的时尚新形象。她应邀参与杭州电视台对畲族文化的调研和海外版节目的摄制;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该次实践研究,合作出版了《美丽的传承——畲族传统服饰研究》一书。该书对畲族服饰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我省民族地区文化活动的典范。
近年来,裘海索连续策划、举办了五届“敦礼为衣——柯桥·中国国际礼服设计大赛暨中国国际礼服文化论坛”的活动。礼服是以社会礼仪文化为载体的服饰,展现一个民族独特的礼仪服饰格局。裘海索说:“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变好了,对礼服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中国礼服文化在这方面还需要补充,于是我就举起了这面旗帜。”她认为,“‘敦礼为衣’在帮助世界了解中国礼服文化、塑造和丰富中国的文化大国的形象、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既倡导了与时俱进的礼服设计观,也促进了传统礼服文化的复兴,丰富了当代的服饰文化,同时也为人才培育提供了实践场所。”
裘海索与常沙娜先生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金奖作品
《春天的故事》前合影留念。
摄于1999年冬季。
裘海索将自己的创作称为实践,众多作品屡获大奖。她的染织和服装设计作品《春天的故事》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类金奖,《蓝花花》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类铜奖,《寻凤,行凤,循凤》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类金奖……她谦虚地说:“有机会参加展览、获得奖项,首先要感谢前辈们认可一个个从传统走向未来的实践作品。”她认为,在实践中把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萃取出来,做走进现代生活的服装,是文化传承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作品《蓝花花》,使用了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是以江南民间蓝印花布中喜闻乐见的梅、兰、竹、菊作为面料装饰的母体纹样,以中国传统服饰中褒衣博带的形式为款式造型的支点,在新款结构中驻足点缀,再配以富有亲情的手工钩编和刺绣饰品,有多种穿着方式,实现了从传统走来的一次新生。
手工印染作品《蓝花花》(系列之一),1992年春
作者:裘海索
蜡染作品《寻凤,行凤,循凤》(系列作品之一),2004年
作者:裘海索
蜡染作品《寻凤,行凤,循凤》(系列作品之二),2004年
作者:裘海索
在裘海索的心中,“服装满足了人对穿衣的所有期盼。建筑是居住的家,衣服是身体的家,也是心灵的家。服装还是一个能旅行的家,是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日新月异的科技、机械制作的革新,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识、使用,这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部分。”从过去到未来,从传统到现代,不仅是在人的观念和审美上会发生的事,也是在艺术和科技上不断会发展与更替的事。
多年来,裘海索心无旁骛,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高屋建瓴地去看、去理解、去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文脉。从教学到实践活动,不断探索、传承、赓续中国优秀的服饰文化是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目前仍在继续做的工作……
(原文载于《浙江工艺美术》2022年第2期 作者徐晶)
编辑:郭思彦
责编:郭 星 林书米
审核:成朝晖
投稿邮箱 :sjnews@caa.edu.cn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设计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