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提升城市的商业活力,最有效的策略是什么?

原创 2022-07-28


基于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针对城镇化率、人均GDP、商业活力排名等指标的深入研究表明,发展经济硬指标和基础设施并不等同于商业活力提升(具体可参见《激发一个城市的商业活力,最关键的“抓手”是什么?》)。结合研究与实践,我们提出了“城市商业活力”的定义:城市商业场景因供需关系动态协同而呈现出的旺盛态势。在此定义下,涵盖了三个影响要素层:第一,产业构成与发展、基础建设以及人才引入、营商政策等硬性基建与软性运营要素;第二,供给端在商业空间、形态、业态及品牌方面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其在城市布局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第三,需求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闲暇时间分配。


在澄清了一个城市的商业活力“是什么”和“被什么影响”后,基于RET睿意德多年服务政府经验与大家探讨:什么是有效激活城市商业活力的策略和方法?


保障可持续的三个原则


注重激活措施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商业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显性体现,激活商业活力的措施,需保证其与城市发展目标尤其是城市精神文化不冲突,为实现城市长期发展目标赋能。不论是对短期的优惠券和促销活动,还是宏观层面的人才措施,都需要以城市的长期发展目标为思考和决策的出发点。


注重长期与短期结合,建立体系化激活措施

商业活力需从宏观环境、供给侧和需求侧三大方面激活,每一方面都需建立多渠道、体系化抓手,实现短期效益和长期激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短期措施包括体系化消费券和抵税、快闪和小微活动等措施;长期措施包括行业扶持、人才激励、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消费场景营造等多个维度。长短期措施之间需进行组合或呼应,体系化激活商业活力。


注重“硬指标”与软性措施相结合

“硬指标”所指向的经济活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商业活力的基础,发展GDP始终是激活商业活力的核心保障。但同时需要关注软性措施,包括行业扶持、营商环境的打造、人才吸引力的提升等,全面去提升城市的商业活力、促进其向利好的方向长期持续发展。


有效落地的四项策略

以点带面、多点激活,释放利好,提振信心

例如疫情当下,可结合节假日主题活动,联合主流互联网平台发布城市消费券或抵税,并针对餐饮、住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发放专门类目的优惠券,刺激即时消费,增强经营方经营信心;此外,活动方面,快闪和持续主题性的小微活动可能更能够吸引更加丰富的社群,具有小投入、大产出,持续性的特点,是城市运营者更有效可落地的策略。


优化层次结构,完善软性措施,保障持续性

首先需要关注对相关行业有效的激励措施,包括企业销售增长的资金奖励、税收减免、行业发展资源倾斜等传统激励措施,致力于实现当地企业的良性竞争。其次,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开放度,对商业运营者给予招商奖励、龙头品牌给予政策优惠,提升品牌入驻意愿;第三,注重城市群的打造,提升城市软实力对于营商环境的提升、客群消费能力及意愿的改善有很强的影响力,进而增强对优质商业载体、运营商和品牌的驱动。


提升人才吸引力、提高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在创新和技术驱动的未来,要重视城市对储备型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引入,一个城市多元化的消费者来自于城市的包容、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导入人口的产业带动性。一方面是出台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实现人才的流入,包括城市高校建设,联合办学、科研教育经费倾斜等措施来发展城市教育,为人才的流入建立基础;放宽落户限制、简化落户和居留流程、适当人才生活补助和租房补贴等措施吸引流入的措施;人才流入后,如何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也是另一重要方面,保障本硕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更加便利的城市生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是留住人才的长期有效措施。


科创赋能,激活未来融入

技术快速跌变,做到有效应用则需要理念和执行能力的良好衔接。中国技术诸多方面已经比肩国际,凭借广泛和深入的商业应用场景,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元宇宙,商业场景和运营逻辑会因新技术而获得更多创新契机。RET睿意德一直倡导“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方法论去做前瞻性发展预判和创造新价值,并协助诸多城市实现了预期目标。在我们看来,不论是针对单一项目还是激活整体城市商业活力,不论是数据整合应用还是智能化产品开发,都需要更前瞻性的视野与策略。

新样板城市都做对了什么?

在普遍发力需求侧拉动的大环境下,各地政府均出台了刺激消费的不同政策。例如北京市着力发展“时尚活力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便民服务型”夜间经济;天津市公布《天津市发展夜间经济十大工程(2020-2022)》,强调完善配套保障措施,规范沿街商户外摆,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更好地增强商业活力,拉动城市消费等;福建省提出升级商圈消费、打造消费地标、便利夜间购物、繁荣夜间餐饮、融合“网红经济”、延长经营时间、营造发展氛围等鼓励夜经济的措施等。依据RET睿意德2021年商业活力指数的评估,多个城市借助有效举措实现了商业活力的“弯道超车”,以下将成都和武汉作为代表城市进行简要分析,看看他们有哪些富有成效的行动。


成都:营造商业“新供给”体系,成效明显


2020年底成都十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关于持续创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场景营造、企业创生、生态塑造3个方面,推出政策措施16条,构建促进消费发展的成都逻辑——着力促进新消费创新供给,形成一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典范,推动城市成为消费新场景试验田、消费新业态策源地、消费新模式先行区、消费新生态“培育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商业活力的提速保障

构建健康完善的产业生态,赋能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探索绿道特许经营管理体制引导基金向新消费领域倾斜。成都将从数据资源开放、建设用地保障、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例如提出结合户外消费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闲文体专区等常态化消费场所,在规划引导、场地设施、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构建有利于新消费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让新消费企业更加有获得感。


构建新消费企业孵化体系,从供给侧创造更多新机会

一方面构建新消费企业梯度孵化体系,具体包括分层分级、精准施策,遴选符合成都新消费发展方向的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将符合条件的新消费企业纳入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库,加强招引培育新消费企业,并支持新消费产品供给、模式创新、技术支持等平台型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支持批发、零售、餐饮、汽车等实体企业以数字赋能发展,要打造一批“电商应用示范企业”,支持开展跨境电商等创新业务。


多重措施提升城市营商环境的吸引力

奖励标志性示范场景打造公园城市“红点”“奇点”,支持地标商圈潮购、特色街区雅集、公园生态游憩场景等八大类消费场景建设,并要在首店、小店、首秀、夜间经济等领域重点发展,大力提升跨境支付便利化,积极推动建设市内免税店,进一步扩大离境退税店重点商圈覆盖范围等。以中商数据和成都零售商协会统计数据为参考,2021年上半年成都新开296家首店,远超去年同期的119家,也超过了2019年上半年的237家,总量仅次上海、北京,保持全国第三,实现了成都首店经济提升的源动力体系构建——国际大牌集中度高、国内品牌精品化深、本地品牌创新力强的“三核聚力”。此外,成都首店最突出的一个趋势是诸多知名品牌结合成都当地文化和消费属性,开出具有鲜明城市气质的创新首店,例如李宁全国首家城市主题概念店、西部首家喜茶古风主题店等。


推动从人才要素集聚到人产高效协同跃升

不论是RET睿意德的人才指数,还是新华社发布的“2020中国人才指数”来看,成都在此方面都保持了较高水平。这与成都的人才引进政策息息相关,包括优秀海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引进急需紧缺技能人才政策、海内外优秀大学生和青年人才支持政策、青年人才落户支持政策等。


武汉:长效与短期“新政策”促动,逆境突围


消费券和活动以点带面,迅速“回血”,重振信心

首先在武汉解封后的第十天开始第一波消费券的发放,并联合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头部平台同步发券,之后的春节、中秋、国庆、双十一、双十二等均发放多轮优惠券,刺激经济回暖;此外,还积极组织促销活动,围绕“网红” “武夜” “国潮” “双节钜惠”和“云上乐购”六大板块,推出系列促销活动,营造消费氛围。


全面开展行业扶持,促进行业复苏,营造开放营商环境,带动消费

根据《武汉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武汉通过举办多类型活动、博览会、赛事等举措着力促进文旅休闲消费;通过发放激励奖金等形式鼓励支持旅游行业复苏;大力支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并奖励商业综合体和街区引进高端商业品牌首店。对年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定幅度的零售、餐饮、住宿企业给予奖金支持,鼓励开展促销活动,按30%比例奖励各企业在2021年9月至12月期间因开展主题促销活动和防疫支出增加的费用。开展系列活动,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快振兴;通过奖金等形式鼓励品牌开拓线上渠道,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支持小微企业进限纳统等。


开展“武汉英才”计划,提升武汉人才吸引力

引进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促进城市人才吸引力,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武汉商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到,成都和武汉都不仅仅出台了消费券、促销活动这种以点带面的、短期的政策,还包括产业扶持、营商环境打造、人才引进等长期的经济措施、以及商业消费的基础硬建设等,从微观到宏观、从经济到人才、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精神气质打造等,实现了一个较全方位的体系化建设。


 结语 


经济活力的提升包括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改革,同样,城市商业活力的激活亦是在这两个方面。运用科技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变革与信息加速流动,借助政策的引导和资本杠杆,以聚焦需求为始发,进行深入的供给侧激励与升级,助力更多创业、创新的涌现,让城市进入一个新商业、新消费驱动下的新经济阶段。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RET睿意德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商业活力 策略

1293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