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网红?莫言这样

原创 2022-08-01

莫言,新晋网红。

虽然莫言老师早在去年就开通了公众号,但小野一直带着刻板印象看待文人开公众号这件事:

一个作家,公众号能有啥好玩的?肯定都是些文绉绉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朋友给我转了一篇他的公众号文章,我才发现莫言老师还有这么多隐藏身份:

冲浪高手、自黑达人、笑果在逃脱口秀演员。

作为几乎篇篇10W+的“网红”,凡是和年轻人有关的东西,他老人家是一点也没落下,别说什么yyds了,就连抽烟喝酒烫头梗都能接(不能接也会创造条件接)

有传言,莫言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通公众号的诺贝尔奖得主,但我觉得这不是传言,毕竟人家外国人也不用微信。

想知道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究竟是什么样的网红?一起来看看~


 一、冲浪前线的网红 


1、没有表情包?咱们自己造

表情包这玩意儿,哪个年轻人手机里没有个99999+呢?钱可以嫌多,但表情包永远不够,毕竟那种不说一字却又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得淋漓尽致的感觉,哪个年轻人能不上头呢?

但和莫言相比,咱们这群年轻人真自愧不如——我们要么“求”要么“偷”,也太low了。莫言就不一样,莫言就站在那里,不偷不抢不要,自导自演自产自销。

用户在一般文化人公众号下相遇,会说“哥儿几个又来学习啦?”,而用户在莫言公众号下相遇,则会说“哥儿几个又来进表情包啦?”:

不信?看看表情包就知道了:





2、你烫头我烫脚,看看谁的身体好——咱也很懂流行梗

想拿流行梗来问倒莫言他老人家?嘿嘿,还是太年轻。有网友在提问时,夹带了很多当代年轻人流行的热梗,原本以为会有沟通障碍,没想到莫言的回答却如此丝滑。

Q:原本觉得这样的大家离我好远,但是如今莫老师开公众号了!我的次元壁破了。

莫言:坦率地讲,你这个次元壁把我一下子给打蒙了,什么叫次元壁?我以前看过那些卖灵芝的,说灵芝粉需要打破那个细胞壁,在家里面我也垒过墙壁,也知道来自西方的达摩禅师面壁十年,顿悟禅机。但是这个次元壁到底是什么呢?我立刻就百度了一下,我也明白了。你这个留言也让我的次元壁破了,谢谢你。

Q:莫言老师写作寻找灵感,以前是抽烟,现在是喝酒,未来是不是烫头?

莫言:烫头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要有茂密的头发,我头发这么稀稀落落的,要烫得话就只能烫头皮了。后来我一想不对,网友说烫头肯定不指的是烫发?幸好现在有这么便利的搜索条件,一搜索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一个梗,就是于谦的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让他去烫头吧,他头发多。如果再加一个爱好的话,那我就烫脚,你烫头我烫脚,看看谁的身体好。

Q:看完莫言老师《觉醒年代》剧评,完全瑞思拜,没文化的我只会说《觉醒年代》yyds。

莫言:坦率地讲,你这个瑞斯拜我刚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好在现在搜索方便,我一搜索就明白了,yyds我也不太清楚,一查也都知道了。现在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如果见到于和伟,我也会对他说:于和伟瑞斯拜,于和伟yyds。

化被动为主动,活学活用——这个互联网的浪莫言算是冲明白了。


 二、有文学气质的网红 


1、明明是打假,写着写着成了寻物启事

要咱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果然不一般,他写了一篇《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你来信问网上流传的《酒色赋》是否我的作品,我明确地告诉你,这不是我的作品。就像那首我认为写得很好的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不是我写的一样。我钦佩这些作者的才华,也为他们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说实话,我还收到过此诗被选入某大学教材后出版社寄来的一笔稿费,大概是四百余元。因此我希望此诗的作者赶快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同时也把稿费领回去。

……
网上挂在我名下的诗词金句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例举。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岂不是便宜了我。

本应该是严肃的打假文,痛斥那些借他名义写文章的,却被莫言老先生写成了失物招领,毫无违和感中还带一丝温柔。要是咱广告人有这“移花接木”的手法,还愁写不出好文案吗?

评论区还有鬼才网友替莫言老师点评:《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这篇作品确实是我的作品。(歪国人中文考试题素材+1)


2、想学写作方法?来先听个故事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给大家答疑解惑,那大家自然少不了问写作方法、写作灵感之类的——毕竟这羊就站在你面前,就差喂你嘴里了,这还不得使劲薅一把?

但是想必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因为莫言太会讲故事又很幽默,常常让人忘记自己是来干嘛的。

点进公众号前我的脑海:我今天一定要学习莫言的写作方法,早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为国争光。

点进去看完出来后我的脑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莫言这人太好笑了!咦,我刚进来是想干啥来着?

到底有多好笑?比如莫言在写他找灵感的方法时,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

莫言年轻时,胆小,夜晚不敢出门,走庄稼边总觉得有东西会窜出来,路过大树也觉得树上会跳下什么东西,经过坟墓甚至觉得有东西会从里面跳出来。莫言他娘都看不下去了。
莫言母亲:你到底在怕什么?

莫言:我也不知道怕什么,但我就是怕。

莫言母亲: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怕人!毒蛇猛兽怕人,妖魔鬼怪也怕人。因此人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莫言:妈你说得对,但我还是怕。

莫言说听故事也是他的写作灵感来源,并且以一个说书人为例,说书人是如何把一个小说讲好几个月,添油加醋的呢?——有的时候可能是讲某一个人穿一条裤子,讲了一天还没穿上来。

画面感极强且回味无穷,甚至还觉得很妙。公众号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你问小野为何乘兴而来空手而归?你随便看一篇他的公众号文章就知道了。


3、别人的鸡汤:我不喝;莫言的鸡汤:再来一碗!

作为一个久经社会毒打的年轻人,已经喝了好几年的心灵鸡汤,再喝就不礼貌了。

但莫言这碗鸡汤我替大家尝过,兑水少,不夹带私货,真材实料啊朋友们。

莫言作为一个真“过来人”,真心实意回答网友的每一个问题,有关焦虑、平凡、痛苦等,不偏激也不绝对,常常有醍醐灌顶的功效。
Q:人为什么需要努力?人生需要远大理想吗?
莫言:人生在世,还是需要努力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毫无疑问,人是需要理想的,我是这么看的。

Q:平凡人注定要平庸一生吗?
莫言:我不太喜欢“平庸”这个字眼,我更愿意用“平凡”来代替它。我们绝不排斥平凡,但是我们确实要努力改善,使自己变得不平庸。

Q:如何度过一生才不算白费?
莫言: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人,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是一种巨大的幸福。从平常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自豪和满足的地方。总之我觉得就是两个方面,第一,积极追求,第二,随遇而安。

Q:总是陷入后悔,该怎么办?
莫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经发生的事情既然不可改变,那就忘掉它。 吸取教训之后,把它放到一边,去创造未来,面向未来。

Q: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莫言: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物质元素,竟然能以如此奇妙、绝对复杂、非常完美的方式,组成我们这样一个个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的鲜活的个体、鲜活的人。这就是极大的意义,这就是宇宙的意义,不仅仅是地球的意义。


 三、爱“八卦”的网红 


1、我的八卦,由我做主

莫言这人能处,有八卦他真说。一般人的八卦都是从别人嘴里传出来,莫言不同,他的八卦,要么来自余华,要么来自莫言(也就是他自己)

作为一个八卦达人,莫言似乎觉得自己的八卦还不够丰富,于是本着“没有八卦也要创造八卦”的原则,莫言开启了“嘴里漏风”的模式:

《我也会通宵追小说,没想到吧!
《我为什么总穿格子衬衣》
《听说你们好奇我的精力为什么这么好?
《爱情究竟是什么?
《我的头发是怎么一点一点凋零的……》
……

比如脱发常常是一个禁忌话题,毕竟谁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头咋秃的。但莫言不一样,你不问,我偏对着你的耳朵说,我还开着大喇叭,生怕你不知道我的头是咋秃的,嘿嘿。


自我澄清:曾经咱也是有浓密秀发的
莫言从30多岁就开始慢慢掉发,当然莫言也曾用过各种生发精,但是都不管用。后来医学发达,有了植发技术。莫言也被朋友拉去看了医生。在了解到植发技术原理后,莫言吓得不行:

我一想,我拔头发,得戳5000个洞;拔完头发,留下5000个小窟窿;栽头发,又要用针戳上5000个眼儿。古人讲万箭穿心,为了栽两棵头发,把头戳上一万个孔,千疮万孔,这很划不来。

不植发就不植发吧,莫言对于自己的“秃头”造型好像还颇为得意,还为自己造了一段说辞:
因为我觉得秃头有秃头的风度。我们看过很多有名的光头——莎士比亚就是光头。我曾经在英国莎士比亚旧居前发誓要成为一个剧作家,那么,首先在头发上,在秃顶这方面向莎士比亚靠拢。

慢慢地再努力写作剧本,争取在艺术上,也向他学习、靠近。这就是我的头发和我的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为了成为莎士比亚,再好的栽发术,我也不用;再美的头套,我也不会戴。我就是要这个头,秃起来、亮起来。在外形上先逐渐向莎士比亚靠近,然后在艺术方面、在剧本写作方面再努力。


2、说朋友的八卦,让朋友无八卦可说

你以为莫言就只爱八卦自己?大漏特漏,咱就是说没有一个好友能逃过被莫言“八卦”的命运,还美名其约“莫言的作家朋友系列”。

比如在《莫言的作家朋友系列:高人阿城》中,悄悄告诉大家阿城其实是个干饭人:

在这次笔会上,我发现了阿城一个特点,那就是吃起饭来不抬头也不说话。眼睛只盯着桌子上的菜盘子,吃的速度极快,连儿子都不顾,只顾自己吃。我们还没吃个半饱,他已经吃完了。

即使是在写阿城,都要有意无意cue一下自己:

阿城送过我台湾版的,杨葵送过我作家版的。两个版本的我都认真地阅读了,感觉好极了,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在书中提到了我。

又比如在《莫言的作家朋友系列:我的室友余华》中,大声透露余华当作家的原因,可一点都不给余华面子:

这两位“把痛苦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作家,一个曾经写过《活着》,两个现在都还活着。(别再百度他俩是否还活着了,谢谢)

朋友被八卦就算了,甚至连他家的猫也逃不过这该死的命运,这不莫言写的《我家的猫,创造了猫国奇迹》,本来猫的恶名只传遍了整个村,现在传遍了整个互联网:

我们本是积善之家,竟因一只猫担了恶名,并不仅仅赔偿人家几只鸡罢了。我家的猫恶名满村,骂猫时,总是把我父亲的名字作为定语:×××家的猫。


 四、不见外的网红 


1、讲鬼故事唱大戏,年会不能没有你

看完莫言的公众号,除了觉得“这么好的文笔不来写稿可惜了”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能讲鬼故事还能唱大戏,想必莫言老先生从来没愁过年会表演节目(如果有)这件事,张口就来嘛。

毕竟普通人别说用方言讲鬼故事了,就是讲一句方言都要害羞半天。至于为啥要“献丑”?那必须是把大家当自己人了。
大家好,我是莫言。后台有朋友让我用茂腔唱一段《檀香刑》的片段,哎呀,这就有点为难我了。

用茂腔唱的话,我一下子也找不到调,勉强地试一下。太阳一出照天东~从青岛发来了德国的兵~他们毁了庄稼修铁路~还扒了祖先的老坟茔~(唱腔)。就这样吧,献丑了。


对于莫言老师这种丝毫不顾及自己颜面的行为,网友表示:莫言这个朋友能处,会唱他真唱。


2、莫言最大的黑粉,或是莫言自己

你要问谁是莫言最大的黑粉头子?那必须是莫言,余华都还排不上。

毕竟莫言也是一个做过“莫言爆笑采访合集,把我看乐了”的人,别人还没黑他,他先自黑上了。

比如综艺《周二不读书》:
莫言:我一年多没有发表了,盗版书商一定不耐烦了,今年帮我写了三部长篇了。什么《引爆激情》啊,《岁月情殇》《我有一个家》,一个字和我没关系。我后来就发表了一个声明,我说真要是我的书,你们随便盗,但最好是不要盗我的名。

蔡康永:是,那情况有改善吗?

莫言:没有改善,紧接着又出来一本……

人物专访节目《面对面》:


主持人内心:要不你还是把我删了吧

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


所以姜文最后还了吗?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


 五、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网红的尽头是带货”——这句话既是调侃,也是当下各平台生态的写照,甚至只有几千甚至几百粉丝的博主,都走上了带货路。有点文化影响力的卖书卖课,有猫的带猫零食,爱旅行的卖露营装备……

在如此生态下,“网红”们批量生产,毫无文化根基可言,千篇一律的内容终将让消费者感到疲软,而像莫言、董宇辉、房琪等凭借文化和才华被关注的网红们反而能细水长流,走得更远。

互联网时代下,网红需要创造经济价值,这无可厚非,但至少应该多一些“单纯的”、非赢利性的“网红”出现,给予浮躁的社会一些精神层面的指引。

我们流淌着什么样血液,这个时代就会跳动什么样的脉搏。


 结尾彩蛋·莫言金句 

1、真正的胆大,其实也不是杀人不眨眼,其实也不是视死如归,其实也不是盗窃国库时面不改色心不跳。而是一种坚持独立思考、不随大流、敢于在良心的指引下说话、做事的精神。

2、总而言之,睡着睡不着,不要太当一回事儿。太当一回事儿,它就成了事儿,不当一回事儿,它就没有事儿。
3、儿童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幼稚,而是天真。
4、我知道很肤浅,但是控制不住,这不怨我,怨眼睛要哭。
5、我就是⼀个观众,带着⼀种⽐较通俗的感情来看这样的通俗剧⽬,所以我⽤我的哭,来验证了他们编剧的成功和不成功。毕竟太假了,我也哭不出来。
6、我不太喜欢“平庸”这个字眼,我更愿意用“平凡”来代替它。
7、我觉得在文学创作中,有时候有一种很奇怪的文学现象。那就是作家本身的局限性反而成就了小说的丰富性。 
8、作家创作的时候应该从人物出发、从感觉出发,应该写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生活,应该写引起自己心里最大感触的生活。
9、无论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以人为本,尊重人,爱护人,然后团结人,这才是终极的目的。
10、我觉得故乡,实际上就像一个人生来带着一块胎记一样,是无法剥离的。
11、不管你经历了大风大浪还是没有经历大风大浪,就是这八个字:不忘根本,坚持原则。
12、狂欢是童心的最露骨的表现,是浪漫精神最充分的体验。
13、任何一位有异秉的人,都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都是一本难念的经文,都是一颗难剃的头颅。
14、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
15、真正的长篇小说,知音难觅,但知音难觅是正常的。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
16、尽管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我也说过,做人需晚熟。

这就是数英: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网红 莫言

1931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