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藏品“变”课程——长春博物馆品牌社教课程成长之路
-
原创 2022-07-18
长春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宣传长春历史、展出优秀艺术作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从事社教工作,不断丰富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社教活动模式,践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与社会教育功能。从首开新媒体平台直播到设计社教课程,长春博物馆在不断进步中向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社教服务。
藏品“变”课程 探索初阶段
开馆初期,长春博物馆以“观众参观展览+社教活动区体验”为主要模式开展社教工作,能够基本满足社教活动体验需求。随着观众对博物馆社教活动需求增加,博物馆开始尝试创新社教活动内容,将藏品变成课程,让社教活动不局限于场馆,主动向馆外延伸。课程设计以满足青少年知识需求为主,同时满足社会大众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结合馆内藏品特点,打造多样化、系统化、品牌化的社教活动与课程。
在打磨社教活动和课程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避免出现之前在社教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活动内容枯燥、过程中缺少互动、参与性低、缺少趣味性等。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社教部着重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平衡知识性与趣味性,将讲解内容重新解构,打磨课程文本,优化配套课程演示文稿,提升社教老师业务能力,串联动手体验环节,让青少年在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维度感知历史与文化。另外,还将“乐学、善思、崇真、求实”的馆风贯彻在社教活动过程中。
版画拓印体验课程进校园
设计的经典社教课程——“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赏析与版画拓印体验课程”(以下简称“戈沙版画拓印体验课程”),是依据馆内常设展览“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的展品设计而成。展览展出了长春著名画家戈沙的木刻版画、水墨画等优秀画作,展现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沿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课程精选20余幅代表性版画作品,内容包括戈壁沙漠、骆驼等西北自然元素,还有人物形象、建筑等元素,制作出仿制木刻版画拓版,再搭配擦板、滚轮、油墨、油墨铲等工具,使用这些工具,观众就能拓印一幅版画作品。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社教老师会从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人文精神等角度向观众详细介绍画作的内容及内涵,讲授结束后会指导观众体验版画拓印。体验者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动手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作为长春博物馆首个社教体验课程,戈沙版画拓印体验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与认可,是长春博物馆特色社会教育品牌的成功尝试。
课程多样化 品牌课程不断提升
在前期探索开展社教活动的基础上,长春博物馆依托馆内特色展览,多方位、多层次地继续设计研发跨学科、多主题的教育课程项目,升级课程品牌,以输出高品质的博物馆文化体验。
长春博物馆依据馆内特色展览“青铜器展”,打造主题鲜明、内容新颖的青铜器及青铜纹饰知识科普课程——“问道吉金 青铜故事”(以下简称青铜故事)。青铜故事将青铜器上的纹饰作为主要的知识科普内容,从图案入手,如铜鼎上的饕餮纹、凤鸟纹等种类多样的纹饰,分析纹饰图案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同时,制作纹饰手账本,方便青少年及时记录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长春博物馆也不忘对考古知识的普及,以考古常识、知识为基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针对活动受众群体,设计语言清晰简练,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的“图说考古”古知识科普及考古发掘体验课程。课程以“什么是考古”“如何考古”两方面为核心,以科普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为基础,搭配精美知识手册和考古发掘体验,以趣说考古的形式让考古走进大众生活,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考古常用工具有哪些?考古工作开始前要做哪些准备?考古现场发现遗迹遗物要怎么做?发掘出的遗物残片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听完课程后都能得到答案。考古发掘体验活动更为观众提供了“考古”实操机会。图说考古课程是长春博物馆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的成功实践成果。
展现形式多样 品牌项目系统化
在以青少年为主要导向的社教课程项目日渐成熟的过程中,长春博物馆尝试横向拓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展,社教活动与研学活动齐头并进,实现多项社教活动系统化开展。
在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博物馆尝试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线上直播,将线下实体展览、社教课程与线上渠道相结合,拓宽博物馆社教活动渠道,惠及更广的社会群体,扩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
“长博大讲堂”社教品牌系列活动,以线上的活动形式,深度解读馆藏精品故事、讲解名人家风家训故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热点文化内容……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广优质展览,打造更加高效、系统的社教项目机制。
为实现博物馆走进学校、社区、军营、乡村等,长春博物馆设计“历史走出长博 艺术你我共享”社教活动综合项目,内容涵盖戈沙版画拓印体验课程、图说考古、青铜故事三个课程,结合展览介绍、问答互动、动手体验,使青少年在校园里就可以了解更多样的文化知识,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博物馆,让博物馆文化走进基层。
长春博物馆还紧跟研学活动火热发展趋势,将“小小讲解员”“小小志愿者”职业体验、“探寻长春早期文明史”青少年研学、版画拓印体验、考古发掘体验纳入研学活动,方便来访团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研学。
三年来,长春博物馆用实际行动将一个新建成的博物馆转变为一个服务社会大众并为广大市民熟知的公共文化场所,实现了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阵地范围从博物馆向学校、乡村、社区等地的拓展,实现了博物馆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由参观观众向更加广泛的青少年、大学生、社区群众等对象的转变,实现了博物馆教育活动内容从基础展览讲解向更加专业的社教课程活动的转换,实现了博物馆单一的社教活动到多样的、系统的社教品牌项目的突破。
刊于7月12日《中国文物报》8版
编辑:卢 阳 许逸帆
审核:冯朝晖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