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传承与创新——唐志强谈二十四节气的创造转化与表达
-
原创 2022-07-15
2022年7月7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创赋能时尚产业论坛暨IP推介会在绍兴市柯桥区宝龙广场中意未来时尚馆举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唐志强以《二十四节气的创造转化与表达》为题做主旨报告。
中国先民根据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分,每一个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节气这两个字,其实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认知中,气的升降和聚散的运动,以及由它所推动和调控的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庄子》就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史记》中也认为:“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并且,一气分为阴阳,阴阳二气彼此消涨,幻化出天地万物和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十四节气比其它的时间制度起源更早,命名更全,它对每一个节气都做了命名,而且每一个节气的名称都表示了各个时段的显著特征。二十四节气充满了韵律之美,也符合大自然的节拍,还符合人类记忆的周期,这样就使人们总是把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生产生活的一个指南,而且能够广泛地流传。
我们的先民在汉武帝时期,于公元前104年把二十四节气纳入了太初历,开启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面推广应用阶段。在应用过程中,二十四节气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内涵。它对天文的观测、对气候、物候的观测,以及生产实践的指导、节令习俗、饮食养生、谚语歌谣、民间文学等等,都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围绕二十四节气每一个主要节点逐渐形成众多节气的信仰、禁忌、仪式、饮食、养生这样的习俗,发展成为蔚为大观的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发明以后,先民在社会实践中依照阴阳的特性安排适时的生活,围绕各个节气形成了系列的信仰。我归纳为五组——“四立”表示去迎接新气、迎接新季;“二分二至”提醒人们去祈祷,祭祀天地日月,祈祷年丰时稔;“四候”反映期盼播种和期盼丰收;“处暑”、“二露”、“一霜”象征收获和畅享果实;“二寒”、“二暑”则有许多民俗与避寒避暑有关,所以是冬庆避寒,数伏避暑。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人天地人和的生态智慧。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表征了季节的变化、太阳运动的轨迹、气温变化、动植物物候降雨降雪水汽凝结凝华现象。而且还进一步细分出了七十二候,在七十二候中有包括四十个反映动物迁徙鸣叫的候应,有十三个反映植物开花的候应,有六个反映水、冰、雨、露、泉的候应,十三个反映天、地、气、风、雷、电、虹的候应。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找到变化的规律,这是中国先民认识自然的基本依据,也是人们顺应自然的重要指征。因此二十四节气蕴含着天人合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理念,也彰显了中国文化天地人和的生态智慧。
节气的创意与表达首先包括了诗歌表达。唐代先民创作了一千多首二十四节气诗,使二十四节气诗歌创作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整体上不仅承袭了秦汉的特色,还将节气和物候交织在一起,更将节气本身蕴含的农事活动和意涵突出了出来。
二十四节气的绘画表达,从宋代开始,标志性的就是北宋的《清明上河图》和南宋的《耕织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了清明时节东京汴梁的景象,里面画了扫墓、踏青、放风筝等等各种春季活动的场景。南宋于潜县令绘制的《耕织图》是以种稻、养蚕的生产工序进行构图,描绘出了各个相关节气的物候、气候和民俗的特征,生动地展示了一年四季古人耕与织的场景。
当代节气创意和表达就更加丰富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2020年开始举办首届节气文化作品创意大赛、摄影大赛等等,还协助相关单位创作发行了邮票和纪念币。浙江省二十四节气的资源特别丰厚,历史积淀特别丰富,未来很有可开发的空间。
撰稿:郎宇杰
排版编辑:毕文立
审核:王旭东、杨庆梅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