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亭网

分享
原创 2022-07-15
hi188 | 编辑
这周抽时间把上周末罗永浩的“聊天直播”片段搜了一下,看到了几个对于AR产品的观点,下面进行了部分汇总。
当然很多媒体讨论的“收购苹果”这件事在本文完全不涉及、不讨论。
本文中我搜到的几乎是几个视频片段,因为直播间官方没有提供回放,因此都是看直播的网友自行录制发布的,完整直播回放几乎太难找了。由于是看的部分片段,因此表述不一定全面。
另外,文中大部分将以罗永浩口述为主,我们添加的内容都会以斜体形式呈现。
1,新公司名称:“细红线”
直播中公布了新公司名称“细红线”,(北京细红线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8年07月25日,法人为徐寒。天眼查显示出资人为徐寒99%,黄贺1%。当然,这个仅供参考,众所周知的原因罗老师的名字暂时还不能出现。
同时,官网也已上线(thinredline.com.cn),但没有任何信息,只有一个联系邮箱,和直播中出现的招聘邮箱地址一致,现阶段为产品经理、设计。
罗永浩还提到,AR软件、硬件、操作系统都要做,意味着接下来会有更多岗位。
2,首场发布会在2年左右
有人问:什么时候开发新的(第一场)发布会?
罗永浩回答:应该至少2年吧,我们的新项目是奔着5年后的目标去的。中途可能会发一些垂直类特定应用的产品,这些内容如果发布可能会在2年左右。
一个是垂直类、特定应用产品,罗永浩之前晚点文章中提到过,“AR/VR代码复用率很高,也可能会提前发布VR平台产品,以及面向教育、培训等领域的AR设备,这些也会产生收入,避免5年周期中间遇到资金困难问题”。
3,或举行全球发布会
如果想在发布会上能听明白,最好学学英语。可能会在海外举行全球发布会,那么就可能采用英语演讲。
4,谈创始团队
目前加我共4个创始合作人,不对外公布是谁了。我(罗永浩)刚过50岁生日,有一个是80年,有一个78年,还有一个比我小18岁。
5,谈AR成熟度
朱萧木问道:什么时候AR眼镜硬件才能成熟?
罗永浩表示:整个AR产业预计在5年以上,10年以内。现在产业链平均估的是5年左右,也许是,但也许更长。
6,AR眼镜成熟应符合哪些条件?
重量是做到50g左右,因为大的防风墨镜到50g左右。如果是50g左右,能够全天佩戴,续航做到8-12个小时,这件事就可以赢来商业化的曙光了。
7,谈AR眼镜的产品形态
未来5年,AR行业会逐渐走向成熟。即便5年左右开始商业化,也一定是一个眼镜以无线的方式连接智能手机或盒子(计算单元),这种状态维持几年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你在眼镜上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足够大,他们是不介意这个的。有点像以前功能手机时代,有很多年轻会同时会携带iPod+功能手机,直到有一天iPod进化成iPhone之后,连播放音乐+手机都有,才丢掉其中一个。
这一点其实我们在高通骁龙XR2无线AR眼镜参考设计中能看到大致变化。显然AR眼镜不会直接取代智能手机,大家都对轻量化AR设备对算力、传感器迭代、发热、材料应用、光学设计等都有清晰的认知,因此手机和AR眼镜并存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时期,当然这个时间可能并不短。之后,才会进入理想化的轻量化AR眼镜一体机时代。
8,AR眼镜成功的关键:屏幕使用时间
在AR眼镜和智能手机的并存期,AR眼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你能抢走用户多少屏幕时间(准确的说是,AR眼镜与智能手机两者的使用时间占比)。
如果同时佩戴AR眼镜,携带智能手机,如果届时来电话、看短信等等更多需求中,有50%的时间以上无需拿出手机,只需用AR眼镜就能完成。如果AR眼镜超过50%的屏幕使用时间,你第一步赢了。
类似的观点在“元宇宙”概念上也有人提到过:如果你使用VR或使用虚拟世界的时间和在真实世界中度过的时间,占比超过50%,意味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
9,有近视的人怎么办?
罗永浩表示:现在的简陋方案是搭配磁吸镜片,你买AR眼镜的时候直接选择你度数的视力矫正镜片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在工厂提前配套,直接配送到家。
如果有人同时有近视和散光,那可能就会更复杂。但这个情况产品经理肯定会考虑,要不然也不会商业化成功。
10,未来和电动汽车合作?
未来10、20几年来看,AR眼镜和电动汽车是制造业最大的两件事,包括机器人等可能也是。
AR眼镜和电动汽车的结合,现在大家都想的比较初级,包括我们自己团队。未来足够大时能够找到战略合作的可能性,现在还看不到。
11,为什么要用AR眼镜?
罗永浩表示:人类的工具进化是有一定逻辑的,按照工具进化史的逻辑,满足相同功能的情况,穿戴式设备一定会打败携带式设备。
举例1:早期的眼镜(视力矫正类)是手持的,后来衍生出挂耳的设计后,手持眼镜就消失了。
举例2:以前祖先都是用怀表,有人发明了腕表之后,怀表就消失了。
12,为什么智能手表没有打败智能手机?
很简单,智能手表按今天的人类工程水平,把智能手机的全部算力和功能挪到智能手表上,手表大一点、笨重一点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手表的屏幕不能做大,不能做成手机屏幕这么大。现在以智能手机来看,屏幕减小、电池减小,做成一个支撑1天续航的手表是可能的。
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触控设备上,人和屏幕的交互关系是依赖屏幕实现功能和效率的。屏幕变小,很多功能严重受限,现在智能手机屏幕比早期越来越大,虽然牺牲了便携性。
13,为什么全世界认为AR眼镜是下个方向?
当我们去想一个设备,穿戴在我们身上,满足智能手机或者强于智能手机的功能,且要解决屏幕问题。
手表是小屏设备,而一个轻便小巧、穿戴式、解决大屏幕显示的设备,所有人自然想到的就是眼镜。为什么大家想法殊途同归,最后整个产业都都觉得是眼镜,不可能是别的,就是如此。
这件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工具进化史的推演逻辑在里面。
14,谈AR公司创意被抄袭问题
这个之前在晚点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些。直播中罗永浩表示:锤子科技时代,不到1年发布一款手机,配套做3-4个软件上的创新,这些(被)抄起来易如反掌。
但是我们在AR上要做的OS和软件,很多东西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全部做完不发表。因为硬件不成熟,等到发表的时候是一个“2000人年”的工程量,也就是等同于2000个工程师工作1年的工程量。
但不是说直接用2000人来开发,开始是200-300人,后面到500人,再后面到1000人。最后累积下来的工程量,达到2000人年。
2000人年的大型软件工程的工程量,如果对有不差钱、不差人的大公司直接码10000人来照抄,如果3-6个月能抄完,他就不会考虑收购或战略投资。如果对其它公司,发现抄他需要1年以上,就会跟你商量战略投资或收购你。
所以这次进行3-5年的保密开发,到了整个硬件产业成熟的时候,谁抄都要1年以上,但实际上1年也抄不下来的。因为,他们开始抄袭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原地踏步,大企业跟小企业比、他迟早会追上,但是我一直前面跑,他一直在后面追,追上要好几年时间。如果他用好几年时间(才抄完),我就赢了;如果他用3-6月抄完,我就死了。
很多小创业公司没有做大型软件开发,不知道代码量本身就是护城河。所有大企业都知道,但中小企业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们也搞过1200人的团队,也搞过大型软件开发。在安卓上做一个硬分差去大量改动底层,使之符合AR OS的需求,这件事做完了以后会成为一个很强的护城河,不是一天两天能抄的。
你们今天回想一下07年发布的iPhone,对于产业界的竞争对手们最难抄的是什么,是硬件吗?我认为不是这样。iPhone第一代CPU不是自己的,液晶面板是三星的,结构件是富士康的,玻璃是康宁的,他自己做了什么基础设施呢?全都没有。所以硬科技、黑科技的护城河是不存在的。只是工程团队极高水平的做了整合,这就是第一代的iPhone。如果产业界里像三星、诺基亚这样的巨头要抄一个iPhone出来,硬件没有那么难,真正难的是iOS。iPhone第一代发布会上,乔布斯吹牛说领先智能手机产业五年,我当年作为铁杆果粉都认为是吹牛,但后来证实真的就是5年。从那天开始安卓大型的拷贝、抄袭iOS,抄了5年后大多数人才认为体验大致相当,各有优劣了。这个过程完成用了5年时间,就是因为软件的代码量就是一个很大的护城河。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今天在做,只要满足了足够大的工程代码量,产品足够创新,且过程全程保密,我刚才说过没有事绝对能成,但这件事大概率能成。
15,保密工作真能做这么好?
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我们用项目制把每一个都分成项目组,项目组之间互相不知道,只有组内的人知道,这样万一漏了一个也不可能全漏。
16,申请专利会不会泄漏?
专利申请是有技巧的,他有一套专用的专利语言,大家知道你大概做了什么事,但不会把那些细节都暴漏出去,这种很常见。
17,前期不盈利,投资人耐心程度?
有人提问:前面五年不盈利,作为初创公司,投资人耐心能够有多少?
罗永浩表示:投资人分两种,看投资周期,有的是10年12年(的长周期),这种就没事。如果有的投资周期是5年,他的基金是有周期的,所以(周期)短的肯定就不会投,(周期)长的本来就是看长线的,就会投。这个事感谢您的关心。
18,顺势而为,成功95%考运气?
罗永浩表示:你说的比例我不太同意,但我确信成功是需要一定运气的。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广告 欺诈 淫秽 色情 侵权 骚扰、辱骂、歧视 敏感 违法 犯罪 反动、政治 其它
数艺网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及传播的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数艺网用户创作的内容,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艺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数艺网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条款原则如下:
1. 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章、案例/项目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数艺网的同意。
2. 数艺网上可由多人参与编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作品的认领、企业/机构的认领,所有参与编辑者均同意,相关知识产权归数艺网所有。
3. 数艺网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数艺网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数艺网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数艺网有权将该内容用于数艺网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5.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数艺网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数艺网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数艺网」,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6. 数艺网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7. 在数艺网上传或发表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数艺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删除相关的内容,且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数艺网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8.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数艺网用户相关的权利,用户同意授权数艺网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数艺网自身或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数艺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9. 数艺网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根据相关证据结合《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数艺网社区管理规定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侵权举报
1.处理原则
数艺网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享交流平台,高度重视自由表达和个人、机构正当权利的平衡。依照法律规定删除违法信息是数艺网社区的法定义务,数艺网社区亦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受理范围
受理数艺网社区内侵犯机构或个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商业侵权。
a.涉及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详细个人隐私;
b.造谣、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c.商业侵权:泄露机构商业机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讨论的内容。
3.举报条件
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如果个人或机构发现数艺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以先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您无法联系到作者,或无法通过与作者沟通解决问题,您可通过点击内容下方的举报按钮来向数艺网平台进行投诉。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材料,否则投诉将无法受理。您需要向数艺网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
a. 权利人对涉嫌侵权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和/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权属证明通常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b. 完整填写的通知书;附供下载的:侵权投诉通知书;
c. 举报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护照;
d. 如果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e. 为确保投诉材料的真实性,在侵权举报中,您还需要签署以下法律声明:
(1) 我本人为所举报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2) 我举报的发布在数艺网社区中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承担和赔偿数艺网因根据投诉人的通知书对相关帐号的处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因向被投诉方赔偿而产生的损失及数艺网名誉、商誉损害等。
4.处理流程
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数艺网自收到举报的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给出回复。处理期间,不提供任何电话、邮件及其他方式的查询服务。 出现数艺网已经删除或处理的内容,但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依然可以搜索到的现象,是因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自带缓存,此类问题数艺网无权也无法处理,因此相关申请不予受理。您可以自行联系搜索引擎服务商进行处理。 此为数艺网社区唯一的官方侵权投诉渠道,暂不提供其他方式处理此业务。 用户在数艺网中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由交易双方自行处理,与数艺网无关。
免责申明
1.数艺网不能对用户发表的回答或评论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数艺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数艺网不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保证。
4.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数艺网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数艺网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协议修改
1.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者因业务发展需要,数艺网有权对本协议的条款作出修改或变更,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数艺网将会直接在数艺网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数艺网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数艺网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私信的传送方式,提示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项。
2.如果不同意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并应当停止使用数艺网。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数艺网,则视为用户接受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阅读并同意此认领协议方可认领案例
*认领案例的操作记录无法自行删除,请务必确保您参与该案例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