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二舅》创作者:苦难有什么可升华的

2022-07-27

拖着残疾左腿、拄拐行走在农村土地上的二舅或许想不到,自己有天会与“精神内耗”这个新潮词汇一起,闯入公众视野。
7月25日,b站UP主 @衣戈猜想 发布《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追溯他二舅“打好一把烂牌”的过往人生——

学业优秀,被称为天才少年的二舅,初中时因赤脚医生误诊,左腿落下残疾。他不愿再回学校,躺床上疯狂看了一年医书,无果,又在天井呆坐观了一年天空,“像一只大号的青蛙”。但在消沉过后,他最终用三天“看”会了木匠工艺。自此做起木匠,承包了全村的活儿。除了智能手机、汽车、电脑这三样,他能修好“村子里一切有的东西”。

但多才多艺,颇受村民尊重的二舅,始终没有结婚,倒是收养了女孩宁宁,2012年女儿结婚,他一下掏光半辈子攒的十几万元积蓄,为她付了房子首付。

好几年前,他还想挣点养老钱,开着三轮车出门做工时,都载着八旬老母,干活时就让她坐小板凳等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其实也不是很想活了,有次甚至把绳子挂到了门框上。

如今,他66岁,母亲88岁,他也不干活了,全职照顾母亲,常给她做西红柿鸡蛋面吃,早上,给她洗脸,晚上,给她洗脚,下午,和她锻炼,母亲每走20步,得歇10秒,腿脚不便的二舅正好赶上落下母亲的那3米。两位老人就这么默契地走走停停。

up主@衣戈猜想说,如果不是当年医生误诊,二舅可能已经考上大学,成了工程师,享受着单位分房与退休金,颐养天年。

短片发布仅一天,播放量已超1600万,相关词条屡上热搜。不少网友为旁白背后的深情动容,但质疑声也逐渐出现:一些网友认为,在短片未发一言的二舅,其苦难已经过up主的“滤镜”加工,存在刻意升华。

“又苦又难,这有什么可升华的?”7月26日,up主@衣戈猜想对此在媒体群访中回应澎湃新闻称,自己特别讨厌把苦难升华,甚至在旁白中有意调侃,解构它。

【以下内容根据对衣戈猜想的群访整理】

 

 01 
 “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 

我没有团队,文案是我自己写的。我天生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坐10分钟,突然就想撒尿,坐10分钟,突然想去逗逗我媳妇,但写(二舅)这种东西你就根本停不下来,两晚上就写完了。

很多人评价文案有一种冷静的幽默感,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比较克制,初高中时看汪曾祺留下来的,尽可能说人话,不堆砌词藻;有点幽默的地方,受王小波和王朔的影响比较大。

酝酿差不多有七八年了,一直想表达一下。有了孩子之后一直没有时间回村,借着再回到村里的机会,就做了一下。

我回老家之后大部分时间在带孩子,是抽时间跟媳妇一起用手机拍摄的(二舅),画面非常的不完整,而且会有各种各样的抖动。

(但)这视频的内容不光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而且我还删改了一些听上去更具有传奇性色彩的东西,因为不想搞得过于一惊一乍了。稿子最早写的时候是4800多字,后来删了1000多字。

删掉的内容里,有一个是十几年前,姥姥有胃病,突然有一天,胃疼得在床上打滚,二舅就给她找了点止疼药,针灸了几个月就好了。这件事情是我妈跟我讲的,我又问了大姨,问了邻居家的婶子和我姥姥,她们都说是真的,但我觉得这件事情未免也过于匪夷所思了,所以我都没有写。

还有一个听上去实在是过于残酷,我也删了——我妈妈在一岁多的时候从老房子上面掉下来,七八米高,当场就摔昏了,呼吸就非常的微弱,眼睁不开了。村里面很多人都来了,来了之后就说这孩子百分百是活不了了,老风俗就是说夭折的孩子不能下葬,要扔到山后面的沟里去,据说是为了孩子以后更好地投胎转世。然后姥姥和姥爷居然同意了这件事情。二舅当时是上初一,他回来之后,看见我妈躺在床上,他就抱着我妈嗷嗷哭,然后他就把家里面煮熟的红薯嚼烂,一口一口塞到我妈嘴里。差不多过了两天的时间,我妈就醒过来了,也没去医院,因为实在是太远了。

完全没有一丁点想到它会火。以前做的视频都有1000多万播放量的,预估是这个视频只有10-15万的播放量,有可能还会掉一些粉。

结果没想到播放量还比较高,“站着还把钱挣了”。做这个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我有点认可自己了,感觉自己有一点点酷。

现在想,很多的“90后”和“80后”都在背井离乡,在大城市里面工作,其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小在农村成长起来的,跟乡土的中国还是有很深的一个连接。

他们可能和我一样,印象当中的家乡永远是冬天,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一次家,然后每次回家的时候可能感慨的只有老人变老了,农村确实是变得越来越新了,有可能是这个东西击中了他们。

十七八岁的这些学生,他们把二舅的这种东西投射到了自己高考复读、考研失败,投射到了自己的容貌、身材焦虑上,这个我是没想到的。


 02 
 “最想表达庄敬自强” 

我想做这个视频的原因,就是我自己想做,我从来没想着来教育社会、教育大众,我也没想着拿这个东西来教育我的学生。

我特别讨厌把苦难升华这件事,苦难有什么可升华的,苦难就是又苦又难。我不光不想升华它,我还在有意地去调侃、解构它,用各种破梗、各种小玩意儿,我就怕一个劲絮叨,到最后让大家心情非常悲痛,哭泪涟涟的。

视频里我最想表达的4个字就是庄敬自强。这辈子我只见二舅哭过一次,是喝了大酒之后想起来自己这一辈子确实过得有点苦,然后和他的四个兄妹抱在一块,嚎啕大哭。哭完了之后又过了一二十年,他就再也没有哭过,大部分时候他都笑眯眯的,乐呵呵的,这种庄敬自强我是很佩服的,因为我做不到。

最近一两年我开始兼职做自媒体。在创作的时候,比如有六处古籍资料讲到了同一件事情,但有六个不同的说法,得去考证,所以我可能10-15天才能写出来一个稿子,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在疯狂查资料。

我总是会被莫名其妙的点吸引住,所以我有时候会做自然科普,有时候会做社会类的,有时候会做搞笑类的,甚至做鬼畜类的、历史类的东西。一直以来大家都不知道我是哪个区的up主。

我当历史老师的时候,偶尔自己表达欲比较汹涌澎湃的时候会发一发视频。后来从上一个单位离职了,可能发的频率就稍高了一点。数据还算是看得过去,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没有以前在单位的时候工资高。

(制作的视频)估计80%都是很功利的,一方面可能确实我自己比较感兴趣,但另一方面我会预想哪些选题角度比较好,可能给我带来的流量收益比较大。所以就会做比如说太监阉割指南、山东人何德何能拥有山东台、男人为什么没羞没臊地长着乳头,以及穿越了去拜访光绪皇帝,他会跟我聊什么等。

我做自媒体以来一直比较拧巴,在数据和保持自我之间尽量做一个平衡,一味追求数据就不够酷了,你一味自己酷,数据就不够了。

我也还没有达到那种完全不在乎流量的程度。视频做完了之后,开始标题就叫我的二舅,但是最后那一刻我又有点动摇了,流量焦虑又起来了,所以把标题改成了现在这样。

以前的视频大家还是抱着猎奇的心理点进来看的,而这个视频,很多人发了很长的文字在分享自己的生活,我看到很感动,内心甚至有一点惶恐。


 03 
 “我的精神内耗” 

我从小到大就历史学得比较好一点。大学毕业之后我就来北京了,长期担任高中的历史老师。把枯燥的事情讲得有趣一点,于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我一直教高三,老跟18岁的学生在一块,自己也会变得比较年轻。当了10年老师之后,已经养成了这种思维,就是在讲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面永远想的是对方(学生)在想什么,这对我做自媒体可能也有一点点帮助。

单位受到了“双减”政策的影响,但是我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我其实还做得挺好的。我总是做一件事情,久了之后会想再尝试一点别的,而且我刚刚度过30岁的生日,就一下子感觉自己而立之年应该立起来了,一时冲动就离职了。

我现在算是半全职做视频,因为我半年前刚从上一个单位离职,现在处于一个还没有想好做什么的状态,偶尔做个视频,主要带孩子。

我的精神内耗挺严重的,经常会瞻前顾后,会有很多的遗憾,甚至有时会有一些非常悲观的态度。当前精神内耗就是我生活在北京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我一直在平衡,是稍微偏向那边一点,还是稍微偏向这边一点,犹豫不决。

我从小就一直在思考这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曾经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死之前必须得挣够1000万,或者我至少要让中国50万人知道我的名字,这不就是名和利吗?或者说我死之前一定要创办一家公司,后来慢慢的,也是从二舅身上,我找到了现阶段评价人生终点的一个标准——就是饱满。

出人头地和过好自己生活之间的平衡,我只是现在找到了。我在二舅那里几天,感受到了那种力量,到现在还没消散,但过一段时间,离二舅屋里远了,离他心理距离也远了,这个视频也过去了,没有了那种感染的力量,我会不会又拧巴起来了?我不确定。

以前的人日子过得比较的穷,但是他们都生活在农村,有人情社会。而今天的年轻人有一部分苦是老一辈的人没有吃过的——他到一个大城市漂泊,经历各种各样的人情冷暖,有这种深深的乡愁。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太浮躁冒进,就会在手机上做一个壁纸,上面写上,“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有时候做一些事情没想好,做完了之后又后悔、又想放弃,就会写一句“谋后而定,行且坚毅”。


 04 
 爆火之后,“完全不想趁热打铁” 

二舅这个视频爆火了之后,我是完全不会趁热打铁。

要不是我看到了很多人一直在说这件事情不回复很不礼貌,本来我连那条微博动态都不想发。花未开全月未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生活不好吗?

实事求是来讲,我觉得这个故事可能撑不起一个90分钟时长的电影,因为电影里面惯常的冲突和矛盾,它不够多,不够密集,所以也有几个编剧还有一个导演在跟我聊,但是我对这件事不是很热心。

我以前看过山东的大衣哥和拉面哥,尤其是拉面哥从全网爆火,然后他们村整个乡镇被围堵得水泄不通,没一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走了,一地鸡毛。所以我不想让任何人找到二舅,就希望他安安静静的。

如果有人说要再给二舅拍个纪录片,专业的摄像团队带五六七八个人浩浩荡荡地杀进村子里,大家不都知道二舅住哪了吗?我对这个东西还是非常担心的。我觉得二舅没有应对媒体的能力,突然被推到聚光灯下,他会惊慌失措,他不是一个喜欢侃侃而谈的人,这会让他变得不自在。

我拍这个,二舅最开始拒绝,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值得拍。后来我说有可能对我的一些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他就同意了。

但他有两个地方是反对的,第一个视频里面,我说他做了竹签,给人算命这件事情,当然它是免费的,随便给人算算,但他觉得这是在社会上提倡搞封建迷信,他比较介意这件事情,后来跟他说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同意。

他最介意的还是他跟已婚女人的那一段,其实在我这种年轻人来看,没有觉得是一件多么不堪的丑事,但是二舅从来没有说过这件事,但其实整个乡村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全都知道。

我也曾经想要不要不放这一段,倒不是流量的考虑,因为我不放这一段的话,好像把二舅塑造成除了身体不方便之外的一个完人。我觉得这个不真实。

我给他看的成片是一个阉割版,把那一段给剪掉了,因为二舅平时从来也不上网,也不知道b站是什么。

但是我其实还是有点心虚的,后来我跟我媳妇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就告诉他视频很火,他都听不懂,他就咿呀呀的,其实我也说不明白他到底说了啥。

我的意思是无论激励最后是多少钱,给二舅3000块钱,就说是这个视频挣的,但我媳妇说,依据她对二舅的了解,他绝对不会要的。

我就撒了个谎,说有些平台每年都会发一些见义勇为奖、自强不息奖、身残志坚奖,结果人家评选了你,奖励3000块钱,然后人家怕我们独吞了,必须得把你的银行卡号发过来,他一听就接受了。

我妈昨天(7月25日)一遍一遍地看这视频,看了几十遍,哭得稀里哗啦的,她本来是一个很内敛的人,背着我,把自己关在屋里面哭了好久。大姨、其他的舅舅、宁宁看了也哭。他们可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居然可以从屏幕上看到自己身边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对自己这么好的人,一下子就有一点破防。


 05 
 “普通人”二舅 

二舅姓赵,小时候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干活,我没觉得他厉害,就觉得普通,因为离他太近了。

我来北京工作了10年,又因为孩子、疫情,连续3年没回家。回家之后突然间感觉不一样了。很长一段时间远远离开他,对比城里生活、在职场当中遇到的一些人,感慨比较多。

除了北京,二舅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我们县城,是一位大姨儿子家买了个婚床,但是坏了,二舅带着全套工具,先坐客车到镇上,镇上转客车到县城,转客车到市里,去修完了。

三舅家孩子结婚,彩礼高得三舅付不起,二舅就会先找别人借钱,再借给三舅,所以他情感的表达非常简单:老人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兄弟姐妹需要什么,你们跟我说,我去想办法。我爱你、拥抱这种东西,离他太远了。

二舅所有的钱,都给宁宁买了房,他没有钱在县里再买一个,(但)他肯定不能住宁宁家。

我跟我媳妇商量过,县城房子很便宜,过两年咱们攒钱多了,给咱二舅买一个。我这次回去跟他说过这事,他完全不愿意去。他这辈子从来没有坐过马桶。他骑三轮摩托车,从来没有红绿灯意识,我训过他一回,他也不以为意。他在乡间无拘无束惯了,他现在六七十岁,姥姥八九十岁了,让他重新适应城里的生活,可能非常困难。

他平时所有时间都在干活,现在是所有的时间都在照顾姥姥。如果闲下来,现在也有智能手机了,他就刷视频。我特意刷过他抖音、快手的视频,里面90%的东西都是维修的,各种掏下水管道的,修剪子的。他可能很多维修知识都是后来从那学的。

他的认知除了局限就是局限。他对历史、经济、政治,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东西,就是好好地生活,认真地活着。

有一天晚上,我喝了得有10瓶啤酒,我估计他也喝了八九瓶,反正是有一点多。我就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总感觉人喝多了之后内心会变得脆弱一点,可能不会那么设防。我问来问去,到最后,反正我自己是相信他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恨,甚至可能在他年轻的时候,他都没有往这个方面想。在他刚出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反正他想的,不是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这件事情让他给看开了。

他现在跟那个(害了他的)医生,我看着关系还是挺好的,隔个10天半个月还能碰上一次,跟遇到其他的村民没什么区别。

二舅有没有因为身体原因遭到歧视?其实二舅还挺受人尊重。一个话没那么碎,一个(他是)干活特别卖力的一个人,很难有人会讨厌他,甚至我妈跟我说过,村里面所谓的大人物,在县城买了好几套房子,回村也会请二舅吃(饭)的。

二舅因为身体原因没法种地,但是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他家里面永远堆满了米和菜,就是因为人家谁东西坏了,往你家里面一扔,人家扭头就走了,然后等人家想起来再拿的时候就已经给人修好了。等过几天人家山上什么蔬菜、粮食熟了,去地里干活,路过二舅家的时候就往家门口扔一点,所以二舅家菜米面有的是。

他现在根本就没有花钱的地方,而且他现在老了,没有什么病,他的手一直抖,那是家族的遗传病,也治不好。所以现在他生活还算挺好的。

二舅不会修的,只有电脑、智能手机和汽车这三类,很多人说我在吹牛,说二舅会修光刻机吗?但我说的是这个村子里一切有的东西,村子里没有光刻机。

二舅会修村子里各种东西。

二舅还会做木工。

他有一个口头禅:这东西还用学吗?

他骑三轮车时,从非常狭窄的一个巷子过来,离(巷子)碰到车厢就只有3厘米(时),他“蹭”一下就转过来。如果你把手放到车挡板上,他会从后视镜上看到你的手指,他就会偏5厘米绕过来,为你手指再留下2厘米。

所以我感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聪明的人。


 06 
 “糙是一件很酷的事” 

我们这个村子有四类人,(大约)80%是留守老人,村里老人没有退休一说。不论多大,只要还能从床上爬下来,还迈得动腿,一定还会种着地,只不过是种(地)多和少,有本事的种两亩,没有本事的种三分,种个小菜园子。种完地,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聊天;10%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孩子被爸妈接到县城去了,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在农村;剩下个别的青壮年,在外地打工的时候受伤了,有的甚至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腰彻底废了,或者腿断了,没法在外面打工,就回村养着了;还有一个就是树先生。

以前村子里还特别热衷于搞文艺汇演,双簧、跳舞。但是年轻人全都走了,村里面几个文艺骨干,比如我老姨夫,所有的事情都他张罗,大家一块凑钱买道具,每一个家庭出一个节目。但是老姨夫现在也不行了,走不动了,好几位文艺骨干也都已经过世了,冷清了很多。

这几年环保,退耕还林做得很好,去年野猪一下就回来了。打它是违法的,所以村里的老头每天晚上值班,我去(老家)那几天,我爷爷也值了一天班,拿着锣、鞭炮敲。

其实每个村都有一个树先生,大家都在同情树先生。说得残酷一点,树先生没有什么值得同情,因为他浑然不知,自己非常开心,真正不容易的是他的爸妈,真的是很苦很苦,苦得要死。

(他的父母)现在六七十岁了,想办法养活自己,再想办法养活他,然后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想着自己死了之后孩子应该怎么办;孩子闯了祸、打了人还得出去赔礼道歉。但他本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说他是全村第一快乐的人。

宁宁的话,上学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上了一个中专学校,学了一门技术,开始打工,结婚后又有了两个孩子,现在全职在家带孩子。

她非常孝顺,而且她不光孝顺我二舅一个人,她还非常孝顺我的大姨。

她结婚的时候是从大姨家出的阁(嫁出去的),而且她喊我二舅爸爸,也喊我大姨夫爸爸。

因为最开始她被人抛弃了,二舅把她接过来之后,长时间又把她寄养在了大姨家里,相当于二舅也把她抛弃了,所以才说她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两次。但其实舅舅不陪她的所有时间都在挣钱,挣的所有的钱这十几年之后都给她买房子,我觉得她的内心可能也有一个很大的转变。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一二十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老一辈非常的糙,尤其是男人,导致他们跟我们这一代人去交流的时候,可能会产生非常多的代沟。

但是当你作为一个年轻人,真正遇到事儿的时候,你才会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在那么一个不容易的时代,他们能够养活四五个孩子,还都能养活得这么好。

尤其你现在面对一些困难,在他们看来,这算什么,他们一下子就站出来了。所以我觉得他们这种糙是一件很好很酷的事情。

本文授权转自澎湃人物(ID:nonfiction2018),记者:陈灿杰,实习生:陈诗雨 李梦雅,编辑:彭玮。


这就是数英: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二舅 精神内耗

1092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