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案例解析

原创 2022-07-25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当代公共艺术一直肩负着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赋能的责任。本文结合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获奖及入围案例,分析总结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的路径和方法,展现公共艺术在推动社会创新、化解社会隔阂、助力社会治理、干预灾难性事件,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公共艺术、社会赋能、地方重塑


1

国际公共艺术奖为公共艺术赋能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介入社会的一种方式,一直肩负着为社会赋能的重任。回顾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艺术走进公共空间向民众普及艺术;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艺术开始成为美化城市环境、为公共空间创造地域特色的有效方式,再到20世纪90年代,艺术逐渐关注公共议题,激发公众兴趣,调解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可以说,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是对社会的介入层层深入的过程。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到公共艺术创作领域中,不断探索公共艺术干预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艺术家的实践证明了公共艺术在社区重建、化解社会矛盾、改善环境、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公共艺术奖”(以下简称IAPA)的发起旨在汇集世界各地的成功案例,为不断发展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为公共艺术的研究和交流创造平台,进而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IAPA于2011年由《公共艺术》(中国)杂志与《公共艺术评论》(Public Art Review)(美国)杂志合作发起。评奖活动为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其奖项包括七个地区优秀奖和一个全球大奖。每一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都会收到百余件全球近5年来最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至今案例总数已达到了630件,这为总结国际公共艺术实践经验、观察全球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基础。本文将结合第五届公共艺术奖的入围及获奖案例,分析总结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的路径、方法及创作实践。

表1.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路径解析,笔者绘制


2

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的路径探索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类型,必然要遵循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的核心是创造,其诞生过程即是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之所以会创造,本质上亦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解决各种问题。当基本物质需求获得满足时,情感需求、审美需求随之而来。而艺术正是在人们追求审美需求、抒发情感需求的过程中用富有形式感、秩序感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结果。从审美需求的产生到创造力的迸发,再到具有形式感的语言表达,是艺术产生的基本规律。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以公共空间为创作载体、以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艺术形态,同样需要遵循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不同之处在于,公共艺术所激发的审美需求并非个体需求,而是建立在审美共识基础上的公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所激发的创造力并非分散的个体创造力,而是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公众的创造力集合。公共艺术最终形成的形式语言,不仅仅是艺术的形式感和秩序感,更是新的社会秩序和文化共识。

如果把公共艺术的创作规律与公共空间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公共艺术的创作理解为: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既是为地方赋能的过程,也是为公众赋能的过程。地方是公共空间的人文称谓,可分为物理空间(场所)、行为空间(文化)和社会空间(组织)。[1]

公共艺术从社会问题出发,以物理空间为创作载体,用艺术的方式提出问题,激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与关注,这是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的第一步,其目标是影响公众的认知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公众更容易认识问题,公共艺术的创作就要符合地方的文化和审美,这样才能为公众所接受并喜爱,同时激发公众的审美需求。

当人们的审美需求获得激发时,公共艺术的工作重点则转向了为社会赋能的第二步,即引导人们对问题展开讨论,畅想解决方案,并形成共识。这既是公共艺术为行为空间[2]赋能的过程,亦是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过程。这一阶段公共艺术的主要目标是影响公众的行为方式,即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公共艺术这一行为强化认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具有改善行为的作用,而行为具有增强认知的作用。参与公共艺术有不同的深度,既可以按照艺术家预先的设定完成简单的动作,亦可以充分发挥公众的创造力,就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公众参与的程度越深,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就越大。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常常会通过培训、讲座、活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公众走向更深层的创造性参与,以期集结众人的智慧寻找因地制宜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策略。

当人们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达成了共识,设立了明确的目标时,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的最后一步——对目标的实施——就此展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会因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付出而更珍爱所取得的成果,从而更为自律,新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

公共艺术对物理空间、行为空间、社会空间的赋能即是公共艺术对地方的重塑过程。“地方重塑”[3]是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核心理念和主题。公共艺术对公众的认知、创造力、自律的赋能则是重要的过程。地方与公众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公共艺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从全球的公共艺术实践案例来看,公共艺术的创作路径可以从不同的节点开始,到不同的节点结束。艺术家既可以选择完成为社会赋能的全过程,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中的一个节点或几个节点加以深入的干预。这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试图干预的问题的层面(认知层、行为层、社会组织层);同时也取决于试图干预的社会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作品所在地的政策、制度、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等,以及作品产生机制背后的主导方的性质、利益、立场、目的、诉求等。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在为社会赋能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单个赋能节点上能走多深,既与作品本身的创意、组织、运作有关,也受到“地方”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与限制。所以,对一件作品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地方”设立统一的标准,而是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制度和文化语境。这也正是国际公共艺术奖正在不断探索的,即寻找一套能够适应全球多元发展的公共艺术评价标准。但有目共睹的是,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也是适应地方的因地制宜的社会赋能之路。

3

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的创作实践


回顾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获奖及入围案例,其关注的社会议题十分广泛,涉及公共艺术推动社会创新、化解社会隔阂、助力社会治理、干预灾难性事件,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球艺术家们在各自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语境下努力实践,推动着公共艺术在为社会赋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行越深。以下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1.公共艺术化解社会隔阂

社会的包容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阶层与阶层、种族与种族、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却无处不在。本届IAPA北美地区的获奖作品,同时也是大奖作品《跷跷板墙》(Teeter Totter Wall),关注的是美墨边境与日俱增的社会矛盾。

2006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安全围墙法案》(Secure Fence Act)。自此,美国和墨西哥边境长达1126公里的隔离墙开始建造。期间政府曾一度叫停该计划,但在2017年以后,又实行了更为严苛的移民政策,并斥资14亿重启了边境墙的建设。2019年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无证移民和难民数量激增,不少被羁押的儿童与父母被迫分离,严酷的生存状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

美国艺术家组合雷尔·圣·弗雷泰(Rael San Fratello)从2008年开始关注边境移民问题。在他们看来,隔离并非解决边境问题的唯一办法,建立桥梁远比隔离更有效。他们从2009年开始对边境墙进行反复考察,与边境区域的居民建立紧密联系,并开始绘制创意草图。他们的设想是对边境墙这一物理屏障进行干预,打破隔离的概念。他们为此提出了各种设想,如设计跨越边境墙的餐桌、观光平台、荡秋千等。最终将创意锁定在了“跷跷板”这一游戏形式上。跷跷板是一种合作而非竞争的游戏,游戏双方只有让对方开心,自己才能开心。他们计划将跷跷板安装在隔离栏上,以隔离栏的横档为支点,并穿越隔离栏的缝隙,使边境墙摇身一变成为游戏空间。翘翘板的材质采用与边境墙一样的材质,预示着同样的材质既可以用来分离人们,也可以用来团结和凝聚人们。在色彩的选择上,他们选择了粉红色,以此纪念在暴力中受到伤害的女性。跷跷板在结构设计上易于脱卸,可以在5分钟之内完全拆除,因此即使边境巡逻队采取干预行为也可以迅速完成拆除工作。

随着2019年边境移民问题的升级,雷尔·圣·弗雷泰认为是时候开展行动了。于是他们与墨西哥联合艺术机构——肖贝克团队(Colectivo Chopeke)进行合作,预先制作了3个跷跷板,并告知当地居民即将开展的活动。2019年7月28日,边境墙的两边来了许多儿童和妇女。艺术家将3个亮粉色的“跷跷板”插入边境墙的缝隙中,安装时间不到20分钟。孩子们觉得这一切都太神奇了,开始尽情地玩耍。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了边境墙的静寂,两边的妇女们开始互相交谈,人们的行为方式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更不可思议的是,当边境巡逻队来到现场时,预计的干预和驱赶并没有发生,他们询问艺术家这是在做什么?艺术家解释道他们只是在玩耍,于是边境巡逻队便走开了。冲突、隔阂在那一刻被不可思议地转化成了欢笑和包容。这或许就是公共艺术的力量。活动持续了大约40分钟,结束的唯一原因是孩子们玩够了。活动虽然只有40分钟,但却通过摄影、视频等形式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人们围绕活动,创作了大量诗作、歌曲、漫画、图案、海报等。一件艺术作品虽然不足以改变政策,解决边境的问题,但它却向人们完美地展现了一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跷跷板花费了艺术家900美元的制作成本,而边境墙花费了14亿建设费。如果将这14亿用于建设边境的图书馆、社区学校,美墨边境又会是一种怎样的面貌呢?这不禁引人深思。(图1—2)


图1—2.《跷跷板墙》(Teeter Totter Wall)

作者:雷尔·圣·弗朗泰罗艺术家团体(Rael San Fratello)、肖贝克艺术团体(Colectivo Chopeke),创作时间:2019年,地点: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美墨边境。图片由IPA研究员珍·克拉瓦(Jen Krava)提供


本届IAPA入围作品《色彩理论》[Color(ed) Theory]是另一件用艺术化解社会隔阂的代表性案例,其针对的是美国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创作者阿曼达·威廉姆(Amanda Williams)是一位对色彩理论情有独钟的黑人艺术家,对黑人遭受的不公以及种族隔离的历史有深刻的体会。她以芝加哥南部地区的黑人聚集区为创作空间,于2014年至2016年期间,招募志愿者和亲友悄悄将恩格尔伍德街区的八栋计划拆除的房子涂上了明亮醒目的色彩。这些色彩取自于她在黑人社区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颜色,如粉色盒子的油脂润肤霜(Pink Oil Moisturizer)、蓝绿色包装的超亮泽发油(Ultra Sheen Hair Grease)、橙红色标牌的哈罗德炸鸡餐厅(Harold’s Chicken Shack)、柠檬黄色的货币兑换处、深紫色的皇家包袋(Crown Royal Bag)等。

这些色彩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向黑人社区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蕴含着黑人社区的消费文化、共同的经历和记忆。上色后的废弃房屋在公共空间中变得尤为醒目,这也正是艺术家对物理空间干预的方式。它帮助人们打开思考的大门,揭开了这些即将被拆除的房屋的历史及其与空间的关系。每一栋被封住的房子背后隐藏着的是久远的种族和区域历史,如银行限制黑人购房者贷款,针对黑人收取高额的贷款利息,取消黑人抵押品赎回权等不公平的待遇。最终作品于2015年被纳入了芝加哥建筑双年展(2015 Chicago Architecture Biennial)。威廉姆用照片记录了这些房子被上色并拆除的过程,这些照片现在被收藏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图3—4)


图3—4.《色彩理论》[Color(ed) Theory]

作者:阿曼达·威廉姆斯(Amanda Williams),创作时间:2014—2016年,地点: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恩格尔伍德街区。图片由IPA研究员杰西卡·菲亚拉(Jessica Fiala)提供


《跷跷板墙》和《色彩理论》针对的都是极为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种族问题。《色彩理论》探讨了艺术如何为物理空间赋能,用具有历史记忆的色彩向空间提问,引发人们的思考。而《跷跷板墙》不仅完成了对物理空间的赋能,还实现了对行为空间的赋能。更不可思议的是,作品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议题面前,用极具幽默感且具普适性的艺术语言向人们示范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这或许也是《跷跷板墙》最终胜出的原因。

2.公共艺术助力社会治理

无论在社会发展还是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或有在治理结构上的缺失,常常会出现管理失灵的现象。本届IAPA拉丁美洲地区的获奖案例《波托西电影院》(Potocine)和非洲地区的获奖案例《瓦尔卡·沃特水塔》(Warka Water Tower)展现的是公共艺术在助力社会治理上发挥的作用。

波托西是20世纪80年代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城乡交界处建成的非正式定居点,由于哥伦比亚常年的武装冲突,许多农民流离失所而迁移至此。这里几乎没有政府的监管,甚至还会遭受犯罪组织、半军事组织的控制和监视。当地的文化设施严重匮乏,甚至未为居民预留用于公共文化的空间。为了弥补这一区域政府治理上的缺失,“扩大建筑”(Arquitectura  Expandida)艺术团体与当地的文化倡议组织ICES合作,将社区内的一座废弃建筑改造成了一家社区电影院,即“波托西电影院”。电影院改建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社区文化重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求,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项目从设计方案到制作细节都由社区居民与艺术家共同完成。为此,居民们设立了许多不同分工的小组,如:食品保障组、脚手架搭建组、电动工具组、屋顶桁架组装组、涂漆组、材料采购组、椅布缝制小组,甚至还有适合儿童参与的无安全风险组。居民的参与带来的是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拥有感,而这也正是艺术家对行为空间塑造的过程。

此外,艺术家充分挖掘地方的资源,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电影院项目所需的经费、设施和影音内容。例如伦敦设计博物馆赞助了电影院的改建工程,法国大使馆捐赠一台摄像机,歌德学院捐赠一台电影放映机,当地电影学校和电影节则为电影院提供了播放内容。从2016年6月至10月,在各方的努力下,经过了三个月的自建,玻利瓦尔市的首家电影院顺利开业,并由社区自主运营。至此,公共艺术完成了对行为空间、组织空间和物理空间的重塑,使波托西电影院如同一座灯塔,始终引领社区充分挖掘自身的力量,不断前行。(图5—6)


图5—6.《波托西电影院》(Potocine)

作者:扩展建筑艺术团体(Expanded Architecture Collective),创作时间:2016年,地点:哥伦比亚波哥大玻利瓦尔市波托西社区内。图片由IPA研究员阿德里安娜·里奥斯·蒙萨尔夫(Adriana Rios Monsalve)提供


《瓦尔卡·沃特水塔》(以下简称水塔)是另一个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失的案例。作品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加莫戈法地区,其初衷是为了应对非洲地区普遍存在的缺水问题。作品的灵感源自于当地的一些动植物,如甲壳虫、仙人掌等。它们拥有从空气中蓄存水分的能力,并因此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设计水塔的是意大利艺术家、建筑师阿图罗·维托里(Arturo Vittori),其设计目标是从潮湿的空气中“榨出”水分,从大气(雨、雾、露水)中收集水,从而为难以获取饮用水的农村居民提供一种替代水源。维托里从2012年就开始入驻加莫戈法地区的多尔兹社区,经过3年的反复试验,于2015年完成了第一个水塔的建设。创作之初,他深入社区,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文化,了解村民们的审美喜好。他发现当地居民非常擅长运用竹子和树叶来建造房屋,于是便与社区居民合作,从他们的传统技艺和建筑结构中吸收养分,并完全利用当地的原生态材料,如拉菲亚棕榈叶、拉菲亚竹竿、木材、干芦苇等设计水塔的结构,以实现水塔的全天然和完全可降解。为了使水塔便于居民自行安装、维护和使用,维托里带领居民们对水塔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为村民提供水资源的管理、维护、利用、分配、再生等方面的实践培训。这正是艺术家对行为空间进行干预、对村民进行创造力赋能的过程。最终,水塔采用一种不插电的无源结构,单纯依靠重力、冷凝和蒸发等自然现象来运行,而且不需要搭设任何脚手架或安装任何电气设备即可使用。水塔的安装十分方便,由四个自下往上的模块组成,一个6人团队在一天内即可完成安装,2个小时即可对塔体通体完成检修。水塔在造型设计上充分吸收了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设计了向外延伸的塔蓬,既美观又具有遮阳功能。村民们还为水塔起了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名字——瓦尔卡·沃特,它是当地的一种巨型生无花果树,象征着美好与安康。

不得不说,水塔的设计和建造凝结了艺术家和社区的集体智慧,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村民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环保意识,逐渐摒弃乱砍滥伐的“刀耕火种”式农业生产方式,避免生态循环的破坏。水塔每天可以向人们提供50至100升饮用水,当地妇女们可以就地取水而无须再去几公里以外的水源挑水。这使她们有更多时间照顾、教育孩子,以及从事其他社会生产活动。水塔还成为了社区的社交场所,人们可以聚集在塔篷下开展教育活动和举行公众集会。至此,水塔完成了从行为空间,到组织空间,再到物理空间的赋能。(图7—8)


图7—8.《瓦尔卡·沃特水塔》(Warka Water Tower)

作者:阿图罗·维托里(Arturo Vittori),创作时间:2015年至今,地点:埃塞俄比亚南部加莫戈法地区的多尔兹社区。图片由IPA研究员辛迪-利·麦克布莱德(Sindi-Leigh McBride)提供


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从行为空间入手,在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为社群设立共同的目标,进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和规范。作品最终落地在对物理空间的改变上,而物理空间的相对稳定性使作品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符号,成为地方的精神力量,时刻推动着人们不断前行。这一赋能路径不仅切实地解决了当地的问题,更成为了社区不断自我更新的源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社会环境和公共艺术运作机制都会允许如此深度的艺术干预发生。两件作品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处于欠发达地区,且作品完全由艺术家自发完成。政府的不作为或缺位恰恰为公共艺术的深度干预提供了舞台,而艺术家的自发性则为公共艺术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灵活的空间。

3.公共艺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公共艺术关注的重要议题。来自大洋洲地区的获奖作品《北上朝圣》(Ziarah Utara)关注的是人与海洋的关系。它是一个由雅加达艺术家蒂塔·萨莱纳(Tita Salina)和欧文·艾梅特(Irwan Ahmett)主导发起的海岸线行走计划。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国家,海洋文化在生活中举足轻重,人与海之间的关系连接紧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海岸线被大量开发。这虽然为印度尼西亚带来了商业的繁荣,迎合了其国际化的愿景,但也带来了海洋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地面每年以10至15厘米的速度沉降,海平面上升速度超越树木生长的速度,进而造成洁净水短缺、洪水频发等自然灾害。据预测,如不加以阻止,到2050年,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将被海水淹没。不仅如此,商业开发还造成了海岸线上传统渔村的衰落,居民被大量驱逐,流离失所。

艺术家的行走计划正是针对大规模的开发战略,通过对物理空间的干预行为,在公共空间做出的回应。艺术家沿着印尼雅加达北部海岸线行走10天,行程42公里,沿途既有海岸线上历史悠久且被边缘化的社区,诸如渔村、历史遗址、港口等,也有投机与高投资风险并存的新开发区,进而揭示雅加达北部海岸线居民和居住点的消极变化模式,阐述持续失控的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退化及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艺术家通过“行走”见证、体验、记录和发现边缘社区中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与社区居民近距离接触,甚至与他们一同生活,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艺术家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开展了两次活动,输出内容包括公共论坛、讲座、展览、视频和装置,以及大量记录材料(包括照片、视频、音频和图画等),并且通过创建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进行分享,使不可见场景可见,以引导人们情境化地认知问题。(图9—10)


图9—10.《北上朝圣》(Ziarah Utara)

作者:蒂塔·萨莱纳(Tita Salina)、欧文·艾梅特(Irwan Ahmett),创作时间:2018年2月14日至24日,2019年3月21至4月5日,地点: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海岸线。图片由IPA研究员凯莉·卡迈克尔(Kelly Carmichael)提供


欧洲的获奖案例《水与土:国王十字池塘俱乐部》(Of Soil and Water: King’s Cross Pond Club,以下简称《水与土》)向人们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作品是一件天然泳池式的艺术装置,位于伦敦国王十字开发区洛易斯·丘比特(Lewis Cubitt)公园的改造工地内。“国王十字”是英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改造项目之一,占地27公顷,地处国王十字车站和圣潘克拉斯国际火车站的北部贫困社区和南部富裕社区之间的断层线上。为了使这一改造工程中两边贫富差距甚大的区域无缝链接,当地政府启动了“国王十字接力艺术项目”,其目标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展开区域融合的工作,使该区域更具有包容性。《水与土》正是该艺术项目的一部分,由柏林的斯洛文尼亚艺术家马杰蒂卡·波特里奇(Marjetica Potrč)、荷兰Ooze事务所建筑师伊娃·普芬内斯(Eva Pfannes)和西尔文·哈滕伯格(Sylvain Hartenberg)于2015—2016年合作设计完成。作品呈现了一片40米长的池塘,能够同时容纳100多人游泳。艺术团队利用建筑工地的土与水构建出土丘和深坑,土丘周围种植了野生植物和草甸物种,而深坑则种植盐生植物,可用于过滤杂质和净化水源。池塘水源以植物自然净化为主,还配合了一套矿物质过滤器对自然过滤进行加强。净化后的水源进入到池塘,完成水循环。每日游泳人数则受植物系统净化水量的限制。整个作品的创作及落地过程是艺术家对物理

空间和行为空间的干预过程。池塘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可循环的景观与建筑工地的环境语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物理空间进行干预。它帮助人们思考城市的扩张开发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方式。《水与土》的建造由周边的居民、工地上的工人和周边学校的学生共同完成。建成后的池塘吸引了无数好奇的游客,成为户外和“野游者”的宠儿。据统计,截止至2016年,池塘接待的泳者超过了2万名。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只为在起重机和卡车忙碌穿梭的建筑工地中,恣意畅游于这自然过滤的淡水池中,享受一场别样的游泳体验。人们在参与作品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作品提醒着人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爱护生态环境。作品甚至催生了一场请愿活动,人们希望这一临时性的作品可以被永久保留并向市民开放。虽然未能最终实现,但却足以显现作品所宣扬的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关系已深入人心,并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图11—12)


图11—12.《水与土:国王十字池塘俱乐部》(Of Soil and Water: King’s Cross Pond Club)

作者:马杰蒂卡·波特里奇和OOZE国际设计事务所(Marjetica Potrč & OOZE),创作时间:2015年至2016年,地点: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街区。图片由IPA研究员艾丽丝·斯密茨(Alice Smits)提供


无论是《北上朝圣》还是《水与土》都巧妙地结合了地方的特征,介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北上朝圣》探究的是单个赋能节点的深度,艺术家运用“行走”这一独特的美学方法,向人们展现了长久以来被忽略的海岸线的现实。行走是对空间问题的深度调研和揭示,是艺术家对物理空间干预的独特方式。《水与土》则在为社会赋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了对物理空间和行为空间的双重赋能。最为可贵的是,作品向人们示范了一种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方式,向问题的解决迈进了一步。

4.公共艺术干预灾难性事件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地震、火灾、洪水、瘟疫等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自2020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可谓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本届IAPA东亚及东南亚区的获奖案例,来自韩国的《新游戏,新链接,新常态》(New Play, New Connection, New Normal)针对的正是新冠疫情下的新的社交方式。新冠疫情使人们对社交聚集的恐惧愈发加深,如何既满足人们的社交需要,同时又保证人与人的安全距离,使公共空间依然可用,是作品试图解决的问题。作品于2021年分别在首尔的玉水、汉南和Emun三个区域实施,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寻求替代性的解决方案。第一组作品《闲适的玉水区》(Oksu Comfort)由街头艺术家Junk House创作。作品由6个带有框架结构的公共座椅组成。与一般的公共长椅不同,每一个座椅之间都保持大约2米的距离,同时设计有类似荡秋千的结构,人们坐下时既能保持安全距离又不失休闲地享受娱乐体验。另一组作品《多一点运动》(Move More)是杰利·张(Jelly Jang)和塞尔·南(Tassel Nam)共同制作完成的装置。作品由51个木制模块构成,置于广场的不同位置,它既是空间的障碍物,帮助人们保持距离,又是“运动器材”,方便市民在疫情期间保持身体健康。两组作品采取的方法都是通过饶有趣味的物理性隔断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最后一件作品《桥下的海市蜃楼》(Mirage Underneath the Bridge),由艺术家朱慧英(Hae Young-Joo)和宏贝利(Baily Hong)创作。他们以人们向往的出行自由与疫情前生活方式为基础编排了一系列舞蹈。观众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在手机屏幕中欣赏,或是伴随着这些舞蹈动作在《闲适的玉水区》和《多一点运动》中活动身体。作品鼓励人们从现实走向线上,引导人们通过线上社交缓解疫情导致的“聚集恐惧”。(图13—14)

图13.《新游戏,新链接,新常态》(New Play, New Connection, New Normal)作品之一《闲适的玉水区》(Oksu Comfort)


图14.《新游戏,新链接,新常态》(New Play, New Connection, New Normal)作品之一《多运动一点》(Move More)

作者:杰利·张和塞尔·南(Jelly Jang & Tassel Nam),创作时间:2021年3月25日至6月;创作地点:韩国首尔玉水区。图片由IPA研究员朴多爱(Da Ae Park)提供


作品《开放球场》(Cancha Abierta)是另一个艺术介入灾后重建的艺术项目。2013年,玻利维亚贝尼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洪灾。附近的河畔社区都受到了重创,家园、农田和作物都损失惨重。《开放球场》是对贝尼地区周边村庄的El Rosario社区在遭受重大洪水灾害后的一次艺术干预。作品在2014年在玻利维亚最重要的艺术机构Kiosko画廊组织的“零公里(Km0)项目”框架下进行,该项目旨在研究马莫尔河的周边森林环境及其附近社区。艺术家热苏斯·“布布”·内格罗(Jesús “Bubu” Negrón)最初在巡游河流时只是想创作几幅植物画作,但当艺术家在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时,他意识到几幅画作对与当地而言毫无意义,而社区居民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受灾最严重的一个篮球场,它被3英尺厚的淤泥全部掩埋。于是艺术家组织了一场“考古”挖掘行动。他标记出了挖掘行动的边界,准备了一把铲子和一辆车,然后开始行动。随着热苏斯挖掘行动的持续,El Rosario社区居民和其他参与“零公里”项目的艺术家同伴也受到了鼓舞,纷纷加入挖泥队伍。热苏斯将他所获得的2000美元的创作赞助费用支付了施工工具的租金以及社区居民的劳务费。4天后,他们终于清理出了足够打比赛的一半空间,并组织了第一场社区篮球赛。通过这次简单的行动,球场得到了复原。人们在庆祝胜利到来的那一瞬间也意识到了社区自我管理的意义。艺术家从行为空间的干预入手,最终实现了物理空间的改变。(图15—16)



图15—16.《开放球场》(Cancha Abierta)

作者:热苏斯·“布布”·内格罗(Jesús “Bubu” Negrón),创作时间:2014年,地点:玻利维亚马莫尔河畔贝尼地区El Rosario社区。图片由IPA研究员阿德里安娜·里奥斯·蒙萨尔维(Adriana Rios Monsalve)提供


这两件作品都展现了公共艺术在应对灾难性事件时的积极作用。两者都完成了物理空间和行为空间的干预。不同之处在于,《新游戏,新链接,新常态》从物理空间着手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开放球场》则通过挖掘这一行为方式着手,重塑了球场这一物理空间。路径的不同带来的是侧重点的不同,前者强调的是行为的规范,后者则侧重空间的塑造。

5.公共艺术推动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用公共艺术的力量推动社会创新,同样是艺术家不断探索的。西中南亚地区的获奖作品《洛伊》(Loy)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具创新意义的传统空间。该作品是艺术家阿西姆·瓦齐夫(Asim Waqif)于2019年创作的一座杜尔伽节的临时展棚,位于加尔各答北部。杜尔伽节是印度的宗教节日,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节日期间,人们会搭建神棚,制作杜尔伽女神像,并在神棚中聆听祭司们朗诵歌颂女神的梵文,祈祷女神为他们驱灾避难。

《洛伊》在传统的杜尔伽节展棚的基础上融入了当地的手工艺技术,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空间体验。瓦齐夫在创作之初,进行了一系列开放式研究,包括观察传统的礼拜仪式,拜见不同的礼拜设计师,观察造船、藤编和竹编等手工艺。为体现传统的文化和手工艺特色,在展棚的结构设计上,瓦齐夫与建筑师山塔努·希斯奈姆合作将原来掩盖于装饰和织物之下的竹制结构呈现到表面。屋顶的造型讲求稳固实用,以应对当地的雨季和洪水。在搭建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为工匠们提供详细的建造细节,另一方面鼓励工匠们尝试使用不同的形式和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促使他们交叉合作。例如让一些从未做过竹编的工人去从事藤编制作,为他们创造一个接触不同手工艺的机会。

此外,艺术家还与电子工程师和音效设计师合作创新,尝试让机器演奏传统的乐器,如:步进电机演奏音符,空气压缩机和振动电机演奏长笛,3D打印机与伺服电机演奏传统的孟加拉鼓等。为了创造沉浸式的空间体验,艺术家采用高精度芯片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通过捕捉人们的行为激发电子元件产生动听的声音,产生空间中的交互体验。当观者进入这一空间时,音乐会随着人们的脚步响起,仿佛沉浸在一个大型的管弦乐队的氛围里。建造期间,大部分的工匠都会请假回家种植水稻或其他农作物。于是瓦齐夫就请他们带一些种子回来在展棚里种植,模仿奈伍帕特里卡(Nav Patrika)礼拜仪式中将植物的9片叶子作为杜尔伽节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他将莲花、香蕉、蘑菇等植物引入了展棚,还专门建造了莲花池塘。为了避免产生蚊子,又养了鱼,由此构成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在女神像的制作上,瓦齐夫与一位越南折纸艺术家阮弘强合作,采用来自加尔各答当地的手工造纸制作。同时还与壁画艺术家安普·瓦尔基(Anpu Varkey)合作,将杜尔伽女神的传说用图像的方式融入到建筑造型中。最终,《洛伊》成为艺术、建筑、工艺、园艺和科技共创的成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情感价值”的体验空间。(图17—18)


图17—18.《洛伊》(Loy)

作者:阿西姆·瓦齐夫(Asim Waqif),创作时间:2019年,地点:印度加尔各答。图片由IPA研究员伊芙·莱米斯尔(Eve Lemesle)提供


《池塘电池:绿色能源的诗情画意》(Pond Battery:A Poetics of Green Energy,以下简称《池塘电池》)向我们展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它是一个在拉脱维亚的里加植物园的池塘中安装的感应器装置艺术。由艺术家拉莎·斯麦特(Rasa Smite)和赖蒂斯·斯米兹(Raitis Smits)协同科学研究者、生化专家及数据可视化专家共同完成的,获得了拉脱维亚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作品向人们呈现了在7个月时间里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室外环境条件下产生电力的过程。整个发电过程以实时声音与图像进行诠释,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可视化数据和视频,带领观众从美学的视角审视自然与技术、生态系统与电子网络、人类与微生物世界之间的互动。作品创造了一场情感与感官相结合的体验。作品的后续影响从拉脱维亚不断延伸到欧洲各国,如立陶宛、丹麦、斯洛文尼亚、瑞典、比利时、德国和西班牙,对整个欧洲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变化进行了探测及可视化、可听化的处理,构成了“重要的生物能源地图”。作品触发了当下将艺术作为科学研究的讨论,以及广泛认识自然智能的重要一步。(图19—20)


图19—20.《池塘电池》(Pond Battery)

作者:拉莎·斯麦特和赖蒂斯·斯米兹(Rasa Smite & Raitis Smits),创作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地点:里加拉脱维亚大学的植物园。图片由IPA研究员茱茜·乔克拉(Giusy Checola)提供


《洛伊》和《池塘电池》向我们展现了艺术在推动社会创新上的不同切入点。《洛伊》在传统的杜尔伽节展棚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建筑、传统手工艺、科技等多种手法为空间赋能,使其成为了能够激发人们无限想象的智创空间。《池塘电池》则将艺术作为科学研究的手段,向人们展现了一副“绿色能源的诗情画意”。两件作品都完成了对物理空间的赋能,但从赋能的深度而言,《洛伊》由于借助了杜尔伽节这一传统节日,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精神感召力,因此对当地的影响力更大。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道路上的努力和探索。他们针对各自区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的资源和特点,选择不同的社会赋能路径进行创作。他们或单点切入,或多点结合,根据问题的不同着眼点灵活地选择入点和出点,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小搏大,用艺术的星星之火以及公众参与的力量燎原世界,这正是公共艺术的追求所在。

艺术家们的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公共艺术在为社会赋能道路上跨出的一小步,而国际公共艺术奖则将致力于成为公共艺术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尝试将艺术家的每一小步汇聚起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助力。

注释:

[1]汪大伟:公共艺术与地方重塑》[J],《公共艺术》,2013年第3期。

[2]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空间实践理论中指出,人在空间内的行为活动是塑造日常生活空间结构的重要元素,正因为有了人的行为,空间才有了特殊的意义。

[3]“地方重塑”的理念由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教授于2013年提出,经由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专家委员会的审慎讨论确立为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核心理念和主题。


来源:《装饰》2022年第4期“乡村建设”
原文:公共艺术为社会赋能——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案例解析
作者:张羽洁,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装饰杂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公共艺术奖 案例解析 新媒体艺术

2490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