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2

分享

王澍+陆文宇:杭州国家版本馆,现代宋韵|有方专访

原创 2022-07-25

7月23日,业余建筑工作室最新作品:杭州国家版本馆,落成开幕。

开幕之际,有方对项目主创建筑师进行了长达五小时的专访。回顾设计建造始终,王澍、陆文宇坦言,“疫情三年里,我们做成了迄今为止最难的两个作品,而且完成度是最好的。这是其中之一。”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旨归,在这个以“现代宋韵”为核心定位的国家当代“藏书楼”中,从空间格局到材料与建造技术,王澍与陆文宇希望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语言,去探索这个时代新的《营造法式》。下文为专访实录,由有方摄制的项目视频,将于近期发布。

采访:原源、周凡琪

摄制:郭嘉、唐杰、范昊

有方:两位是在什么契机下接触到这个项目的?对于它的特殊功能诉求,还记得当时的第一反应吗?

王澍:接触到这个项目是机缘巧合,当时知道责任重大,因为这就相当于是国家新时代的一个藏书楼。大家都知道藏书楼之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多重要,当时又恰逢基地相邻的良渚遗址申遗成功,项目的意义因此也就更重大。


这个项目是一个命题作文,要求以宋代园林为背景进行设计。这件事很有意思,杭州作为历史上南宋的都城,于此以宋代园林为背景做新藏书楼,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你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件事实则无从下手,因为实际上并无宋代园林留存至今,你看不到可以直接作为依据的东西。至于现存的宋代山水画,虽不乏以园林为对象,但极少往大范围里画,基本都是一个房子旁边一棵树、一个角,看不到稍大一些的关系。但若依童寯先生所言,园林就是三维的、立体的山水画,我们当时面对的挑战,或可理解为,如何将绘画转译成更大尺度的建筑。


有方:基地位于良渚遗址周边,这是否带来了一些限制?设计如何回应?

陆文宇: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观景阁上,向西北看,就是良渚遗址中最重要的制高点:莫角山。其实最初确定这个基地的时候,良渚申遗还没有成功、正在最后决选;有一次来看现场,那天正好公布申遗成功,这下我们觉得设计的难度直线上升,保护性限制必然非常严格。因此我们在要布局建筑的点位,都做了1:1的实际放样测试和严格的高度研究,避免给遗址区域带来视觉性的影响。

有方:第一次进入现场是什么感受?当时在设计手法和空间布局上,是否有了一些直觉?

王澍:第一次来到现场是很兴奋的。基地能看到非常典型的当代大发展的影响,为了开山取石料,山中间被掏成了几乎是圆形的一个坑。山一边是绿的,一边仿似悬崖,只余残破的几堆小山头。看到这座山,我直接就看到了一个大山之相,因为此地有主峰。但这是你用画画的眼睛看,里面带有一种想象;而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残山剩水的状态,与山水画般的宋代园林有巨大的区别。而良渚申遗成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了对建筑高度的严格控制: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级的公共展览馆,一定要做得高大;但这个地方有严格的15米限高,在这一高度下要实现任务书要求的面积,基本要把地块塞满。在这种状态下,要做一个有宋代园林感觉的当代新建筑,难度可想而知。


陆文宇:场地上原来有个生产香水瓶的工厂,因此当时的矿坑里满是玻璃瓶,我还捡了几个回来。当时这儿被挖得残破不堪,山完全不成形,整个场地还不在一个高度上,矿坑比外部正常的马路平均高出5米。在这样条件下,可能未来在哪开门都是问题。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级藏馆的开门,弄不好就得去炸山了;这点我还是很佩服王老师,他想出了一个特别合适的开门方式,保留下原有的所有山体,且在宋画里找到了依据、进而让业主同意我们将一个非常特别的大门开在了南面。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过程。

△ 场地鸟瞰
 南大门


王澍:这里面有好几个难度。第一是我刚才讲到的主峰,当时隐隐地在残破中看到了些《谿山行旅图》的意思,一下子兴奋点就点燃了。


第二是陆老师提到的地形,要做园林,一般来说得有山有水,而水是要有水平的;这块地的特点是南边比北边高5米,也就是说做完之后,水是从南到北倒流的,这就出了问题。但同时我认为这是方案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个地形可利用:项目要求地下库房必须在2万平方米以上,如果把这个“地下”做在地上的一层、将整个地调成水平,就至少可以少挖一层土方,工期和造价都会大大缩减,从工程上来说特别有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这么大一个工程,建筑师思考的不完全是美学,一定得和工程、时间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很多人谈对宋代文化的传承,说的都是美学;但我们建筑师知道,宋代留下了一本书叫《营造法式》,它实际上就是控制预算用的,是一本工料书。这是一个文明的高度,大型工程已可以做到如此精确的分解性的对预算及材料的控制,我认为这也应当被很好地继承。


第三是对限高的破题方式。既然要从宋代山水画里想出路,我说这就是典型的平远法的要求,平远法专门应对这样的限制。以上三点,就是设计最初的想法。

有方:在以上三点之外,是否还有更具体的破题之处?

王澍:真正的破题,是陆老师刚才提到的细节:这里原来是生产香水瓶子的乡办工厂,我们到现场时厂房已全部拆掉,遍地瓦砾,阳光下残堆中有诸多闪闪发光的小玻璃瓶,每个的形状还不一样。我一下对这个材质怦然心动,就在想,这个项目里也要有一种晶莹的材质。而且这个建筑有个特别好的名字,“文润阁”,核心就在“润”字上;又因为良渚出土中最有名的就是玉,君子温润如玉,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意向。


浙江的瓷是我特别喜欢的材质,其中最喜欢的颜色,是龙泉青瓷里的“梅子青”。我拿着小玻璃瓶的时候,“梅子青”突然就从脑海里蹦了出来,想到可以以瓷拟玉。但青瓷怎么用?那时我正好在翻画册,看到马远的一张特别小的画,画的是宋代的西湖边上,一个文人在弹琴,两个人在听。有意思的细节是他们户外活动的雅致:弹琴人身后还摆有一个U字型屏风,屏风上画有松树,形成一个非常建筑化的空间。一下我就想到,在这样一个有严格限高的地方要形成平远的层层递进,这个层次的魅力可以用屏风一样的层层屏扇去表达,而材质应该是梅子青的青瓷。想到这点,整个方案就呼之欲出了。有时这么大的一个建筑,构思可能就来源于特别小的一个触动,需要那一个兴奋点。

陆文宇:我们的每一个项目,王老师在考虑场地和大方向的同时,材料基本是跟着一起先行,确定了材料的时候,方案就跟着材料一起出。这个项目的特别在于,主材很早就选定了青瓷,但青瓷往往用于日常器皿,几乎不曾真正成为建筑主材,所以怎么去用它,是难度极高的一件事。


王澍:历史上中国建筑用陶瓷是有的,比如琉璃砖瓦,但原则上那个还是属于低温陶,用瓷很少见。我们做建筑,如果在项目里没有发现一个新的挑战,其实会兴奋不起来;而这一次我当时不仅想到了材料,还想到了尺寸—— 一定要烧一种大的瓷板,把这个材料的可能性用到极致。为烧出现在这个尺寸的大的青瓷平板,龙泉还专门对窑口进行了改造,因其超出了传统的窑的尺寸。


有方:在现场实际行走的过程中,很难不被这点睛的青瓷吸引。但同时其使用并不刻板,排布上有诸多色泽的变化,施工过程是如何保障最终效果的实现的?

王澍:对,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是想象的触媒,能让你产生一种情感的强烈回应。青瓷是一种特别中国、特别浙江的材料,我们希望把它那种自然变化的美表现出来,把我们在宋朝瓷器上见过的那种颜色的微妙和雅致,用建筑的方法展现。色彩的排布后来是陆老师负责,这背后实际是对整个宋代水墨渲染法的理解。


很多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种工程的难度。比如说在讨论瓷板的美学、颜色之前,如何让业主和施工方接受这一手工材质在阳光下的凹凸不平、接受不同窑口烧出的色差和开片,而不认为它不符合质检规范?我们需要反复地跟大家讲,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整个工程,实际是观念的一种洗礼,让人重新接受什么是“自然”。


陆文宇:当时材料上王老师已经定了龙泉的青瓷,但其颜色种类非常多,而什么又是梅子青的颜色呢?所以在业主和龙泉市政府的配合下,我们在龙泉做了深度考察,一家一家去拜访各个窑口的作品,那真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接纳手工的种种“不统一”,我们跟龙泉当地、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一次次以书面文件确认,并自己设计出了一套控制系统,用以确认所有颜色的选择和搭配,让工人能不出错地安装至相应位置。龙泉的瓷,从宋代就开始传承,所以我们希望这次烧出的每一片材料,以后都是文物,不能对它有任何损伤——我要完整地装上去,未来不用的时候,再完整拿下来,可以将之单独地留给历史。这相当于我们今天可以作为文物传世的东西。


王澍:瓷板的安装系统也是我跟陆老师商量研发的。我们给7万片青瓷专门设计了铜扣件,每一片都是装配上去,未来都可以完整取下、一点也不会破坏。

有方:揭开设计的题眼后,可否介绍一下项目最终的宏观布局?未来的游人在建筑中可能体验到怎样一种韵律?

王澍:项目整体是坐北朝南的格局,利用几个小山头,围成了一个标准的中国藏书楼“南园北馆”的结构:南边是园林,主要的藏书功能在北边。因为这个地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采取了大疏大密的策略,南边的园相对疏朗,北边则密度很高,在与自然对话的同时满足藏书功能需求。项目内最大的建筑有一个双曲面屋顶,是这个园林的核心;如果你去看苏州园林,每一个里都有这种作为核心的建筑。

△ 项目整体鸟瞰
△ 南园

园子面积不大但自有曲折变化,其中很重要的是双廊系统,以及主体建筑与水榭的隔桥对望,这是从山水画抽象出来的结构。中国所有的山水画都有一种隐匿的追求,想去另一个更安静、完全自然的世界,与喧嚣俗世拉开距离;中间这道桥就是俗世与山间的一条通道,其对位的结构两侧,一是庙堂之高,一是江湖之远。

 主体建筑与水榭

园中双廊,是我满意的一笔。其形式完全根据地形选择,测绘图上曲折的红线就是廊子的形状,这是我设计不出来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仅根据地形高低对廊子进行了自然调整。这个结构既是游廊,同时又解决了一个我们今天才会碰到的问题:今天我们认为自然是危险的,看到山会想到自然灾害;所以两个廊子的主体是混凝土挡土墙,在保留两侧山体的原真、不对其进行“保护性破坏”的情况下,用混凝土游廊把它适当隔开,保证里面游人的安全。此外我们还加了顶,也是为了防止脱落的小石屑砸到人,以此形成一个绝对安全的、内部的环境。做的过程中,也会依据山石的姿态开洞、开门。

△ 双廊

很有趣的是南大门这个入口,它实际不在中轴线上,很多建筑师碰到这种场地可能束手无策,因为按常规,这样一个国家藏书楼的大门必然要开在正中间。但这个事从园林的角度就很好解决,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园林的门是正开的,这是一个以文化研究为支撑的理由。当你从正面望向南大门,门会被山挡掉一角,这种“掩映之美”是非常典型的宋画意境。

△ 南大门

而在北馆,如果加上中间的过渡栋,你可以看到连续四栋非常密的建筑。囿于限高,整个建筑是用平远法来压低、做层次,此外里面有一个曲折的建筑,是塞在这四栋建筑里、用柱子支撑起来的漂浮在空中的结构。这是出于这个建筑的矛盾性:一方面书库的部分原则上是封闭的,另一方面又希望它能对社会开放,有上万方的展览面积和可游的前园。所以后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漂浮系统,观众进来后可以在廊子里转一圈,馆区的地面可以不开、但园是开放的。这个曲折的廊子,实际上强化了空间的深度,让人产生有一种探索的感觉,这是山水画里三远法的第二远:深远。

△ 北馆鸟瞰与漂浮系统

有方:王老师给这个项目的定位是“现代宋韵”,具体何谓?

王澍:“现代宋韵”是这个项目最核心的关键词,它背后的意思,就是不做仿古建筑。我们要做的是现代建筑,因为“韵”实际上是感觉得到但摸不着的东西,任何直接的形式模仿都不会产生“韵”。

陆文宇:这个房子从头到尾都是现代的,但它的精髓是从传统中来,而“宋韵”实则一直是贯穿我们作品的一个主题,包括象山校园背后也是。机缘巧合的是,2019年来看场地前,我们正好做了一个关于宋画的旅行,两周的时间里看了美国各大博物馆和三位私人藏家收藏的宋画,都是到地库去看原作。看到原作,你才能真正体会韵从何来,并直接吸得养料。包括项目内一处处植物的具体种法,因为原作的信息已凝聚在脑海里,这些知识背景会自然地滋养设计,让它生发。

有方:可否请两位各举一例,谈谈在这个项目中,两位个人最喜爱的能体现“现代宋韵”的工艺或手法?

王澍:具体的体现有一系列,陆老师先选。

陆文宇:这个项目里和宋韵有关的,除了已谈过的青瓷,我肯定选土。因为项目离良渚遗址这么近,所以设计过程中王老师就提了一个概念,他说“对着良渚的这一面,一定要用纯土”。而我觉得光冲着良渚的地方用土还不够,所以像我们现在所在的馆里最核心的主馆一区,这么重要的一处,它也大量使用了夯土。这个项目里高达15米的夯土墙,应该是目前全球建成的新项目中最高的夯土墙了。所以为什么是现代宋韵,因为以前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王澍:这个技术,是我们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的生土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它是以颗粒学为基础,用现代机械做的纯生态的新型夯土,除了土、沙子和水,没有任何添加物。

陆文宇:可以完全回归大地、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我们自一开始研究夯土就坚持的原则。虽然难度大,但它一定是最环保、天然的,夯土是一个会“呼吸”的材料,夏天把潮气湿气吸进去,冬天干燥的时候又释放出来。所以我最喜欢的“现代宋韵”,还是这个我们自己支撑起来的夯土墙。

有方:好的,王老师的选择是?

王澍:当我们谈“现代宋韵”,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审美讨论,背后实际有很深的理念支持。反映到材料、建造方式的选择上,夯土是一例,我们的钢木构系统也是一例。不管是宋韵还是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其背后最重要的特征是:建造的材料是自然的,建造的表达方式是真实的。比如中国传统的屋顶,大家一般都谈它的形状,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那种特别建构性的表达,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屋顶,因为它所有的结构表达都能清楚地告诉你这点,而不是遮挡起来。

我们做的钢木构体系就是这样,希望呈现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理解。中国建筑一直有阶段性的大变化,我称之为“小料大构”的这个体系,就是宋代之后发生的一个:当木建筑做到一定规模,自然会碰到资源危机,山上的大木料不够了,于是整个体系就会改变。如何用小的材料做出大型大跨度的结构,其实中国在当时就已在探索,我们的斗拱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小料大构。

△ 南大门上的“小料大构”

那么怎样让这些生态、可持续的观念,在今天有一个发展?像这次我们在主书房室内主空间做的钢木构,最大跨度就达到了24米,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个24米无柱空间是个多功能场所,可以承载展览、会议、各种活动,我们定义它为“文明对话”。当然,这个突破不是没有准备的,我们做工程都是从小型实验开始逐渐发展,而后才能做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次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巅峰。这个钢木构最早在水岸山居是一版,临安博物馆也做了个稍大的雨棚,而这次我们做到了24米。结构问题是不能绕过去的科学问题,必须要技术上的成熟。

△ 主书房内的“小料大构”


我觉得这个工程的突破性在于,作为时间紧、要求高的国家级重大项目,还能允许我们完成最高的夯土、大跨的钢木构,一般的业主哪里敢做这样冒险的实验?当然可能也是因为我们长期的积累,让大家对我们有信心和信任。包括施工单位,一开始会畏难,最后大家都有了一种自我挑战的状态和荣誉感,这是这个工程里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过程。

有方:除以上谈到的青瓷、夯土、钢木构,项目在物料的使用和工法上,还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陆文宇:还比如项目对预制的竹纹混凝土的应用,以前的项目里只用了现浇的。

王澍:这次我们用了两种肌理的混凝土,木纹和竹纹。前者是现代建筑的标配,而竹纹的做法是我们工作室的发明。这其实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当代建筑之所以走向装修化,第一个原因是有了空调之后,管线导致建筑的施工里如果没有吊顶等装修,可能就没办法做、隐藏不了;第二是节能,建筑的外墙里加了节能材料层后,墙体材料就无法真实地在内外之间进行传递,中间被隔断了。所以我们这次做的所有不牵扯到保温的混凝土,全是现浇体系的木纹;而牵扯到保温的外墙,则全部是装配的竹纹。我们想看怎样用合适的技术来面对今天特殊的规范,同时又能完成建筑的表达。预制的竹纹混凝土因为是超大尺寸,施工单位也从来没有做过,难度非常大。整个华东地区能装配这样的混凝土的机器只有4台,全部到了我们现场。

陆文宇:材料的创新还包括屋面的青铜瓦,是专为这个项目开发的。这个构造我们原来在北京一个小项目上使用过,而这次将其大规模演绎成了青铜屋面。我们坚持使用青铜,是因为铜是一个“活”的材料,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会随着时间慢慢有颜色的变化。未来如果不用了还可以熔化掉,也是一个可持续的材料。

△ 青铜屋面


有方:种种物料与工法叠加,最终希望实现的是一种怎样的空间品质?

王澍:核心还是希望,“文润阁”能是一种温润的状态。这个项目里昂贵的高级材料其实用得很少,但把选材用出自然的、“活”的、大气的感觉,非常重要。因此项目中青瓷、木料、铺地、每一块石头的尺寸,我们都会找那种感觉。

陆文宇:王老师写书法,这么复杂的项目能在短时间里控制到这样一个程度,可能也与此有关,都是一气呵成的。

王澍:会对事物一点点的变化都非常在意。学习书法的三个境界,在这个地方都能看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平正打底,然后开始追险绝的变化,但走到最后一进时会发现所有的东西又终归平静。在这个建筑里,一个人可能需要一生去体会的三个阶段,都可以感受到。

有方:在场地内的一个突出感受,是自然与人工灵动又亲密的关系。设计对原有山体植被的策略是怎样的?

陆文宇:我们要求把既有的山体植被都保留下来,要知道上面的植物可能都是几十年、上百年才长成这样,石头缝里的它们不是我今天想种就能种进去的。这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但你会忽然在这看到人工与自然之间直接“撞击”的力量,建筑都是填在空里的。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山石树木,跟当初我们来看场地的时候一模一样,原生与新建融为一体。

王澍:这种保留需要我们很努力地反复去做思想工作,不“较量”个三四次解决不了。难度当然很大,像我们的主体建筑都贴到山边了,几乎没有施工展开的场地。但这次我们做得很成功,施工单位和甲方都很配合——这种想法一定要得到业主的支持,因为很费力,但从园林的角度来说确实有用。

陆文宇:而且我们原来拿到的地形测绘图是不准确的,所以现场放样的时候会出各种问题,只能边推进边修改。所谓“人工和自然的完美结合”,其实是靠背后的很多工作。等到建筑按我们认为合适的状态落定后,业主说,“这群房子就像是在这块地上长出来的”,我觉得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有的东西是先在的,我们首先要尊重它。

王澍:很多人会说中国传统建筑是如何与自然协调,这其实特别泛泛。宋代的建筑,最精彩的是它跟山水的对话能做到精确对位——不是协调关系,是互相补位、互相映衬的对话关系,这是种不一样的生动。就像与观景阁东西相对的这座山,在建筑基本建成后,有一天我们一个画山水的朋友来看,他说“这不就是《万壑松风图》吗,包括山石的皴法都一样”。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建筑建起前,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万壑松风图》,它是靠建筑的映衬才被发现,这是特别有意思的过程。

△ “万壑松风”

有方:“我们的这个建筑,要在天上、地下都好看”,是陆老师让我们印象很深的一句话。这个项目对屋顶的设计有哪些考量?北馆平屋顶上的观游路径,是否也有造园的意味在?

陆文宇:是的,第五立面从设计一开始就要考虑。

王澍:作为核心的主书房,是一个单向起坡的双曲屋面,它实际上是一个山的意象,居中将场地内的两座山“补起来”。最早这个顶的材料也考虑过大的金砖,但后来反复讨论,还是觉得青铜最好。在中国唐宋的建筑里,能发现大量的青铜这类材料,但这样大面积的青铜屋面应该是历史上没有的。青铜在阳光下的那种微妙质感,是在宋画上才能看到的,仿如夕阳下微微的暖意。比如在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里,你就能找到这种光泽,它不是那种刺激的颜色、反射出的光。我特别反感现代那些“贼光闪闪”的材料,比如不锈钢这类,你在我的建筑里永远看不到它们。

△ 青铜屋面

北馆的平屋顶实际是在讨论,面对屋顶高度的严格限制,我们怎样能够有所表达。于此我们采用了屋顶园林的做法,尤其是高大乔木的种植。但因为现在刚刚建成,明年春天才有第一次新芽发出,所以这组建筑最好的景象大概要到十年之后——在夏日的浓荫蔽日之下,才能体会到它。这个建筑里的创新点太多了,又如主馆五区屋顶上能发电的光伏玻璃,在这个项目里已经属于比较次要的环节。

△ 北立面
△ 北馆屋面


有方:对东南角龙井茶田的设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澍:这个茶田解决了我们宋韵造园的一个好大的问题。园林需要很多公共的、属性不明的开放空间,而任务书上功能面积已经塞得太满,没有给造园留下余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个足够大的库房,而在这里我们正好看到山体被挖了一个大缺口,所以就提出“补山计划”,用补的方法把山体补全,解决面积指标。这个做出来后,我们的宋韵造园就被解放了,否则这个园是造不起来的。

陆文宇:最初提这个概念时,还没想到做茶田。但随即发现补山是巨大的工作量,后来王老师说毕竟我们是在杭州,杭州有龙井茶田,我们可以像梅家坞那一带在山边一层层梯田上满植龙井——这不也是另一种“补山”吗?我们提出后业主马上就同意了,但所有人都不知道应该做成什么样子,最后没办法,就在梅家坞拍了实景照片,总体概念是从那来的。

王澍:要让甲方、施工单位能听懂,再给他一个对应的做法。这其实也是“新营造法式”的一个精神:《营造法式》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能够想出一整套规则性的东西,这套规则已经凝聚了文化观念、美学想象、材料做法,而且它特别简单,他人能一听就懂。这么大的工程,如果把事情做得太复杂,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也做不到这个质量。

△ 茶田

有方:作为这个“小世界”的创造者,两位会推荐大家进入后如何观、游?

王澍:这里的核心观念,就是对园林的讨论。我在1999年就已提出的“园林的方法”,关键就是两条:

一,园林不是造型,园林是某种经验,是我设计了一个世界并请你进来、你进入后会发现里面是一连串应接不暇的惊讶,而不是我做了一个造型、让你看。这个基本观念和西方的现代建筑非常不同,是另一种思考建筑的框架。

二,我所用的所有表达元素,都可以被精确地控制,来反馈和支撑这里的空间经验。诸如建筑里的高低、起伏,其实就是山水,是你身体能体会到的经验。

陆文宇:这个项目是前园后馆、馆园一体,我希望游客的状态是一种“游”,从哪儿开始、在哪儿结束,都可以。不需要一个特定的流线,也不需要一个特定的方向。在游的过程中,任何地方你都可以发现想看到的东西,每个地方都会存在一个世界。所以我其实挺期待将来这个馆对公众开放后,每个进来的人能不能发现一些我原来没有意料到的惊喜,我期待这个。

王澍:这个肯定会发生的。因为当你真正做一个园,它里面就不是一个简单结构、而是层层嵌套,而且除了主要线索外,经常会旁逸斜出一些带有偶然性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中国园林教给我的,特别有意思的一种空间组织方法。

有方:所以这个项目,是允许大家“迷路”的对吗?

陆文宇:当然啊!

王澍:对,允许迷路。而且我会特别欣赏,如果他自己也能欣赏这种迷路的感觉。在一个十字路口犹豫不决,这边去,那边去,其实是一种特别好的状态。

有方:在建造层面,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两位又是如何解决?

王澍: 基本上只要一天不来,工地上就一定会出现你不可接受的失控,逼着你每天都得(笑)我们强调的“自然的真实建造”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你不用装修的方法做建筑之后,施工单位突然就意识到“不会做了”。比如混凝土一浇完就是成品、上面不可能再有装饰,因此在施工中段大量成品就已出现,导致现场全部要进行保护。这对施工单位的整个观念,包括现场组织方式、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现场之外,还有大量在电脑上的图纸对接。这个工程有诸多实验性的做法、而且推进的速度又这么快,导致与我们配合的施工图设计院发现很多东西他们都没有做过、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画。因此我们作为方案的主创团队,也需要全程参与施工图阶段,工作室的核心班子都在跟着设计院的节奏核证、反馈图纸。这个工作从施工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今天还在做。设计院后来统计,他们过往做同样规模的工程,跟方案团队之间的沟通文件大概是100份,而我们现在已有2100份,是21倍的工作量。

陆文宇:这2100多份往来文件里,每一份我们都要回答几十个做法,在这么快的推进速度下真的是自我挑战的一个过程。包括这次的钢木构,对施工单位的挑战实在太大了。他们擅长的是钢结构、木装饰,但我们要钢和木同时受力、真实地体现,这一项斗争就持续了一年。

王澍:我们坚持木是结构构件、不是装饰构件。这个问题体现出“现代宋韵”不光是面对传统、传承,它对今天中国的建筑问题也是有针对性的,就像是一剂药。今天的中国建筑基本上已“蜕变”成装修了,是非常粗糙的基础施工,最后靠内外装修进行装饰包裹;这样建筑设计专业就“蜕变”成了装修专业,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项目的做法,通过现代宋韵的自然材料、真实建造,我们希望返回到建筑的根本。

陆文宇:王老师,你有没有觉得这有点像是现代的《营造法式》这种做法了?因为通过我们要求施工单位做的材料试样、先期步骤、安装方法,他们就能准确计算出造价,所以这个项目真的做到了严格的造价控制。

王澍:可以这样说。因为所有之前未有的做法,全部在现场按1:1试样反复做,直到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一大片1:1的试样也让做预概算的单位,能在现场做出详细的材料组价和分解,所以最后的造价、施工时间都安排得比较准确,我们才能在22个月、两年都不到的工期里做到这么高的质量,而且预概算控制得非常好。这是非常难的,也是我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中,很核心的一个内容。应该说基本达到了“新营造法式”这样一个状态。

△ 作为观景阁第二版方案试样的水阁

有方:在建筑、施工观念的博弈外,项目设计建造的全程也恰伴随着疫情反复的影响,这带来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

陆文宇:工程高峰的时候,邻近区域不断有疫情。确实很难,但可能反倒让我们更专注了,因为所有的人哪儿都去不了了,就都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在了这里。还是要看你怎样去克服所有的困难,朝着一个目标义无反顾。

王澍:其实这个项目,我俩最基本的商量就是做还是不做。判断下来,知道困难会很大,但还是可以做,那做了决定就不能后悔。

回顾下来,疫情三年里我们做成了迄今遇到过最难的两个作品,而且做出来完成度是最好的,这是其中一个。当然这里面也有困难,比如工地上最严重时要24小时核酸,又如最后阶段,我们选的园林造景的堆石因为疫情管控运不到了,只能拿一堆煤球一样的石头来,这时候就得想办法用审美的眼光,把它们组织得还能看。当然,这是宋韵造园留下的一种可能性,因为宋代还是一个相对质朴的年代,宋画上的石料其实比明清要朴素大方得多。这种大块的石头,你理解了就敢用,不贵但有大山之相,它是个大韵致。堆石头的时候,基本上每一块都是我们俩指挥着吊车挪位置,得把它们唯一可看的那个角度找出来,也很有趣,这个项目里堆山种树都是很好的考验。

有方:在这个高强度、高难度的项目中,两位是如何分工的?

王澍:大的方案控制是我负责,过程中的重大汇报也是我来作观念传达,包括一些重大问题出现的时候。但这种需要“扭转局面”的频率不会特别高,可能一两个月才有一次。我的另外一个主要工作,是持续不断地对整个后台负责。刚才说的那2100份文件,需要我在工作室里指挥着一群助手解决问题,每天都是此起彼伏的“王老师,怎么办?”,这就是这两三年的工作常态。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跟甲方、施工图设计院、施工单位的全程跟踪,这个核心是陆老师负责的,她这方面的工作非常辛苦。甲方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每周会有例会,而陆老师在这个项目中很早就建立起了一个以设计为主的例会制度—— 一开始是没有设计的份的,因为它是个EPC工程、实际是施工在总负责;最后对设计主导的确保,陆老师起了重大作用。当然我们还有更年轻的同事,比如说陈立超老师,是以现场为主的大量工作。

陆文宇:王老师负责大的,我负责小的,基本上是这样(笑)

王澍:你是小中见大。

陆文宇:其实我跟王老师负责的都很具体,只是不太一样。王老师主要是在解决和图纸有关的问题,这个工作是海量的细碎。而我要监督这些解法真正在现场落到实处,不管面对的突发状况是什么。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业主从头到尾一直和我们建筑师站在一起,这是项目能走到今天的关键。可能因为看到我们方案团队都不考虑退场,那为什么不做到极致?大家都是义无反顾了。

有方:在这样密切的配合中,会有争论和分歧吗,一般如何调节?

陆文宇:会有。吵得最凶的一次是关于青瓷屏扇门的安装构件,这点困扰了我们好几个月。那段时间为了解决这个扣法,有一次吵得我嗓子都哑了(笑)

王澍:都是因为很细微的细节。要多宽,多厚,是连起来还是断开,用什么方式和材料去扣这个东西...

陆文宇:最终用的铜,是我们俩吵出来的。这个颜色是请了杭州做铜最好的一家做了很多试样,我们在其中选择什么颜色的瓷片配哪个颜色的条,并制定了一个配装原则。原则给到,工人就知道每个颜色如何使用了,这个系统性的实验还是蛮成功的。

王澍:这也是《营造法式》的基本精神。

有方:三年后,在项目建成时回望,这次实践希望触及的建筑、文化意义,是什么?

陆文宇: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做这个项目。版本馆的定位是中华文化传承项目,杭州分馆选在良渚这个5000年文明起始的位置,就是为了做中华文化的传承。

王澍:但我们有一个观点,就是传承、保护当然重要,但文化必须是活的。如果你只是做一个仓库,把东西存在里面,这谈不上真正的传承。传承是一个时代得做出一个时代人能够做的事情,让文化活着传下去,而不是给大家一堆博物馆里的藏品。文化界、艺术史界常说,中华文化五千年最高峰就是宋,所以当我们在这个项目里谈“现代宋韵”,是在说我们这个时代能不能做出和最高峰对话的东西,让最高峰的水准得到传承?我觉得建筑在这时可以发挥一个很综合的作用,建筑和艺术、哲学、社会、技术、科学等各方面都有关,它能把大家汇聚到一个点上。

而之于当下的中国建筑,最需要的是发展出一套当代的、既能面对世界又有鲜明中国文化脉络的建筑语言。我们所有的建筑说的都是外国话,我们要说中国话,但这个中国话得让全世界听懂。建筑师做设计需要有一个好的想法,但我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建筑上最重要的突破,一定是在建筑的语言层次上进行了变革。从空间格局到材料和建造技术,我们希望杭州国家版本馆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语言,去探索这个时代新的《营造法式》。

采访 / 原源、周凡琪摄影 / 郭嘉、唐杰、范昊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本文图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或使用文内图片。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有方空间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大咖专访 杭州国家版本馆 王澍 陆文宇 设计观点

2528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