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全「析」《只此青绿》,才知何以是「青绿」!
-
2022-07-22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回到北宋,以「展卷人」的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观·故事
全剧以“展卷”为核心,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跟随展卷人的步伐,一起进入王希孟的绘画世界……
【展卷】

我知道终有一天,这幅画也会和与它相遇过的人们一样,随时光远去,但有我辈守护一日,这一天便将晚来一日。——展卷人
【问篆】

篆,乃名之名。少年,我愿将你的名字从料峭枝头摘下,化作一枚名章,为你留下存在过的印记。——篆刻人
【唱丝】

春蚕之丝,寸锦寸金,一丝一缕皆是桑蚕人家的细密心意,而今此绢交予你,以此刻为凭,从前是我等心血织就,往后便看你如何执笔。——织绢人
【寻石】

我此生访川寻石、杵臼研磨。光阴一半在脚下,一半在耳边。少一步,无千年之石;多一杵,无千年之色。少年,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磨石人
【习笔】

百余工序指尖绕,千万毛中拣一毫。我制笔半生所见,不过方寸间。惟愿此笔能随你而行,全当我也追随你看看这大好河山。——制笔人
【淬墨】

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魄。小小一锭墨,须轻胶十万杵、翻晾百余日,方成一点如漆、万载存真。我祖辈制墨,愿以这掌中墨色,将松之傲骨予你、将墨之坚真予你、将制墨匠人之嘱托予你。——制墨人
【入画】

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
看·舞台
《只此青绿》的舞台做了同心圆的巧妙设计,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时间、空间、速度、过去、未来,彼此相互重叠;画中,天地无边,山水无界,一切在行云流水间,悄然转化。

剧中,一轮明月朗照千年,展卷人在月光下与希孟四目相对;兢兢业业的故宫博物院文博工作者与勤勉不辍的古代工匠,在这皓月千里的某一刻,重叠、相通。

该剧舞台设计与调度都非常复杂,采用地面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动作,创造出了“天旋达到3圈,地转达到4圈,上下左右都可以进行移动”的舞美效果。
赏·华服
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黑灰色的墨,再加上女官的大红官服、男子的粉衣簪花……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精巧的服饰,忠实地回溯了宋代美学的特征和服饰样式。强调留白气质、概括和简约,要在含蓄中展现出多彩多姿,要在裙袖间展露宋朝风采。

精巧的服装设计再现各种迷人优雅的中国古典色彩,让人徜徉在具有鲜明流变性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意趣之中,这也潜移默化地营造着前所未有的美学潮流。
品·音乐
该剧的作曲,是曾创作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琅琊榜2》等热播剧原声作曲之一的吕亮。用网友的话说,他的创作让人物“出场自带BGM(背景音乐)”。

为本次剧目配乐,吕亮着实下了狠功夫:“宋代音乐十分淡雅,调式与今天的不同,而很多宋代的音乐资料已经找不见了,只留下了词。这次为《只此青绿》创作,故宫团队也给我们详细讲了画作的方方面面,我觉得我是带着使命在创作。”

吕亮正是带着这样一种“体现宋人气质”的使命,来来回回,打磨出了一支支为《只此青绿》量身定制的配乐,将观众更生动地代入了宋朝的青绿山水。
知·史事
《千里江山图》是18岁的希孟呕心沥血大半年绘成,随着画卷徐徐展开,只见画上山峰起伏、江河浩淼,山村野市、渔艇客舟点缀其间,远山近水,一笔一画均无败笔。

关于希孟,史料上并无记载,只有《千里江山图》上那段题跋上的寥寥数语还原了当时作画的背景,而他也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北宋织绢、制笔、制墨等工艺均发展到高峰,画中材料均来自北宋宫廷,设色所用石青和石绿也是造价成本极高的矿物质颜料。当这些顶级工艺的成果汇集在《千里江山图》,将青绿山水绘画推向巅峰,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凝结。

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交相辉映间,既有青绿设色、江河日月之美,也有执着守护、传承不息之美。
在舞台上,服饰、音乐、道具、舞美、投影、调度、演员表演等,所有的一切都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这样准确的舞台,何尝不是另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

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的演绎,在这东方美学、古典气质与古人精神的薪火相传中,你我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递藏者”。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谨以此剧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

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域上和美集团旗下投资控股企业。公司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多元融合创新联动,以项目品质树立标杆,助推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成就中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先锋企业。
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文旅全产业链的整合打造,业务涵盖文旅演艺、文化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更新、古城古镇、古街古村、中医药大健康、文旅度假康养项目的投资打造和运营;同时提供文旅策划规划、品牌营销推广、数字文化科技、艺术展陈发布、文创产品衍生开发等专项服务。
近年来,公司及旗下企业在北京与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打造出品《紫禁城》大型史诗剧,合作推进的《只此青绿》舞蹈诗剧项目巡演版已在全国多地演出,惊艳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火爆出圈,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域上和美拥有《只此青绿》旅游演艺独家版权;在四川成都推进成都老旧公园的更新样板——新华坊特色街区改造项目,并提供创意、创新、独特的文化旅游策划服务。
迈步新征程,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扬先锋精神,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际化先进理念,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旅精品项目,不断引领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谱写文化旅游企业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域上和美文化发展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