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领导调研 |河南考古研究院新院开工  又一文博杂志创刊

2022-07-05


    2022年7月5日   


【综合】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赴河南、湖北调研考古工作

■   征稿 |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第一轮通知

■   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揭幕

■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


【博物馆】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7月6日开馆

■    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考古】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   仰韶时代下的四川 从营盘山遗址说开去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赴河南、湖北调研考古工作


6月29日至7月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带队赴河南省、湖北省专题调研,参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建设奠基活动,与河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会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事宜,现场指导湖北省十堰市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慰问高温下工作的考古人员。


关强在河南省调研时强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期承担学术科研、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显著。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以重塑性改革为契机,明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研单位性质,增加编制、创新机制、吸纳人才,积极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在湖北省调研时,关强专题研究十堰市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方案、加强多学科合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确保文物、人员安全。


此外,关强一行还调研了河南省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小双桥遗址发掘现场,湖北省武当山古建筑群五龙宫发掘现场和遇真宫文物保护工程。


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负责人陪同调研。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国家文物局官网)


征稿 |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第一轮通知


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青年学者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新,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将于2022年11月召开,旨在汇聚全国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互通平台,共同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


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揭幕


蓝天掩映下的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李辉 摄

武钢一号高炉及其展览馆外观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曾凌轲

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正式揭幕。1958年,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在武钢一号高炉产出,武钢从此诞生。2021年,一号高炉已成国家工业遗址,而中国钢铁产能早已排名全球前列。2021年以来,武钢投入近8000万元为这位六旬“老人”穿上新衣,金色炉台、钢铁历史展览馆、凤恩广场……不久的将来,这一工业遗址公园就会面向公众开放。

●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诞生于此
2022年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揭幕。

高炉脚下,锣鼓队员们敲击出锣鼓声声,高炉之上,彩烟喷薄而出。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一位“老人”——武钢一号高炉的重新面世。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必备步骤之一,将铁矿石、焦炭等从炉顶装入,再从炉底吹入预热的空气,使炉内的铁矿石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铁矿石就将变成铁渣和铁水分流而出。而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正是从武钢一号高炉产出。

建国之初,新中国工业凋敝、百废待兴。国家计委、重工业部筹划在华中腹地大冶附近建设一个钢铁工业基地。经苏联和中国专家联合勘探,厂址最终选定武汉市东郊青山镇以南一片叫“荒五里”的地方,新中国第一座钢都也就此取名“武钢”。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产出铁水,这也标志着武钢的诞生。这一天,毛主席曾当场见证。

65年前,新中国人均钢产量2.4公斤,全国一年的产钢量只有15.8万吨。一号高炉建成,日产生铁就达2000吨以上,年产量可达75万吨,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65年后,这位工业“老人”已不再参与生产,更节能、环保、高效的高炉取而代之,中国的钢铁产能也早已问鼎全球。武钢一号高炉已成为中国工业的记忆节点和钢铁精神的代表之一。

●历时半年钢铁“老人”新生
2021年底,武钢一号高炉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后。武钢有限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的原则,总计投入8000万元对一号高炉周边区域和高炉本体进行改造,才有了今天的国家工业遗址公园。

7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新修缮的一号高炉通体刷上了红色油漆,脚下的展览馆依炉体而建,将高炉的炉台部分包裹进建筑内部。

展览馆一楼为史料陈列展览馆,来到二楼,除了可以走近一号高炉的炉身。在东出铁口,一组雕像重现炼铁工人、全国劳模李凤恩带领炉前职工们艰苦奋战生产铁水的场景。炉前工围着毛巾,手拿长长的氧气管、身穿帆布工作服,保持迎接高炉出铁的姿势。

展览馆还复原了1958年9月13日高炉出铁的历史场景。在毛主席当年观看铁水流出的眺台下方,一个触摸屏仿佛隐藏着时光暗门,将手放在上面,屏幕上立即重现当年的情景:只见一条火龙从高炉出铁口奔涌而出,顺着出铁沟滔滔流注,铁水和铁渣自动分离,蔚为壮观。

展览馆对面,以李凤恩命名的凤恩广场还在不断提醒“炼铁又炼人”的高炉精神。周边,仍在运输原料的小火车还在穿行,给人以历史和现实交错之感。

据介绍,与武钢一号高炉一起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和中央企业工业遗产的还有“一米七”大型钢板轧机。2022年初,武钢正是以这两个工业遗产为核心景点,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一米七”周边还在进行景观提升工作。未来,两者或将成为武汉新的工业地标。

7月1日正式揭幕后,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将向社会公众有序开放。各地游客都可以通过预约实地踏访,亲身走近“新中国钢铁长子”,触摸一个多甲子钢铁工业的沧桑、荣光与梦想。(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曾凌轲 王芊蔚 张小倩  程琳)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

近日,《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发布会在甘肃省兰州市敦煌艺术馆举行。该刊由敦煌研究院申请创办,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创刊出版发行。《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石窟与土遗址保护,刊载科技考古和文物数字化等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和学术交流。

该刊目前设有石窟寺保护、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保护材料与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保护与修复案例等栏目,涵盖了石窟寺、壁画、土遗址保护研究及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等领域。(人民日报 付文)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7月6日开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负责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馆藏明清时期档案1000多万件(册),向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展览参观等服务。

经过一年的筹备和试运行,2022年7月6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当前开放近470万件档案,推出4个展览。

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7月4日是壬寅虎年农历六月初六,也是胡林翼210周年诞辰纪念日。细雨蒙蒙中,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故居挂牌为益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胡林翼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湘军的灵魂将领,也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之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曾一度掌管湘军财政大权,但却有着“忧国如家为己任,不取一钱以自肥”崇高境界。时至今日,他的家国情怀和廉洁思想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时代内涵。

益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修缮一新的故居主体恢宏大气、古韵盎然,充分展现了昔日旧宅风貌。故居设有胡林翼生平事迹陈列展区,以“忧国如家 一廉如水”为展标,分四个部分展示胡林翼公忠体国、唯俭养廉的一生,将胡林翼文化中的廉洁元素,通过沙盘模型、多媒体投影、电子视频等一一呈现,自始至终凸显“廉”文化这个核心。“吾辈做官如仆之看家”“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这些箴言警句,将会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净心灵、拂蒙尘的妙方。

早在2016年,中纪委官网就以“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以一钱以自肥”为主题在全国推广胡林翼的廉洁精神。近年来,赫山区纪委监委不断加大对胡林翼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度。深入挖掘胡林翼的文化内涵,收集整理胡林翼家规家训中的廉洁元素,开办“林翼学堂”,将“家国同构”“端敏恒毅”的思想深深刻入每位党员干部心中,在全区掀起胡林翼廉洁文化学习热潮。

赫山区委书记周卫星表示,赫山将以此次故居遗址开馆和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为新起点,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文旅融合发展等诸多机遇,充分挖掘林翼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继承宝贵财富,汲取精神力量,使之成为党员干部了解中国近代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群众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青少年陶冶道德情操的生动课堂,努力申报全省乃至全国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推动“清廉赫山”建设取得新成效。(红网时刻 王新凤 李微 唐宁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6月30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


河南是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发展和繁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之一,承担着河南省地下文物的调查、发掘、保护和科学研究等任务,为河南文物考古事业及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介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集考古发掘与研究、科技保护、学术交流、文物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成为世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考古科研平台。(河南省文物局)


仰韶时代下的四川 从营盘山遗址说开去


要讲史前四川的故事,我们绕不开川西北高原、岷江上游。


大约6000年前,当中原地区正席卷着仰韶之风时,岷江上游一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台地上,也有一群人定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瑰丽的彩陶,以穿孔石刀作为农耕工具,甚至制作陶塑人面像表达信仰。


后来,人们把这块区域叫做阿坝州茂县营盘山遗址群。该遗址群包含了营盘山遗址、波西遗址等多个文物点。站在时光之外,我们把视线扩大一些,在它的西北方向,大渡河流域的马尔康哈休、孔龙、金川刘家寨等地,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也留下了许多生命的痕迹。


星星点点的遗址,串联起川西北高原先民的史前足迹,被考古学家称作古蜀文明的近源。考古队员们在缺失的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拼凑还原出那时中华大地上曾发生的故事:在遥远的仰韶时代,当中原大地泛起文明的曙光,仰韶中期的庙底沟文化以强劲的势头向四面八方开出“花朵”,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就已被联系起来。


“疯狂”扩张的庙底沟文化

在谈仰韶时代的四川前,不妨先聊一聊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存在于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是黄河中游地区的彩陶文化。它最初发现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并以此为名。实际上,仰韶文化发展的巅峰并不在仰韶村,而是在三门峡的庙底沟,学者们将那段辉煌称为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那里展陈的水波纹式样陶罐,与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群出土的陶片如出一辙。


营盘山遗址群位于阿坝州茂县一带,在四川省文物局统一指挥下,2000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营盘山周边先后开展了5次发掘,发现了波西、营盘山、沙乌都等遗址,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该遗址群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遗物总数近万件,发现的炭化农作物种子主要包括粟和黍两个品种,属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体系。


“发掘成果实证了四川的史前文化实际已纳入了正宗的仰韶时代体系内。”6月7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考古中国”报道组记者采访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营盘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领队陈剑提出了明确的观点。


距今6000年到5000年间的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时代最核心、最发达的阶段。“疯狂”的庙底沟文化在远古时代的影响,像重重花瓣不断开放,向外扩散,已波及诸多地区。


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将庙底沟彩陶这一时期的扩张,称为“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它的花瓣散向四面八方,抵达甘肃,再翻山越岭,沿着横断山脉的通道,来到了长江上游岷江地区——也就是如今的川西北高原一带。


在陈剑看来,庙底沟文化元素对四川的影响甚至更远。在宝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水波纹中,考古学家看到了庙底沟文化的影子。


现在,学界已基本认同这个观点:至少在仰韶文化最繁盛阶段——庙底沟时代,四川地区已纳入了更大的华夏文明体系。


从北到南的彩陶之路

庙底沟文化的扩张,在史前四川留下了许多可循的遗迹。考古学家从这些发现中对营盘山近6000年前的故事有了一些了解。


陈剑说,谈到文化的构成,一般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展开。田野考古则主要是物质文化的发现。


从2000年发掘开始,营盘山遗址群、大渡河流域的刘家寨遗址等地,都出土了典型的庙底沟风格、马家窑风格彩陶。它们是中原与四川地区文化交流最为典型的实物证据。


“花纹是一模一样的。”陈剑说,他曾将波西、营盘山、哈休三处遗址的彩陶样本送检,科技考古手段测试结果表明,相距近千公里的两地,彩陶成分几乎聚类。“非常高兴,这印证了我们的初步推测是正确的。川西北高原的彩陶文化与仰韶庙底沟阶段有密切联系,它们或许有一条从北到南的彩陶之路。”他说。


在对彩陶成分进行分析后,陈剑和团队又开始了新的推测和研究。既然存在如此紧密的联系,彩陶是怎么从黄河流域来到长江流域的?是直接通过交换等远程贸易方式到了四川,还是黄河流域的人将原料和技术带到了四川进行生产的?假说还没有定论,有待证据链的进一步完善。


除了彩陶,那张被陈剑用作微信头像的人面像也是一种实证。营盘山先民以陶土为原料,制作出一张有着细眼、凸鼻、小嘴的脸孔。“这种人面像的风格来自黄河上游。”陈剑说起甘肃大地湾遗址那件有名的人头形彩陶瓶,这种相似是另一种实证。


营盘山遗址9座人祭坑的发现,不仅是实物传播的表现,也体现了当时制度层面的交流。陈剑解释说,根据人骨鉴定结果,他们应当属于同一个人群类型——古西北类型。人祭习俗最早在仰韶文化中出现较多。农业社会,先民崇拜大地的力量,认为“血祭地母”能祈求来年的丰收。这种难以被现代社会理解的习俗,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普遍流行。营盘山遗址发现的人祭坑,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影响。


通过这些琐碎线索,考古队员将黄河与长江隐秘联系的绳索一点点拉紧。


探索古蜀文明的近源

陈剑已年过五旬,他的办公室里,书本、材料填满了书柜,地上堆叠着一摞摞比人还高的书,门边的角落里还放着等待整理的陶片。一张桌子、一个沙发,约十平方米的办公室被塞得满满当当。


陈剑是一个温和的学者,从2000年参与营盘山遗址发掘到现在,编写了6本专著。正是这些研究,串联起岷江上游的历史碎片,让传说史影逐渐显现。


陈剑说,现在从川西北高原考古发现来看,黄河流域的文明确实是古蜀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来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对古蜀之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中上游作为仰韶文化的发展高地,对周边产生了一种辐射、传导作用。“仰韶文化对四川地区的传导似乎是‘波浪式’的。”陈剑说,现有的考古发现印证,大约6000年前,波西遗址迎来了一批居民;大约5500年前,营盘山遗址有一拨人群涌入;大约5000年前,营盘山上第三次迎来一定规模的族群。


一些古环境学家认为,这些先民离开中原向外扩散是由气候异常引起的。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现象与当时的人口文化快速发展和人口相对过剩有关。


无论原因如何,四川地区和来自中原的仰韶文化就这样在一波波浪潮中越来越密切。陈剑认为,这种交流影响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促使岷江上游成为孕育古蜀文明的摇篮。


陈剑说,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宝墩文化是古蜀文明的前身,宝墩文化再往前则是营盘山文化。因此,营盘山遗址群应是古蜀文明的近源。


伟大的先民从横断山脉走出,向着东边行进,逐渐踏上成都平原,再不断向外地扩散。从桂圆桥到宝墩,再到三星堆、金沙,勾勒出古蜀国辉煌灿烂的模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戴竺芯  粟雪晴)



编辑:Banana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国家文物局 调研 河南考古研究院

2092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