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重庆市非遗传承人(传统音乐)培训研培简报(第三期)
-
原创 2022-07-04
时间飞逝,转眼间非遗传承人(传统音乐)培训班的学习已经过半,新的一周学员们也带着新的期待开始了新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一周学习成果吧!
本周重庆文理学院的杜鹃老师继续为学员们教授视唱练耳课程。杜鹃老师带着学员们练唱三首新歌歌谱,结合基本音级做变化音级的构唱,听辨音程与和弦还带领学员听辨音乐《阿拉里哟》,并组织学员进行律动游戏。在本周的教学中,杜鹃老师还带领大家重温专业知识,指导歌曲演唱。杜娟老师对五首歌曲逐一进行了练唱指导,让大家进一步熟悉旋律,明确细节处理。然后带领大家进行视唱练耳和音乐作品听辨练习,为学员们今后的民歌演唱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蒋世雄、张艳辉两位老师的声乐基本训练课一样的精彩。两位老师分别就男声、女声组进行了声乐的基本训练,带着学员们进行呼吸的练习,指导大家如何解决节奏难点,以及对民歌风格特点,民歌演唱方法作了仔细的讲解。
在张伴春、郭莘舫两位老师的课程中,学员们分别学习了歌曲:《大河涨水小河流》、《撮撮号子》、《眼泪汪汪做灯油》。张伴春老师和郭莘舫老师为学员们分析了歌曲的演唱特点,对学员们的演唱进行了更细致的指导和讲解,提升了学员们对歌曲演唱的理解和处理。张伴春老师将男声、女声要演唱的歌曲分开进行指导,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不断增强大家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加强了对歌曲的细节处理。两位老师对重庆各区县的山歌进行分析和演唱处理,为了本次培训汇报演出对学员们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并选择几首优秀作品进行分组排练,学员们热情高涨,氛围活跃,大家都摩拳擦掌,为汇报演出努力加油!
2022年6月27日下午,由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协会副会长刘桂腾给学员们带来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当代田野关系中的“新类他者”》的专题讲座,学员们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学习。讲座讲到了文化再生产的方式:摹写、建构、复原。刘桂腾教授通过亲身案例使学员们的认识更加具体。在讲座的结尾的提问环节中,刘教授详细地解答了学员们的疑惑。最后由郭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精华并结束。通过本次讲座,学员们了解到文化再生产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每个传承人都肩负着重任。
2022年6月30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徐欣教授为学员们带来题为《生态与声态:中国民歌地域性的特征》的视频学术讲座,徐教授的讲课让学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中国民歌的多样性,以及中国民歌的地域性。学员们学习非常认真,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民歌的地域性特点等问题。
此外,郭莘舫教授在本周为学员带来《重庆汉族民歌概论》专题讲座,从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乐器、宗教音乐等几方面对传统音乐的历史作了简要介绍,深入分析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沿革,以及我国民族音乐存在的现实问题,着重介绍了重庆汉族民歌概况。郭莘舫教授以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风趣幽默的讲解带领大家领略了重庆汉族民歌的文化渊源和艺术魅力。
学员们将本次学习的过程比作永川秀芽的制作过程:通过摊青、杀青、揉捻、抖水、做条,烘干,呈现属于每一个学员的紧直细秀,鲜醇回甘。虽然课程安排紧凑,但是学员们仍然抱着极高的积极性,每天都收获满满。一杯好茶正在酝酿之中!
供稿:重庆市非遗传承人(传统音乐)培训班学员
指导:陈艳华 郑小芳
排版:王琳議
审核:代武春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重庆文理学院文化遗产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