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视觉沙龙第45期——“论文写作案例分析”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
2022-07-01
2022年6月29日,我校视觉沙龙第45期“论文写作与案例分析”主题讲座于腾讯会议线上顺利开展。本次讲座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设计学科带头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MF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滨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由学科与学术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希嘉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江滨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指导经验,以各类期刊博士论文为例证,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从理论结合案例分析,进行了要点讲解和剖析。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享:一、研究论文类型分类;二、基础理论性研究论文;三、专业历史研究论文;四、应用型研究论文;五、学术争论性研究论文;六、调查报告类研究论文;七、文献综述类研究论文;八、专业评论性研究论文。
首先,江教授简单阐述了类型学的定义。根据研究需求对论文做出不同分类,从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合理。接下来,以类型学为基础将现有的学术论文分为七大类,江教授从定义特点入手,引经据典,对每一类型的论文都提供了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讲解。
在理论性研究论文分析中,江教授提到,针对设计理论和思想,我们的研究是基于已有的成熟理论框架去更多地发展延伸甚至创新,不是空泛的喊口号。历史研究论文的价值,是以史为鉴,了解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从中找到对现代的启示。在分析案例时,江教授谈到,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内容技术上,设计是拥有时代社会背景的,要不断挖掘更深层的影响。专业应用型论文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个类型在设计专业的研究中相对较多。江教授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例,从历史资料讲到现代AR技术的场景研究案例,强调这一类型论文中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的重要性。在学术争论性论文讲解中,江教授列举了从鲁迅到柳冠中,和80年代学术争论的文化现象,以此阐述学术争论对学术理论的推动和完善。数据调查类论文需要运用定量研究,利用大量的数据图表,以数据支撑结论。如SBE分析法可以为论文的实践方案提供更理性的依据,更有说服力。在综述类的论文中也会涉及到部分定量研究,将理论和技术结合。评论性论文要对评论对象的作品有大量深入的调研,准确提取其价值和意义。
对于论文写作,江教授强调论文的“长相”,即论文的结构框架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规范明确。注意关键词的精准提炼、大小标题的拟定,主题句的清晰精炼,以便阅读者更好地定位捕捉论文的结构和信息。江教授也多次提醒大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优秀的论文案例,多学习多思考。
在主题讲座最后的互动提问环节,大家表现踊跃,老师们纷纷从自身的论文写作难题和瓶颈出发,从不同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讨论,江老师十分耐心和细致地解答了大家的问题。最后,范希嘉教授对本次讲座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江滨教授带来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本次讲座至此圆满结束。

来源:科研部
排版:校媒体中心 李明慧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