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绘画会在当代消失吗?
-
原创 2022-07-14
2021年,艺术家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于大中华区的首场展览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举办并受到诸多藏家与观众的喜爱。今夏,卓纳画廊携手大师再度归来,展览甄选艺术家职业生涯鼎盛时期的开拓性系列及代表作品,为大家呈现了这位比利时传奇艺术家更加立体、生动的艺术世界。
虽进入亚洲视野不久,但德·凯泽早已被誉为是“20世纪欧洲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被公认为“比利时当代绘画之父”。其艺术语言不仅在当代领域举目无双,其作品所蕴含的气质与发人深省的能量,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当人们真正读懂德·凯泽之时,便会轻易地在众多晚辈艺术家身上发现他的身影。包括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托马·阿布茨(Tomma Abts)、苏珊·弗雷孔(Suzan Frecon)、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詹姆斯·威灵(James Welling)、瑞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s)等在内的多位著名艺术家深受其启发。因此,德·凯泽常常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
艺术家拉乌尔·德·凯泽,2007年(摄影:Stephan Peleman)
究竟他拥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让诸如图伊曼斯等“顶流”艺术家也为之折服?时尚芭莎艺术为你深度解读德·凯泽,跟随他在现实与体验、抽象与具象、直白与隐秘间游走,在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世界中,捕捉绘画艺术恒久不渝的力量。
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与拉乌尔·德·凯泽,2008年
01
绘画的本质
当提及当代艺术时,人们习惯性地将其与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相联系,而影像、新媒体、装置等先锋实验性的创作媒介不断占据话题头条。似乎,以批判精神为先的当代艺术领域中,绘画的话语权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式微。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5号》,布面油画,165×123cm,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自摄影技术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对“绘画性”的讨论从未停止。绘画,究竟应当以怎样的价值与意义存在于世?
无数艺术家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前赴后继,德·凯泽无疑是其中的开局者之一。他开拓性地将事物的客观外在形式提炼为画面本质。其“成功抵达了某种状态”,提炼的过程像是一场在物质世界中展开的冥想仪式,他投注所有精神,为绘画本身赋能。
德·凯泽从固定思维中挣脱,为绘画另辟蹊径,这种冒险精神和其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虽然从小就在作画,但直到1963年他33岁时,才在当地美术学院接受专业绘画训练。其创作手法和表达语言,更多来自于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强烈的情绪感受。
拉乌尔·德·凯泽《在六之前 P.5》,布面油画,60×50cm,1986年
1966年,德·凯泽与艺术家好友创办“新视野”(Nieuwe Visie)艺术小组,这是当时国际上波普艺术的本土变体。他们提出“重估日常现实”的概念,并对外宣称要“重新发现和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
拉乌尔·德·凯泽《早晨》,布面油彩及炭笔,190.5×252.1cm,2000年
他用凝练的笔触在众人司空见惯的现实上轻巧地划开一刀,让人们得以迈进波澜壮阔的遐想空间。“我并不想做一个‘漂亮’的画家,反倒是希望能粗糙且无所顾忌地创作。”他唤醒观众作为旁观者,非审视而是更具主观能动性的赏析——当代艺术潮流起起伏伏,但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必定拥有启发人心的能力。
02
绘画的美感
从邻居家的猴谜树,到自家命名为“龙卷风”的小木舟,再到担任记者时每天可见的绿茵场……他的绘画生涯自始至终都围绕着田园式的山水风光、现代化的建筑空间、自然的植物景观与战后的欧洲小镇生活展开。
拉乌尔·德·凯泽《石膏粉线》,1970年
拉乌尔·德·凯泽《石膏粉线》,1979年,根特美术馆藏
如同中国古人常讲“格物致知”,面对反复创作的题材,德·凯泽和观众一次次被带入记忆中的场景,咀嚼出各异的情绪。德·凯泽曾说:“绘画之美,在于它允许你享有很大的自由。”而在同一母题下,能变换如此丰富的意境与自由之地,实属难能可贵。
德·凯泽早期的作品更强调绘画中的雕塑性,他在画布上渲染出立体感,与如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与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等艺术家的创作遥相呼应。而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德·凯泽对包括色彩、颜料和画布的创新实践,他开始采用全新的视觉表达方式,更在其中融入文学、音乐、建筑等多重领域的实践。
拉乌尔·德·凯泽《哈尔》,布面油画,60.3×50.5cm,1984/1985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点、线、面,是德·凯泽作品画面中最基本的元素,他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线性形状在几何构图中的色彩实验”。在穿插、重叠、排列、包裹的有机组合间,随机与秩序的节奏鼓动,创作的生命力随之浮现。
03
绘画的力量
多年来,策展界与批评界一向对德·凯泽青睐有加。虽然一直在坚持创作,但直到1974年,他40岁时才在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举办了首场博物馆个展,并于次年代表比利时参加了圣保罗双年展。
大卫·卓纳与拉乌尔·德·凯泽在《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展览现场,卓纳纽约,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8号》,布面油画,71.1×50.2cm,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现场,1992年
“1993年,我在汉堡堤坝之门美术馆(Deichtorhallen Hamburg)的展览《破碎的镜子》上首次遇到拉乌尔·德·凯泽的作品,我仍清楚记得这次相遇,因为我非常为之触动。德·凯泽作品的展墙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开放性,我发现自己当即与眼前之物建立了联系。
德· 凯泽的作品看起来简单而直接。但它不会与你产生对抗,只是一个轻柔的提议。图像的形成看起来是流动而临时的。这个提议在下一刻或许就会变得不同。你从中认出了某些东西,它们在这一刻是真实存在的。”
—— 托马·阿布茨(Tomma Abts)
特纳奖得主
大器晚成的德·凯泽一生低调,他自始至终都工作、生活在故乡——比利时的小城代因泽(Deinze),故乡的风土人情贯穿了其毕生创作。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同样是在故乡度过了漫长的一生,同样终其一生以高度个人化的创作风格持之以恒地创作相似的主题。他们都在汲取简朴事物的精髓,作品都流露出真诚与打动人心的力量。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重新再来”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2022年
如果说莫兰迪在彼时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实现了巧妙的妥协,那德·凯泽除了不断向内索求个人的体验感受,其创作还同时隐喻着全球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德·凯泽的作品都留下了只言片语的线索,延伸至战后多个代表性的艺术运动和流派。
从自由随机的用笔方式到“抽象表现主义”,从初期高饱和的色彩到“波普艺术”,从画面边界的拓展到极简主义——虽偏居一隅,但德·凯泽对绘画始终保有的热情、包容与开放的心态,给予其创作源源不断的养分。
拉乌尔·德·凯泽在工作室内,2009年
德·凯泽曾这样描述画家与艺术家的差别:“画家只是赋予色彩,而艺术家则需思考。”杰出的艺术作品,有时来自于时代和社会机缘巧合下的馈赠;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根植于艺术家本身强大的内心世界——德·凯泽无疑是后者,他对新时代绘画穷极一生的探索向世人证明:绘画永不消逝。
正在展出
展览:拉乌尔·德·凯泽:重新再来
时间:2022年7月5日-8月6日
地点: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