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绘画会在当代消失吗?

原创 2022-07-14




拉乌尔·德·凯泽《小农场之一(柏林合集)》,布面油画,180×120cm,1998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2021年,艺术家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于大中华区的首场展览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举办并受到诸多藏家与观众的喜爱。今夏,卓纳画廊携手大师再度归来,展览甄选艺术家职业生涯鼎盛时期的开拓性系列及代表作品,为大家呈现了这位比利时传奇艺术家更加立体、生动的艺术世界。



虽进入亚洲视野不久,但德·凯泽早已被誉为是“20世纪欧洲最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被公认为“比利时当代绘画之父”。其艺术语言不仅在当代领域举目无双,其作品所蕴含的气质与发人深省的能量,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他真的是一位艺术家中的艺术家,也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艺术家。”
——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他的绘画抵达了我们少有人敢于深入的地方——那片没有声音的、不可感知的地方。”
—— 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


“从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到里查德·阿尔德里奇(Richard Aldrich),德·凯泽是许多谦逊又神秘的绘画幕后的‘隐形教父’。”
——罗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


“每次看到他(德·凯泽)的绘画,都会让我产生冲进工作室去画画的冲动。”
—— 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



当人们真正读懂德·凯泽之时,便会轻易地在众多晚辈艺术家身上发现他的身影。包括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托马·阿布茨(Tomma Abts)、苏珊·弗雷孔(Suzan Frecon)、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詹姆斯·威灵(James Welling)、瑞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s)等在内的多位著名艺术家深受其启发。因此,德·凯泽常常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


艺术家拉乌尔·德·凯泽,2007年(摄影:Stephan Peleman)


究竟他拥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让诸如图伊曼斯等“顶流”艺术家也为之折服?时尚芭莎艺术为你深度解读德·凯泽,跟随他在现实与体验、抽象与具象、直白与隐秘间游走,在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世界中,捕捉绘画艺术恒久不渝的力量。


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与拉乌尔·德·凯泽,2008年



01

绘画的本质


当提及当代艺术时,人们习惯性地将其与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相联系,而影像、新媒体、装置等先锋实验性的创作媒介不断占据话题头条。似乎,以批判精神为先的当代艺术领域中,绘画的话语权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式微。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5号》,布面油画,165×123cm,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自摄影技术诞生之日起,学术界对“绘画性”的讨论从未停止。绘画,究竟应当以怎样的价值与意义存在于世?


拉乌尔·德·凯泽《海沃德之一》,布面油画,55.3×31.8cm,1993年


无数艺术家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前赴后继,德·凯泽无疑是其中的开局者之一。他开拓性地将事物的客观外在形式提炼为画面本质。其“成功抵达了某种状态”,提炼的过程像是一场在物质世界中展开的冥想仪式,他投注所有精神,为绘画本身赋能。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2号》,布面油画,130.2×190.2cm,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德·凯泽从固定思维中挣脱,为绘画另辟蹊径,这种冒险精神和其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虽然从小就在作画,但直到1963年他33岁时,才在当地美术学院接受专业绘画训练。其创作手法和表达语言,更多来自于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强烈的情绪感受。


拉乌尔·德·凯泽《在六之前 P.5》,布面油画,60×50cm,1986年


1966年,德·凯泽与艺术家好友创办“新视野”(Nieuwe Visie)艺术小组,这是当时国际上波普艺术的本土变体。他们提出“重估日常现实”的概念,并对外宣称要“重新发现和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


拉乌尔·德·凯泽《早晨》,布面油彩及炭笔,190.5×252.1cm,2000年


德·凯泽总能直觉性地抓取事物的闪光点,并以图像化和抽象化相结合的方式模糊虚实边界。虽然在稚拙的图形和线条的构成间,观众能通过标题的种种暗示,联想到画面所描述的事物为何;但在具象之外,德·凯泽更期待抛开叙事性与经验,纯粹表现个人的审美感受与极具反思性的思考过程。

拉乌尔·德·凯泽《旅程》,布面油画,34.3×44.1cm,2010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他用凝练的笔触在众人司空见惯的现实上轻巧地划开一刀,让人们得以迈进波澜壮阔的遐想空间。“我并不想做一个‘漂亮’的画家,反倒是希望能粗糙且无所顾忌地创作。”他唤醒观众作为旁观者,非审视而是更具主观能动性的赏析——当代艺术潮流起起伏伏,但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必定拥有启发人心的能力。


拉乌尔·德·凯泽《时刻》,布面油画,121.9×190.2cm,2003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02

绘画的美感


德·凯泽作品所呈现的并非对立的二元性,而是在双面魅力间来去自如。首先,其作品看起来像是孩童的随手涂抹,然而在咫尺的观察间,观者会发现他偶然之中的精心布局。图层之间隐隐地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不同质感、色彩让作品更有可读性,宏观与细节的冲突碰撞拥有非凡的感染力。

拉乌尔·德·凯泽《海沃德之一》(局部细节),布面油画,55.3×31.8cm,1993年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5号》(局部细节),布面油画,165.1×123.2 cm,2001年

另一方面,虽然作品的题材几乎都来自于他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它们既像一幅简练的风景速写,又能被当作抽象作品来欣赏。他在画面中以现代主义的框架,展现上世纪生动的生活场景,开创了他个人风格化的“抽象的现实主义”。

猴谜树有着独特的枝叶外观,启发了德·凯泽的创作。
拉乌尔·德·凯泽《软的猴谜树》,1982年

拉乌尔·德·凯泽《伯尔尼-柏林的帷幔》,1993年,弗拉芒政府委托艺术藏

从邻居家的猴谜树,到自家命名为“龙卷风”的小木舟,再到担任记者时每天可见的绿茵场……他的绘画生涯自始至终都围绕着田园式的山水风光、现代化的建筑空间、自然的植物景观与战后的欧洲小镇生活展开。


拉乌尔·德·凯泽《龙卷风》,1981年
在一次法国旅行中,德·凯泽偶遇当地的一位老教授,老人对他说道:“走同一条路,归途也是一段旅程。”这句话深深打动了他,50年的创作生涯,德·凯泽不断截取相同的描绘对象,在千百次的凝视中,同一主题在创作中不断更新,每一次诠释都别有一番新意。

拉乌尔·德·凯泽《石膏粉线》,1970年

拉乌尔·德·凯泽《石膏粉线》,1979年,根特美术馆藏


如同中国古人常讲“格物致知”,面对反复创作的题材,德·凯泽和观众一次次被带入记忆中的场景,咀嚼出各异的情绪。德·凯泽曾说:“绘画之美,在于它允许你享有很大的自由。”而在同一母题下,能变换如此丰富的意境与自由之地,实属难能可贵。


德·凯泽早期的作品更强调绘画中的雕塑性,他在画布上渲染出立体感,与如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与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等艺术家的创作遥相呼应。而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德·凯泽对包括色彩、颜料和画布的创新实践,他开始采用全新的视觉表达方式,更在其中融入文学、音乐、建筑等多重领域的实践。


拉乌尔·德·凯泽《哈尔》,布面油画,60.3×50.5cm,1984/1985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点、线、面,是德·凯泽作品画面中最基本的元素,他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线性形状在几何构图中的色彩实验”。在穿插、重叠、排列、包裹的有机组合间,随机与秩序的节奏鼓动,创作的生命力随之浮现。


拉乌尔·德·凯泽《通透》,亚麻布面丙烯,34.6×44.1cm,2010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03

绘画的力量


多年来,策展界与批评界一向对德·凯泽青睐有加。虽然一直在坚持创作,但直到1974年,他40岁时才在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举办了首场博物馆个展,并于次年代表比利时参加了圣保罗双年展。


大卫·卓纳与拉乌尔·德·凯泽在《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展览现场,卓纳纽约,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8号》,布面油画,71.1×50.2cm,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


双年展成为了德·凯泽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自此之后,众多美术馆、展览项目向他抛出橄榄枝。1992年,62岁的德·凯泽受邀与吕克·图伊曼斯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两人的作品惊艳了当时在绘画方面“一蹶不振”的国际艺术界。2007年,他更以77岁高龄参加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并且获得整个展厅空间的展示,作品逐渐进入国际藏家和观众的视野。

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现场,1992年


跨越不同年代相继举办的数个重要国际巡回及回顾展,让德·凯泽备受关注,包括2000年在都柏林皇家希伯尼安学院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并巡展至费城莫尔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戈迪·佩利画廊及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学会、2009年在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2018年在根特的S.M.A.K.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型回顾展,并于2019年巡展至德国慕尼⿊的现代艺术陈列馆。


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2007年



“1993年,我在汉堡堤坝之门美术馆(Deichtorhallen Hamburg)的展览《破碎的镜子》上首次遇到拉乌尔·德·凯泽的作品,我仍清楚记得这次相遇,因为我非常为之触动。德·凯泽作品的展墙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开放性,我发现自己当即与眼前之物建立了联系。


德· 凯泽的作品看起来简单而直接。但它不会与你产生对抗,只是一个轻柔的提议。图像的形成看起来是流动而临时的。这个提议在下一刻或许就会变得不同。你从中认出了某些东西,它们在这一刻是真实存在的。”


—— 托马·阿布茨(Tomma Abts)

特纳奖得主



伦敦海沃德美术馆展览“无界:绘画中的新可能”,由阿德里安·塞尔(Adrian Searle)策展,1994年


大器晚成的德·凯泽一生低调,他自始至终都工作、生活在故乡——比利时的小城代因泽(Deinze),故乡的风土人情贯穿了其毕生创作。


拉乌尔·德·凯泽的工作室,2009年(摄影:Christophe Vander Eecken)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同样是在故乡度过了漫长的一生,同样终其一生以高度个人化的创作风格持之以恒地创作相似的主题。他们都在汲取简朴事物的精髓,作品都流露出真诚与打动人心的力量。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重新再来”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2022年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重新再来”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2022年


如果说莫兰迪在彼时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实现了巧妙的妥协,那德·凯泽除了不断向内索求个人的体验感受,其创作还同时隐喻着全球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德·凯泽的作品都留下了只言片语的线索,延伸至战后多个代表性的艺术运动和流派。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重新再来”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2022年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重新再来”现场,卓纳画廊香港空间,2022年


从自由随机的用笔方式到“抽象表现主义”,从初期高饱和的色彩到“波普艺术”,从画面边界的拓展到极简主义——虽偏居一隅,但德·凯泽对绘画始终保有的热情、包容与开放的心态,给予其创作源源不断的养分。


拉乌尔·德·凯泽在工作室内,2009年


德·凯泽曾这样描述画家与艺术家的差别:“画家只是赋予色彩,而艺术家则需思考。”杰出的艺术作品,有时来自于时代和社会机缘巧合下的馈赠;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根植于艺术家本身强大的内心世界——德·凯泽无疑是后者,他对新时代绘画穷极一生的探索向世人证明:绘画永不消逝。


正在展出



展览:拉乌尔·德·凯泽:重新再来

时间:2022年7月5日-8月6日

地点: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编辑、文  景雨萌
图片提供  卓纳画廊香港空间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展品 布面油画 绘画展示

1268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