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视效设计方案解析

原创 2022-07-13

    摘   要:

     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设计要求、难点,解析利用仿真软件配合演出各环节进行视效设计,呈现冬奥冰雪画卷和中国式的浪漫。

2022年2月20日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在总导演张艺谋的创意引领下,导演沙晓岚和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锋尚文化)的主创团队仍然以“一片雪花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体现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以双奥团队的深刻情感,将仪式演出化,将折柳寄情、中国结等传统文化符号作为表演元素融入当中,将这些意象元素串联以情感化,打造温暖与感动交织的狂欢,展现大道至简的自信,赋予闭幕式新的意义。不仅如此,主创团队还要向全世界展示最浓郁的中国年味,让所有运动健儿、参与者和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双奥之城”的魅力,感受到世界一家的温暖,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休戚与共。

1 视效设计的整体要求

北京冬奥会以“一片雪花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体现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在美学基调方面,主创团队大胆使用中国红碰撞冰雪蓝,将“双奥之城”的冰雪魅力进行艺术化诠释,成为闭幕式的创意主旨。秉承绿色、节俭办奥原则,运用科技手段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化的呈现,并将情感表达蕴含其中。《点亮》环节中出现的十二生肖, 利用 3 D 仿真软件制作预演视频,模拟音乐、画面、道具、灯光等与演员的配合表演 。利用 V 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在转播画面上呈现运动员入场环节中的巨型虚拟中国结图案。缅怀时刻《折柳寄情》中的依依惜别,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魅力。

2 视效设计难点及制作流程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舞台结构相对简单,只有奥运会史上最大的地屏及五环装置参与视觉的呈现。地屏由4万多块LED模块组成的8K显示屏幕,面积11 626㎡。从筹备期开始,总导演张艺谋就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打造最逼真的“冰面”。一万多平米的地屏,呈现出一整块纯净“冰面”,相当于如何在一张一万多平米的白纸上作画。如何不乏味、不炫技,切实为仪式服务并增加可看性,视效总监张玲玲、刘猛带领团队开始了一场长达两年的自我挑战。视觉设计看似简单,但最简单反而也最难,如何将简约做到极致化,不乏味不炫技,切实为仪式服务并增加可看性,成为视效团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完整地呈现出创意阶段性的成果,在近2年的时间里,完成了56套全流程、多角度、高品质的汇报方案。项目涵盖20个环节,包含约83分钟的影像内容,近25万帧,渲染时长约1 980小时。

3 视觉设计的艺术呈现

3.1 “冰”与雪花的映衬

开场的《点亮》环节中,呈现在全场观众面前的是,空中光影闪耀的雪花倒影在“冰面”之中。

为制作如纯净般的冰面视觉效果,建立了三维模拟、微观摄影、物料置景等多方位的研究小组,使用真实的水冻成一池冰块进行拍摄采集,并利用打光来观察真冰的质感和肌理,同时使用软件及渲染器进行了大量的模型测试,如图1所示。该环节的静态、动态测试超过200次,三维模拟静态效果如图2所示,流体缓存超过15 TB,动态视效文件总时长超过150 s。最终按设计目标显示在地屏上,现场效果如图3所示,整场演出即在以假乱真的“冰面”上进行。


3.2 人与中国结的默契

运动员入场环节,呈现出冰刀在冰面上优雅地划出中国结的造型,如图4所示。为了呈现地屏和表演完美贴合互动的效果,模拟制作了动态雕刻中国结与冰鞋道具精确咬合的画面,如图5所示,反复修改达36稿,运动员上下场路线60多版,如图6所示。


3.3 滑板的时空交错

当所有观众的注意力被现场大屏展示运动员集锦短片《2022,有我们》画面所吸引时,地屏视频影像创造性地与现场大屏短片互动,仿佛画面里运动员的滑板冲出屏幕来到了现场,完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连接,给大家以时空交错的视觉效果,如图7所示。此外,仪式台的舞美设计中,还将24个比赛项目图案巧妙融入其中,设计概念及现场效果如图8所示。


3.4 柳枝与光的寄情

在缅怀环节中,80位演员和地屏影像进行互动,柳条被传递到了 3 6 5 位演员手中,与中央光束等联动,演绎出一幕从忧伤到充满希望的感人瞬间,如图9所示。为准确诠释“折柳寄情”——依依惜别之氛围,制作中建立了大量的柳枝造型和动态小样,如图10所示;同时,地屏的“冰面”变为无限纵深的冰层,喷薄而出直冲天际的光束,如图11所示。


3.5 星光五环的再现

星光五环的慢慢升起现场再现2008年奥运会梦幻五环的经典画面,是唤起无与伦比的回忆、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点睛之笔,如图12所示。这次制作的“迷你”星光五环宽18米、高11.75米,单环直径为5米,显然比2008年单环直径10米的梦幻五环小了不少。它由21 000个LED灯珠组成,亮度可调节。这些灯被焊接在一面巨大的钢丝网上,钢丝都裹上了一层黑色塑料皮,以免因为反光而“穿帮”。2008年的梦幻五环是由一个透明膜拉起,在拉起来的过程中本身会自然弯曲而产生立体感,为了在星光五环升起的过程中模拟出自然弯曲的立体视觉效果,需要地屏影像与星光五环配合产生裸眼3D的视觉效果,如图13所示。


3.6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
3.6.1 虚拟中国结的制作

在运动员入场的过程中,不同质感、不同色彩的中国结被周围的冰花包围着,空中的中国结与“冰面”的中国结交相呼应,如图14所示。中国结前后设计了55套,从最初有橄榄枝的设计版,如图15所示,到传统花纹的中国结,浪漫的冰花围成的中国结,红绸飘舞的中国结等都曾被一一尝试。最后呈现了一版简约大气的丝绸中国结,利用UE4虚拟摄像流程实时渲染技术,于空中呈现与高达40 m的巨型实体雪花火炬紧紧环绕的效果,如图16所示。

此次设计,中国结模型的精度、材质纹理的细节以及实时渲染的体量都是史无前例的。在甄选与中国结最为匹配的传统元素的设计过程中,建有上百种的方案模型。除了最终呈现的红色绒线和琉璃质感外,还包括景泰蓝、丝绸、雾凇等多达8种不同材质、不同质感的设计元素,如图17所示,这些元素都源自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辉煌历史。

在力求纹理细节和渲染效果与真实质感无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加工的效果。在三维模型制作过程中,结合不同软件的优势,分别使用maya、SP、zbrush、blender等不同的离线渲染软件为不同质感的中国结完成基础模型和贴图的制作,如图18所示。

3.6.2 虚拟雪花的制作

在星光五环升起的演出环节,转播画面中从地面上升腾出片片雪花飘飞向空中,升华为万家灯火,如图19所示。这些虚拟雪花的设计要兼顾到地屏影像中的雪花,要让人的视觉感受到升空的雪花是从地上的雪花升腾而来的。同时,为了呈现真实的雪花效果,模拟设计了大量雪花造型,如图20所示,让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4 结语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运用增强现实技术、UE4虚拟摄像流程实时渲染、动态捕捉等技术手段,通过视效、灯光、舞美与音乐等多专业的巧妙配合,串联独具特色的中国风元素,为世界奉献出一幅绝美的冬奥冰雪画卷,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让奥运精神“更团结”再升华,同时,也表现出中国人更为含蓄与细腻的情感,实现了中国式浪漫的呈现与表达。锋尚文化作为闭幕式视效制作团队不辱使命,历时两年精心打磨,呈现出一场属于世界人民的冬奥盛世狂欢。 



选自 2022年《演艺科技 冬奥特刊》 张玲玲,刘 猛,李 岩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视效设计方案解析转载请标注:演艺科技传媒。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演艺科技  冬奥特刊》。

(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投稿、转载、合作


邮箱:cetamag@163.com

 QQ:329826367(丁女士)

 微信:lixiaokai1224(李女士)

          emmadm806(丁女士)


 杂志社

 Tel:010-64097040

         010-64097408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演艺科技传媒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北京冬奥会 闭幕式 视效设计 方案解析

2157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