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为一场展览创造1.4亿曝光,社交媒体如何改变艺术的观看?

原创 2022-07-11



提起当代艺术,你会想起什么?

杜尚的“小便池”?皮耶罗·曼佐尼比黄金还贵的“艺术家之屎”?亦或是莫瑞吉奥·卡特兰一根价值15万美元的香蕉?也正是因为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当代艺术常常伴随着“看不懂”“莫名其妙”“博眼球”等一系列质疑和争议。


皮耶罗·曼佐尼《艺术家的屎》


但如果延伸到整个人类审美文化的变迁,就会发现,产生当代艺术的土壤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语境。

传统美学理论强调审美判断的必要性,强调质量、技法、美、和谐等一系列要素,并坚信艺术对社会所担负的教化功能;以“新”为追求的现代艺术,则竭力与学院经典和传统价值划清界限;当代艺术似乎对“界限”并不关心,而是努力将艺术推向生活,并且拒绝对作品作出唯一诠释。


卡特兰《美国》

想象一下我们所面临的日常生活,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般光怪陆离,随处可见的碎片化信息,每个人既是图像的生产者,也是图像的消费者。伴随着新技术、消费主义与大众市场的崛起,艺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也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重构。

原本的审美标准是否还适用于我们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到底是谁有权对艺术作出解释?我们应该对艺术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在今天,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结合自身的阅历、经验、感受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换句话说,当代艺术并不负责提供答案,而是抛出问题。

图片
莫瑞吉奥·卡特兰《喜剧演员》在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现场,2019


这也是以莫瑞吉奥·卡特兰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家的高明之处,仅以《喜剧演员》为例,廉价的材料和高昂的价格形成巨大的反差,而选择在最负盛名的艺博会之一巴塞尔艺术展上演这场“闹剧”,无疑又为这件作品增加了足够的噱头。

莫瑞吉奥·卡特兰价值15万美元的《喜剧演员》被吃瞬间


从物以稀为贵再到物以名为贵,今天的艺术也在经历着某种“品牌化”的进程。或者说,在一个人人皆可生产图像的时代,一件作品能否引发多大程度的参与和辩论或许比艺术品本身是什么都更为重要。卡特兰的香蕉看似只是对陈腐艺术市场的一次讽刺,但又何尝不是对我们这个时代下艺术的最佳注解。




社交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艺术家


虽然当代艺术先驱们致力于让艺术融入日常,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的观看体系,但现状却往往事与愿违,围绕着当代艺术更多的是晦涩语言的包装和高冷的展呈空间。这也导致了关于艺术的接受越来越呈现两极化的特征:或是成为小众圈层内的自嗨,或是沦为大众拍照的背景板。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让艺术离普通人更近?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所传递出的魅力?

譬如抖音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发起的一系列线上合作项目就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传播的多元可能。


抖音 #谋杀香蕉#项目,2021


在2021年底,《莫瑞吉奥·卡特兰:最后的审判》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期间,抖音同时上线了《莫瑞吉奥·卡特兰:最后的审判》相关项目——#谋杀香蕉,该项目是卡特兰本人为抖音设置的一个挑战赛,卡特兰本人希望看到抖音的网友完成一场又一场的香蕉“谋杀”。

除此之外,#谋杀香蕉的宣传物料上全都写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卡特兰”的句子,显然,抖音意在通过挑战赛的方式引导大众用不同视角解读卡特兰的艺术作品,挖掘大众眼中的卡特兰。


图片

卡特兰为抖音网友设置的挑战题目 

所以尽管卡特兰在此前为“谋杀香蕉”挑战邀约亲手写下了六个步骤,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挑战作出回应。

 #谋杀香蕉抖音官方宣传视频


艺术家蔡国强参与抖音的线上项目


抖音的挑战赛在发布后,很快便激发起了大众的创作热情,并涵盖武术、美食、二次元、颜值、戏剧、舞蹈等不同创作领域的kol。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峨眉武术的非遗传承人@凌云使用武术应对这次挑战;功夫达人@璟天JT也使出了一招“百步穿杨”;传统盔甲制作者@折冲府-胖虎则穿戴起中国盔甲钢签作为“谋杀香蕉”的武器;而美食博主@噗噗叽叽@晚安阿紫“谋杀香蕉”的方式不仅多元有趣,更激发了人的食欲……

图片
抖音账号 @璟天 JT
图片
抖音账号 @噗噗叽叽
图片
抖音账号 @晚安阿紫

该项目在发布后,不仅抖音站内登上挑战榜第6位,站内话题总播放量更是高达1.4亿,可以说极大程度上扩大了有关卡特兰及其作品的传播,更难得的是,这一项目同时链接了更广泛群体对艺术创作的关注和兴趣。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关于创造,关于想象,更关乎情感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表达的需求,自然每个人也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能。





#追捕卡特兰,

另一场艺术的“狂欢”


“谋杀香蕉”项目虽然告一段落,但抖音与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

‍抖音线上项目:#追捕卡特兰宣传界面

就在《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于深圳巡展期间,抖音再次与UCCA共同发起了线上项目:#追捕卡特兰,并且特别邀约王子异作为“头号卡探”。在kol的带动下,该项目上线首日,就引发广泛关注,并且话题播放量超过1500w次。

王子异作为“头号卡探”,为#追捕卡特兰活动拍摄的影片


图片
莫瑞吉奥·卡特兰《无题》,2019,环氧树脂、24K镀金铝,40.7 × 15.5 × 16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针对此次项目,UCCA专门在抖音上线了一个线上项目《ciao!莫瑞吉奥·卡特兰》。《ciao!莫瑞吉奥·卡特兰》来源于本次展览的作品《ciao》(2022),重新演绎了1998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2021年在北京UCCA上演的行为表演,不同的是,这次演员所戴头套的样子由毕加索变成了卡特兰自己。这件作品在持续批判艺术世界的商业化现象的同时,亦探讨了卡特兰作为意大利文化国际代言人的角色与职责。


《ciao!莫瑞吉奥·卡特兰》两个主打视频上线第一天,播放量就均超过百万,点赞量分别超过6w+、8w+


这次不但能在官方账号看到特别作品《ciao!》,抖音还为卡特兰作品《对!》开发了一款独家特效贴纸,制作这款特效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众参与艺术的门槛降低,并真正享受其中。

图片
莫瑞吉奥·卡特兰《对!》,2019,白瓷、LED灯泡,17.8 × 12.7 × 9.5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对!》是一件可点亮被制成灯泡形状的卡特兰头像雕塑作品,灯泡常被认为是灵感的象征,而这里却替换成了艺术家本人的头像,或许是艺术家将自己作为灵感的“化身”,以一种自嘲的方式暗示其自恋的程度之深,也或许可以理解为艺术家鼓励我们每个人都勇于打开自己,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使用这款独家特效,一起完成#追捕卡特兰的挑战。

艺术kol@Cici艺起玩使用抖音独家特效场景

在这场广泛传播的“挑战赛”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卡特兰创作的诠释。

此次抖音特别邀约专业艺术类kol对卡特兰的作品进行解读,譬如艺术推广者Cici项偞婧,策展人柳淳风、龙星如,自媒体艺术情报站等等。他们用更加亲民的口吻来普及艺术史,艺术史不再是“难啃”的大部头著作,只要利用生活中的零散时间,花几分钟,就可以了解关于艺术家的生平,以及创作的来龙去脉,当然,还有那根让你十分困惑的价值15万美元的香蕉。


        

策展人@柳淳风参与#追捕卡特兰活动

在这场“挑战赛”中,人们除了可以发表对于艺术的看法以及常规的看展纪录外,还可以以各种富有创意的方式,对艺术家发起的挑战作出回应。


健身kol@铁板酸奶(左);
艺术kol@嘻嘛爱展览


艺术kol@嘻嘛爱展览用特效的方式扮演被追捕的“卡特兰”;@手绘者~橙子用书写卡特兰名字的方式创作卡特兰的肖像;@艺术李凤梨以“蹭热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拖延经历。

抖音kol@艺术李凤梨(左)抖音kol@手绘者~橙子



该项目同样激发了跨界kol的参与热情,譬如健身kol@铁板酸奶、二次元kol@猫猫3岁、音乐人@墨谣等等。

熟悉卡特兰作品的观众不难发现,“自我”是他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在《无题》中,他顽皮地从地板下探出头来,戏仿了马里奥·莫尼切利导演的《圣母街上的大人物》中的场景;在《家庭词典》中,卡特兰用自己的形象填满这个相框圈起的中产阶级小天地;《迷你的我》由200个彩绘的卡特兰规章面具组成;以卡特兰名字设计的霓红灯作品《卡特特兰》多了一个字母t,将其与十字架结合,也是暗喻他自己的宗教背景……

图片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展览现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022

图片

莫瑞吉奥·卡特兰《迷你的我》,1999,树脂、橡胶、人造毛发、颜料、衣服,45 × 20 × 23 cm。“莫瑞吉奥·卡特兰:最后的审判”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1


图片
莫瑞吉奥·卡特兰《卡特特兰》,1994,霓虹灯,尺寸可变。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追捕卡特兰不仅是和艺术家卡特兰开启的一场对话,也是每个参与者对自我的一次探索之旅。





社交媒体如何
改变艺术的观看?

据相关数据显示,社交媒体的用户总数从2016年的2.31亿增长到2021年的4.20亿,几乎翻了一番,而在这一部分人群中,青年群体又占领着绝对主力。在今天,社交媒体对我们的影响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与他人、与社群的交互方式。而艺术作为一种链接人兴趣的途径也在社交媒体中得到极大发展。

抖音账号@深圳吃喝玩乐发布的看展视频

譬如在抖音,任何人,只要对艺术感兴趣,就可以随时接收艺术的资讯,感受艺术的熏陶,与对艺术同样感兴趣的小伙伴交流互动,或是以某一话题开启创作,激发出更多新的潜能。

抖音账号@柳燕宝贝发布的看展视频

当然,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我们参与艺术、观看艺术的方式,也给我们理解当代艺术提供了新的课题。

艺术史学者阿瑟•丹托曾在80年代发表了关于当代艺术非常重要的著作《艺术的终结》,在丹托看来,艺术史应该像黑格尔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一样反映时代、符合规律。但事实往往出乎预料,当代艺术进入了无法预测的时代。

那么艺术终结了吗?丹托在文章结尾解释:“艺术的终结”其实是艺术史单一线性叙事的终结,艺术的历史不再是一段进阶式的旅程。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不再追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并不希望靠发明新的“再现自然”的创作手段来反映主客观世界,而是去选择就“什么可以成为艺术”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我们今天身处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各种新的概念此起彼伏,而有关艺术的认知也不断在被拓展。而对以卡特兰为代表的艺术家来说,他们则更不愿意对这一问题作出所谓“权威”的回答,而将“审判”的权利交还到每个人的手中。

艺术到底是什么?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其中。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商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当代艺术

1497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