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江苏又搞大活动 | 广西新馆即将开馆 | 四川发现千座商至汉墓

2022-06-24


    2022年6月24日   


【综合】

■   “2022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即将举办

■   山西省文物局督导检查组开展文物安全检查

■   甘肃省文物局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制实施办法

■   《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若干规定》批准通过


【博物馆】

■   湖北考古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   人民日报:推动乡村博物馆增量提质

■   广西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年9月28日开馆


【考古】

■   四川盐源县发现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

■   试论高放射性成因铅——商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科学实证



“2022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即将举办


6月23日,“2022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2022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将于6月27日,在扬州运河大剧院举办。


本次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扬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届时,国内外运河城市代表,国际著名运河所在国驻华使节代表,政府间国际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性社团驻华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400多位嘉宾将在线上、线下出席活动。


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介绍说,本次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和形成倡议,三个阶段。


在开幕式阶段,文化和旅游部领导,江苏省委领导,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国外前政要、国际著名运河所在国驻华使节代表将分别讲话或致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发布专题报告;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视频方式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建设成果。


在主旨演讲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运河城市代表作主旨演讲。


在形成倡议阶段,将发布通过《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扬州倡议》。


此外,论坛当天还将举行大运河文旅产业发展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开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考察等活动。


山西省文物局督导检查组开展文物安全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文物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山西省政府安委办关于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工作的部署要求,确保全省文博行业安全形势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开展全省文物系统安全专项检查。检查范围包括文物安全、意识形态、疫情防控、文物流通四个方面。


检查组对全省文物系统贯彻落实全国文物行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安委办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情况、全省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进情况、汛期文物安全防范情况、全省文博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组深入各文物行政部门、文物开放单位、博物馆、纪念馆、考古工地、文物保护工程工地、考古工地,检查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并检查督导各级文物部门对文博单位展览展示内容、文创产品授权开发内容以及主题、创意、文字、照片、地图等要素的审核工作;检查督导各级文物部门和各单位举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要按照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检查督导各市《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办法》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线上线下”文物流通市场整治。


检查组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找准问题根源和薄弱环节,全面整改消除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山西文物  武帅)


甘肃省文物局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制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推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落地,提高甘肃文物安全管理水平,甘肃省文物局近日出台《甘肃省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的主体、履职要求、责任义务等内容作出规定,明确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单位的责任清单、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等内容;对承担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单位的专门管理机构具体明确了8项文物安全职责;对承担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单位的乡(镇)政府明确了9项文物安全职责。


《办法》要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指导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单位制定文物安全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方案,规范开展文物保护和安全工作。推动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指导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单位与基层派出所和警务站对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和重要目标等联合开展巡逻防控,将文物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公安派出所网格化管理和巡查范围。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训练、演练。建立健全对直接责任单位的检查、考核和奖惩等制度,协调当地政府把文物安全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和领导干部履职述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办法》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完善了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对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加强文物安全保障,引导社会关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文物安全风险、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具有积极意义。(国家文物局 陈治青)


《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若干规定》批准通过


日前,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沧州段大运河河道始于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疏通的平虏渠,全长215公里,流经沧州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县、新华区、运河区、青县8个县(市、区)。


《规定》共35条,针对大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保护范围,理顺了保护责任,规范了规划实施,实行了保护名录管理,加强了监督执法,强化了法律责任。


《规定》为依法推进沧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沧州市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部门将以《规定》的出台为契机,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抓好学习培训和社会宣传以及贯彻落实,推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国家文物局 官网)




人民日报:推动乡村博物馆增量提质


不久前,浙江首批56家乡村博物馆名单公布。建德市浙大西迁旧址纪念馆、温岭市海洋民俗馆、武义县婺瓷展示馆……这些乡村博物馆或以当地历史文化为主题,或深度挖掘非遗文化,特色鲜明,吸引许多游客前去“打卡”。


乡村博物馆是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博物馆在农村地区兴起,催生出“博物馆+传承”“博物馆+文创”“博物馆+研学”等发展形态。比如,浙江瑞安市陶山瓯窑青瓷博物馆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做大了文化品牌,促进了稳定增收;山东昌邑市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依托自有资源开发研学课程,有利于科普农耕文化、培育劳动精神。打造乡村博物馆没有统一模板,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才能形成独特优势,避免“千馆一面”。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以乡村博物馆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其增量提质,打造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使之既留住文化根脉、承载乡愁,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必定能进一步激活乡村博物馆的功能,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动能。(人民日报 钟于)


广西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年9月28日开馆



为了让公众更多的体验公共服务2018年5月广西博物馆暂时闭馆,并与2019年1月实施提升改扩建工程,三年多来,改扩建建设安装工程、展览工程、开放工程等三大工程稳步有序推进。

截止目前,建安工程土建部分主体结构与外立面装修已基本完成,室内装修正在推进中,预计9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同步开展相关验收工作,展览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广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展览体系,设置一个基本陈列,七个专题展览,三个互动体验展览项目及两个临时展览,分为三期实施。开放工程现已完全第一批第二批采购项目的采购招标,第三批16个项目将于7月初招标采购,力争9月底前完成开放工程,各种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另据了解,该馆文旅融合工程已完成4A景区规划方案的采购编制评审工作,力争在2022年把全馆创建成为4A景区并推进其可持续发展,广西博物馆将和参建各方将奋战100天,确保9月28号广西博物馆新馆如期建成,以全新形象对外开放。






四川盐源县发现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


记者从18日在四川盐源县召开的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墓葬1100余座,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考古工作人员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现场发掘(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考古工作人员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现场发掘(6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出土于盐源县的三女背水铜杖首(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出土于盐源县的铜编钟(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盐源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田剑波介绍,盐源县老龙头遗址第四次抢救性发掘开始于2020年4月,出土的5000余件遗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石器、玉器、玻璃器、骨器(含贝壳)等。


出土于盐源县老龙头遗址的铜车马和铜立人(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M57墓中铜勺、案及马车出土场景(2020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M1148墓的文物局部(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陶器以各类双耳罐为主,青铜器种类丰富,其中整套青铜纺织器具是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三轮青铜马车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而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更是凸显出当地独特的信仰崇拜。


出土于盐源县老龙头遗址的铜护腰(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M1169墓的一件文物(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出土于盐源县老龙头遗址的青铜枝形器(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出土于盐源县老龙头遗址的双耳陶罐(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表示,此次发掘为川西南乃至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文化谱系研究提供了标尺和参照,证实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新华网 童芳 尹恒)


试论高放射性成因铅——商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科学实证


什么是高放射性成因铅

1984年金正耀在北京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讨论会上发表了《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一文,公布了他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高放射成因铅的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标志着铅同位素考古在我国的诞生1。1985年,《考古》刊载了彭子成等人的一篇综合介绍铅同位素比值法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典型实例的文章,将铅同位素技术介绍到了中国考古界2。上述论著对中国学者利用铅同位素比值法进行青铜器溯源研究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不仅论及原料产地,而且讨论了矿业开发、交往贸易及文化交流等问题。


铅有四种稳定同位素,分别为204Pb、206Pb、207Pb和208Pb,其中204Pb自地球形成以来,就没有变化,而其他三种同位素可分别由235U、238U和232Th等三种长半衰期的同位素衰变形成,因此这三种同位素被称为放射性成因同位素。根据这三种同位素的含量可以将地球上的铅划分为普通铅和高放射性成因铅(异常铅)两类,其中三种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含量超过地球上大部分铅(普通铅)的铅被称为高放射性成因铅或异常铅。根据目前的分析情况,高放射性成因铅通常指206Pb/204Pb>20.0、207Pb/206Pb<0.8的一类铅,而随着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发现这类高放射性成因铅大量的存在于商代的青铜器和冶炼遗物中。<>


高放射性成因铅的使用具有极强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二里岗上层文化开始,随着高度标准化的合金化技术和含铅青铜的大规模生产,高放射性成因铅开始大规模使用。超过一半的郑州商城、盘龙城或汉中地区的商代铜器中显示出这一特征。在晚商的殷墟时期,其使用比例在殷墟一、二期达到80%,在殷墟三期下降到38%,在殷墟四期基本不见,此后基本完全消失,因此高放射性成因铅几乎可以成为商代青铜器的一个特殊科学标志3。


图1 部分商代铜器群的铅同位比值分组情况


除了商文化核心区之外,诸如大洋洲、三星堆、宁乡、晋陕高原等地的晚商铜器群以及后来的金沙遗址这些和殷商有联系的文化中也发现了相当比例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图1)。对于高放射性成因铅这种特殊铅料来说,这种使用的共时性,显然不是由于其有多个来源,而更可能是同一来源的,充分反映了商文化对于周边文化的影响。


三星堆青铜器中高放射性成因铅——实证商与蜀的密切关系

金正耀等于1995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53件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图2),并进行了讨论。这批数据的发表,和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一样,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考古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三星堆铜器中包括本地风格的铜神器和中原特色的铜礼器都含有上述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基于这种铅的特殊性,和其出现时代的共时性,三星堆的高放射性成因铅和其他遗址特别是殷墟出土的高放射性成因铅的来源都是相同的。这充分证实了三星堆和殷墟在当时一定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据此,金正耀先生提出了在商代我国从殷墟到三星堆存在着一条“青铜之路”4。而崔剑锋等认为三星堆青铜器中使用的高放射性成因铅与同时期的殷商铜器具有共同来源,从而说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古蜀文明与商文化之间存在着资源共享、技术交流、文化互动等各方面的密切联系5。

图2 三星堆铜器中的高放射性成因铅[(Area A)为二里岗或殷墟晚期流行铅料;(Area B)为中商至殷墟早期流行铅料]


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的地质来源

对于高放射性成因铅这一特殊资源的地质溯源代表了近些年商代青铜器铅同位素考古的整体走向,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内都发现了含有高放射性成因铅的铜器,它们之间又有着近乎同步的共时性,各区域内部这一资源的存续时间基本与中原地区同时,而且这些遗址也都发现了曾经和中原商文化存在过密切的交流,即在遗址中都发现了商人独有的铜礼器,据此说明高放射性成因铅应该是单一来源,且很可能与殷商核心文明密切相关。


由于地球化学研究和考古学调查尚不够深入,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地质来源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其来源历经了“云南说”“秦岭说”“中原说”等多种推测。甚至有研究者仅凭数据的相似,提出了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产自非洲南部的锡矿这一极度荒谬的推论6,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否定中国青铜文化的所谓“证据”。这样的观点迅速受到了多位冶金考古学者的回击,刘思然、陈坤龙等指出商代的高放射性成因铅特征应指证了一类铜铅矿床、而非锡矿,商代青铜器和非洲青铜器的合金组成差异明显,二者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文化交流途径又缺乏考古证据,据此说明这种推论的极端错误7。


图3 南非锡矿、炉渣等中的高放射性成因铅(黄色空心方块)VS殷商高放射性成因铅(蓝色空心菱形)


实际上,仅仅将该文引用的南非Rooiberg锡矿的铅同位素比值8和已经发表的商代铜器的高放射性成因铅比较,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二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没有相互重叠范围,因此根本不可能是同一来源(图3)。


仔细比较二者的数值,南非锡矿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别分散、变异度高,线性关系不明显,并且相较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更加富铀富钍,具有更强的放射性成因,特别是207Pb/204Pb,有很多值超过17,这在殷商铜器的高放射性成因铅数据中是完全见不到的,其文章中所引数据就能够自证其结论的荒谬。


随着冶金考古调查的深入,虽然由于证据链仍有缺失,形成的认识没有完全统一,但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将高放射性成因铅的矿料产地锁定在商代邑土范围之内。金正耀在南阳地区采集到了高放射性成因铅铅锭以及铅矿料,转而将这一地区视作商代高放射性成因铅矿料的来源地9。秦颖认为非合金铜和含铅量低的殷商青铜器中的放射性铅由铜矿床贡献,对应的铜料可能来源于中条山铜矿床,而普遍使用的铅料更倾向于来自华北克拉通南缘10。金锐近期的调查工作指出,商代高放射成因铅铅料很可能来自豫西地区的铅锌矿并给出了检测数据,但其测试的矿石同位素组成具备的模式年龄偏低,符合度并不高11。


高放射性成因铅体现的商时期的多元一体格局

当下寻找高放射成因铅地质来源的形式意义大于其实际意义。相比高放射性成因铅直接溯源引发的单向困境,将研究重点转向高放射性成因铅资源背后的流通模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蕴含着商代青铜资源的管控模式。在盘龙城、台家寺等商人据点获得的青铜资源和郑州、偃师的完全相同,且这些区域的商人都掌握与中原差不多的铸造技术,说明在早商时期的可控区域内,无论是技术还是原料都是可以顺畅流通的。而晚商时期,伴随商文化急剧收缩,商文化以外的三星堆、吴城、晋陕高原、汉中、湖南等非安阳控制区域,则很可能通过贸易获得青铜器或者青铜原料,本地风格器物虽然各具特色但是依然带有浓厚的中原印记,有些地区可能直接是工匠携带原料去当地制作的,进一步说明了晚商时期铸铜技术和原料的互动网络依然十分广泛12。也进一步证实了即使是三星堆这样风格独特的文化,也在商文明的辐射影响之下,再次证实了中华文明进入青铜时代后,呈现出的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 (国家文物局官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崔剑锋 马仁杰)



编辑:Banana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江苏 广西新馆 四川

1313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