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CAFA设计学院课程|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
-
2022-06-27
面向未来策展实践|本科三年级研究型课题
“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 (Curatorial Praxis for the Future) 以一种反思与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既有的策展实践,并以此作为理解当代策展的趋势与议题,以及正在形成的策展模式与策略的基本思路。
课 程 信 息
课程名称
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
Curatorial Praxis for the Future
授课时间
2022年2月22日 - 4月16日
主讲教师
宋协伟
薛天宠 / 李贝壳
特邀授课教师
王乃一 / 张黎 / 吴晶莹 /
杨国龙 / 方振宁 / Lucy Steeds
特邀评议教师
张子康 / 张欣荣 / 高高 / 韩涛 / 刘希言 / 纪玉洁
选课名单
本科生:吕伟康 / 关羽琛 / 张思艺 / 李鑫儿 /
贺 婧 / 李昕璘 / 阎映西 / 郭雨琦 / 咸凯伦 /
郑璐瑶 / 李晋羽 / 陈岩欣 / 伊莎贝尔
研究生: 刘 栗 / 陈品彤
课 程 介 绍
策展由实践性很强的词汇“展览制作” (exhibition-making),到指称“策展” (curating),再到具有反思性的“策展性” (the curatorial),这一路的发展可以看到其概念化的走向,以及策展领域不断向外延伸的趋势。课程探讨了在当代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呈现出的“策展性转向” (a curatorial turn),在过去二十年中,“策展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叠和交织的领域,并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于文化生产场域的想像,让谁是参与者、有哪些文化生产方式等种种问题,有了更加多元的解答。
“策展性”作为趋使跨文化与跨学科连结发生的动力场 (dynamic field) ,不断激发新的可能性。课程通过提供基于跨学科和跨文化背景下的策展实践和其他形式的文化调解的分析,审视其对当下策展范式的影响,进而探寻关于策展潜在或可预的未来。
01|当代策展理论与实践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Theory and Practice
策展的历史与理论
策展的模式与策略
回望当代策展的整体脉络,本单元将重点分析日益职业化、系统化、学院化、理论化以及历史化的策展角色,结合策展实践的案例,研究已存在的展览模式,同时探讨不同的策展行为,使学生获得有关策展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储备的同时,对策展方法与策略有相对系统和辩证的认识。
02|跨文化策展实践 — 跨文化性
Curatorial Practice — Transculturality
本单元以不同文化下的策展实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致力于以策展实践作为(跨)文化中介的“长期计划”,探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的展示如何成为未来策展人(或以策展作为方法的文化研究者)新的挑战?策展人如何将来自他方的“在地”,实践于此看似“全球”的策展语境?课程基于“策展作为文化调解” (cultural mediation) 的理论反思与实践研究,旨在强调策展作为一段“文化行动”的意识,一种“知识生产”的过程,以及一段“在地文化生产”中的实践。
03|跨学科策展实践 — 跨学科性
Curatorial Practice — Transdisciplinarity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关于策展的辩论主要集中在视觉艺术的呈现上。然而近20年来,策展的无限扩张使其不仅跳脱了再现的功能定位,而且还跨越了文化和学科。跨学科暗示着不同的实践模式、思维,与存有之间的流动状态,持续的接触感染造就了跨学科的力场。
本单元通过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当代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视新的策展范式是如何对当下及潜在的未来策展方法发挥积极作用的,以及策展是如何在当代语境中不断的翻新、转换和再生的。
04|预见未来:危机时刻的策展
Projecting the Future: Curating in a Time of Crisis
预见未来,设计何为? 以策展作为途径,以材料与技术作为载体,通过对危机的跨学科研究,以设计、建筑及艺术等不同学科的眼光检视全人类面临的迫切议题,对“危机”的状态作出了辩证性的解读,探寻应对地球危机的设计之道。
当前艺术、设计展览会中可以见到诸多议题均指向人类生存的处境,和面临正在逐步被重新构建的环境秩序。这些全球性议题同时伴随着人类当下思考与未来生活情境的想象,当下所发生的问题正是面对明日未知的挑战与选择,与机器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与社群的关系、与自我的和解等,思考者正在利用媒介载体和技术手段进行实践和重新考量。
【课程主题】
危机时刻
【话题】
未来技术 循环材料 非物质性 思辨性
线上授课
专 题 讲 座
张黎
第一讲 思辨设计导论
第二讲 他者伦理及物导向设计
张黎老师线上授课
吴晶莹
Magiciens de la Terre 大地魔术师
吴晶莹老师线上授课
杨国龙
西方哲学史概观
杨国龙老师线上授课
方振宁
第一讲 幻想博物馆的构成
第二讲 远程策展的可控与不可控
Lucy Steeds
第一讲 “全球当代艺术”策展:从大地魔术师(1989)到第三届上海双年展(2000)
第二讲 策展支持和反对“生态可扩展性”:
Projeto Terra 与威尼斯、圣保罗和哈瓦那的
双年展
策展实践项目介绍
1
暗箱_电子游戏中的女性
小组成员
贺婧
李昕璘
郑璐瑶
伊莎贝尔
研究背景
女性游戏角色的符号化——以劳拉为例的女性游戏角色的性感化符号化与改进
回顾《古墓丽影》从 1996 年诞生至今的这 20 年,劳拉的形象可以说是时代中女性形象和地位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凝聚了性别平等、女性话语权等话题,基本上是女性在游戏产业里从毫无声音到崭露头角的象征。
初代劳拉
劳拉登上的游戏杂志
1990 年代,劳拉最初的定位是“女版的印第安纳·琼斯”,但比起“女探险家劳拉”,在游戏诞生之初,人们似乎谈论更多的是“性感劳拉”。
游戏 3D 技术的出现,为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带来了新一轮的改变。她们从平面上的人物图案变成了空间中的立体模型,女性的身体特征也通过这种技术更好地呈现在了玩家面前,这对于当时的玩家而言可是不小的冲击。更何况,作为动作冒险游戏的首个女性主角,尽管那时的人物模型还很粗糙,但加上劳拉性感强大的设定,也足以让不少男性玩家吹起口哨了。劳拉最初的人物设计者,又被称为“劳拉之父”的 Toby Gard 也承认,他最初将主角设定为女性也考虑到了 3D 的身体模型对于男性更有吸引力这一因素。
展览介绍
电子游戏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娱乐媒介,也是最为有趣的艺术形式之一。然而在电子游戏这一领域中,女性的存在却往往是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的。就各项研究数据显示,游戏行业中女性从业者以及女性玩家都占有极大比重且还在逐年增加,女性主义也是现今非常重要的话题。展览主要从“被符号化的女性游戏角色” “不被看见的游戏行业女性从业者” “被边缘化的女性游戏玩家” 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游戏中的女性身份,反思女性遇到的不公与困境,面向未来,倡导一种更加包容公平的游戏环境与未来社会环境下更广义的性别平等。
本展览以手机端H5线上展览的形式。通过展现游戏生活中女性角色被性符号化、女性玩家受到歧视、女性游戏设计师被忽视等真实现状对女性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归根溯源,最后打开游戏生活中女性的“暗箱”,让“暗箱”被世界聆听,被众人注视。
策展结构
策展结构
展览内容
- 序言 -
暗箱:我们的痛苦,给你的礼物
DARKENED BOX | NEARLY SUFFOCATED
电子游戏就像箱子,
装载了女性能带来的快乐,
却又密封了女性所经受的痛苦。
密闭四方体中无法接受光源的黑暗状态,
则是游戏生态中女性普遍的生存境遇。
是箱子本就黑暗而无法让我们看清道路,
还是黑暗被放入了箱子,从而规训了我们?
于是,我们试图打开箱子来检测其中的问题:
黑盒测试:
检测程序功能是否按照女性的需求正常使用;
白盒测试:
追踪游戏中女性受歧视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灰盒测试:
集成分析女性为此长久以来做出的抗争与贡献
……
无论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暗箱”的评估结果如何,
最重要的是,暗箱被拆开的同时,
光源也能进入其内部。
打开电子游戏的“暗箱”,
一如打开现实生活中女性的“暗箱”,
从女角色到女性,
都应该被平等地注视,被有尊严地对待。
所以,这件名为“暗箱”的盒子,
包容了我们的痛苦与抗争,作为给你的礼物。
- 第一章 黑盒子 · 竭蹶 -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二章 白盒子 · 溯源 -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三章 灰盒子 · 她朝 -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结语 -
展览视频演示
展览入口
扫码进入观展
策展人:贺婧、李昕璘、郑璐瑶、伊莎贝尔
展览话题:伊莎贝尔
视觉设计:贺婧
作品整理:伊莎贝尔、贺婧
网页制作:郑璐瑶
模型制作:李昕璘
视频制作:李昕璘、贺婧
序言:于秋雨
2
溯
小组成员
张思艺
李鑫儿
李晋羽
咸凯伦
研究背景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当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威胁到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的健康。虽然人们日益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全球性资产,对今世后代都有着巨大价值,但是物种数量却因某些人类活动而大幅减少。鉴于公众教育和民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的重要性,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2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该主题与当下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的背景相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应对若干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答案。该口号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能重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基础,涉及以生态系统为本的气候办法、健康问题、粮食安全、水安全以及可持续生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安全网。但我们的安全网几乎被拉到了临界点,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我们从自然中获得的许多基本贡献正在迅速下降,尽管我们仍然有办法确保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未来。报告发现,目前约有 100 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在几十年内面临灭绝的威胁,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众多的报告数据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无疑提示我们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命运早已连接在一起。本次展览通过动物的视角重新审视危机与平衡的问题,旨在探索危机与生机之间的平衡,由此来告知观者:“将来触目惊心,却也可见光明。”未来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是对未来的想象不会缺席。
展览介绍
展览从时代背景中的危机时刻出发,关注到如气候危机、战乱冲突等有关生物命运的话题。“溯”代表如河流一般生生不息、纯净质朴的文明溯源。动物视角不仅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展体验,更是代表了人类主导的世界体系之外的另一种身份,让我们能跳脱出“人类世”而回归自然生物的角度去感受危机与平衡。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也在审视共同经历的历史时刻;又或在虚幻时空中展开对生物未来的想象。这正是展览想呈现的:众多报告数据无疑提示了生物间的命运早已联结在一起。如今危机更加多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自己放下眼前的功利转而寻找未来生存的方式。
策展结构
策展结构
展览内容
- 前言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是河流,哺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浇灌了这一片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的轮回就如同河流一般从发源到蓬勃到分流到最终归于平静。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导者已经太习惯想当然的为自身牟取利益,而平衡才是维持繁荣昌盛的长久之计,若此时能够用返璞归真之心看待芸芸众生命命相连,在文明力量的映射中,人类凝练成一个圆点,外界的纷纷扰扰便在自然纬度中已化为一瞬之间。
展览从时代背景中的危机时刻出发,关注到如气候危机、战乱冲突等有关生物命运的话题。在本次展览中,“溯”来表达如河流一般生生不息、纯净质朴的文明溯源。“溯”是探求本源追求真理的过程,通过利用动物的视角站在生命的原点去看待自然中的危机与平衡;“溯”是逆流而上的洄溯,表现生命抵御困境不断向上的态度;“溯”是生命循环、不断变化的状态,寄托幻想,孕育文明。动物视角对于呈现方式来说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展体验;对于这个话题来说则是代表了人类主导的世界体系之外的另一种身份,我们能跳脱出“人类世”而回归自然生物的角度去感受危机与平衡。
“溯”为回归质朴的精神世界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也在观照彼此,审视共同经历的历史时刻,又或在艺术家建构的虚幻时空中,展开对生物未来的想象。这正是展览想呈现的:众多报告数据无疑提示了生物间的命运早已联结在一起。如今危机更加多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自己放下眼前的功利转而寻找未来生存的平衡。
- 第一章 溯源 -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自然状态下的危机与平衡:
以美国的狩猎文化而言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白鲸》将人类征服自然,却又被自然的神性所毁灭,把人的生命和死亡与自然的神秘与危机找到平衡;同样的马修巴尼在创作《堡垒》同样将猎人在自然中找到生命与死亡平衡的状态。
通过动物的视野,带给不同表现自然状态下的生命与死亡的神秘、恐惧和危机四伏。
- 第二章 洄溯 -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冲突所带来的危机:
安德烈·库尔科夫在《企鹅的忧郁》中将国际间变化比作解散的动物园中被人认领的动物,飘无定所,前途迷茫。
生命在冲突中显得是如此脆弱,危机无处不在。这不得不让我思考冲突带来的死亡与毁灭,重生与希望。
借助安德烈·库尔科夫所用动物的视角去看待动荡的时代对于生命和死亡带来的漂浮不定,在冲突中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 第三章 下溯 -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未来人类的如何应对危机:
对于人来个体生命永恒的幻想和假设,建立在人类勇于克服死亡的恐惧,在《太空漫游》中生活在木卫二海底深处的未知怪物静静凝视这最先抵达的中国科学家,从此改变了人类对于传统生物进化论的态度,人类无非是更高存在的试验品,当人类计体面临更高存在威胁时,人类个体和人类集体的命运又将如何抉择,小说中对于人类科技发展带来的对生与死观念的转变,对于个体生命达到到永生将不再是不无可能。
- 策展形式 -
动物视角下的展览体验
通过蝙蝠、蛇和昆虫三种动物的不同视野和获得信息的⽅式带给观看这不⼀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来源于动物最原始的应对危机的⽅式,将展览内容更为深化。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展览视频演示
策展人:张思艺、李鑫儿、咸凯伦、李晋羽
展览话题:李晋羽、咸凯伦、张思艺、李鑫儿
视觉设计:咸凯伦
视频制作:李晋羽
作品整理:张思艺、李鑫儿
前言:李鑫儿
3
WETOPIA
小组成员
阎映西
陈岩欣
郭雨琦
研究背景
哈特穆特·罗萨的“异化”理论区别于黑格尔和马克思所谈论的异化,《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将异化定义为“人们自愿做某些不是人们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的情况。并且,由于社会加速,使的人类在五个根本的生活方面都产生了大规模的异化,分别为空间、物、行动、时间、自我。
空间异化:异化指出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深层的、结构性的扭曲,亦即一种主体处于、“坐落”于世界当中的方式遭到了扭曲。在数字化的全球化时代当中,社会亲近性与物理临近性之间越来越脱节了。社会加速造就了大量的流动性和从物理空间的脱节,但这也推动了物理环境或物质环境的异化。
“不是任何一种世界关系都可以带来美好的生活”,罗萨区分出两种世界关系,一种是正面的“共鸣”关系,一种是负面的“异化”关系。由此,方案从新异化中得到启发,在空间的语境下,利用思辨的设计思维,以带有情绪的态度进行设计创作,探索当下的新异化及设想在这种新异化影响下的未来。
展览介绍
随着数字社会的建设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间的社会亲近性与物理邻近性之间越来越发生脱节,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社会过程来说,空间的位置和环境已经不再是决定性要素。基于这些被打破的要素关联,WETOPIA召集项目从花园、大都会、宫殿、社区,这四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出发,摒弃了传统展览固有的思维定势,转而强调观众参与的主体性,倡导大家在社交媒体平台共同为美好生活发声,重新探讨未来场域新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创造富有情绪的场域形成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构建,探索未来空间新的生命平衡点。
策展结构
策展结构
展览内容
- 前言 -
社会批判理论家罗萨在《新异化的诞⽣》⼀书中将异化定义为⾃我与世界之间⼀种深层的,结构性的扭曲,也就是说主体处于世界当中的⽅式遭到了扭曲。且因为⼈类是⼀种身体性的存在,所以⼈类会觉得世界是⼀种空间性的扩展,⾃⼰也坐落在世界空间当中。
随着数字社会的建设,技术使得我们的思想被监禁和改造,物质身体减少,社会身体逐渐区别与传统城市中的身体,更加依赖于远程元城市中的虚拟社会身体,空间的社会亲近性与物理邻近性之间越来越发⽣脱节。简⽽⾔之,空间上相近的⼈未必是亲近的⼈,亲近的⼈也未必是空间邻近的⼈,同样的,社会相关性也与空间邻近性脱节开,因此对于⼤多数的社会过程来说,空间的位置或环境已经不再是决定性的了。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空间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则,它像是⼀双隐形的⼿操控着我们使⽤空间的⽅式,社会空间也因为这些规则⽽被割裂成不同的区域。⾄此,为了打破这种边界限制,我们建⽴了名为WETOPIA的召集项⽬,重新构想⼀个属于我们所有⼈的虚拟理想化社区,在这个新环境⾥,可以通过创造富有情绪的场域重新形成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构建,同时,通过对环境关注以及⽣活灵感的激发,共同寻找未来空间新的⽣命平衡点。
WETOPIA的构建共分为四个板块:象征着⾃然⽣态系统,谋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花园”;揭露批判我们当下居住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合理推测未来可能发⽣情况的“⼤都会”;表现社会权威控制下,理想化乌托邦城市被规则操控运作的“宫殿”;以及倡导关系平等,呼吁包容合作的“社区”。⼈对于空间之间的联系,需要花费⼤量时间才能得以建⽴,通过这个召集项⽬,我们将要和⼤家共同思考⼀些共存问题,从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你期望居住的理想城市?到如何可以更快更好的融⼊新环境,从⽽形成新的社交关系?以及如何对⽣态作出承诺,未来⽣活的临界点⼜在哪⾥?在这个空间中,我们既是召集⼈,也是作为引述的背景,基于现在,展望未来,⼀起为这个理想化城市添砖加瓦!
- 第一部分 花园(Garden)-
部分概念介绍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二部分 大都会(Metropolis)-
部分概念介绍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三部分 宫殿(Palace)-
部分概念介绍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四部分 社区(Community)-
部分概念介绍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阶段性反馈视频
小红书页面与部分观众反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小红书账号:2838733328
扫码关注 WETOPIA
策展人:阎映西、陈岩欣、郭雨琦
展览话题:郭雨琦、陈岩欣、阎映西
视觉制作:陈岩欣、郭雨琦
模型制作:阎映西、郭雨琦
前言:阎映西
账号管理:阎映西
4
变异因子
小组成员
刘栗
陈品彤
吕伟康
关羽琛
研究背景
根据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发布的一份报告,由于人类活动和相关的气候变化、污染、森林砍伐、过度捕捞和偷猎,近100万种植物和动物物种现在面临灭绝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水、氧气、肥沃的土壤、气候控制、药物和食物,这些资源目前的不可持续利用现在已将自然推向了极限。迫切需要采取合作行动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衰退,直接驱动因素为土地/海洋利用变化;对生物的直接利用;气候变化;污染;外来入侵物种。间接驱动因素为人口、社会文化、经济、技术,或与制度、治理、冲突和流行病有关。大自然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大自然为我们提供氧气,调节我们的天气模式,为我们的作物授粉,生产我们的食物、饲料和纤维。但它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表面近75%的面积,将野生动物和大自然挤进了地球上一个越来越小的角落。根据调研我们确定了三个相对重要的因素来研究他们对于生命的影响指数,而当这个阈值变化超出生命承受范围之后,生命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展览介绍
今天的人类正处于为迈向后人类阶段做积极准备的过渡时期,即构建后人类秩序的初级阶段——“超人类阶段”。然而一味追求人工进化代替自然选择所带来的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等,也开始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性危机。而未来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应该是一种更加重视人类利益整体性和长远性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应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和需要,而应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试图思考此次展览是否能够通过艺术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关系提出更多探讨。
在疫情期间,艺术家和策展人都受到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线下的展览。因此我们选择了快捷的网络手机平台作为宣传推广的主要阵地,这些可以快速访问视觉信息促进了策展人对新兴趋势的发现以及跟踪和培养虚拟存在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策展人通常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并不断地在行动。同时,我们希望加强互动来与观众保持联系并加强体验感。
策展结构
策展结构
展览内容
- 前言 -
今天的人类正处于为迈向后人类阶段做积极准备的过渡时期,即构建后人类秩序的初级阶段——“超人类阶段”。然而一味追求人工进化代替自然选择所带来的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等,也开始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性危机,使万物丢失了原本的内在经验、施事能力与活力,沦为了服务于后人类生命形态的他者。
而未来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应该是一种更加重视人类利益整体性和长远性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应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和需要,而应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多次表明生物多样性正逐渐成为全球政策制定的核心,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发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呼吁各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试图思考此次展览是否能够通过艺术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关系提出更多探讨。基于科学调研的基础,意在探索如何构建自然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在人类社会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隐隐约约的对应,让人们知道这场危机是真实存在的。展览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倡导城市环境保护与生物关怀,用简单的方式,给大家一个更容易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平台。
操作演示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部分展览内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操作演示
观众可以在“互动一”中点击档案库中的动物,进入到每一个动物所生存的环境——受到各种破坏和威胁的空间中去,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环境对动物造成的伤害。然后观众可以点击动物查看他们受到威胁后变异的样子。观众在“互动二”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观众可以拉动底下的进度条来控制生态环境中温度的升高和水的减少,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淡水资源的减少动物也会随之变异,最后超过自身所承受的极值之后会死亡。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其他生物造成的伤害。
展览操作演示
展览宣传视频
我们一方面想尝试在这样的疫情隔绝这种极端状况下,策展人如何能够快速的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技术达到理念输出,用自己的观点立场连接艺术家和观众,真正达到策展人提出,艺术家引导,观众通过互动进而自己也可以去创作,真正参与到一个项目中去;另一方面,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观众通过体验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如今所面临的困境,通过一种游戏的简洁的方式让人们意识到这场生态的危机真实存在,并能够带着决心去做出改变。
展览入口
扫码进入观展
策展人:刘栗、陈品彤、吕伟康、关羽琛
视觉设计:刘栗
文献整理:陈品彤
视频制作:吕伟康、关羽琛
教 师 评 语
薛天宠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召集人
在课程过程中,与同学们一起以多元的策展模式和面向未来的议题共同探索策展作为媒介应该如何理解、重构叙事体系。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策展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情境阅读和体验交互进行探索,建立起以不同视角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同学们以生态危机、女性主义、生物多样性等宏大议题作为叙事的发起,聚焦于游戏中女性、社交蔓延、动物升格等议题,同时利用虚拟交互技术将内容全面呈现,为探索策展模式和项目实践提供实验路径与思考方法。
李贝壳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教师
在此次课题中,同学们延续了“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这一课题的方法论,以“当代危机”与“未来潜能”作为问题,对线上策展的叙事方法展开了多样的实验。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同学们测试了跨媒介的平台,对当代展览面向的新/潜在观众群体进行了对标与解析,并应用跨学科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模型搭建,构建出了多媒介的展览呈现;在“上线”阶段,同学们实现了多样的平台落地,为线上展览的多元叙事拓展了新的冲突与新的边界。
结课汇报合影
特邀专家评语
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本次汇报活动可以全面了解到该课程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成果,在该课程中教师带领同学们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建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事件性的策划方案。每个策划方案中都包含探索主题、选择作品、适配技术等环节,甚至详尽到对空间体验和形象宣传与展览主题的契合关系。这些内容的训练和实践,都是学生们建立完整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锻炼过程。
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经过对各组同学们策划方案初步了解,本人对整个课程安排非常认可和支持。同学们活跃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能够给美术馆背景下的展览体系注入更多活力、开拓新的视野;同时能够促发新兴的体验技术和展览形式,与美术馆之间形成具备前瞻性的互动关系。这一目标正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推动。
高高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通过四组同学的详尽讲解,可以看出四组策展方案从背景研究、结构梳理、视觉设计、体验交互各方面均表现的很成熟,其中形式语言与主导思想进行充分的结合,呈现较完善,具备当下社会性话题意识和问题意识。
张欣荣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兼具拓展性和跨学科性,这两点体现在同学们从前期的调研工作直到最终实现展览的策划全景之中,对于我们突破策展模式既有边界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关注问题的角度与社区、生态、物种、女性文化相关,来源于当下社会生存状态中的显性话题,这些话题随着时代背景变化不断溢出新动向,而它们的核心价值导向是没有变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下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韩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细看四组方案,“暗箱”与“WETOPIA”是在讨论身份政治问题——以女性身份和社区身份进行具体介入,利用虚拟和现实两种语境进行比较;“溯”和“变异因子”关注的是生态危机话题,形成动物视角和人类视角两种视角差异的比较。在每个策展项目中,在不同问题意识导向下,研判所选择的形式结构与策展内容是否能够达成一种紧密的、互为阐释的关系,是策展研究与实践的关键。
刘希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四组策展方案首先都有较为鲜明的问题意识,同时在展览策划与展示体验中又特别注意形式感和可读性。我们可以由此看到,零零后一代的年轻人在面对一些宏大议题时,他们的想象力和敏锐度已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描述体系,譬如他们会选择切入动物视角的思维方式、会大幅度地利用和调动社交平台、会融入新的技术手段来增加线上实时互动体验等等。这是属于更年轻一代策展人、设计师、艺术家们的思考视角与技术表达。
纪玉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部主任
这是设计学院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第一次开展的跨二、三年级的联合课程汇报,这种模式在策展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如果说二年级同学的课程作业属于策展2.0阶段,三年级同学们的成果已经达到了策展4.0阶段。三年级的四组策展方案在策展理念阐述、展览结构划分、视觉呈现和技术交互、包括空间叙事能力上,表现的更加精准、全面、完整和充分,具有课程升维样本的价值和意义。
往期课程回顾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全球性视野为面对当下社会未来发展战略构建教学体系,本方向立足人文社会中设计实践行为的发展变迁,聚焦在当代设计策展领域和空间叙事领域,对设计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对物象感知和情境体验提供研究路径。
设计策展研究
课程在讲授策展历史与理论发展流变的基础上,结合主题讨论与项目实践,研究已存的策展模式,同时探讨不同的策展行为,以及对策展而言什么是“当代性”,如何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去审视?课程通过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力求对策展相关议题的切入与讨论方式更加多元异质,从而以不同的视角来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
展览设计研究
展览设计探讨如何将策展的观察与思考进行表达与传播。其首要目的在于对解释性区域的规划,是一种由多种专业元素构成的同步协作,并随着语言表达与视觉表现之间的对话而逐步展开的辩证过程。展览设计介于美术、建筑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并带有历史环境的痕迹,而当代展览的理念一直都在变化。作为构建创作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展览呈现了一种共享的、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各学科交叉参与的过程。展览通过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暂时性、偶发性,以及高度不确定性为人们提供一种面向当下的路径。是如何利用具体的、内在的陈述模式为其观者构建意义的。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