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仍否享有写作、想象、造梦的绝对优势?

2022-06-16

2022年第二届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海报

2022年5月28、29日,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和艾厂人工智能中心(Aiiiii Art Center)共同承办的第二届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采取线上连线的方式如期举办。18位来自艺术、设计、文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演讲嘉宾,在本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主题“(量子(量子(量子()))):人工想象力”,分上下午四个场次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演讲及对谈。论坛举办之时,主办及承办方所在的上海尚因疫情原因无法组织线下场次,但截止至6月2日活动直播在7个媒体平台的观看总量达到了 116275人次,所触及观众甚至较往年有了近五倍的增长。


据本届论坛的开场嘉宾、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介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成立十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找创新的动力,在过度技术化的非议不绝于耳的今日,进行一场关于技术的再启蒙变得十分必要。今年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以“人工想象力”为切入点,重新回到艺术与技术的原始联结处,试图以量子力学赋能21世纪的文艺复兴。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及艾厂人工智能中心,便是在艺术与科技均已被认为高度发展的2021年,为针对人工智能与艺术及设计的课题展开学术研讨而正式启动的。论坛的三位学术主持——康思大(Kostas Terzidis)、菲利波·法布罗基尼(Filippo Fabrocini)和张周捷——分别在各自的欢迎致辞里,对于为何在当下处境中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AI”定位为“人工想象力”(Artificial Imagination)且选择了“量子力学”作为研讨角度及方法作了简要的说明:以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所阐释的不确定性原理而被大众了解的量子力学,提示了观察者效应对客体和主体的颠覆。由此推演,智能和想象力都不再理所当然地作为人类乃至生物的专属。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数字艺术加速迭代的今日,本届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的诸位讲者以自身专业角度对量子力学和人工智能的探索,不仅是一次为定义“人工想象力”而作出的共同努力,更是一场在追问智性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触碰未来的集体冒险。


(量子(量子(量子()))):人工想象力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仍否享有写作、想象、造梦的绝对优势? 

2022.05.28 AM

菲利波·法布罗基尼

量子童话:弯折硬币历险记

第一场会议首位进行演讲的菲利波·法布罗基尼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可持续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同时也隶属于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的计算应用研究所。他以 《量子童话:弯折硬币历险记 》(Quantum Tales: The Tale of the Crooked Coin)为题,结合两篇合著论文的成果,从传统上用于判别机器是否具备思维能力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延伸到对创造力的机械特征的讨论。在菲利波看来,图灵测试本质上是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语言游戏,其发明意图并不在于将机器与人脑进行对比,而在于向人们对自身认知官能和审美官能的确信发出挑战。所谓人工智能艺术,是人造机器在脱离人的意志的条件下进行的审美对象的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天才角色从艺术创造场景中被移除。一旦人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并非由人类所创造但最终却被人类称为艺术品的对象的魅力,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就成功被动摇。

雷菲克·安纳多尔

机器思维中的空间

如果说菲利波教授仍是在理论层面上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去祛魅,随后进行演讲的土耳其裔美国新媒体艺术家雷菲克·安纳多尔(Refik Anadol)则是以创作实例宣告“做梦”也不再是以人类为代表的生物的专属。在题为《机器思维中的空间》(Space in the Mind of a Machine)的演讲中,雷菲克介绍了其团队多件在建筑和公共环境中以算法搭建数字空间的艺术作品。其中,2017年受土耳其研究单位 SALT Research委托创作的《数据库之梦》(Archive Dreaming)便是雷菲克运用谷歌的机器学习算法对170万份馆藏图像进行搜索分类,训练生成个突破现实建筑局限的可视化神经网络,参观者在其中能直观感受到数据被转化为了沉浸式的知识及生命体验。这种“人工造梦”的技术,在随后雷菲克团队在柏林的公共项目《自然之梦》(Nature Dream)以及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委托而基于其数据库创作的多件“机械幻象”(Machine Hallucinations)系列作品当中均有体现。

雷菲克·安纳多尔,《数据库之梦》,2017年


安德鲁·维特

人工智能和超标量设计

同样在空间中思考人工智能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实践课程副教授、Certain Measures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安德鲁·维特(Andrew Witt)已经是第二年参加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在今年的演讲《人工智能和超标量设计》(AI and Superscalar Design )当中,安德鲁重点介绍了工作室为迪拜未来基金会(Dubai Future Foundation)的未来博物馆(Museum of the Future)所设计的观测项目:球镜(Geoscope)和苗圃(Nursery)。球镜是通过数字可视化技术建立的从宏观地球到微观宇宙的球监测系统,而苗圃则借助物理模型和全息影像向参观者展示了数十个由基因工程培育的物种孵化器。安德鲁将这两个观测项目视为借助人工智能而实现的新型科幻作品,是结合建筑设计、算法和生物科学而创作的“小说”,其“读者”可以从中窥见一个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后更绿色的未来。

迪拜未来博物馆“苗圃”观测项目部分培养基模型 © Certain Measures

刘宇昆

我和“智能刘宇昆”协同写作的轶事

曾获星云奖、雨果奖的科幻作家刘宇昆(Ken Liu)也紧随其后在题为《 我和“智能刘宇昆”协同写作的轶事》 (What Is It Like to Write With a Machine Version of Yourself?)的演讲中谈到了故事讲述(Storytelling)的重要性。尽管刘宇昆认为音乐和影像创作早已和人工智能密不可分,但在疫情以前他仍认为这种科技未能深入与写作结合。然而,认定具象故事是人类认知世界及各种抽象概念的唯一途径的刘宇昆,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意识到了算法持续且不易被察觉地向人们输送着各种鱼龙混杂的“故事”,这种方式实质上已经从材料层面影响了写作。为此他特意训练了名为“智能刘宇昆”的人工智能,但最终成形的《每个人类和AI都需要知道的50件事》并非由人工智能独立完成,而是人类刘宇昆和智能刘宇昆合作的产物。而人与机器相互控制和协作生成一个作品的纠缠过程,就是此次他与人工智能协同写作的最大收获。

主持圆桌讨论环节的菲利波教授就刘宇昆谈及的人类认知方式提出了质疑,在菲利波看来,人类躯体的限制性也许正是造成人类只能通过具象故事进行认知的原因,但不拥有身体的机器也许能够拥有一种区别于人类的故事讲述方式,进而挑战人类社会的固有认知。刘宇昆在回应中将问题延伸到了人工智能在法律框架下的权责问题上,安德鲁·维特也就自动驾驶所造成的人类伤亡事件的责任判定的例子,对人工智能对我们当前社会伦理及人类价值观可能造成的影响作出了讨论。但正如最初菲利波教授就图灵测试而指出的,人工智能的目标并不在对人的模拟,想象一个人类与机器共生共存、相互影响、彼此帮助的世界,才有可能推动真正的进步。


(量子(量子(量子()))):人工想象力

如何通过叩问想象力本质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

2022.05.28 PM

许煜

想象力与无穷之物——审阅人工想象力

对想象力的讨论从来是一条为通往更宽广世界而开辟的道路,因为在本质上,审美行为就与伦理、教育、社会建构等问题相勾连。第二场会议开篇,在德国吕讷堡大学取得了哲学教授资格,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的哲学家许煜(Yuk Hui)以《想象力与无穷之物——审阅人工想象力》(Imagination and Infinite - A Critique of Artificial Imagination)为题目,从想象力作为生成图像的能力这一本源出发,结合其导师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所总结的人类大脑“直觉了解-想象复制-概念认知”的三大功能以及莱布尼茨对宇宙运作的数学理解,说明仅存于人类脑海的无限概念实质上受制于有限的认知环境,而受可穷性限制的算法却可能可以达到“崇高”层级的审美极限。在演讲最后,许煜又基于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对审美关系的器官学(organological) 功能的论证,呼吁人们将“人工想象力”纳入对蔡元培所推广的美育工作中来,提供一种以艺术解决现存问题的可能性。

乔安娜·泽林斯卡

非人类创造力:人工想象:人类预判

在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媒体哲学课程和批判性数字实践课程的乔安娜·泽林斯卡(Joanna Zylinska)自身也是一位艺术家、作家、策展人,在演讲《非人类创造力:人工想象:人类的预判》(Nonhuman Creativity : Artificial Imagination : Human Anticipation)中,乔安娜开门见山地指出人工智能艺术的意义就在于调动非人创造力为人类的思考和行动赋能。具体而言,乔安娜首先指出人类创造力的部分非人类特性是非人类创造力的认识前提,目前已经实现的大量机器绘画的例子也在实践层面说明了人类是可以在接受人类创作主体缺失的情况下感受到审美愉悦。乔安娜本人也借助生成对抗网络StyleGAN2模型,成功创作了一部复刻了法国导演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科幻电影《堤》(La Jetée,1962)视觉风格且包含完整故事线的影像作品。无论是搭载画笔的机器人还是生成对抗网络,非人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不符合人类常识的影像,例如无意义的曲线和长得像肝脏的人脸,然而这些“错误”都最终被认可为“创意”。按照后人类主义的批判视角,人类非但会将错误识别为创意,甚至创意就是一种非功能性的过剩。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人们才可能去想象并主动绘制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根据科幻电影《堤》合成的影片《世界的馈赠》(A Gift of the World)静帧合集,2020年 © Joanna Zylinska

阿德里安·诺茨

艺术语境下的量子随机性

意义的架空也是下一位讲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人工智能中心的策展人——阿德里安·诺茨(Adrian Notz)在《艺术语境下的量子随机性》(Artistic Quantum Randomness)当中提到的重要概念。阿德里安回顾了欧洲一战后梦想着借助艺术和技术实现重建社会的艺术潮流,其中就包含了诞生于苏黎世、以荒诞和无意义为特征的达达主义。作为达达主义的开创者之一,汉斯·阿尔普(Hans Arp)认为随机性并不仅仅是一种现象,随机性是一些创造的基础法则。阿德里安将该思想与本次会议主题相结合,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延伸出了“量子随机性”(Quantum Randomness)概念。一位在量子计算实验室工作的艺术工程师向阿德里安所解释的,生成对抗网络创造的图像并不指向现实对象,只是呼应了图像观察者储存在脑海中的形象。但这种人与机器的交流与人类之间的交流也许没有本质的不同,人与人交流当中彼此误解本就是常态,误解并不影响人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激发双方的想象力,在纠缠中相互改变共同成长。阿德里安由此指出,只要人类能够贯彻哲学先贤交流对话的传统,就能够借助量子计算的优势,利用量子随机性实现一种对社群共同体而言可接触的、融入性的人工智能技术。

诺拉·巴德里(Nora al-Badri),《解放》(Disentangled)局部,2017年 © Adrian Notz

斯佩拉·彼得里奇

植物机

新媒体艺术家斯佩拉·彼得里奇 (Špela Petrič)将交流的对象延伸到了植物界。在演讲《植物机》(On the PlantMachine)当中,斯佩拉向听众介绍了她与多位文化工作者及研究员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缓解生态危机所作的项目,团队针对农业生产制作了天气预测和虫害识别等计算程序。其中较特别的是团队邀请了一位唇语师来解读微观摄影机所拍摄的叶孔开合影像,并借助人工智能识别程序为这组影响“还原”了声音。尽管人们可以认为这仅仅是拟人主义(ahthropomorphism)的一种滑稽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该实验提供了植物使用语言交流的可能性。整个植物机项目的意义也在于向人们揭示互动与交流的丰富性,借助机械和数字平台,创造人工智能、植物与人类共同“玩耍”的可能。

植物机项目之“非显著语言研究所:唇语解读”(Institute for Inconspicuous Languages: Reading Lips)陈列现场 © Špela Petrič

魏颖

激进的基因和隐藏的自然——从人工到合成世界

首日最后一位讲者魏颖(Jo Wei)是活跃在全球科技艺术领域的策展人和研究者,她在题为《激进的基因和隐藏的自然——从人工到合成世界》(Radical Gene and Hidden Nature —— from Artificial to Synthetic Worlds)的演讲中也先后回顾了科技高度发展所引起对世界的祛魅和自然之死的担忧,以及2019年所策划的名为“准自然”的展览。通过对思想史当中自然观进行追溯,并结合当下艺术家对生物伦理的思考,魏颖再次强调了在“人工想象力”的主题下,重提生物与自然对于理解当前人类社会中艺术与科学的纠缠的重要性。

康思大教授在圆桌讨论环节与本场会议的嘉宾进行了在人工智能的思考框架下,关于语言、逻辑、随机性和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乔安娜在回应魏颖关于何以言“创意就是一种非功能性的过剩”的过程中,再次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以及“无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阿德里安也就此从达达主义的角度强调释放随机性并拥抱“无意义”的潜在价值。在斯佩拉以自动化农业发展现状来说明人类常识的非常识化现象之后,康思大也将思考的命题引申到了人工智能对出于疫情紧急状态下人类个体思考方式的改造可能之上。


(量子(量子(量子()))):人工想象力

人类社会在多大程度上为迎接人工智能作出了准备?

2022.05.29 AM

陈楸帆

超越思考:科幻小说如何重塑我们的未来?

科幻作家、策展人、编剧陈楸帆(Stanley Chan)以题为《超越思考:科幻小说如何重塑我们的未来?》(Think Beyond: How Can Science Fiction Re-design Our Future?)的演讲启动本届论坛的第三场会议。陈楸帆首先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在不同时局和困境中爆发的三次科幻小说创作高潮,并分享了他本人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后创作的小说《无接触之恋》(Contactless Love)。这篇作品被收录在陈楸帆与李开复合著的科幻小说集《AI未来进行式》当中,是双方希望通过故事讲述来引导人们对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建造之间的关系。同年在名为“共生纪”的实验项目中,陈楸帆还邀请了多名科幻作家与人工智能合作进行共创写作,同样也是试图改变人类与人工智能为竞争关系的偏见。

凯林·布里克

Ai-制造:人工智能和数字现成品

为人类提供反思人工智能的灵感的不仅限于近现代的科幻小说,来自英国的视觉艺术家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甚至在中国古籍《列子·汤问》中巧匠偃师和周穆王的故事当中找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原型。在演讲《Ai-制造:人工智能和数字现成品》(Ai-mad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Readymades )中,凯林·布里克分享了偃师因为“所造能倡者”能“则歌合律”“则舞应节”而被周穆王质疑为骗子,最终只能将机器人肢解再重组以证清白的故事。该传说启发了凯林·布里克关于人工智能艺术如何在社会层面得到认可的思考。凯林·布里与墨西哥建筑师的阿图罗·穆埃拉(Arturo Muela)合作运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现成数码图像创造了“Ai-制造”系列作品,并将作品提交给了墨西哥政府。按照当地律法,艺术作品一旦通过政府审查就能进入国家收藏,同时艺术家需要向政府缴税。收到征税通知的一刻被凯林·布里视作人工智能艺术被社会认可的一道里程碑。就如同当年杜尚以现成品重新定义了艺术,人工智能利用数字现成品制造的图像被国家系统认可为艺术品,便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人工智能。而人类也由此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更包容性的、更关注伦理道德的视角去进行思考和创作。

AIMADE系列作品(右)及《雨后》(After the Rain,左)在SoArt Shanghai陈列现场, 2022年 © Celyn Bricker

安东尼诺·马西亚诺

连接人工智能和量子世界间的桥梁

但能够融入现实社会的人工智能与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究竟如何被联系在一起?在题为《连接人工智能和量子世界间的桥梁》(Brid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Quantum World )的演讲中,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成员、意大利大学与研究部教授、复旦大学副教授,安东尼诺·马西亚诺(Antonino Marciano),从通常以“薛定谔的猫”阐释的态叠加原理背后的路径积分(Path integral),一步步向听众解释何为量子比特,而编码拓扑信息又是如何在量子计算机当中实现运用量子比特的多维算法。在安东尼诺看来,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之间的连续性不仅体现在量子计算机的发明,更存在于由量子引力(Quantun Gravity)和量子神经网络(Quantum Neural Network)表现的普适性(universality)。量子力学的普适架构,促使人们去思考在现实世界中的态叠加和纠缠,作为本场论坛得以开展前提的互联网就蕴含了无数节点和可能性。

张峥

人工智能艺术,元宇宙及IWT项目

亚马逊云科技(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资深首席科学家、创始人、院长,张峥(Zheng Zhang)同样以技术为出发点谈论了社会建设层面的一些思考。张峥在演讲《人工智能艺术,元宇宙及IWT项目》(AI Art, Metaverse, and Project IWT)中首先尝试破除大众对人工智能艺术约等于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的误解,并以虚拟会议、线上音乐会等实例肯定了人类已经能够享受元宇宙所带来的便利的事实,但同时张峥教授指出,在整个社会层面能够接触并理解此类先进技术的人群仅占总人口极小的比例,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大多数偏远城镇和乡村的居民可能永远都不会接受高端科技教育,无法通过受教育和职业培训获得改造世界观的机会,人类社会的总体常识也无法得到发展。由此张铮教授提出了在传统教育体系之外推广“IWT项目”(Ideas Worth Teaching)的必要性,并呼吁人们越是在科技发达的社会越要放下对彼此的偏见。

尼尔·里奇

机器人艾达:机器人艺术家还是行骗艺术家

也正由于社会整体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仍处于十分蒙昧的状态,大众目前对人工智能投射的情感也往往混杂且错位。DigitalFUTURES数字未来的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欧洲研究生院的教授,尼尔·里奇(Neil Leach)在演讲《机器人艾达:机器人艺术家还是行骗艺术家 》(Ai-Da: Robot Artist or Con Artist?)开篇就指出了大众将人工智能理解为人形机器人的误区,其中以女性当代艺术家形象被宣传的机器人艾达更是将“拟人主义”“女性幻想”“神化创造力”等多个思想陷阱汇于一身。但尼尔·里奇并不是要否定人工智能的能力,作为建筑师的他援引了首日演讲的雷菲克·安纳多尔与扎哈·哈迪德工作室合作在扎哈身后继续“创造”建筑的例子。尼尔·里奇称,雷菲克在2019年使用早期的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无数个建筑图像中,已有其中几个也已经能够给人类观察者带来引发被人工智能超越的恐惧的“史普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尼尔·里奇认为当下是一个转折点,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快,将其纳入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要务,他此次的演讲是希望像玛格丽特·布莱顿(Margaret A.Boden)宣告“创造力并非神话”(There is nothing magical about creativity)那样,为人工智能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应用祛魅,让今日的学生能够以更正确的态度拥抱技术,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运用技术。

在第三场圆桌讨论中,负责主持的菲利波教授引导本场讲者进行了火花四溅的探讨,不仅涉及了人工智能应用的规模问题,还对量子计算能否产生意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争辩,最后以在当前社会当中如何以人工智能思考爱和人类躯体的提问结束了上午的对谈。


(量子(量子(量子()))):人工想象力

人类何以迫切对人工智能和量子力学进行反思?

2022.05.29 PM

约翰·萨卡拉

从控制到亲缘:超越人类世界的生态修复

最后一场会议的讲者分别从生态、伦理、艺术史和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分别谈论了思考人工智能和量子力学的迫切性。作家、策展人、教授,约翰·萨卡拉(John Thackara)在演讲《从控制到亲缘:超越人类世界的生态修复》(From Control, to Kinship: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a More Than Human World)中指出,对庞杂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计量和分析需要极大的信息储存和计算能力,开源平台TreesAI就为此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生态修复从本质上需要改变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以超越理性的方式理解“万物联结”“自然共生”等抽象概念,而人工智能艺术就极可能推动后者的实现。因此,约翰·萨卡拉并不将人工智能限制于虚拟世界,而将其视为重新建立“生命”与“真实”之间联系的工具。

米克·格里尔森

计算智能系统的伦理学 - 创意行业在人工智能和伦理学领域面临的危机

事实上,人工智能艺术在大众认知层面更多与“假”联系在一起。伦敦艺术大学创意计算机学院教授、研究负责人米克·格里尔森(Mick Grierson)在演讲《计算智能系统的伦理学 - 创意行业在人工智能和伦理学领域面临的危机》(Ethics of Computationally Intelligent Systems - Issues Fac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AI and Ethics) 中回顾了何为机器的深度学习,以及他所带领的学生团队如何通过能够合成现实中不存在的人脸的生成对抗网络,将华纳公司的多部现存电影片段重制为一部看似“全新”的电影并上传至互联网的例子,邀请听众一起思考人工智能介入创意行业后版权和著作权的问题。算法开源和私人所有权之间的冲突已经通过音乐、艺术等多个行业实例得到了印证和关注,2018年人工智能艺术的团队Obvious的作品在佳士得以天价售出,其背后算法的设计者罗比·巴拉特(Robbie Barrat)却没有在这场交易中收到一分钱,此类伦理危机已经开始推动法律界作出反省,但改变的发生还需要更广泛的思考和参与。

莎宾娜·赫梅尔斯巴赫

新领域——作为艺术工具的人工智能

Obvious的案例也出现在了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House of Electronic Arts)总监莎宾娜·赫梅尔斯巴赫(Sabine Himmelsbach)题为《新领域——作为艺术工具的人工智能》(New Territories – AI as Artistic Tool)的演讲中。她更多从作品创作、策展以及机构发展的角度,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渗透。运用尖端技术、反思技术就是当代艺术的常态,在莎宾娜看来,Obvious的创作实际上与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推动的计算机艺术运动一脉相承,她与团队在2019年策划的展览“纠缠现实:与AI共生”(Entangled Realities: Living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展览设计,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也建立了数字作品的收藏。莎宾娜在最后援引视觉艺术家詹姆斯·布德勒(James Bridle)的观点发出呼吁:当我们身处的现实已经和人工智能深入纠缠在一起时,我们更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考方式,超越现有的理性框架。

Mario Klingemann, 《不思议之镜》(Uncanny Mirror,2018)在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纠缠现实:与AI共生”展览现场,2019年 © Photo: Franz Wamhof

康思大

生存同毁灭:量子时代的创造力

身处上海的康思大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以题目《生存同毁灭:量子时代的创造力》(To Be and Not to Be: Creativity in the Time of Quantum)分享了在两个多月以来的特殊处境中个体是如何体验到自我中心主义的失效以及可能性的叠加状态,但生活中面团发酵和食品烹饪的经验又帮助他反思了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联系。现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的康思大受此期间热议的诽谤案庭审新闻启发,编写了一个随机组合句子主谓宾成分的代码,模拟了行为真相的难以捉摸。如果说失控是康思大教授在近段时间最深刻的体会,敦促人类在使用工具之时谨慎三思就是他最想传达的信息。


艾厂人工智能中心自建立以来举办了两届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从首届论坛生发的人工智能艺术展览“沙之书”也于2021年10月30日在艾厂人工智能中心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实体空间顺利开幕。2022年5月28、29日18位艺术家、设计师、学者关于人工想象力为期两天对谈,不仅可以被视作该人工智能艺术展览第二版本的启动宣言,更是在当下不确定状况下的一次积极预言。



撰文 / 郝舟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人工智能 论坛

1523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