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乘元宇宙之风而起的虚拟偶像该何去何从?
-
2022-06-13
元宇宙降临,虚拟偶像时代到来。前有AI合成主播上岗,后有“华智冰”“柳夜熙”等虚拟偶像走红,再到“AYAYI”、翎担当品牌代言人……近年来,虚拟偶像行业风头渐盛。
从图新鲜到用实际行动支持虚拟偶像,再到消费带动与收入不对等争议,随着更多幕后内容浮出水面,对虚拟偶像规范化和健康化发展的呼声愈来愈高。业界人士认为,不管是个人运营还是企业行为,虚拟偶像行业只有建立起权责尺度和行为底线,才能让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与文化价值真正“合体”,创造应有的价值。
虚拟偶像是由电脑图形化、AI(人工智能)、运动捕捉等技术制作而成的数字形象,一般具备人的外观、性格、行为特征。结合特定的人物设定、故事背景和兴趣喜好,虚拟偶像能满足多元需求。可以说,虚拟偶像是基于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而发展出的新业态。
据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虚拟人产业商业化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47.9亿元、62.2亿元,预计2025年达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涉及娱乐、直播、视频等。
在目前国内最大的虚拟主播社区哔哩哔哩,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超过3万名虚拟主播开播,同比增长40%;腾讯则借自有游戏和动漫IP内容衍生虚拟偶像,打造出炫舞IP衍生的星瞳、王者荣耀团队的虚拟男团无限王者团等;在视频领域,爱奇艺推出过虚拟人物选秀节目《跨次元新星》。
2020年,中国内地女虚拟歌手洛天依的直播首秀在线观众一度达300万人,近200万人进行了打赏互动;2021年,虚拟偶像女团A—SOUL成员“珈乐”生日会获得197万元的营收额,创下当年B站单个虚拟主播的最高日营收纪录。今年,在虚拟艺人泠鸢yousa的10周年纪念日,B站经官方授权联合代理发布的限量3000个「泠鸢十周年纪念数字藏品」即B站首款虚拟偶像数字藏品,有超过10万人预约了抽签购买。
跟真实偶像一样,虚拟偶像也需要个人品质和业务能力这两大软、硬件来吸引粉丝。硬件就是要有实现业务能力和粉丝沟通的“虚拟技术”,软件则是其皮下的“人设”要有思想与内涵。
随着AI、CGI技术日益成熟,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的应用推广等,虚拟偶像未来在交互端和呈现端与粉丝们的沟通场景和沟通模式,也必将继续升级。
而在技术之外,虚拟偶像的“人性”和“内涵”构成的“灵魂魅力”才是吸粉关键。许多虚拟偶像背后都有真实人物,这被称为“中之人”。“虚拟偶像的外形、人设都是经过打磨的,符合我们对理想偶像的期待。”“00后”大学生阿依说,这种“人情味”是自己喜欢虚拟偶像的重要原因。
当虚拟人以独特人设和完美形象成为受年轻人追捧的偶像,情感转化成市场号召力,其价值也得到更多挖掘。
对企业而言,虚拟偶像可以开直播、录综艺、拍电影,还能当客服、代言品牌,既可以创新营销载体和手段,又可以增值品牌无形资产,吸引年轻用户,商业前景十分广阔。更重要的是,与真人偶像相比,虚拟偶像代言费用低,运营成本也不高。“他们可以有许多分身,24小时全天候在线,因言论不当、生活作风等问题‘翻车’‘塌房’的可能性小,大大降低了代言品牌信誉受损的风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的今天,虚拟偶像的出现正合胃口,同时也为品牌IP赋予了更多内涵和价值。”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说。业内专家也认为,虚拟偶像凭借在影视、游戏、直播等领域率先发展的经验,将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到更多应用场景,重构服务形态。
用户买单,优势明显,一边收获关注度,一边令品牌方和运营方满意,虚拟偶像似乎为文娱等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完美选项。但这是否意味着这个领域会一直“顺风顺水”?从最近珈乐官宣“休眠”,众多粉丝为“中之人”维权的情况看,“永不塌房”的噱头并非牢不可破。
珈乐的“中之人”称,工作期间存在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简陋、直播与训练强度大、被动态捕捉设备划伤未受公司重视等情况。对此,A—SOUL官方账号则回应,珈乐“休眠”后团队4位成员的收入为“固定收入+奖金+直播(B站和抖音)总流水10%”,不存在霸凌、压榨情况。随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人力社保局对事件进行调查后也回应:“未发现涉事企业存在克扣工资和强迫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除了“中之人”权责问题,业内人士还指出虚拟偶像吸引力虽高,但打造成本不低,产业链下游消费端发达,但上游技术端仍较为薄弱,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这种情况下,人设单薄化、形象同质化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创意匮乏,就难以有效确立知识产权,最终影响长效发展。”不少资深从业者表示。
虚拟人的故事还在持续演进,随着元宇宙渗透的加速,未来虚拟人或许将爆出更大的能量。但虚拟偶像并非无懈可击,还需重视价值定位,打好行业基础,与场景和用户需求适配。专家指出,要想乘风而上,虚拟偶像就要突出社会价值、丰富文化内涵、增进情感认同与共鸣。通过“虚实结合”,建立起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小众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
一方面,人设要想立得住、立得久,需充分肯定“中之人”运营的价值,对“中之人”合法权益与职业操守进行规范。相关企业也需加强自律,确保虚拟偶像参与的商业活动真实、合法、健康,确保相关内容产品的价值取向正确。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需做好虚拟偶像市场调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该市场的规范管理,引导产业在正轨上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水平迭代和IP打造是关键。虚拟偶像虽以“虚”立身,但若要长效发展,必须扎实基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注重知识产权问题,更要做好内容把控和价值引领,确保虚拟偶像的言行规范,提升文化相关产品及活动的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界面文化、公关界的007、中国文化报及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hiuzse404)~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