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释放博物馆的力量——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讲座
-
原创 2022-06-13
2022年4月20日至5月20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为迎接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推出释放博物馆的力量——“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线上学术讲座。讲座邀请国内外在博物馆管理、策展、运营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的专家学者,为高校博物馆学专业学子和博物馆从业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和经验。系列讲座共举行4场报告,47万余人次参加,并被国家文物局网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微博等转载或同步直播。
第一讲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特聘中国艺术主任孙志新研究员主讲,题目为“美国大学的博物馆”。
美国大学博物馆规模庞大,历史悠久。首座大学博物馆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832年,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位居其后,创建于1882年。在大学博物馆运营中,馆长是其运行机制的核心,各部门主管由馆长聘任,基本是由学校艺术史系学者兼任;馆中还设有顾问委员会,由大学校友、资深学者、社会名流等组成,主要为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并协调合作。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还与艺术图书馆相互配合,为艺术史系的发展提供深厚的基础。
大学博物馆面对互联网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当收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带来设备、保护、专业人员配备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博物馆人与高校学者之间观念和方法的分歧,例如艺术史学者认为博物馆需要阐释艺术内涵,揭示其高度的人文价值;博物馆人则认为要去掉其神秘感,解决博物馆展览与其研究前沿脱节的问题——但总体来讲,博物馆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大于它们的分歧。
第二讲由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研究员主讲,题目为“错位与偏差:中国博物馆的另一面”。
王志强认为,博物馆具有“公众面”和“非公众面”两种视角,但博物馆的另一面“非公众面”急需得到学界关注。在“非公众面”,我国博物馆在引进国外理论,并试图对其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出现了从制度到实务的偏差,在博物馆准入制度、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博物馆的公共性与博物馆内循环现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面对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博物馆改革工作的宏观指导,博物馆缺少自身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与基层使命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博物馆运营发展的战略规划需将博物馆的愿景、目标、价值及策略等涵盖其中,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实施,走出事业单位局限,自主完成目标跨越。
博物馆学专业人才数量供给不足、需求与供给对位不清也是博物馆“非公众面”的主要偏差。他认为,在今后的博物馆学专业供给中,需增加探讨中国特色博物馆理论、解读国家文化政策、研习新技术与艺术修养等科目,坚持复合型与专家型人才并重。
第三讲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教授主讲,题目为“加强‘四位一体’的博物馆传播利用体系建设”。
陆建松认为,我国博物馆仍存在文物合理利用不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博物馆缺乏文物价值传播利用体系的有力支撑。推进文物价值的传播利用,不能仅仅依靠传播利用这一个环节,而应发挥收藏、研究、阐释和传播利用四者的合力,并形成“四位一体、前后贯通”的文物传播利用体系。
我国博物馆在这四个方面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藏品体系普遍薄弱,有时难以有效支撑其研究和传播利用。文物研究远未达到透物见人的高度,难以对传播利用构成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不重视文物研究成果的阐释转化,普遍缺乏内容策划与“编剧”的能力。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的运用,创新有待提升。因此,博物馆需要加强“四位一体”的博物馆传播利用体系建设:以传播利用为导向强化博物馆收藏体系建设,强化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强化研究成果向传播利用转化,并以文物价值传播为导向创新博物馆传播利用方式。
第四讲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杜鹏飞教授主讲,题目为“大学博物馆发展路径思考”。
杜鹏飞认为,无论是西方博物馆,还是中国博物馆,都与大学渊源深厚。他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例,解读了大学博物馆的运营理念和发展模式。清华艺博2016年9月正式开馆,拥有典藏部、展览部和事业发展部等八个部门,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朝气蓬勃的工作团队。清华艺博还与国内外各文博机构直接对接合作,举办了85项涉及古今中外的展览,得到业内高度评价。疫情期间,还举办“窗口·2020——疫情期间图像档案”线上展览,面向全球直播,取得了很大成功。
杜鹏飞赞同陆教授提出的“四位一体”的传播利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五位一体’的美育体系”,包括以美育为内涵的传播利用导向;以专业性为保障的“专通公”,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公共教育相结合;以展览为中心的“藏研展创育”,即收藏、研究、展览、文创和教育五位一体。
据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唐淼介绍,该馆自2013年正式开放以来,一直积极发挥其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功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立足“文化展示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继续为学科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共服务贡献力量,努力建设成为可以认识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文化场所。
刊于6月14日《中国文物报》6版
投稿:wwbbowuguan@163.com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