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马王堆主要发掘者、湖南省博原馆长熊传薪去世

2022-06-23

长沙马王堆汉墓主要发掘者熊传薪6月21日7时15分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2岁。记者向其亲属证实了这个消息。


熊传薪(左)与考古学者单先进。熊传薪家属供


据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研究专家喻燕姣教授介绍,熊传薪是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主要发掘者,全程参与了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的发掘。此后多年来,熊传薪致力于对马王堆汉墓的研究,对其文化价值的发掘、宣传推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青铜器研究专家熊建华表示,熊传薪还是青铜器研究专家,提出了湖南商周青铜器中原型、混合型、地方型“三型说”。


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湖南省博物馆供图


熊传薪,男,1940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196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9月到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从事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文物博物馆管理四十余年。曾任原湖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曾先后负责、主持和参加了长沙、益阳、常德等地从商周至宋元时期上千座古墓葬的发掘。特别是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临澧、澧县、湘乡大型楚墓,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和衡阳东汉墓的发掘;参与了石门皂市、宁乡炭河里、长沙铜官窑等古遗址和古窑址的发掘。先后参加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长沙马王堆二号、三号汉墓发掘报告》《唐代长沙窑》《中国青铜器》《中国重大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发掘记》《中国青铜器全集》第十卷等著作的编写。(湖南日报)


    延伸阅读    



马王堆汉墓 曾躲过“三劫”
广州日报  张丹

熊传薪


“考古,能够让实物‘说’出历史。”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者熊传薪说。

1971年12月底,湖南长沙马王堆,在医院挖防空洞施工时,工人发现了遇明火呈蓝色火焰的磷火。随后,这个消息传到了湖南省博物馆。

“在我们去现场看过之后,确认工地出现的是两座墓葬,而且保存得十分好。”熊传薪说,自此,马王堆汉墓在两千多年后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熊传薪如今已经近80岁,他说现在已经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以前还会写些散记、传记,现在则主要做一些考证留给后人。“对待人生,不仅要乐观,更要客观。”

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似乎完全找不到任何马王堆汉墓遗址的痕迹。记者询问医院门口的小店老板马王堆汉墓所在,他五六岁的儿子抢着回答:“现在就只有一座墓还在,其他两座墓都回填了,就在这栋楼后边的土堆上。”

顺着店主儿子的指示,记者发现了路口一个指示牌上写着“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坑”,拾级而上,终于看到了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坑”。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为研究历史走上考古路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在湖南博物馆。”熊传薪说。

他1940年出生在湖南益阳桃江县,今年已经79岁。“我已经是近80岁的人了。”熊传薪笑着告诉记者,已经在长沙生活多年的他,对长沙的冬天早有准备,不但在家中也穿了厚厚的棉衣,而且还专门在经常工作的书房开了一台暖风机。“走,到书房去聊,客厅冷。”

熊传薪在10岁时随父母到了武汉,过了两年他又随父母去了重庆生活。“我父亲是铁路上的,当时正好赶上成渝铁路通车,就到重庆工作了。”他回忆说,那时是1952年6月28日,他和家人赶在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之前到了重庆,之后便在重庆经历了自己的初高中时光。

“其实我那时成绩还比较好的,有机会保送去读尖端的理工科专业如导弹、原子能等,但是我不感兴趣。”熊传薪说,那时他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对文科特别是历史很感兴趣。“学着学着,就会觉得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以,在1959年考大学的时候,熊传薪报考了四川大学的历史系。“当时的大学是五年制,在大三的时候,就从历史系分出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历史专业,另一个就是考古专门化。我就选择了考古专门化。”

熊传薪告诉记者,自己选择考古专业,可能是受到了郭沫若的影响。“当时看过许多郭沫若写的书。”他继续说,当时了解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有许多都埋在了地底下。“很多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内容还是有限,而且像《史记》《汉书》等都是后人追记前人的历史。”

“所以要证明中国悠久的灿烂文化,就要从地下的实物来证实。” 熊传薪说。


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



“你去湖南最合适”

熊传薪回忆说,当时在全国的大学中,只有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三所大学有考古专业,三所大学加起来的毕业生也只有60人。

在1964年大学毕业时,熊传薪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本来是要去北京工作的。“我父亲是湖南人,他那时刚要调回来,正好湖南也有一个名额,加上别人也跟我说,我回去湖南工作最合适。”就这样,熊传薪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工作。

“当时在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中科院在长沙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这里古时是楚国比较重要的地区,搞考古还是比较适合的。”他说,当时根据历史文献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但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证实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都应该是发源地之一。”

去到湖南省博物馆工作后,熊传薪便正式开始了考古生涯。他先是在南岳衡山发现了西汉古墓葬,后又在浏阳发掘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0年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十省市的出土文物展览,在那次展览上我有幸认识了许多人,其中就有郭沫若先生。”熊传薪说,当时郭老已经70多岁了,所以郭老就经常会称他为“小熊”。

针对此前在湖南宁乡出土的青铜器,熊传薪请教郭沫若的看法,“小熊,这些青铜器有可能是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从故宫带出来的,或者是曾国藩在北京做官期间收藏,然后从北京带到了湖南。”

“郭老,您的看法不一定很准确。”熊传薪说,当时他只有30岁左右,而郭老又没什么架子,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我没有什么顾忌,有什么就讲什么,实事求是。”

他说,在1970年之前,湖南的文物考古工作应该只能算是“启蒙阶段”,真正的转折,是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说实话当时我没有估计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熊传薪说,在发掘马王堆汉墓之后,他认为才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灿烂文化的一次重要的考古发掘。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偶人


透过磷火找真相

熊传薪回忆,当时是1971年12月31日下午,长沙正下着大雪,湖南省博物馆接到了上级部门的电话,说在马王堆部队医院挖防空洞时发现了磷火。

“当时的情况是,博物馆都剩下的是‘老弱病残’了,搞考古的年轻人只有我一个。”熊传薪说,当时博物馆还留下六七个“老师傅”。他介绍说,这些人以前是长沙的“土夫子”,也就是生活所迫而进行盗墓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就成了博物馆的“老师傅”。“他们找墓、挖墓还是很有经验的。”

“老师傅告诉我,防空洞下面肯定有墓葬,而且保存很好。”熊传薪说。

“马王堆那个地方我们心里还是有底的,在1951年中科院就曾调查过,发现马王堆的两个土堆实际上埋着墓葬。”熊传薪介绍,当时马王堆所在的那个医院是366医院,该医院是后来才搬过来的,所以并不知道马王堆下面有墓葬,事发时工人们正在医院地底下挖两个交叉的防空洞。

熊传薪说,当时工人在休息的时候发现,洞内的气体遇到了明火燃烧时呈蓝色的火焰。“当时工人就说是遇到了‘鬼火’,但是老师傅们通过经验分析,应该是保存很好、且没有被盗过的墓葬。”

“在我们去看过之后,根据土层的颜色,发现在出现磷火的位置下面,实际上是一个墓坑。”他告诉记者,当时挖的两个防空洞,一个是由东向西,发现了磷火;另一个是由南向北,在进去3米左右的通道右侧发现了白膏泥、木炭。那次挖掘共发现了两座墓葬。

在向上级部门汇报的时候,熊传薪强调,在马王堆发现的是两座墓葬,而不是谣传的“鬼火”,并且墓葬保存很好;此外,两座墓葬已经受到了医院施工的破坏,需要继续发掘,而且需要马上停止施工。

马王堆出土的彩绘陶俑


一号汉墓三次“脱险”

熊传薪说,1972年1月16日早上7时多,10多名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每人扛一条扁担、一担簸箕整队前往。早上9时30分左右,他们和20多个招来的民工聚集到马王堆汉墓,在寒风中开工。

“墓有多深、有多大,要挖多少土方,当时都很难估计。”他继续说,一共加起来只有几十号人,不知要挖到何年何月。当时从早到晚,就是自己挑自己挖。后来只能请求社会力量支援。

熊传薪告诉记者,当时请工人需要花较多钱,请不动,就只能请高中生或大专生,“一是他们年轻,二是学生好奇,三是不用花很多钱,只要管顿饭就行。”

熊传薪回忆说,当时有人认为“干脆只把墓里面的东西掏出来就算了”,但是他认为,“考古不是盗墓,考古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取得完整的资料。” 最终,马王堆汉墓还是按照熊传薪的坚持,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考古发掘。

“在一号墓发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3个盗洞。”熊传薪回忆说,在其中一个长方形的盗洞里面发现了回力鞋,应是新中国成立前有人来盗掘过,这个盗洞距离地表只有两三米;在另外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盗洞里,他们发现了唐代的油灯,还有“开元通宝”的古钱币,这个盗洞距离地表有五六米;此外,还有个盗洞是在墓葬的中央,那是一个直径两米左右、很不规则的盗洞,“这个盗洞是一直往下挖的”。

熊传薪回忆说,尽管当时他们分析该墓葬没有被盗掘过,但是看到这么大的盗洞仍然非常担心。“结果在距离棺椁两三米时,那个盗洞挖歪了,挖到东边去了。”

墓葬文物“独一无二”

“封土下面是白膏泥,之后还有一层木炭,再下面就是棺椁。”熊传薪介绍说,在棺椁上发现了26张篾席,角落上写有“家”字。起初,这些竹席的颜色跟现在的新竹席成色一样为青黄色,但当考古人员把覆于其上的木炭和白膏泥清理后,竹席就变成褐色了。

“当时长沙已经轰动了。” 熊传薪回忆说,当时在马王堆附近已经人山人海,不得不在土堆外面就围起了栏杆。

熊传薪告诉记者,打开棺椁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由于棺椁密封很好,从棺椁盖板上看不到钉子痕迹。“棺椁都是用榫卯结构连接起来的。” 他只能和工人一起小心翼翼地从侧面敲开之后,再从中间取下盖板,一共敲下了三层之后,到第四层才是内棺的盖板。“分别为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朱地彩绘棺、锦饰内棺。”

“当时看到棺椁保存如此完好,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熊传薪说,对于考古人来说,人生中能够遇到保存这么完好的墓葬很震惊。

他介绍说,在墓葬中还发现了两三千件文物,包括漆器、竹器、乐器、丝织品等,但是没有发现铜器。“当时在全国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T型非衣帛画,这可是国宝。” 熊传薪介绍说,这种形式的帛画在当时称为“非衣”,是出殡时所用的幡。

他说,在墓坑内非常狭窄,不好打开内棺,加之天气不好,所以,在1972年4月28日,他们用吊车将包括内棺在内的三重棺一起运到了湖南省博物馆。

“我们当时就说,今晚开棺一定要按照考古程序。” 因此直到29日凌晨5点左右,考古人员才看到里面那位两千多年前的‘老太太’的脸部。

熊传薪说,当时棺材里面是满满一棺材棕黄色的水,而尸体上还裹着被子和衣服,“那些丝织品就像豆腐一样,一动就是一个洞。”

1972年8月3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刊发了长沙马王堆发现汉墓的报道,之后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发了报道。随后在1973年~1974年,他又和同事们进一步发掘了马王堆二号、三号墓。

“留一些资料给后人”

“马王堆汉墓在中国考古学留下了很重要的篇章。”熊传薪说,在马王堆汉墓发掘之后,1974年兵马俑,1978年曾侯乙墓等重大的考古发现才相继被发掘。通过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才引起了各省市对文物考古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熊传薪告诉记者,虽然在1972年之后,他也发现了许多大型墓葬遗址,但从事了一辈子考古,最自豪的还是能有机会发掘马王堆汉墓。 “我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还是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还是马王堆汉墓的发掘。”熊传薪说,湖南还是出土南方地区青铜器比较重要的一个地区,湖南为什么这么多青铜器?它到底来自哪里?到现在都还是各有各的看法,没有取得完整的意见。“我相信随着考古的进一步深入,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

“人,一辈子要忠于自己爱好的事业。”熊传薪说,现在社会进步很大,在学术上一定要防止浮躁、臆想,不要把以前已经有过论证的东西随意推翻。

“考古一辈子,我就是希望为中华文化的历史再增添一些资料。”


图文:湖南日报+广州日报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马王堆 发掘者 湖南省博原馆长

1021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