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127岁北京丰台站华丽转身 | 清华美院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助力“丰泽八方”
-
原创 2022-06-21

2022年6月20日,拥有127年历史的北京丰台站,作为国内首个采用普速、高速双层车场设计的铁路枢纽站,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以“丰泽八方”之姿正式开放运营。
北京丰台站是京津冀地区重点铁路客站建设的集大成收官之作,也是“十三五”迈入“十四五”规划之际,中国铁路客站建设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增益型的承上启下之作。依据国铁集团对铁路客站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优化创新的指导精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就北京丰台站文化形象识别及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进行专项课题研究,为北京丰台站的环境营造优化提供了一系列设计观念更新建议及应用解决方案。


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以提升旅客体验为中心,提出“人文感知体验”“人本服务体验”两大体验经度,“出行服务场景、生活服务场景、特色服务场景”三大场景维度,经纬交织,优化铁路客站整体设计系统。

为回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提出“以人为本”“以美为媒”的客站人文工程建设思路,在北京丰台站环境营造中构建“人本” +“人文”的和谐场域,为旅客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出行体验。

新北京丰台站位于丰台区文化传承结构规划中心,不仅是交通枢纽,亦是承载区域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

▲ 丰台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图13 文化传承结构规划图





挖掘老北京的门簪、瓦当、藻井、斗拱等元素,取其形制的稳定性、秩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转化为现代表现手法,融合到细部装饰优化中。




为了契合丰台连亘古今的文化底蕴,北京丰台站空间色彩以“灰、金”二色为主视觉,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合奏,同时契合《丰台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中“银律新城、缤纷多元”的城市色彩规划要求。

围绕以人为本、“提升旅客体验” 的核心理念,针对重点功能服务系统中的12306综合服务岛、服务中心进行设计优化;就老、弱、病、残、 孕、军人等重点人群设立“关爱系统”专项设计研究,包括儿童娱乐区、军人候车区、重点旅客候车区、母婴室等。

■12306综合服务岛
综合服务岛是候车区最为醒目的客服设施。在满足客服人员和旅客双向需求的同时,也承载着传播中国铁路品牌、城市形象的作用。


重点人群关爱系统的设计研究是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需求,以包容性设计提升旅客体验的重要工作。

■儿童娱乐区功能空间划分及效果

■军人候车区功能空间划分及效果

■重点旅客候车区功能空间划分及效果

■商务候车区座区配置标准

■母婴室区配置标准

■休闲候车区功能空间划分及效果


为进一步提升旅客体验,从功能性、环境协调性等角度,对座椅、花器、灯具、垃圾桶、消防栓等工业产品进行优化设计。


在功能性为先的基础上,适度结合本站色彩及核心视觉图形进行视觉优化,强化北京丰台站统一的文化符号系统,构建整体视觉形象。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依据“以美为媒”的人文建设诉求,北京丰台站将公共艺术列为环境营造中的重要工作版块,致力于提升旅客人文体验,积极传播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南北进站厅作为旅客主要进站空间,视觉焦点的“北京丰台站”站名匾额迎接着八方来客。
匾额的融入也传达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工艺材质的古今碰撞,亦与建筑设计理念相交织,传承中华文化。


围绕中央光廊的四个重点区域分表展现中国自主研发的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主题展示装置,体现中国铁路事业作为国之重器的风范。


在地下快速进站空间,铁路文化脉以科普展示的形式进行串联,通过情景叙事的手法,展现新中国铁路建设自强不息的传奇历程。





在金色的麦田中伫立着不同时期铁轨交织而成的山脉,丰收的喜悦、征服山峦的辉煌充盈眼底,北京丰台站的变迁、中国铁路的发展,与时代同行,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钟鼓齐鸣”是来自古都北京的仪式感,是盛世的激昂。出站空间中,钟楼和鼓楼夹道相迎,呈现首都对八方来客的迎宾之道。


画面由国家级非遗珐琅釉料手绘、堆叠而成,厚薄相间的釉料堆积形成层次丰富的艺术效果。



北京新老城市剪影向抵京乘客展示北京文化,建筑剪影以各个语种的“欢迎您”组成,以最诚挚的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多组壁画讲述老北京生活万象,以手工贴金银箔、手工植绒等传统工艺配合多色丝网印,从内容到工艺质感,营造老北京民俗的特色文化氛围。




新北京丰台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就新时代铁路客站高质量发展,拓展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深度的重要样本,以此为基础,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将继续践行以人为本、以美为媒的理念,让设计点亮生活,优化公众的出行体验。

资料提供 | 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所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汪茗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