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 李群调研 | 香港故宫门票开售 | 三星堆再上新

2022-06-15

    2022年6月15日   


【综合】

■   李群调研河南甘肃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   教育部:加强甲骨文等“冷门绝学”学科建设

■   中轴线申遗文本计划明年提交世界遗产中心

■   四川甘孜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福州出台支持研学活动方案


【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14日开售

■   山东首家手造博物馆上线

■   张家口万全区长城卫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 推动建立亚太裔博物馆

■   V&A博物馆开启中国巡展


【考古】

■   三星堆文物再上新:龟背形网格状器、铜猪鼻龙形器……

■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考古洛阳·读懂历史”直播



李群调研河南甘肃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6月8日至11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赴河南、甘肃调研考古、文物保护利用与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重大课题,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切实提升文物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加强文物内涵的挖掘阐释,多角度全方位传播文物价值,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李群在河南省南阳市调研黄山遗址、正商新天地安置房项目考古现场、花洲书院和市博物馆;在甘肃省调研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兰州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以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地查看吐谷浑王族墓葬出土文物保护情况,了解文物保护管理和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慰问一线考古和文博工作者。


在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群调研莫高窟保护展示工作。在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后,他充分肯定敦煌研究院在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文物科技创新、文物数字化、敦煌学研究、展示传播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他要求,敦煌研究院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将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李群强调,要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入推进“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石窟寺考古等重大项目,加大甘肃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研究保护力度和文物修复工作,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要加强文物科技投入,提升考古与文物保护科技设施装备配置,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支持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还原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创新展览展示手段,深入研究发掘文物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广大文物工作者要继承弘扬“莫高精神”,择一事、终一生,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河南省副省长何金平、甘肃省副省长何伟分别陪同调研。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国家文物局 文宣)


教育部:加强甲骨文等“冷门绝学”学科建设


6月14日,教育部举行线上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中国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1944个增至2575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78.5%。此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也持续加强,甲骨文等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绝学”得到传承发扬。2021年超常规布局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采取专门措施加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急需学科建设。研究编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近期即将印发实施。(中新网 温孟馨)


中轴线申遗文本计划明年提交世界遗产中心


今年5月下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何以“北京中轴线”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吕舟解释道:“故宫是一个建筑杰作,天坛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天与人的关系,北京中轴线则强调了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塑造和对整个城市形态的控制。”


吕舟介绍,北京市从2017年开始启动北京中轴线正式申报世界遗产的程序,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由北京市政府提交国家文物局,争取在2023年年初,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报文件,以争取在202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


中轴线保护范围包含景观视线等

新京报: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中,《条例》与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都是核心技术文件,这三者分别是做什么的?


吕舟:申报世界遗产需要证明遗产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是否符合列入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是否能够真实完整地表达遗产的价值,是否有良好的保护状况。申遗文本要对这些内容做完整的阐释,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文件。保护管理规划是保护工作的依据,在保护管理规划中要明确保护管理的方法,要划定遗产的保护区和缓冲区范围,规定保护管理要求;要制定对遗产的长期监测计划,对发生在遗产区范围内的文化旅游、建设行为等制定管理要求和措施。列入世界遗产是要让这一具有世界性价值的遗产得到永久的保存,立法则是确保遗产得到保护的法律保障。《条例》就是这样一个针对北京中轴线保护的专项法规。


新京报:具体而言,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立法的作用是什么?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吕舟: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对单个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同,比如对故宫的保护多在建筑群范围内,但是中轴线保护所涉及的范围更大,它不仅包括一系列的文物、建筑,还包括街道、水系、植物、景观视线等。比如,登上景山远眺,能不能看到西山,以及钟鼓楼看北海的视线、看西山的视线等,这些都需要考虑。


《条例》就是要把保护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通过立法的方式确定下来,确保不会因时间推移,个人理解、把握的差异而出现大的变化。北京中轴线是个范围、尺度巨大的遗产,它的保护不仅涉及其自身,更涉及整个北京老城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山水格局。对这样巨大范围的遗产的保护管理就更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条例》立法强调社会参与


新京报:《条例》用很大篇幅规定了“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问题,您怎么看?

吕舟: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遗产保护同样也是全体人民共同意愿的表达,遗产保护更是要促进社会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精神文化内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遗产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社会各个方面和公众广泛、深入的参与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才能发挥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身份认同、形成巨大社会凝聚力的作用。《条例》用一章的篇幅来规定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的内容,从政府向市民开放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社会和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等。在文物保护立法中强调社会参与,《条例》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新京报:您曾说,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应该如何理解?

吕舟:今天认识北京中轴线保护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跟以前把遗产保护仅仅作为一种行政或专业行为有很大不同。2018年以来,北京社会各个方面对于中轴线的宣传活动,本身就是促进文化身份认同、社会凝聚力形成的过程。通过中轴线及北京老城环境的整治提升,中轴线变成串联起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相互关联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线索。北京中轴线作为遗产进行保护,也促进了人民对北京城市形态的认识,影响了城市未来的发展,南中轴、北中轴的延伸,本身也是北京的发展轴线。向北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向南到大兴机场。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延续,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的交融,北京中轴线就是最典型的体现。


中轴线申遗文本已征求过各方意见


新京报:您去年12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介绍,今年申遗文本的要求可能有变化,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的编撰进展如何?

吕舟:目前,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由北京市政府提交国家文物局,正等待专家审核。


关于申遗文本的格式,根据新版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限制篇幅的要求,申遗文本需要在限定的篇幅中清晰地表达遗产的价值及相关内容。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去精简文本。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基本完成调整,也征求过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国际专家对英文文本的意见。


新京报:去年,正阳门箭楼南侧发现了镇水兽,今年以来中轴线考古发掘有新进展吗?


吕舟:我们很期待对正阳桥遗存通过考古发掘形成更清晰和整体的认知,但现在还有待考古发掘的成果。(新京报 沙雪良)


四川甘孜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远眺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刘忠俊 摄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现场推进会11日至13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项目统筹整合各类资金96亿元,规划建设项目190余个。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长征中红一方面军进入最早的涉藏地区,也是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时期都经过的涉藏地区。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进入甘孜州,期间转战15个县(市),历时近15个月,行军总里程达到了5787公里,在这里书写了飞夺泸定桥、甘孜大会师等历史篇章。


航拍甘孜州泸定县长征国家文化主题公园一角。 刘忠俊 摄


记者了解到,在甘孜州,红军遗迹不胜枚举,红色故事更是代代相传。如2021年7月,在康定市孔玉乡角坝村村民谭显华家的老墙上,发现了一处“红军不拉夫”的标语,历经风雨剥蚀,字迹已模糊。在得荣县,当年贺龙、任弼时率红2军团出滇入川,过岗曲河经得荣县向甘孜县进发,当地“牛圈边上的支委会”“下拥村民给红军架桥”等红色故事广为流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将整合长征沿线15个县(市)文物和文化资源。”甘孜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将以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为轴,红四方面军、红二及红六军团长征路线为三线,飞夺泸定桥、甘孜大会师、乡城香巴拉为三大核心主题,推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融合,探索一条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发展之路。


航拍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 刘忠俊 摄


13日的泸定县大渡河畔勇士路上,矗立在山间的巨大红军头像凝望着前方,雕塑前设置的13根铁索倚靠青山,滔滔大渡河水汹涌向前。87年前,红军在此飞夺泸定桥。如今,作为泸定桥景区一期项目,勇士路已基本建成。“勇士路是泸定桥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休闲的重要场所。”泸定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立足“建设国内一流沉浸式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规划面积38.27公顷,估算总投资18亿元。


“我家就在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这边的河西街开民宿,顺带卖卖野生菌和山上种的水果。”市民李先生格外关心施工进程,他说,当地民众都盼望泸定桥景区早日建成,“泸定风景美,长征故事多,游客来得多了,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泸定桥吸引了不少游客。 刘忠俊 摄


甘孜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该州正全力推动大渡河谷文旅融合示范区、胜利会师文旅融合带动发展片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创建全国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基地4个、长征步道5条、长征主题红色小镇14个、红军长征村17个,“尽快形成空间连续性和整体辨识度,将甘孜州打造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样板典范。”


据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项目2022年已开工建设23个标志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亿元人民币。(中新网  王鹏 刘忠俊)


福州出台支持研学活动方案


近日,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好年华,聚福州”研学活动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好年华,聚福州”研学活动,为学子提供寒暑期社会实践和旅游观光两大主题活动,出台支持广大学子在榕社会实践、旅游观光的优惠措施。


《方案》提出,配备研学活动行囊,内含应急医疗包、文化创意产品等物资;参与专线游览的学生,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提供餐饮保障,按照每天30元/人的标准给予餐饮补助;参与走访式社会实践的学生,将由团市委统筹提供免费的餐饮保障;为参加专线游览及社会实践的学子,免费提供往返两次的核酸检测服务;为寒暑期参与研学活动的学子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国旅游报 李金枝)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14日开售


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日正式开幕,成人标准入场门票售50港元,要进入特别展览(展览8及9)则要购买售120港元的特别门票。约14万张门票14日早10时起在网上公开发售或预约。记者实测,于上午10时许开始尝试购票,惟截至发稿时仍未进入购票界面,可见市民十分踊跃,想尽早一览香港故宫国宝风采。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李斯哲 摄)

据报道,早上约9时40分,记者已点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网页,网页当时显示“当轮到您时,请于10分钟内进入网站,否则需要重新排队,预计您还需要等待的时间是1个多小时。”惟上午10时09分左右,记者成功进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网页后,仍需要继续排队等候预购门票。网页显示,记者前面有逾2800人排队,需等候一个多小时。(中新网)


山东首家手造博物馆上线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文旅局在十笏园文化街区率先打造全省第一家手造博物馆。手造博物馆利用秀手工艺与民间艺术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潍坊手造”产业新动能,是潍坊遗产保护的新载体、文化展示的新平台、对外宣传的新阵地。


潍坊手造博物馆于2022年6月1日试运行,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分活态展示区和静态展示区,活态展示区共入住风筝、年画、核雕、蛋雕、面塑、葫芦烙画等十余个手造项目。(中新网 祁建月 王峰)


张家口万全区长城卫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6月8日,位于张家口万全区、以长城卫所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长城卫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长城卫所博物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 包括序厅、主题展厅、临展厅、小剧场、休闲区和文创购物中心等6个区域,首轮征集展示明代卫所文化藏品128件套。长城卫所博物馆依托万全深厚的长城资源禀赋,以长城卫所文化为主题,全景展示明代长城沿线军事防御体系,立体呈现明代长城卫所文化和万全右卫城六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明朝初年,为了巩固北方边境的安宁、抵御退居大漠的元蒙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朝将历朝历代的长城加以修葺连接,形成了西至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并按照“镇、路、卫、所、堡”的层级构建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万全右卫城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是“九边重镇”重要的军事卫城,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万全右卫城被誉为“京西第一卫”,有“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重大标志性项目,长城卫所博物馆为河北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分级分类展示体系增添了重要主题和内容。

万全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城卫所博物馆定位于长城卫所文化的普及,深入研究发掘明长城防御体系和万全右卫城 600多年的发展脉络, 不断在“特”字上下功夫,在“专”字上做文章,将通过举办长城卫所文化艺术节、举办特色展览巡展、 高端交流研讨、研发文物文创产品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家口新闻网 亢春宁 罗纳 张强)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 推动建立亚太裔博物馆

财联社6月14日电,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13日签署了研究建立亚太裔美国历史和文化国家博物馆的立法。拜登表示,博物馆的建立将起到重要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据《国会山报》报道,此项法案由纽约州华裔民主党众议员孟昭文(Grace Meng)和夏威夷州民主党参议员广野庆子(Mazie Hirono)发起。参众两院的两党领袖将任命成员组成专项委员会,负责建立博物馆所需要的研究和成本计算等工作。

V&A博物馆开启中国巡展

近日,由太古地产和英国 V&A 博物馆联合呈献的“包里包外”中国巡展正在进行。本次展览涵盖了超过 240 件从 16 世纪至今的包袋藏品,全面探索手袋这一时尚配饰的发展史,并专门策划了“手袋收藏”部分,以演员汤唯的 10 件私人收藏回顾她在银幕内外的珍贵时刻。此次巡展首站为北京,接下来将在上海、广州、成都和香港进行展览。





三星堆文物再上新:龟背形网格状器、铜猪鼻龙形器……


6月13日,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公布。目前三星堆3、4号“祭祀坑”已结束野外发掘,5、6号“祭祀坑”正在开展埋藏文物的室内清理。此次公布的文物主要集中在7、8号“祭祀坑”。


据介绍,6座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7号坑出土706件,包括铜器383件、金器52件、玉器140件、石器1件、象牙62件、其他68件;8号坑出土1052件,包括铜器68件、金器368件、玉器205件、石器34件、象牙377件。较为典型的文物有7号坑的龟背形网格状器、铜顶璋龙形饰、三孔玉璧形器,8号坑的金面罩铜头像、顶尊蛇身铜人像、铜神坛、铜巨型神兽、铜龙、铜立人像、铜戴象牙立人像、铜猪鼻龙形器等。(图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龟背形网格状器。余嘉摄

铜顶璋龙形饰  余嘉摄

三孔玉璧形器

铜猪鼻龙形器

顶尊蛇身铜人像

铜立人像

铜神坛

铜巨型神兽

铜龙


铜戴象牙立人像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考古洛阳·读懂历史”直播


由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掌上洛阳”客户端联合主办的“考古洛阳·读懂历史”系列直播活动近日在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拉开序幕。


在近2个小时的直播中,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王炬、张如意两位专家一同出镜,为观众介绍了正平坊考古发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直播现场,王炬(左)、张如意(右)


“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这是《旧唐书》对太平公主家世背景的介绍。作为武则天最小的女儿,太平公主一直“特承恩宠”。而这份恩宠,在位于正平坊遗址内太平公主宅院遗迹中有多处直观体现。


——宅院面积巨大,独占正平坊总面积的一半

王炬介绍,正平坊遗址东西宽464.6米,南北长533.6米,大约相当于17个足球场或300个篮球场那么大。


考古资料显示,正平坊内由“丁”字形道路分隔为西半坊、东南区和东北区三部分。其中,整个西半坊都是太平公主宅院,相较之下,作为国家重要礼制机构的国子监和孔庙,加起来才占了正平坊总面积的约四分之一。太平公主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建筑等级高,院落布局形式像“皇宫”

张如意介绍,太平公主宅院分为南北两个半区,南半部目前没有发现建筑遗迹,这一现象与文献史料中此处为池苑的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太平公主宅院的北半区有多个豪华宫殿,这些宫殿的建筑规格很高,并且整齐排列在宅院的中轴线上。您可以想象一下紫禁城的宫殿排列形式,太平公主宅院就是这种中轴对称多进式院落布局,几乎就是一个小“皇宫”。


——宅院北墙“侵街”,突破里坊制度约束

考古资料显示,太平公主宅院北院墙竟然越过了坊墙的界线,超出了足足两米多,侵占了坊间街道。这一突破里坊制度约束的“侵街”现象,明显是太平公主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彰显自己的尊贵地位。


——宅院紧挨国子监,堪称大唐最强“学区房”

太平公主宅院南半部分的东侧,也就是正平坊的东南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以连廊合围的大型院落遗迹,里面有大殿、广场、连廊、钟楼、鼓楼等,其中的大殿东西长45米、南北宽23米,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大小。


根据这些建筑及布局特点,考古人员在查阅资料后得到了答案。这处大型院落遗迹就是当时的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同时,在国子监的东侧,还存在一个类似的南北向院落遗迹。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应该是当时的孔庙所在地。


可以想象,当时的书生在孔庙祭拜孔子,在国子监读书,毕业后直接任官或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大员。可以说,正平坊这片土地承载着当年大唐的未来。而天平公主将宅院建在正平坊内,与国家重要的教育行政机构为邻,也是她高贵地位的另一种体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Banana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香港故宫门票 三星堆 李群调研

1593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