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ICAST Reflects|陈恒:借古喻今的诱惑——鲁迅的历史观照与书写

原创 2022-06-20

 


ICAST Reflects|策展工作坊系列
借古喻今的诱惑:
鲁迅的历史观照与书写

 

主讲

陈恒

根特大学人文与哲学学院

文学研究专业博士

 
主持
唐晓林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教师

 
时间
2022. 6.24 10:00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跨媒体艺术学院4号楼405

线上链接
腾讯会议:180-660-370



 

讲座前言

鲁迅生前一贯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闻名于世。他的首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把传统中国历史描述为“吃人”的历史,从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一篇檄文。此外,他在《京报》副刊上(1925年)以白卷回应“青年必读书”专栏,并告诫青年人不要读传统的中国书。因此,大多数论者常认为鲁迅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但我们也注意到,鲁迅的作品中,对历史的征引和挪用俯拾皆是。在写作之外,他也长时间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蔡元培甚至说他的治学路数“完全是清儒家法”。对这种“矛盾”心态,列文森(J. Levenson)认为,五四一代的知识人只是理智上反传统,情感上却依附于传统文化。林毓生则认为,五四人物对传统的激烈态度,从根源上说来源于传统内部的一元论模式。鲁迅的“精神力量”虽然已经洞察到了传统资源中的“理知”与“道德”价值,但依旧未能超越对传统的整体性否定。

我不同意列文森与林毓生的结论。我的研究着眼于鲁迅“引而不发”的历史张力,以及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对历史文献资源的熟习和运用。通过仔细梳理鲁迅的一系列“次要”文本,如收录于《而已集》的普及性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和收录于《故事新编》的历史小说《铸剑》(1927年),我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来探讨鲁迅复杂而微妙的历史观以及历史对他文本策略生成的影响。

《鲁迅像》,赵延年,29.2×42cm,1961年,浙江美术馆藏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书影,国家图书馆藏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讲者简介

陈恒


根特大学(Universiteit Gent)文学研究专业博士;

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爱尔兰文学与戏剧专业硕士;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专业学士


祖籍浙江,生于新疆,先后求学于上海、爱尔兰、英国和比利时。由法学转向文学,硕士课题为爱尔兰当代天主教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Aidan Mathews。博士课题为鲁迅对“异时”与“异人”的追寻,探讨鲁迅对本国历史叙事和外来文化的融会。对文学现代性问题和宗教思想对文学书写的影响有长期的关注。目前研究兴趣点包括:英语现代主义文学、 爱尔兰当代文学、史学理论、鲁迅与荷兰文学的关涉以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Social Thought (ICAST)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致力于建构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当代知识生产与感性生产的意义。


研究所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与学者,以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艺术创作四维互动的教育框架,培养具有现实感受力与独立实践能力的策展人和批评家。

 

 


 编辑 |张诺馨 谢雨欣

 海报设计 |卢珊

 审核 |闵罕 唐晓林 张晨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跨媒体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陈恒 鲁迅 历史观照 书写

1668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