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1
  • 0
  • 1

分享

2022央美建筑本科毕业评优及学术研讨会 | 特别纪实

原创 2022-06-24

2022年6月8日,2022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创作作品评优及学术研讨会于线上举行,共有来自11个工作室的20件作品参加。由朱锫老师主持,由王南、王辉、华黎、朱小地、朱育帆、李兴钢、李翔宁、张利、张路峰、周榕、陶磊、黄文菁、黄居正、董功(以姓氏笔画排序)组成的评优委员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主题创作奖共18名同学。

本次毕业创作展以“自然的视野”为主题,二十份毕业设计触及乡村振兴、文化建筑、遗产保护、旧城改造及建筑的精神性、叙事性等各个方面,是对本年度建筑学院教学实验新探索的一次总结。

 

线上观展地址:

https://2022art.cafa.edu.cn/pc/faculty/2

文字:张婉琳、王婉琳

视觉:初梅仪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特别报道,以一等奖、主题创作奖、二等奖、三等奖次序记录作品及评委点评,其中一等奖为现场全纪实报道。最后为诸评委与朱锫院长的总结与寄语,献给所有毕业生们。


# 毕设一等奖优秀作品  works 

(排名不分先后)

刘俊杰(室内 六工作室)

《自然简史—重塑未来城市生活的试验场》

指导老师:邱晓葵 杨宇 崔冬晖 赵囡囡

张婉琳(建筑 十八工作室)

《皮村四重奏——城市边缘区域改造更新》

指导老师:李琳 吕品晶 史洋 庹航

杨辰放(建筑 十一工作室)

《牛栏精舍-药山寺农禅文化活动中心设计》

指导老师:王小红 范尔蒴 曹量 吴晓敏

# 主题创作奖优秀作品 works

(排名不分先后)

雷宏才(建筑 九工作室)

《FLOW流 ——万宁桥动态空间综合体实验》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张嘉琪(建筑 十六工作室)

《水岸音乐厅——节奏流动的漫游疗愈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刘斯雍 何可人 吴昊 封帅

王鹤臻(建筑 十六工作室)

《关系与舞台:代际活动中心设计》

指导老师:刘斯雍 何可人 吴昊 封帅

张锦宜(室内 十工作室)

《山园——浙江龙泉城市客厅设计》

指导老师:傅祎 韩文强 崔鹏飞 高文毓

# 毕设二等奖优秀作品 works

(排名不分先后)

王金山(建筑 十一工作室)

《牛栏精舍-药山寺农禅文化活动中心设计》

指导老师:王小红 范尔蒴 曹量 吴晓敏

方仁伟(建筑 十八工作室)

《空山屿》

指导老师:李琳 吕品晶 史洋 庹航

赵倩(室内 六工作室)

《共生花园—关于北京秀水街大厦的空间设想》

指导老师:邱晓葵 杨宇 崔冬晖 赵囡囡

李雨濛(景观 十九工作室)

《时间、文化认同与权利——基于批判性遗产研究理论的殷墟宫庙区景观改造提升》

指导老师:吴祥艳 丁圆 牛牧菁

# 毕设三等奖优秀作品 works

(排名不分先后)

车唐禄瑶(建筑 七工作室)

《旧工厂/新剧院》

指导教师:虞大鹏、吴若虎、罗晶

邱翔(建筑 库哈斯工作室)

《中轴线再激活——景德镇西湖乡磻溪村公共空间设计》

指导老师:Rem Koolhaas Stephan Petermann 朱锫 姚东梅 侯晓蕾 张茜

王祎(建筑 库哈斯工作室)

《小江储感罐——景德镇西湖乡小江村节点叙事》

指导老师:Rem Koolhaas Stephan Petermann 朱锫 姚东梅 侯晓蕾 张茜

赵碧霄(建筑 七工作室)

《流动艺术公园——张家湾铜牛地块更新与设计》

指导教师:虞大鹏,吴若虎,罗晶

潘若琳(建筑 八工作室)

《地安门外大街文创中心设计》

指导教师:苏勇,程启明,刘文豹

宋瑾(室内 十工作室)

《山园——浙江龙泉城市客厅设计》

指导老师:傅祎 韩文强 崔鹏飞 高文毓

徐浩博(景观 十九工作室)

《殷墟王陵区考古遗址公园景观环境改造提升设计》

指导教师:吴祥艳 丁圆 牛牧菁


# 朱锫院长寄语 speech


“央美建筑本科毕业创作作品评优及学术研讨会创立于2018年,它既是美院重要的学术品牌之一,也是一次很重要的学术交流。”

“央美师生和中国最优秀的建筑家、批评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中国建筑教育的一次学术盛会。”

“今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评委们评论的深度与广度,每位嘉宾评委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点评的背后是他们对建筑的认知和理解,这也揭示了建筑这门艺术自身属性。”

“我在国内外几所著名学校都有执教经历,对比下来我非常为中央美院骄傲,因为我感受到在中央美院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学术为上。”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寄希望于今天的每一位学生,你们代表着美院的现在和未来。”


A组评优嘉宾

(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南

“你们将来就是主流文化”

故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副馆长


王辉

“当你‘忽悠’别人的时候,别先把自己‘忽悠’了”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朱小地

“方案的力量要如同锥子一般扎出血来,击穿题目”

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李兴钢

“这种突破性不仅是对本专业的突破,还是对整个建筑学科所代表的空间环境设计的突破”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周榕

“央美同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用空间俘获人的能力,这是建筑师——尤其是中国建筑师——最匮乏的能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张路峰

“这个行业正经历一种变革,所有人都在思考的过程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教授,著名理论家、评论家

董功

“在未来漫长的建筑实践或研究中,别轻易地、泛泛地选择一个别人告诉你为正确的事”

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组评优嘉宾

华黎

“让你的建筑代替你说话”

迹·建筑事务所(TA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朱育帆

“大家走出校园以后,把你们天马行空的灵性与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结合,发挥自己的力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翔宁

“不仅仅是对待设计的真诚,更重要的是在走入社会之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黄文菁

“我们生活在一个混沌的时代里,每一位年轻的同学都应该保持批判性”

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黄居正

“设计应该回到具体的场地、具体的人,而不是仅仅满足主观的自我意愿”

《建筑学报》执行主编

陶磊

“美院学子们应该注意并重视的一点——建筑的评判标准并不会因为美院而特殊”

TAOA陶磊建筑创始人


自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文化程度和科技手段的提高,自然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人与自然的历史关系出发探讨自然的职能和人类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重塑当下生活。这是一场历史映象的还原,同时又是一场历史篇章的续写,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感受这无尽循环的自然简史。

# 前期调研&概念生成


未来城市空间的答案是什么?秀水街大厦在经历了时代的更替后,它的未来又是什么?

早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而我的概念是将自然以多元化形态引入,融合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自然与技术结合的生活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社区。

# 设计策略

剖面表现了三个主题空间:“觉醒”“纽带”“乐园”垂直分布在建筑中。

丛林派对中人们在城市感受自然狂欢,梯田工厂里人们体验种植和机械结合的多元化功能,而在仿生胶囊中人们和昆虫一起聆听自然的声音。

平面图和轴测图反映了概念的内部空间结构。

由内部空间结构生成了建筑外观概念,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室内建筑和城市的关系。


方案设计从三个章节出发:


第一章 史前时代-乐园

原始时期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居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因此这一章的主题是:让原始乐园重现都市。

空间选取绿地、树洞、触须等意向,让人们重回原始森林,感受自然的气息。

首先在一、二、三层植入一个有机绿地作为主要的活动区域,并置入巨大尺度的树洞作为功能交互空间,最后根据梁结构生成曲线廊桥。

在树洞里设置VR交互空间,人们可以感受一种史前时代动物植物交织的生态原貌。穿插在空间中的触手作为VR设备的延伸,人们通过触手完成在空间的漫游,使得建筑成为一种有机的生命体。底层中自然以一种原始的姿态出现 为城市提供一片丛林乐园。

第二章 机器时代-纽带

在电影《哈布洛先生》中,蒸汽朋克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哈布洛从一只机器宠物狗处获得了一种爱的情感,让机械时代也有了一种情感羁绊。由此引出第二个主题:让冰冷机器重拾温度。

机器时代人类获取了改造世界的能力,但自然成为了人类的消费品,对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选取机械流水线的场景,将自然以种植的概念引入,人们可以体验种植加工的乐趣。

梯田部分由单元重叠形成起伏的形态,廊桥包裹着梁结构连接水平交通。

人们可以承包一块私人种植区,在自动化设备辅助完成线上栽培,线下打卡等活动体验,亲子厨房、加工餐厅、移动集市,通过多种角度让人们与自己培育的植物进行丰富互动。

锅炉是机械部分的核心,锅炉的爆炸图可以看到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中层的设计使得建筑从一个消费中心转变为一个生产中心,让人们在都市中体验种植的乐趣。

第三章 赛博时代-觉醒

在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缩小身体进入自然世界,改变原有尺度后与自然发生新的关系。

引出我的主题,当人类进入微观世界,重新思考和了解自然,通过科技手段让无声自然重获新声。

生成的管道作为输送信息装置 昆虫仿生胶囊穿行其中 屋顶的探测器负责收集来自自然的声音。

人们乘坐仿生胶囊。和机械昆虫一起漫步在未来空间聆听自然的声音。

在这里植物通过科技手段成为智能个体 人与植物进行交流 实现万物觉醒的新时代。

终章 末世时代-消逝

整体设计使空间成为一种自然、机械、科技杂糅的有机植物园,将自然以不同的属性流动于整个建筑之中,由此重塑城市空间,变革生活方式。在这里植物通过科技手段成为智能个体,人与植物进行交流,实现万物觉醒的新时代。

每个时代最后都会沦为历史里的尘埃,千百年后的我们也会成为历史序章中的一环,共同组成这自然简史。


# 评委点评&问答


王辉

我喜欢这个作品。首先,你具有讲故事的能力,能把空间叙事转化成故事,这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本事之一。

其次,你没白学建筑,虽然设计用了很多机械、运动的元素,但这些构件本身非常“建筑”,尤其中间红色类似冷却塔系统的东西,有非常强大的建筑力量。而这种力量往往被前一代或现代建筑师遮挡起来——比如一看到冷却塔就用格栅挡起来,觉得这样好看——没有把它本体化。而你做的这个仿佛是建筑的心脏,这非常好。当年柯布就是看到谷仓之类的东西激动不已,由此找到了和旧世界决裂的语言。但其实他那些纯粹主义时代的建筑并没什么体系,最后反而就变成碎片。所以把有力量感的原始意向真正转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即使像柯布这样的大师都不容易。我看到你继承了柯布那种冲动——对原始力量感的直觉性的冲动——并真正能转化成设计语言。

最后,你知道建筑最有意思的是它的系统性,你能够把现代主义最开始时对工业美学的礼赞,在今天我们所在的后现代时期体现出来。

董功

这题目挺有意思,植物本身的生命力和自然有关系,但它却恰恰被放在一个植物园里。在北方,植物园是一个温室——模拟的自然,或者说虚拟的自然。但是这房子的位置又在北京的核心闹市区,是一个现实世界,所以这里面有好几次“边界的模糊”——它没那么简单,这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种虚拟现实、反转模糊又被再一次通过“游戏”(就是现在这些技术)——使虚拟世界、数字世界和一个实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又缠绕了一次。所以这个题目的设置有一些巧思,同学的成果也呈现了很轻松的状态,我看得挺开心。

从建筑师的思考方式出发,我会追问一个问题:从游戏——一个虚拟世界,映射到现实世界之后,还能不能再往前想一下?即使在形式语言上。比如当游戏世界里的色彩映射到一个现实生活的空间时,能不能经过建筑师的再一次转化?而不是简单地用现实空间再去模拟一次虚拟。我隐约感觉还可以再往前想一步。也许这所有的线索加起来,会帮助去创造一种新的类型。

王南

在美院看到这样的方案我其实挺高兴,这个方案如果在清华,估计在过程中早就被干掉了。首先祝贺你实现了自圆其说。你这个方案其实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不一定在秀水。我觉得首钢的哪个空间变成这个“自然简史”也挺好的。理论上你设计的是一个自然简史博物馆,思考人类从古代的自然走来,到工业文明对它的破坏,到未来这几样东西并置在一起——用了科幻的表现手法——这些方面都做得无以复加。刚才评论里有说做成一个电影短片挺酷的,我觉得很像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升级版。

但你需要回应一个问题:秀水这么特殊的一个地方——从早期那种具有野生活力的、卖假名牌的秀水街,变成一个特别无聊的大商场——大家对它很失望,又很怀念过去的文化氛围,那你做这件事的必要性在哪?大家都来看这个自然简史博物馆的必要性在哪?它和之前所发生的这些事情的关联性在哪?

刘俊杰: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基地,正是因为它在北京的中心地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在一个居民区中,周围有很多居民居住;它有丰富的历史;曾经也是商业空间。我的改造相当于用一种去商业化的手段,将以盈利为主的商业空间变成未来城市的市民中心,就是要选在这样一个具有复杂性与历史性的位置,才能体现出这种未来和现状、商业和市民空间矛盾的感觉。

李兴钢

这一组同学挺让我吃惊的,他们的作品真的称得上“作品”,非常符合室内设计专业方向的创造性作品。他们在一个非常普通的、标准化柱网结构的建筑内部创造了多样性,完全颠覆我们以前所设想的室内设计专业——装修、贴贴界面等的表现。非常值得称赞。这个同学把城市里一个普通的建筑,转化成未来可供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体验不同阶段的“自然”的空间,非常有想象力。基于原来的框架结构空间,既置入了一个像大锅炉一样的物体,又在不同层面做了改造和想象。他设计的那些小构件令人惊艳,像是一种科幻发明、未来时代的产品设计,而且与所对应的主题很匹配,非常有场景感。

张路峰

首先我想说一个观点:毕业设计反映一个专业的水平,室内设计专业有室内设计专业的要求,我们应该在这个层面上讨论,而不是去判断同学们的想象力——这就不是毕业答辩了。从想象力的角度来说,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好——但其实这并不难——空想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未经过专业教育的儿童想象力更厉害。最近元宇宙竞赛发布的30多个入围方案,都想象得没边没际——我不觉得这有多难,难的是在物质、现实条件下做设计的选择。这个设计中的框架结构、楼板、地下室都没起作用,没有才好呢,地下三层和上面也没什么区别。这位同学在现实中选择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条件,但又丝毫不考虑现实的制约,超越这个现实去想未来的思想实验。——这是这个设计的分裂之处。

如果单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要求,甚至可以再极端一点:设想在没有人类的那个未来,自然界的回归。因为在虚拟世界里想象未来,实际上不需要人、物质,也不需要在真实场景里去营造意向,带上VR眼镜在脑子里就能成型,用不着物质建造——这时候咱们专业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建筑学最基本的限制是地球引力,但元宇宙里没有重力。一种悲观的观点认为建筑学没有未来,建筑学子以后都做元宇宙设计师;另一种观点——比如像我——还是很乐观的,认为这个专业还是需要存在,因为人还是需要房子住的,总有一部分人还得干这个。

最后,这个方案让我想起了一个建筑师出身的艺术家程大鹏,他有一个方案把建筑当作废墟,把动物放到这个真实的建筑环境里,做了一系列对这个场景的假设。从概念上比你这个更纯粹——因为他想象的是后人类社会,当动物开始占领人类曾经场所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是一个艺术计划。不管是美院建筑,还是清华建筑,其实只有两种建筑:好建筑和坏建筑,不存在另外一套训练想象力的答辩标准。

周榕

特别感谢路峰,积极主动地扮演了一个“完美受害者”的角色。第一,这个题目里的植物园浓缩了很多东西,同时又提供了极大的可供理解和衍生的空间,体现了老师们的出题水平。第二,同学们的解题特别有趣。路峰老师说想象力不难,我却觉得很难——对建筑师来说最难的是落地吗?是把构造画清楚吗?是把施工图画准确吗?——这些在未来,甚至是可见的未来都会被AI取代。建筑师——尤其中国建筑师——最匮乏的是“动人的能力”。如何能够像一株捕蝇草确能捉到苍蝇的能力。我们建筑师是一种特别无能的植物——抓不到苍蝇、昆虫、什么都抓不着,但是我们能落地,你说这气人不气人,刘俊杰同学的作品,让我想骂人,下面这句话希望央美的同志给我消一下音:This is fucking good!真的太棒!有一种劈头盖脸、不由分说、排山倒海的力量。这个力量属于这个时代,属于零零后。刘俊杰你今年贵庚啊?哪年生人?

刘俊杰: 我99年的。

那你可以谎报年龄,假装自己是零零后。大家都是“Z世代”,这种力量确实是再往前推十年、五年都很难看到的。它展现了某种能力,就是现代建筑的致幻能力——通过假装实体空间的构造,把我们带向虚拟世界,这简直太重要了。现在的建筑都建立在一个实体世界,讨论如何建起来、物质材料怎么抵抗地球重力、地震力、风力、各种侧向力——所以结构要坚固——这些都是让建筑在实体世界中夯实的能力。但我们忽视了建筑、设计有很强的致幻能力,我们人类文明越来越进入一个幻觉文明——一个虚构为主的文明。在这个文明中,这个行当还有没有前途?两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启示,这特别了不起。

刘同学展现了强大的、营造一个完整统一的幻觉生态的能力——这个能力我们曾在卡梅隆的《阿凡达》里看到过,他创造了一个整体的、自洽的幻觉、虚构生态——这太宝贵了,必须保持下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新一代的崛起是蛮不讲理、横空出世的,所以要保持这种摧毁现实旧世界的能力,让一切现实世界在你们勇猛的创造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并瑟瑟发抖,这就是你们特别牛的地方,太厉害了!我不光想点赞,如果我能变成燃料给你们当一级助推火箭——我愿意!这非常了不起!

第三,特别祝贺朱院长在指导美院大概三年多的时间里找到了某种方向——与时代,与整个人类社会在近三年的剧烈变动,在某种程度上特别合拍。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不真实,全球化的假象在破碎、崩塌,新的碎片在出现。新一轮文明虚构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随着文明中虚构的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央美建筑独树一帜的能力就越来越清晰,它会扮演在虚构世界建构过程中的一个主导角色。刚才路峰老师说没有“两种建筑学”——恰恰相反,就是有“两种建筑学”,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闭上眼睛装作没看见也罢,它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扑面而来,世界已经天翻地覆。所以如果毕业设计还在教老一套“屠龙术”——都不能叫屠龙术了,叫杀猪吧,可是猪都飞上天了,建筑师还在学怎么在地上抓猪,这不是我们应该干的事情。我们至少应该把“建筑学”这间老屋子的窗户、门都打开,或者都不要了,至少把这空间扩大,不可能还是讲原有的这套陈旧的建筑学。如果他们未来有志从事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经受两、三年的社会毒打就全都会了,这一点都不难,他们很快就会被人摁在地上摩擦,擦着擦着这点儿想象力就变成老茧磨没了,然后就变成了现实的建筑师。但未来还有相当多一批人要扮演新文明空间建构者的角色,这些人现在还没有安身之所,央美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像雅典娜神庙在雅典扮演的角色——给这些人提供庇护空间,让他们为所欲为,这非常重要。我这个观点极为反动、片面和荒谬,供大家批判。

朱小地: 此处有掌声……你在宣布一个旧世界的彻底毁灭。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边缘区的用地结构与土地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位于五环外的皮村从乡村纳入城市范围,又从小型工厂聚集区变成规划中的绿色生态共享带。2017年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育儿嫂自传散文火遍全网,也让皮村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基于对城市边缘空间、人群及其生活方式与文化的研究我展开了本次设计。


# 前期调研

面对“怀念逝去之日常可能”这个命题,我将目光聚焦于数量最庞大的异乡人群体——近3亿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作为外来人口和暂住人口遭受多维度的排斥,工作不稳定、没有社会保障、也买不起城市里的房子,像是城市中的过客,将思念与期待寄托于家乡。但是过去10年的数据和实例表明,当他们被迫返乡时,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农业生产的技能,农村的住所也年久失修。比起城市居民,空间的漂泊与心理的不定,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加需要日常中的慰藉。同时,这种状态也适用于任何刚进入大城市生活打拼的群体。而且“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观念让他们的合理诉求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正如去年腾讯新闻的一篇文章所说:“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所以我选择了朝阳、顺义、通州三区交界地带的一个城中村——金盏乡皮村。皮村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这里紧邻首都国际机场,不时有飞机低空划过,所以建不了高楼,发展也比较缓慢。房屋的租金相对较低廉,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成为北漂落脚的第一站。

近观皮村的现状,长870m的商业街是皮村的主干道,支路向居住区发散。道路由主及次逐渐变窄,现状的立面呈现村民自发建设与统一设计相结合的特点,色彩丰富鲜艳。除了居住与生产外,皮村中有几处重要的公共建筑。

其中“工友之家”是一个由几位打工者于2002年创办,服务于打工群体的公益团体,包括打工文化博物馆,新工人剧场,同心互惠公益商店等机构,还是著名的“打工春晚”的策源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人群体以及工人文化,我梳理了外出打工的历史。早期的杀马特造型是工人群体相互承认、抱团取暖而形成的审美。后来打工人逐渐有了新的诉求和文化冲动,对新工人的身份有了主体性的认知。扎根于皮村的新工人艺术团、打工春晚、文学小组都是新工人群体的自我表达。劳工文化的不同面孔揭示了文化与教育在工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 设计策略


我用4个建筑、4类人群和4个阶段来为城市边缘的更新发展做出设想。

4个节点为皮村主路上原本存在的4个公共空间,我通过改造、重建或者加建,把交流、文化与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空间中来,重新组织皮村居民的公共生活。并通过街道空间的改造在满足居民晾晒衣物、沿街售卖等需求的同时增加可以晒太阳、交流休息的空间。让烟火气和社区感在不经意间发生。

我又分析了现状空间的特点,楼梯、夹缝和暗廊充满了城中村的各个角落,我运用狭长通道、倾斜墙面来在设计中回应城中村的空间特点。

这是我对建筑及街道节点设计的总览。


皮村大门

首先来到皮村大门的区域,皮村大门正对环岛,车辆较多,货车来来往往。行人主要通过公交站落脚。

我将原本开口朝向村外公路的广场改为与村内相连接的梯形广场。并将封闭、线性的围墙改为一个可开可合的围廊,为村民提供一个廊下的休息空间,也可供举办村口市集使用。运用村内旧的建筑材料修建具有城中村特点的纪念塔,文体活动中心将承载新工人俱乐部的功能。

活动中心-同心互惠商店


在活动中心的设计中我将日常活动与文化展览的功能相互嵌套,东西向的条带为日常性的功能被南北向的矩形展廊、坡道展厅相串联。

北侧第一个条带为同心互惠商店,内侧有一个义卖厅。

活动中心-皮村书屋


第二个条带为一个阶梯状的阅览空间,靠近窗口上面的空间为皮村文学小组活动的会议室,投影幕布可以将阅览空间与活动空间分割,抬高的会议室也可以作为大型集会活动时的讲台。

下面是一个儿童活动的空间,当家长来阅读或参加活动时,孩子可以在下面玩耍。顺着楼梯往上走,来到工人文化展馆的入口,梯形光筒使光线聚集在展厅入口,分割阅览空间与展览入口的墙面并非直墙,一是为了让它显得更加低矮亲近,二是为了让天窗的光线柔和地笼罩整个阅览空间。

活动中心-中心展览区

中心区域由矩形展廊 、中心纪念厅与室外休闲区组成,主要承载展览和集会的功能。

展览区域使用工厂流水线的机器作为展台和展墙,镜面增强流水线纷繁复杂的效果,让展览空间本身成为对流水线情景的镜像,使现实的场景与镜面中的幻影交相辉映,从而将熟悉的场景陌生化。中心纪念厅的一层为一个可以举办红白喜事的大型集会空间。

活动中心-新工人影院


最后一个条带为新工人影院和教室。不同的条带如同生活的舞台承载不同的功能。

农贸市场 

在农贸市场的改造中,一层增加沿街商铺,二层改造为温室种植室和科普展厅,温室可以种植特色农产品增加居民收入,也可以在未来转型为温室花园。


卫生服务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


在卫生服务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计中,我增加了挂号排队的等候空间和廊下休闲空间,一层为诊室和疫苗接种室,二层有6个病房满足社区基础医疗需求。老年活动中心部分空间改造为社区食堂,增加室外活动休闲的空间。

小学儿童书屋 


最后是为小学增加的儿童书屋,在学校放假、不能进入时,书屋作为一个独立空间开放给社区。低矮的书架贴近儿童尺度,可游可坐的阶梯丰富儿童的体验。

# 总结


我希望在拥挤和复杂的城中村中,通过建筑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满足原住民、外来打工者、流动儿童和游客这四类人群的需求。通过建筑的介入使他们与皮村形成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也为城中村未来的转型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

新工人俱乐部是文化与公共活动的集合,并且也承载社会记忆的功能,为城市变迁与劳工群体留下痕迹。

农贸市场是农业生产与消费的集合,在留住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拥抱新技术、新模式。

卫生服务站与小学阅览室为年龄较高的原住民与严重缺乏教育资源的流动儿童提供关怀,它们不仅完善了皮村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提高皮村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租客。

租客增多会增加原住民的收入。外来人口也可以通过新工人俱乐部的各种活动增加交流、学习知识、丰富生活,得以从工厂制度麻木、异化的状态中获得解脱,逐渐建立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住房供不应求、价格波动时,政府也应及时扩展保障性住房房源来稳定租赁市场。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外来人员需在社区内进行义务劳动,并在收入情况有所改善后取消补贴待遇。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租房市场。在更远的将来,外来务工者返乡生活或者变成了新市民、有了更好的住所,皮村将发展旅游市场,曾经的基础设施变成城市景观,融入新的城市面貌。

人口大规模流动和城中村的发展是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我曾经痴迷于城中村的混乱、复杂、多样的活力,但那并不是居民向往的生活。我本次的设计是处于城市某个特定阶段下的美好愿景。四重奏,是四个建筑与文化的交相呼应,是四种人群之间的交融共生,也是城市边缘发展四个阶段的交织相汇。


# 评委点评&问答


李翔宁

这位同学相对成功地从设计和空间体验上营造了一种特殊氛围、一种灵韵,这么说可能有点过,但作品的确让人感到有这种感觉存在。这个作品是这组同学里为数不多特别关注“人的不同活动”的,针对一个非常确切的人群,有非常清晰的对不同类别活动发生场所的指向性,是一个非常明确的program,这是非常好的,我也挺喜欢。

但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关于这个村的结构你是怎么考虑的?以这样的形态介入时是出于什么样的思考?第二,这种总体色彩——像芭比娃娃的粉色和墨西哥的明黄——是如何选择的?设计的空间功能与使用者挺匹配,这样的色彩又是出于何种考虑?

张婉琳: 这个村子的色彩本身非常丰富鲜艳,代表了一种草根审美,所以我也不想做一个颜色特别灰的建筑,在效果图表现上我有刻意去强化色彩。关于选址的合理性,我是在这几个公共建筑的原址上进行改造、加建或者重建。偏公共的功能在村口的位置,面向社区的老人和儿童功能在主路靠里的位置,我也没有再去选择新的场地。

关于村口我还想加问:一般这种村子对城市空间是完全开放的,你为什么把村口做的像围墙一样,是不是可以把广场的公共空间开放给城市?也许我因为被隔离得太久,比较敏感,你这就好像在门口设了几个核酸检查站。这样设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村委会委托的?还是随手一做正好成这样?

张婉琳: 这个有考虑过,首先这是一个城中村,并不是完全自然野生的村落,所以它本身就是被围墙围起来的。疫情时只有正门能进出,其他门则封闭。外加那个广场本身朝着环岛公路,附近有很多工厂、仓库,货车就比较多。而且这个广场用于村内人活动比较多,村和村之间有一定距离,这个地带也不缺空地,外面的人不会专门跑到这里来活动,所以我把朝向村外的开口改为朝向村内的广场。它本身就是一面围墙,我把它改成一个围廊,并不是凭空加了一堵墙。

陶磊

首先基本功挺扎实,对这条街道的理解和功能的把握,都是现实的,不是虚幻的自我想象——这是挺好的现象。而且对待功能、平面是很扎实地在推进,这对建筑师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素养。设计的颜色确实也让我产生某种疑惑:为什么用如此鲜艳的颜色来做一个现实中的场景?这很少见的,大家也不敢这么做。但似乎原来村子里确实有这样的色彩表达,抓住这个特点也未尝不可,确实没法从理论层面上讨论颜色选择的对与错。

黄文菁

我还蛮喜欢这个设计的颜色,也很喜欢整个设计中呈现出来的生活、烟火气息,带着自己的审美和色彩去做——我觉得没有问题——去创造一个很有活力的地方。

华黎

这个同学的建筑功底、基本功都很扎实,工作的质量总体来讲也很不错。这是一次村落的介入,不需要特别强调整体的秩序或者结构,肯定是依托村落本身,片段空间本身的质量塑造了这个设计的质量。

朱育帆

我也在琢磨城中村的作品如何能够达到草根的现状,像张老师说的“第一人称的介入”也特别值得琢磨,我也看了很多城中村的设计,很多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位施展的技术、策略和手法都很有趣,用非常浓烈的个性色彩来辅助,也是改变城中村的一个重要的可行路径,这特别好。

黄居正

这个设计是把对皮村打工人日常生活的观察用到了设计里。社会学家项飙在关于浙江村前现代村民的一些描述里说到“附近”的概念,在这样的村子里,抓住对附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是设计很好的切入点。还有一点,是对城中村非正规空间的观察,留出一部分非正规空间给村民,让他们自我完善。这个设计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考虑到了这种变化,比如说为菜市场的未来留出余地。我们常希望在设计中尽可能做到完善,但恰恰在这里,留出余地给未来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城中村的变化非常快,包括人口构成、结构等都会带来很大变化。


概念来自于药山禅师的偈子“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设计立足禅宗自然观,建筑融于自然的同时,也要内部自成方圆,力求塑造出建筑本身独特氛围。 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院落的形式来组织建筑的体量与布局。不同属性的院落分别对应场地中不同景观特色,以功能单元来组织,有助于满足禅修者在修禅过程中对专注的要求。

# 前期调研&概念生成

牛栏精舍定位为面向大众的禅文化活动中心,以药山寺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禅宗为核心,兼容并包儒道文化,以当代为语境,充分结合现代人的精神特征与需求,为大众搭建一个了解禅宗及国学智慧,回归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艺术美学的平台。可以满足接待较大规模的社会团体,举办禅修,传统文化学习,音乐会,艺术展览,周末文化活动等。

地块总面积约3.4公顷,场地范围内有高差10米左右的河滩,竹林,水库,以及三分之一左右不可建设的基本农田。建筑设计应利用现状地形环境,考虑建筑整体与景观环境的关系,创造生态、绿色的建筑环境,根据地形分析与设计情况,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防潮等需求。在此基础上,我对湘中民居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其以院落为核心来组织功能与体量的建筑布局方式。同时,也学习了其通过天井和局部架空来应对当地潮湿气候的建筑处理方式。

我以药山寺的开创者惟俨禅师的偈子:“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作为设计概念的出发点。这首偈语很好地反映了禅宗修行中对出世和入世的要求。入世观转万物,在纷杂中磨炼自己的内心,出世则观自在,发掘本心本性。把出世和入世的行为代入到建筑中去,则可得出,建筑内部应保持清幽、质朴、纯粹的建筑景观特征,在功能上则应该尽量纯粹,以满足修禅中讲求的“吃饭既是吃饭,睡觉既是睡觉”这种专注于当下的禅修方式。对外则应有着良好的景观视线,可观览万物,在这种大与小、简与繁的景观转换中领悟禅机。

# 设计策略


综合我对禅宗的理解以及对湘中民居的学习,我最终决定以院落这一形式来作为建筑群规划的总体策略,以院落来联系围合碎片化的场地关系并区分场地景观的内外关系。

通过提取场地中独特的景观特征,并把这些景观作为院落氛围的出发点,结合场地中的人流线分析和景观视线的分析,最终得到了禅堂、寮房、斋堂、茶室为主要功能的四个院落。

寮房需满足200名禅客的住宿,考虑到禅客到达牛栏精舍后需要先到达寮房放置随身行李,所以将寮房设置在接近入口处,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游客携带行李行走的距离。禅堂放置在视线最好的位置,并满足200人坐禅、举行佛学讲座、表演目莲戏等活动。由于斋堂不设厨房,由基地南侧的竹林禅院送餐,所以将其置于南侧,减少送餐流线长度。茶室置于水面之上,远离其他组团布置,满足其对安静的需求。

四个院落组合成一个大的景观院落,建筑沿山体呈“凹”字形分布,呼应山势而后景观轴线。

不同氛围的院落相互组合,相互嵌套,使建筑内外空间流动起来,达到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

区域一 禅堂

从停车场的落客区俯瞰建筑群,首先看到的是位于三重院落轴线尽头的禅堂,其不仅是西侧水坝处的景观中心,也是建筑群入口处的视觉焦点。禅堂继承了老宅在场地中背山面景的空间特点,在禅堂中可以同时看到田景、山景、水景,回应了明影法师提到的“中国的禅是坐落于大地之上,生机勃勃的禅”。

进入禅堂的路径上设置了由入口门廊、客堂、禅堂组成的三进院落关系,加强了进入禅堂的仪式感,强调了禅堂在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入口处与禅堂对视的佛像,进一步加强了三进院落的轴线关系。禅堂与地面架空,通风防潮的同时,统一了地面标高,增加了大量人群进入禅堂的便捷性。

可视而不可直达,曲径通幽处的景观路径关系体现了可栖、可望、可游、可居的中国传统园林特征。

区域二 寮房

寮房组团继承了原场地中树林相对幽静与封闭的空间氛围,通过设置多个相互连接的院落,引导人逐步进入寮房,并在入口处完成了男众、女众的分流,避免男女流线过多交叉。

寮房建筑整体架空于地面之上,与庭院组合形成拔风天井,利于通风除湿,体现了湘中民居中蕴含的中国古人智慧。

女众寮房放置在地势高处,满足其对私密性的较高要求。较深的出檐和外廊能有效防止南方强烈的阳光直射进入室内。

区域三 斋堂

斋堂四周被农田环绕,同时,斋堂与备餐间形成的院落又围合了田地,回应了禅宗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思想。

使用较深的格栅作为建筑的立面,防止西晒的同时,也提供了餐厅放置碗筷的空间,形成更为统一的室内空间效果。

斋堂使用三折屋顶的形式,保证空间连贯性的同时,把室内划分出男众用餐区、女众用餐区和中间放置佛像,用于进行餐前礼拜仪式的空间。

三折屋顶的形式也利于消除斋堂过大的体积感,防止其喧宾夺主,进一步强化禅堂在建筑群中的主导地位。

# 总结

不同氛围的院落借景而生,建筑群依势而存,是场地景色富有层次,充满秩序,正如精彩缤纷的世界也是有无数独特的个体所组成。一重重院落虚实相生,把人们的视线引向远处的水面与连绵的山脉,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成就的禅宗自然观。

# 评委点评&问答 


朱小地

我想问一下周围的环境,三面都是竹林小山?你在做建造材料研究时,想过用竹子或其他自然生长的自然材料吗?

杨辰放: 我们现在的材料选择——杉木——是基于对湘东地区传统民居材料的研究,这里整体湿度特别大,而且连着水库,竹子可能不是很合适,杉木的防腐、防潮性能比较好,用竹子的话可能会在维护和建筑整体形象保持上出问题。

这次的总题目是自然的视野,我也不是说把竹子砍下来直接用,也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把它变成建筑材料。还有一个问题,禅宗讲究的是顿悟,怎么能让人在这里直接地感受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我能想到的是光线,比如在建筑不同方向以及室内外明暗变化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新的表达。你的设计做得比较细致,表达也清楚,但是你的介绍并没有引起我强烈地想要去那的冲动。在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中,光线肯定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比如山林里的丁达尔效应就有一种神性。但在你的汇报中,建筑是建筑,环境是环境,光线、山水的映像在设计里是否能有更直接表达的可能?

王南

首先你的作业很好,图纸的呈现比答辩还要好,有一些意境的营造没有在答辩中体现出来。我本来以为美院的同学会浪漫一些,但你谈功能分析比较多,总体来说理性有余,禅意不足。其实禅意在这个作品中有很多呈现,首先这个题目很好:大和尚出的任务书,坐落于大地,生机勃勃——你也基本达到了大和尚的要求,对自然主题的回应也很有特点——曲径通幽这些园林手法就不说了——把主要的禅修空间放在水边,完全四面开敞、把自然最大限度地吸纳到建筑中来,令人印象深刻。你可以考虑做一个动画,或者画一系列在这个空间序列中行进的视觉效果,会好过理性的语言阐释。

我觉得禅意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任何类型的传统建筑都能做到与自然融合,可是禅宗——就像刚才朱老师说的——需要顿悟。你没有把立意发挥到极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很妙,对吧,这是禅机所在。那有没有条件呢?场地的录像说水库有水位上升期、下落期——也许真的提供了这个机会——我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来的是安藤的水御堂,虽然不是“深深海底行”,起码是“深深池底行”,把禅宗的一个厅堂放到一大片荷花池下面,这个转化很重要。如果禅修空间里有这么一处能体验“深深海底行”的地方,设计理念和精神感受层面都会有所提升。

张路峰

设计关注了禅意里禅修的内容,一个是内观,一个是外观,他试图把这两种空间进行整合,主要的禅堂实际上是一个兼顾了内观和外观两种属性的空间,这个表达得很好。我要问一个技术性问题,你分析了水库的水位变化,这是个山沟里的冲沟所截流形成的水库,随着季节的变化,水位有上升下降。你能不能再说一下,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差多少米?在设计中又是怎么回应这个问题的?

杨辰放: 我确实没有考虑水位变化所产生的景观变化,大部分建筑都是在最高水位线以上设置的,只有茶室部分是直接放置在最高水位上。

这个潮间带、水位变化其实可以给建筑带来一些设计上的可能性,这应该要考虑。

董功

这个设计的场地条件非常特殊,简直美到无与伦比,所以建筑和场地的关系至关重要。你的大方向是对的,比如说控制体量、依地形而建、材料、建构的选取和自然的和谐程度。但是还缺了一点真正通过具体观察,产生的非常具体的感受。这一类项目的场地太特殊了,所有的空间都应该与场地密切融合,去调动那些积极的能量,塑造一种合适的生活空间。你对场地的理解还是停在了一个稍微有点泛泛的层次,缺少切身感受,你虽然没有大错误、大问题,但缺了一点能够通过空间调动起来的、很具体的属于此地的东西。

王辉

这设计客观来说有点像度假村,不像禅院,因为没有任何宗教感,作为设计者的你也没有被感动。你要“忽悠”别人去禅修,无论是为了做买卖还是提高精神境界,但你自己没被“忽悠”,别人也“忽悠”不来——这是未来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个过剩的社会,世界上不需要房子,盖房子就要把人给“忽悠”进来,要是“忽悠”不进来,盖房子干什么呢?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题目是真的非常好,本质上是要做一个感动人的建筑,要用这个建筑去move别人,同时别人要被move到——这点的确是不太到位。核心问题是创造者没有在这个作品中体现出来。设计没有啥不好,就是看不到作者。

周榕

首先,题目是非常好的题目,地段是非常好的地段,所以做出建筑的先天条件是非常好的。

第二点,如何回答“禅”的问题,如何解决设计里的组织枢纽,这位同学找到了一个因缘,他的主要想法是如何能够和地段现有的四种景观产生关联,围绕四种景观,为它的因缘对象组织四种不同的功能体量,这其实很有意思,但是没有把具体的差异性深化下去,它到底是怎么和竹林、水、农田产生的因缘关联?不深化就导致这四组虽然是围绕着场地上现有的不同景观在组织,但没有产生多样性。禅宗是非常讲究“机缘”的,所以叫“禅机”,它主张通过外部的机缘发动人的内在天机,这才叫顿悟,才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如果四种组织得都非常相似,就是放弃了对天机——机缘变化灵动而生动——的发现。

李兴钢

项目的场地环境条件非常好,山水农田,禅学中心的功能也不复杂,所以说题目的难度不是很大。就像刚才各位老师说的,修禅跟建筑空间营造、体验的关联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位同学的建筑形式比较简单朴素,动作也比较轻,总体气质比较符合禅学中心的主题,也有比较细腻的处理。但对建筑特定的结构、材料、构造、建造没有更多的思考。这个题目本身难度不是很大,规模也不大,还是值得在结构、材料、建造等方面再下点功夫的。


建筑只能是被动式的机器吗?怎么样让它与时间与环境,事件与人产生交互式的动态关系?响应人群改变透明度的方砖,随时间推移流动的家具与隔墙,贯穿空间的溪流与氤氲的云雾,还有自由组合之市集和升降视差的剧场,都是对其之反思。这些无处不在的“流”,它被理解为状态而更是过程。在闹市中何尝不可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评委点评&问答


黄居正

场地旁边的钟鼓楼对设计有什么影响?你讲的中轴线在设计中有什么体现呢?

雷宏才: 场地周围的风景非常好,所以我在剧场空间设计了可活动隔墙,可以敞开直接看到什刹海的风景,是非常有意思的剧场空间体验。

华黎

你很有才华,你不光可以做建筑师,还可以做电影导演。动态的表达做得非常好。


黄文菁

我特别喜欢雷宏才同学的方案,刚刚你的语速非常之快,感觉你有很多话想说,而且的确言之有物。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的设计是真正在针对使用者的,而且你对使用者很了解。还有一点是当代文化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跨界,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打破固定的边界,你运用在如今很可行的技术手段,抓住了时代和文化场景的变化。最后一点很可贵的是尺度上和周围环境比较匹配。

陶磊

雷宏才没有忽视规则且试图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动机是非常可喜的,是位很有能力和才华的同学。但我觉得对坡屋顶的处理有些被动,似乎是不得已为之,对此应该有更多的探讨,不应只以所谓的坡屋顶来回应古都风貌。



建筑位于成都东安湖公园,我希望营造一个容纳美好声音和自然风景的场所,使到访者得到多重感官的疗愈。钢琴曲的流动感来自于音符长短的组合变化,我尝试将这种流动的节奏运用到空间组织方式中,提取出几种自然元素和建筑元素组成空间单元,并使元素比例有所差异,以形成一种流动变化的组合,人们可以自由游走于其中。

# 评委点评&问答


华黎

这位同学的设计逻辑清晰,最后呈现的结果也符合疗愈主题。有两点问题,一,作为一个音乐厅,圆弧实际上不符合声学要求,你需要考虑形式与声学的关系。二,你做了一个浑然一体的混凝土建筑,室内也是混凝土和玻璃,这能否满足音乐厅的需求?你需要考虑材料和建构形式的关系。从实际角度来看这蛮有挑战的,材料会反过来影响整个建筑的形式感。


黄居正

不同的空间功能会带来不同的性格。为匀质空间赋予不同的功能,这个功能本身其实是没有含义的。既然有了功能,功能和功能间就会有关系,可以通过廊子、入口等联系起来。不同的关系带来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塑造不同的空间性格,在这方面你考虑欠佳。


黄文菁

你用规则感、游戏感很强的逻辑来生成建筑,又把对音乐、空间、自然的感知融汇进去,这两点蛮好的。我看到了被围合的和连接的、流动的两种空间,但你把建筑的空间和自然都当作同一类元素来使用,将形状规则的功能叠加上去,有些违和。也许不赋予这个空间功能,将它作为一个流动的、事件可以随机发生的空间会更好。


陶磊

我觉得她没有想要做一个严肃的音乐厅,所以也不必用音乐厅的标准来衡量若干技术问题。这个设计让我联想到在自然当中演奏音乐和欣赏音乐。她让建筑最大限度融入自然中,反过来又将自然引入建筑,作为一个课题,不妨这样畅想一下。但单元组合的理性推演分析是没必要的,反而那几张像漫画一样的草图——那是设计前期展开的想象——是很有感染力、很可贵的。

针对疫情后新的生活常态与新时代语境下代际角色的解构与壁垒,设计用“戏剧疗愈+代际叙事”的理念隐喻空间组织逻辑与角色行为关系,以跨学科视角探索新语境下的代际舞台与生活方式。以叙事性空间进行隐喻转译与情感赋权,激励亲密关系发展与社交模式更新,创造包容开放的自组织社群空间,在四幕使用中引导角色、关系的实现与再创造。


# 评委点评&问答


李兴钢

这位同学的图画得很好,设计做得也很好。但你那些心理学分析,我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听不太懂。


王辉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佩服这个孩子用一套转化生成的逻辑和工具方法做出了这些东西。我觉得我们也不需要懂,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我能感觉到这里是有情感因素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值得肯定。


董功

我关注的是那些建筑学外延的信息最后怎么转化成可信空间的,从心理学的原则、信息和数据到空间,这二者之间好像缺了一点逻辑的连续性。


王南

核心问题是从理论到设计的链条断了,理论本身是很抽象的,不能只是抽象地讲,要想办法把它具体化。


张路峰

这种理论设计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场地?在哪儿都可以,你表达的这些内容好像跟具体的场地没有关系。


周榕

我们讨论的不是设计本身的问题,而是方法论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理性感性、情绪情感到底和建筑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就像是“鸡尾酒”,是理性和感性调在一起的鸡尾酒,滋味是各自存在、碰撞出来的,而不是把一种酒转化成另外一种酒的味道。很多建筑师都觉得,一套理性的逻辑能够转译、转化成一套空间组织进而转化成一种情感空间,这其实是巨大的误解。在我看来一个理性逻辑过强的设计,不是很高层次的好设计,但是它强过完全没有理性逻辑的设计。这种理性的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设计是有伤害的,因为建筑本身是一个生命体,它有自身组织的法则,这个法则、这种奥秘是我们不太能了解的。理性是把手术刀,是一个很好的解剖工具,用这把刀把生命体大卸八块以后,每块都很清楚,但是再也拼不回去一个有体温、有迷人魅力的生命性存在。这是很多年以来,建筑学拼命想往科学这个方向去靠,学科自身被带跑了的表现,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这个设计的核心是情感,是心理疗愈,“情不知因何而起,一往而深”是最妙的,你这个设计就是太知道情因何而起了,就深不了,最后情都没有了。有关情感的建筑难就难在建筑师的训练都是靠理性的堆叠和推进来支撑的,这是建筑学总体上缺少人文性的重要原因。技术和文化加不到一起,就是需要给这种强大的理性逻辑加一个休止符,打断它,给它留白,让它在关键处突然迷茫,突然怅惘,此时无“理”胜有“理”。建筑学里的陈词滥调太多了,看上去特别有逻辑的陈述也特别容易迷惑人,我们要保持充分的警惕,拿起建筑师强大的工具。这是我要提醒大家的。


王南

我再补充一句,这个设计提出了一个特别有启发性的题目——究竟什么是疗愈空间?疗愈空间肯定不是心理诊所,我想到在宗教建筑里得到的治愈其实跟你说的戏剧疗愈特别有关系。戏剧疗愈的源头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讲大家看完希腊悲剧、痛哭流涕以后,反而得到了心灵的治愈。其实宗教建筑里这种东西很多,不管是教堂还是寺庙,它的教义其实是血淋淋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佛陀舍身饲虎,那些场景都直观地冲击信徒,信徒相当于在看一个巨大的、崇高的悲剧,然后得到心灵治愈,皈依。宗教建筑不是简单的一个圆的空间或方的空间,它是一整套东西的叠加。现代很多精彩的教堂,十字架、基督等都被抽离了,没有壁画,没有雕刻,就完全是光。那种空间也能疗愈,也是一个探索方向。所以人类长期使用宗教空间来进行自我疗愈。遇到战争,遇到生命中过不去的坎,这是人类的庇护所。这一类空间里真正治愈人心灵的是什么?不是那种理性的、对应的逻辑,其实是综合的某种氛围瞬间将人治愈。这是我短时间内能想到的,但其实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命题:人类在建筑史上创造的这些宗教空间是如何具有疗愈身心功能的?和戏剧等其他艺术之间是怎么匹配或关联的?

该设计意图探讨在浙江龙泉的山水自然中,在有传统文化积淀、现存建筑混杂的设计场地上,如何从历史资源和人造自然的角度,从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汲取养分,对场地内的新旧、虚实、内外关系进行有机重构,构建一个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山水客厅”,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背景下进行旧建筑改造,为既有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 评委点评&问答


王辉

这两位同学在有限时间里把地段条件、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设计的优势都展现出来了。你们最后呈现的那张照片,传统地用石膏补缝的做法复原碎碗,非常好地说明了这个设计里采取的策略。再利用的项目往往把被利用的东西重新表现,但是你们去做负形,这一点非常值得点赞。此外,空间动线、丰富性都很好,唯一的小缺陷,是保留建筑的框架里的景观设计还不够火候。


周榕

这是我参加好几年央美毕设里智识含量最高的,智识成分高于形式本能的视觉呈现。虚实颠倒的做法虽不是完全的创新,但这种野蛮的、没有任何道理的用一座山、一块石头将整体覆盖,把原有建筑变成庭院、各种灰空间的这个动作,奠定了这个设计90%以上的魅力。剩下的这些丰富流线、有趣空间,产生的丰盛效果,是顺带着收割的成果,我罕见地和王辉在一件事情上意见完全一样。就是关于这个设计差点意思的地方,是你们用创造物的实体去打动人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这个能力本是央美同学的强项——没有被太多知识遮蔽和污染,但你们的设计就略显平淡,没经过情感的锻造,每一处细节的粘度不够,不能让人流连盘桓、纠缠不休,没有搔到痒处,这是非常遗憾的。你们的想法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但造物部分,包括景观、室内都差了相当的火候,可能是因为过于重视智识上流线的设计,但也是由于智识部分太动人,能够让我忽略设计不足的部分,因为设计不是只有视觉形式的狭义部分,是综合性的从智识、情感各个方面进行攻击,你们在其中一个方面攻击饱和、武力强大,所以我们挡也挡不住,非常了不起。


董功

这确实是一个水平很高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给自己立题目,和实践建筑行业建筑师要去接纳题目很不一样。这个设计在场地选择上已经占了先锋,场地没有那么完美,周边有些错乱的、现实的、挣扎的东西,这些纠缠和矛盾恰恰能让设计变得鲜活。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东西,这是完美的场地所不能提供的。另外,你们对园林概念的转移是非常好的,没有落入以一般借用园林概念设计的俗套,你们谈到的正负反转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废墟、遗迹等,都不是文人的孤芳自赏,这个角度深深地扎根在社会现状里面,让我很惊喜。


王南

调研小片是她们胜利的源头,拍得像一部电影,那种意境很抓人,其中决定性的时刻是她们跑到河对岸去看自己的地块,把它看成了一座山,所有的理念都在这一瞬间成型,之后只是不断地去深入、尽可能将其完美,最终的呈现有一种诗意,用镜头带着大家往深处走。关于遗憾,我倒觉得不用用力去做庭院景观,而是保留废墟的粗糙感觉,挖一个洞看出去,如果能把实景照片的破败感直接拼贴上去,也许意境就能出来。就像从一个木框架想象出一片树林的美妙感觉,设计得太多——摆家具、加灯光、新作景观——都太过了,要回到你们站在场地对面时最原始的初心。


张路峰

这个设计作为竞赛概念设计来说很完美,新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抽象层面都没什么问题,但毕业设计有不同要求,不能只说怎么想,还要交代如何做出来。新建“山”的部分的体系和旧的保留部分二者的关系没有交代,山看上去也不太友好,像一块煤,是什么样的建造方式最后呈现了这样的形态?新建部分是独立体系还是依附旧的部分?到底墙是混凝土还是硬纸板?这些问题可以表达得更清楚。建筑学的毕业设计不能不关注技术性的内容。还有,毕业设计是独立获得学位,每个人都要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你们一开始说一个人关注“园”,一个人关注“山”,成果的表达也应该有意分开,现在这种方式很难评价和打分。


李兴钢

用拓扑关系表现建筑和景观、把场地上保留的建筑变成可观赏废墟之景的做法都很巧妙。我说几点细节:第一,除了流线的漫游效果,似乎缺少了一些安静下来沉浸其中的环境营造,就是动观有余,静观不够。第二,你们利用坡屋顶的斜面做了几何化的山体,是山形建筑物,就有形式和空间体验的匹配要求,除了提供外部“爬山”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到山的形式和内部空间、人的体验、光线等各方面的关系,现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随意。第三,材料也是设计组成的一部分,现浇混凝土的山体屋顶如果上人,就需要很多防水、保温构造,能否做到内部和外部都是清水混凝土也值得商讨。此外,新建部分的山体和步道出现了两种色泽不同的混凝土,我建议山体材质可以选择和本地关联的材料,步道也可以考虑木结构系统、红砖系统等等,可以更好地凸显园林要素,也显得柔化和自然。


朱小地

我提几个建议:第一、关于山、园的概念,不能简单地把具象的东西直接作为设计的源头,即使最后形成的概念有山的意向,建筑师也不应该去这么讨论,一旦如此,就有理由去质疑山的造型、山的处理和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第二、你们提到了适应性利用,新生于旧等概念,但方案并没有在这些方面进行讨论,更多是聚焦山的形、和原来建筑的关系、黑白拓扑等等,存在重点关注不对应的问题。第三、用新材料覆盖老建筑屋顶的技术问题很难解决,木构建筑打开以后无法做到保护,用新材料覆盖却仍保留老建筑的样子,对老建筑的利用增加新的语言,这不一定准确,还会造成概念混淆,摸不清楚你们对老建筑的态度。总之,老建筑的空间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虽然它的遗产价值没有那么高,但是我们的态度应该明确、指向应该清楚,即便是一个新奇设计,在细节方面也应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设计师应有的态度。


“寓禅于农,农中悟禅”,本设计整体围绕农禅主题展开,农禅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文化产物,是禅宗的重要修行方式之一。设计通过对建筑与稻田景观的处理来表达禅宗视角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修行者探索农禅修行,打造具有特点的禅文化活动空间。


# 评委点评&问答


王南

这位同学自己营造了一片农田,在现有农田基础上找到农禅主题,是一种对自然的回应。我想到姚仁喜先生在台北做的农禅寺水月道场。水中月,空中花,不是来禅修的人看到农田就完事了,还需要一次转化,让他们在这里有醍醐灌顶的经历。禅宗空间在更深的精神层面还可以提升。


张路峰

你在水库边缘做了一片农田,那农田的灌溉系统和冲沟的路径有什么关系?这些灌溉水是怎么来的?

王金山: 我一开始考虑设置蓄水池,咨询了药山寺的管理者,他说因为靠近水库边,可以直接用抽水机抽水灌溉。


朱小地

对于张路峰老师的提问,我的理解是水从山上流下来,如果用自然的智慧,应该在水流经场地的时候截流,直接进入灌溉,而不是用水泵抽水。


周榕

你抓住了农禅一体的关系,但在组织逻辑上比较传统,不太可能产生特别灵动的效果。农田与一年四季、一天的四时、农田中的生物、气候的温度这些所有的共存状态所揭示的禅意不太够,没能真正的交融在一起。所谓“人籁,地籁,天籁”能不能“三籁合鸣”,这都是需要挖掘的地方。

建筑依托江心屿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展馆为载体,结合具有叙事性的精神空间,为人们提供一处安放情绪与思念的心灵庇护所。建筑延续场地特征,通过层层递进的叙事性空间强化人们出世入世的体验,游离于山水之间,感悟生命的诗意。

# 评委点评&问答


李翔宁

你似乎是想营造一种禅意的感觉,图画得非常漂亮,每个小空间都有一点安藤的感觉。但非常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尤其是这个鸟瞰,失去了那种灵韵。实际上每一张局部小透视都挺打动人,像董功和李虎在阿那亚的这些房子,但把这些空间塞在一块的这种体验和你追求的空间的空灵、佛性的感觉是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变得非常嘈杂和冗余。


陶磊

这位同学表现出了专业的建筑素养,我尤其喜欢剖面图,能感受到对于空间的理解与控制能力。但建筑外形与内部空间氛围意境并不统一,那些斜角、动态、檐口的倾斜像是随意的选择,反而消解了建筑原本的深刻性。


黄文菁

这位同学的内部空间塑造已经相当成熟了,不仅如此,他在思考更深层次的、可能是我们所有人一辈子都要持续思考的问题——禅意、生命的意义。虽然我目前看到的还是材料、空间氛围的塑造,但随着你对世界认识的扩展,会有更多的思考,比如建造和自然、人和材料的关系,建筑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应该有多大的表现欲、应该表现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持续思考的问题。


华黎

你做了很扎实的工作,有非常精彩的局部空间,但我同意翔宁说的,做得有点紧、有点用力过猛,可以尝试做一些减法,那个度往往是决定设计好坏和高度的重要因素。


朱育帆

这位同学做的设计特别有胜利感,呈现出的素质非常高尚,非常好。


黄居正

场地特别好,特别美,但我感觉建筑尺度与场地有点不匹配,做大了。而且讲一个故事,要有起承转合、层层递进,你的故事里充满了高潮,每一个空间都不错,但空间序列的安排上还可以再进行思考。


作品基于当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引用大众网络身份和行为的定义,将其特征视觉化为五个功能消费空间,进行实体空间的建构,并赋予空间以植物的隐喻,将以传统零售方式为主的秀水街大厦改造为集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面向对网络文化具有高关注度的亚文化群体的消费空间。


# 评委点评&问答

 

朱小地

这位同学通过对种子、树干、树枝、树叶等的隐喻,转换成室内空间,表达了未来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完美构成的状态。生长出的六种空间像引爆点一样可以激活原本的商业空间。空间的复杂性、色彩质感、很有戏剧性和想象力的表达、对虚拟空间的探索……看到这些我是很欣慰的。


董功

这位同学做了一个植物园,但里面没什么植物,后来你解释这是一个隐喻。那既然这样,我建议你把里面看似配景的植物全部删掉,纯粹通过光线、体验、你设置的生命的时间线索给自己进一步推敲的压力。


王南

你做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可能是服务亚文化群体的。我的问题是如何让普通人也进到这几个空间?让这里变得更有城市的公共性。


李兴钢

这个设计有些魔幻现实主义,针对消费、零售、娱乐这些最平常的生活中的行为,引入五种完全不同的视觉,但都在一个标准化的框架结构空间中营造,非常出人意料。


周榕

这位同学一上来放这图,我就感觉自己特别像一个渣男,对前面同学夸太狠了,一看这个好像也特棒,就觉得是不是“彩虹屁的弹药”不够了。央美同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用空间俘获人的能力,这是建筑师——尤其是中国建筑师——最匮乏的能力。这个设计有很强的直觉。前面的那些叙述组织得很好,但实际上这个作品一出现,就有很强的打动人的能力。

殷墟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痕迹,并未给属地安阳市带来期待中的经济腾飞,反而引发了棘手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方案着眼于这些社会问题,以批判性遗产研究理论为背景,将关注点从遗址本身转移到人,以管理者、当地居民与游客三方主体的诉求为切入点,通过景观构筑物与活动的介入,将原本的产业单一型公园转型为产业复合型公园,降低公园对于单一产业的依赖,活化利用遗产,宣扬文化,解决矛盾。

# 评委点评&问答


朱育帆

整体的完成度、切入点、观念、成果的表达都是值得嘉许的。但在阐述过程中看不出文化遗产的规则对设计的限制在哪里,也没有看到遗址公园的红线。包括它的考古分期是不是和设计中的分期相匹配?还有你对远古时期纹饰的抽象,也许可以再关注一些它本身的逻辑,通过符号化和抽象化提取的图案可能非常容易缺损最本质的东西。

科技进步与资本发展带来了劳动的异化,形成断层的劳动分工,形成各种“折叠”。人们用物质消费去肯定自我,失去劳动本身的积极意义,形成人本身的分裂。本方案希望通过对铜牛厂原有功能主义建筑进行解构,打造沉思和艺术的空间,激发人们对工作与劳动的能动张力和对产出物的自主力,并重塑人、社会和自然的联系。

# 评委点评&问答


王南

这个设计讨论了工人的生活,反抗异化,最后让工人在戏剧空间中得到疗愈,确实很动人。但设计所描述的人类发展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和最终呈现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之间有一种不匹配感。就像《摩登时代》里卓别林在一大堆齿轮中转的场景,你是否有考虑过呈现纺织女工们开心地在一种大场面里被疗愈的效果?现在几个剧场被比较普通的组合,视觉震撼力不够,立意、意图和叙述如此大话题的勇气我们能够感知,但是形式上略差一步。

王辉

美院只有是美院才是美院,哲学院、建筑学院、戏剧学院都不是美院,我建议以后毕业设计不要总扯哲学。“异化劳动”的含义可能大家也不是真懂,也许费劲做的设计才是“异化劳动”。马克思讲异化的核心是人,现代资本主义使得人不像人类,建筑设计也是一样,建筑师本来做的是朴素的Building,慢慢地就想做Architecture,变得不是给人住的了,这不行,做设计要有老百姓的朴素感情。建筑师总是想用舞美的方式做空间设计,但是又不比专业戏剧团队做得专业、简单、轻松,往往弄得很苦,也不现代。如果这是个新场地、新建筑,以艺术为主题怎么玩都可以,但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工厂,那设计多关注点工厂少关注点人,反而更人类化。

周榕

我同意王辉对于哲学思考的警惕,抽象的思考虽有魅力,但也要注意每个思想者其实都是狭隘的,建筑师不能做帮凶,把狭隘的思想变成强规定性的场景,这样只能增加建筑的独裁感,让人感觉建筑师像命运的剧本写作者,人在其中被有形的手操纵,变成了按剧本演出的演员。虽然获得了某种图片上的戏剧性,但真正使用起来其实只是一次性的消费场景,因为这种被预设的体验不会变成反复的情感交互。

好的建筑师应该能发现建筑本身的魅力——包容——建筑提供了无私的空间,像子宫一样将我们包容又对我们无所求。现在的很多建筑就像邪教,附着很多所谓思想,用强规定性作为指挥棒,让人按“我”的方式生活,这无聊、残酷、又狗血。你以为生活特别戏剧化,30年后如梦初醒,原来都是命运之手,这时候没有办法,只能告诉自己这样也挺有意思,但是那种自由和包容、被空间宠溺、抚慰的感觉才是我们建筑能提供的。我一直提倡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建筑学,提供给使用者丰富到甚至过剩的内容,让ta吃自助餐,这样可以得到的更多。这是我认为建筑师把建筑原始魅力发挥出来的方式,是建筑师对人类的最好贡献,我们有自己的能力所在,是我们这个职业的天赋,我们不能丢掉,不能变成拾人牙慧的思想拾荒者,否则我们就只是哲学家的小工、帮凶、仆从。我们有自己的井,有自己的源泉,可以从中酿出多种多样的酒,而不是从别人的自来水管里接点不知道过了几手的东西。

李兴钢

把哲学思考转化为建筑空间设计,可能在王辉老师这里会显得深度不够,但从最后的物质实体空间来看,还是一个有特色的建筑空间,比如一层的列柱空间,进入工作坊、阅览室最后到剧场的路径,从功能、空间的体验,甚至是工厂化语言的利用上,形成一种对公共活动、对过往工厂劳工的反思,还是有价值的。

该设计意在通过对景德镇西湖乡磻溪村中央广场公共空间设计来激活村中轴线的活力。方案包含了五个功能不同的公共建筑,为村民和游客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提供了共享、共存、共生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设计方法和材料上选取低成本、低技术的设计手法,用本土的材料和技术为游客展现磻溪村的独特魅力。


# 评委点评&问答

黄居正

这位同学的题目叫“中轴线……公共空间设计”,一般来讲,中轴线在中国乡村是个比较罕见的词。既然用了中轴线,就应该有一个空间序列,把南边的人都吸引到你设计的公共中心去,这点你有考虑吗?

邱翔: 由于磻溪村内道路非常狭窄,施工困难,难以进行改造开发,所以像超市、居委会等就移到了南边新建的大路上。但是原有的中轴线上依然保留着村子的祠堂、广场、舞台等等。所以我选取了中轴线上最中心的一个点来激活、带动其他空间。

李翔宁

我想问的是你设计的目的,设计面向的具体人群。不同社会角色诉求间的博弈是如何解决的?像“公共空间的活力”这种其实是比较general的概念,但真正操作时就会发现,不同群体有不同诉求,包括谁来使用、谁来投资、收益如何分配,这些复杂条件在制约着你的项目能否实现,你是否考虑过这些?

邱翔: 这个项目是有真实甲方的,一个地产公司选中了这个村子,想进行旅游开发。他们将大部分村民安置到了村边上一个新建区域,然后把村子大部分建筑买下来进行改造。我考虑到了旅游开发的经济收入要求,设置了民宿和餐厅,同时也考虑了村民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场所,为儿童提供教育场所。

黄文菁

这位同学的介绍中操作性的内容强些,但少了对宏观想法、策略的描述,少了一些打动人的东西。像“针灸”、“小尺度介入”这些都很对,但我感觉这些功能放在我办公室附近也成立。这个项目的独特性在哪呢?而且这个乡村也还蛮远的,怎么把别人吸引过去,肯定要有一些超越我们通常熟悉的“公共空间”“廊道”“广场”“餐厅”这些词的内容。

华黎

你有没有思考过在乡村里做一个建筑,这个建筑的语言是否可以更自由和当代一些,是否一定要用坡屋顶、木头这种看上去似乎和传统很和谐的语言?

陶磊

从这位同学平面图的功能来看,他似乎对乡村生活进行了重新定义。我觉得最难的地方就是如何定义?这样的生活方式的定义是否真的具有现实意义,保留一定的怀疑。

乡村具有其特殊的的内向性,小江村也不例外。 交通的限制,形成了思想上的局限,也使其得以保留自身传统。 作为建筑设计者,在尊重乡村自然特色的同时,如何启发性地介入? 在本设计中,建筑就如同储存与发酵情感的容器--情感储存罐。它们保留小江的过去,激活新的空间与更开放的可能性,为乡村注入新的思考。


# 评委点评&问答

黄文菁

Love bank 很可爱,它令我耳目一新,挺有趣的。但这是做给谁的呢?我觉得这是一种想象的生活情景、状态,把它们空降到乡村里,村民会怎样接受呢?把不同人的需求、不同人看问题的方式更多地融进来,这个项目会变得更加丰富一些。


华黎

设计的形式感、空间感都不错,但你提出的概念是过度的解释,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你过度解释的设计,反而扼杀了建筑本身带给人的感受。


陶磊

设计得很有意思,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些新鲜的东西。但建筑到底是否具有叙事的能力?这个我是很怀疑的。

基于“人人皆是艺术家”的指导思想,本方案从全新的艺术展览思路出发探讨张家湾铜牛地块的未来可能性。通过深入反思艺术品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并结合美术馆展览展示方式,本方案通过贯穿场地的“流动艺术品展览履带”,结合其周边设施,创造出城市中的“艺术异托邦”。

# 评委点评&问答

董功

你的核心概念“传送带”在与建筑内部的中央空间、与周围各种空间、人的行为发生更多层次关系的层面本具有巨大潜力,目前来看这个线索展开的方式相对单一了些。

朱小地

设计有些局限在传送带、轨道这些具象概念上,“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概念应该是一个状态、观念,是指人人都像艺术家一样生活,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出艺术作品。艺术品观赏性与传送带运动的平衡、观者与传送带的关系、观赏的及时性与销毁的必要性等等,这些二元问题就像你的设计:一个建筑与一个传送带被放在了一些,似乎并没有整合在一个自洽的逻辑中。

王南

我想象中的传送带是一个巨大装置,居民分享作品是一种集体行为艺术。现在这种放上去——转圈——销毁的过程看起来太孤独,有没有可能让人参与其中?比如人在旁边走、上去转、拿走喜欢的作品等,就像吃回转寿司,不要以毁灭终结,通过分享或是商业活动让它真正流转起来。如果上升到哲学层面,伟大的艺术品,也在历史的传送带上,在收藏家、博物馆的手里流转,最终也许面临毁灭——这是你的概念可以拔高的隐喻。这两条线可以并行,以公共活动支撑的艺术的平民化以及艺术史所象征的时间传送带,留给人们关于艺术的命运、本质的思考。

王辉

传送带往往发生在水泥厂、筒仓、电厂等等存在原料运输、能源处理、垃圾销毁等过程的工业厂房里,但是制衣厂和传送带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退一步讲就算是有关系,我觉得用传送带楼上楼下地串联过去制衣厂里的那些呆板的厂房,用它传物、人、作品,基于此编一个故事还说得过去。但是设计中间的泡泡,外面围绕的球跟着转动的像原子模型的形式,也不是制衣厂的,在逻辑上不太自洽。

李兴钢

这个设计比较不像建筑,虽然也有房子、楼层、体量,但是比较像个人化、艺术家式的装置创作,不在乎合理性和逻辑性,作为学生作业是可以,但从事职业化建筑设计工作的话,就称不上一个建筑。建筑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创作,是有巨大的社会投资、有很多人参与的工作,具备基本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这个设计比较像是完全感性的创作,作为职业化的工作就显然是有点问题的。

地安门文创中心位于万宁桥东,玉河北,现状被胡同与话剧院宿舍区包围。设计以功能复合化、空间立体化、形式地域化为策略,汲取了传统合院式建筑和硬山坡屋顶元素和概念,用两个内院和屋顶平台串联起三个不同的空间。其中有以小剧场功能为主的演绎空间,还有以书店和文创商店为中心的文创空间,以及提供共享办公的创业空间。建筑用以展现地安门地区的文化以及服务周边人群,探索了文化功能融入激活历史建筑保护区活力的策略。

# 评委点评&问答


王南

北京旧城的规划很能代表今天的主题“自然的视野”,尤其是什刹海万宁桥这个区域,庄严的都城规划和什刹海的水面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什刹海不仅把自然引入规划设计之中,同时解决整个城市的经济命脉。你在答辩中缺少对原始场地这种精彩规划的提炼。一厢情愿地把那个高楼削掉,这个高楼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风貌,但谁都拿它没辙,我这十几年来都想把它炸掉,你有什么底气觉得这能够实现?还有什刹海作为保护规划的核心区、精华区,在建筑层数、形式、颜色、材料的限制上都有相关规定,有没有反应到设计当中?


朱小地

这位同学讨论屋顶没有问题,但北京老城里的历史文化精华区本身要控制整体风貌,在设计前一定要对各方面进行了解,看看相关文件和要求。


王辉

如果是我我就保持这个楼的高度来证明它为什么可以一直存在,年轻人要有这种反叛精神。直白点说,我看不出你们的批判精神、原创性,看不出到底以什么为抓手。你的设计应该是来活化这片胡同,但你没有考虑它和周围胡同的关系。而且南锣这边有非常好的剧场传统,你的剧场在设计中也无足轻重。你们这代人应该能够植入一些年轻人的东西,来点亮这片胡同。


董功

无论是同学还是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具体就是不具体。当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那些泛泛的条条框框上,设计是很难做进去的,因为它缺乏具体的、鲜活的东西。其实但凡我们说建筑设计还有一点文化艺术的成分,那个人的真实、具体的观察和体会是一个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作为学生时期的毕业设计,哪怕稚嫩、叛逆、不成熟,但一定要有真正属于你的理解,这是很宝贵的。


李兴钢

在北京古城这个环境,这个设计的难度非常高。而且你们的时间、经验也有限。大家的批评主要来自于“不过瘾”,这些建筑师都或多或少在这种环境下做过设计,都受到过现实的极大限制,可以说是折磨。所以他们就希望看到能让他们兴奋或者现实做不到的设计。但他们既没有看到很有批判性、创新性的、令人惊喜的提案,又没有看到有足够成熟度、深思熟虑的设计,那批评就来了。


周榕

我同意兴钢老师说的,把这组同学和其他组一起来评非常不公平,因为前面那些同学虽然是在真实地段,但好像是一个无重力舞台上的文艺汇演,大家可劲儿翻跟头。这一组就突然被放到历史文化、法规强条各种力都有的场景中,没有办法充分的表演。我突然想到我们小时候那个街头恶霸的环境,相对老实的孩子,没有打人的工具,只有挨揍的方法,就是抱着头滚到墙角,在墙角可以一面受敌,两面挡住,抱着头就不会被打得太惨。你的设计就特别像抱着头滚到墙根,没有能够施展出属于自己的动作。我觉得特别同情。刚刚董功老师提供了一把短刀,他说的“具体性”,其实就是在这样一个四面受敌、特别狭窄的地段,建筑师的用武之地极小,但是你要找准穴位,他教你的具体性实际上是认穴。

这个设计从总体规划上,能给你们的余地很少,所谓城市设计,实际上是城市在压迫你们,不管是规划局还是出题人,都在代表城市压制你们。所以如何能在这无所不在的罗网中,冲出一点缝隙来,真的就得靠短刀了。建筑师需要有高度敏感性,在已经被压制成这样的地方,敌人哪怕只有特别小的一个破绽,必须要咬住不放,对准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使劲拿刀扎,直到把ta搞死。

最新考古勘探工作探明了殷墟王陵区的东西围沟,原有规划设计难以呈现其整体构架,需进行一些调整。同时王陵区现状氛围较好但可看的东西少,故核心保护区内除更新老旧展示用房外不做过多触碰,而把新增的考古展示区、商代历史文化区和办公区置于围沟南面的空白地带,希望能对现有景观进行提升,体现商王朝独有的气质和氛围。


# 评委点评&问答

黄居正

原本北边的路很长,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进入林区会感受到肃穆的氛围,你把开口挪到东边,舍弃北侧道路,这令我有些疑惑。我觉得在设计中烘托出那种原始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黄文菁

黄老师说得那种久远的空旷感是我特别向往的。我在西安长大,小时候我们会去阿房宫的遗址,那里除了一片荒草什么也没有,但就能感受到那种秦砖汉瓦、远古的感觉。景观怎么能把这种时间感、历史感、宇宙感表现出来,是很有意思、值得挑战的一件事情。

朱育帆

作为职业训练首先要有红线概念,一般来说,遗址区会有核心保护区、控制建设区和缓冲区三个圈层,这三个区会有不同的限制性规定,如果违反就会触碰法律红线。你需要交代现状、范围,评委才能知道你做的是什么。遗址设计是一道限定性题目,它有其本身的宇宙秩序,你做了很细致的工作,包括文化、语义学习,我觉得是有见地的,但你需要做一些补充,说明你最主要的理由和逻辑。

陶磊

远古的遗址带给我们的力量和震撼是需要通过现场本身才能传递的,过度的建设反而会破坏遗址神秘的吸引力。这里可能需要一些基本服务设施,比如卫生间、乘车到达的路线、买水的便利店等,但无论如何都不要破坏它的原始感觉。

# 评委总结与寄语 speech

王南:“你们将来就是主流文化”

非常感谢朱锫院长和央美建院的邀请,很荣幸,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美院毕业设计的答辩评优。令我感慨的是美院一直把毕设当作最重头工作的优良传统。反观我们清华建院的毕业设计反而不太受重视——好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在二、三年级时,学生是非常重视设计且很有激情的,到了毕设时,有的保研了,有的在找工作,反而导致没有在本科最后留下一个对得起自己的精彩作品——包括我自己,现在我教学生也为此感到遗憾。今天评的很多作业也许是同学们本科阶段最高的水平,有的同学可能没发挥好,但态度都是重视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所有的评审专家都是我的学长、前辈,通过聆听、交流我今天获益匪浅,非常开心。最后一点,学生们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他们的作品也许还不成熟,但各种概念所碰撞的火花精彩万分。有位同学针对我提问的回答让我非常震撼,她说“也许将来我们这些亚文化就会变成主流文化”,这让我看到了青年人的力量,也以此鼓励所有今天参加答辩的学生,你们将来就是主流文化。

王辉:“当你‘忽悠’别人的时候,别先把自己‘忽悠’了”

很感谢有机会来参加美院毕业答辩,而且是优中之优的答辩,领略到了大伙儿的风采。虽然我在评图过程中说得一些话不太中听,但其实都是在肯定成绩基础之上对你们的期待。

我说两点:第一,从今天开始,你们进入了要去“忽悠”别人的人生新阶段,你们算是掌握了非常好的“忽悠”别人的本事,所以要好好地把这些本事总结总结,尤其是叙事能力。第二,当你“忽悠”别人的时候,别先把自己“忽悠”了。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把握的是自己,但最好把握的也是自己。你们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评价,然后不要把接下来的目标定得太高,诚实、踏实、一点一滴地前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不要把事情放得太大。但回过头来也要明白自己最好的特长。祝贺你们进入了新的人生旅程。

朱育帆:“大家走出校园以后,把你们天马行空的灵性与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结合,发挥自己的力量”

谢谢央美的邀请,本科毕业设计对于央美来说是特别特殊的文化,其中所表现出的持续热情让我很感慨。今天听了若干位建筑、景观毕业生的答辩,大家都很努力,展现出了央美优秀毕业生的基本风格,我希望大家走出校园以后,把你们天马行空的灵性与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结合,发挥自己的力量。

李兴钢:“这种突破性不仅是对本专业的突破,还是对整个建筑学科所代表的空间环境设计的突破”

首先感谢朱院长的邀请,今年又有机会来参加央美毕业设计的评优答辩,学习和收获非常多,正所谓教学相长。毕业答辩是把五年间教学和学习的精华放在一起交流碰撞,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央美建筑完全做到了不同于其他建筑院校的特色和成果,在这里我想祝贺同学们,你们一届比一届出色,体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水平,以这样的水平和成果结束本科的学习,走向职业道路,是非常好的节点和里程碑。

其次,我很高兴我心目中的几份好作业都获得了很高等级的奖项,有几份室内专业的作品从思考、观念到实操,都体现出了令人难忘的突破性,这种突破性不仅是对本专业的突破,还是对整个建筑学科所代表的空间环境设计的突破。这要引起老师、各位同学,特别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同学,还有职业建筑师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我自己也将持续不断地思考。

李翔宁:“不仅仅是对待设计的真诚,更重要的是在走入社会之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很高兴又有机会来看央美同学的作品。连续参加了好多年央美的毕业答辩,我感受到——央美学生的形式感特别好,图纸、模型还有渲染都非常到位,展示的手段也五花八门。作为老师或者说过来人,我也想敲个警钟,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容易上手的方法和易沾染的习气,王辉老师所说得“忽悠”并不是真的“忽悠”。今天这些作品里,比较少的同学能够保持对建筑的真诚态度,不仅仅是对待设计的真诚——好好地去做调研、好好地想别人到底需要什么,把图画得认真——这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在走入社会之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表达的思考和批判是什么,拷问自己生活在社会上的价值。这种认真的态度对每个即将走向社会、想做建筑师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个职业,也希望大家在走上人生道路时,认真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人和自己的内心。

张利:“人类社会是二元矛盾发展的结构,有人参与制定规则,有人击碎惯例——这样整个学科、行业才会进步”

谢谢朱院长的邀请,这几年从央美毕业设计的评审中收获很多。我说三点:第一,央美的毕业设计应作为传统延续下去。在当今很多人对大类建筑学科存在质疑的社会情况下,央美毕设仍保持了一种对学科未来的自信和热情。

第二,我想给予同学们附加的致敬。清华人文学院院长彭凯平老师在一次访谈里说到,我们在试图战胜疫情的时候爆发了很多人性光环,但疫情本身的存在,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不存在任何美化的可能性。各位的毕设工作都是完全独立、在自己家完成的,但设计是需要人和人面对面的、气息相通的、甚至可以互相感触到皮肤温度的相互激发,很遗憾,你们缺失了这个过程,但是这个损失是必须面对的,这也许就会使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也许是更坚强的性格,也许是对待困难的信心,也许是更复杂的面临矛盾的头脑——这些很可能对以后有益,一定要有意识地利用它。

第三,刚才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识别性”,央美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参加建筑学科专业评估——来自职业行会、制定一套准则,给予封闭、明确的资格认可边界——这和美术学院、国外艺术学院里的建筑学很不一样。工科建筑学更习惯制定惯例,美院学生让我们看到了打破惯例、冲破牢笼、造就新的呼吸空间的可能,今天大家的作品更是有力的论据。人类社会是二元矛盾发展的结构,有人参与制定规则,有人击碎惯例——这样整个学科、行业才会进步,甚至那个专业评估本身才会得到进步。期待每位同学走出央美这样伟大的学术殿堂后,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张路峰:“这个行业正经历一种变革,所有人都在思考的过程中”

首先对各位毕业生、指导老师、朱院长表示祝贺,央美的毕设评优被朱院长带到了学术研讨的层面。我们借同学们的作业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讨论教育和行业。大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老师们的观点各异,甚至相反——这也是行业的现状。我希望能够把这种信号准确地传递给各位即将走向社会的同学,这个行业正经历一种变革,包括老师、建筑师所有人都在思考的过程中。由于上述原因,奖项、排名并不重要,因为投票、各种评审程序决定了这个结果,并不一定反映真正实力。

最后我还是要说,今年非常不容易,基本全部在线上,老师们也很辛苦,还是有一些同学克服各种困难去现场做调研,没有条件的就做了偏重概念和理论的探索。这可以给疫情之下的建筑教育带来一些启示——不能因为疫情就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在压力之下做得更好。

周榕:“与其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大陆,不如给自己造一个简易木筏,学会换气可能更重要”

感谢朱院长第四年请我来参加央美的毕业评优,这个评优活动至少在国内语境里是最真诚的一个思想碰撞的竞技场。我参加过非常多国内、国外的评奖、评优,很多已经沦为虚伪的互相吹捧,或者完全变成社交场。但央美的场里仍有尖锐的观点、思想的碰撞,互相的激发,这非常难能可贵,是已经很罕见的、几乎是硕果仅存的一个能真诚袒露自己思想的地方。

央美评图的场子相当于三重显影液——经过曝光的相纸在红色灯光下逐渐显示出不同层次的灰和黑,然后慢慢形成图像。

第一重显影表现在各位同学身上,大家经过五年本科学习(其中三年在疫情中),缺少从环境直接得到的反馈信息,很难真正认识自我——比如设计水平到底怎么样、思想到底在哪个象限、到底会得到共同体怎样的评价——由于缺少环境的反馈,每个同学都更孤独,缺少身处一个Community的连结感。经过评优,各位或多或少都能从评委的不同意见里,在交叉的火力、交叉的探照灯的投射下,把思想的各个侧面、细节逐渐显影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自己,思考Identity到底如何建立——这是第一重显影。

第二重显影针对评委,这是一个再度审视自己思想的过程。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思想老化严重,特别陈腐,需要各种年轻的、充满勇气和想象的、充满大无畏创造精神的思路的冲击,我时常感到羞愧,试图跟上大家的步伐,不要被甩得太远。

第三重针对央美这个集体、组织机构,我今年强烈地感受到,央美整体的价值、方向、独特的存在性都显影得比以往更加清晰。我前面谈到,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虚构比例成分越来越大的时代,在这种全新的虚构纪元里,虚构能力正成为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大量文明创造者的基本能力。央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可能会成为央美逆袭、弯道超车非常重要的路径。

最后,显影固然重要,但不要轻易地去定影。大家还非常年轻,对自己的潜力、各方面能力其实了解得非常不充分。这只是个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把自己了解得更清晰、透彻之后再做判断。所谓的评优、评奖只是依照过去的经验和非常狭隘的观念得出的反馈——并不代表未来。人类文明现在处在翻天覆地的当口,可能会需要归零重启,一切的价值体系都会重置。这种时候没有主流和非主流、前辈和晚辈之分,大家都彷徨无措、不知道未来为何物。因此,轻易地定影自己不是什么好选择。每个人都保持开放的态度,对未来不要带太多成见。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适应变化的能力,而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因为“山”可能已经没了,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文明重启的过程中不要相信任何一块大陆是坚实的,都是浮冰,随时可能融化掉我。与其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大陆,不如给自己造一个简易木筏,学会换气可能更重要。

黄文菁:“我们生活在一个混沌的时代里,每一位年轻的同学都应该保持批判性”

今天非常有幸看到几个非常有才华的同学——对新技术的敏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了解和跨界的能力,让我感到一种希望。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混沌的时代里——充斥各种各样的信息,没有简单的对错,有无数方向——每一位年轻的同学都应该保持批判性,客观、冷静,对每件事都带着一定的疑问和思考往前走。最后,每个人的实践过程都是在寻找自己。这里我要反对一下王辉老师说的“忽悠”,虽然我知道王辉老师指的不是字面意思。我想说不要去忽悠,自己不相信的东西也很难说服别人,现在人人都掌握着丰富的信息,忽悠也变得很困难。我们要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有热情去相信的东西并为之努力,才有可能说服别人。

董功:“在未来漫长的建筑实践或研究中,别轻易地、泛泛地选择一个别人告诉你为正确的事”

这几年我在央美带过课、做过讲座、参加了多次毕设评图,我工作室也有九、十位央美同学。我觉得央美的特殊之处——我自己感同身受——在现在浮躁的时代还在乎建筑。我自己仍然觉得“热情”和“相信”是一个建筑师持续进步的最原始动力,否则很容易迷失。具体来说,今天在A组评论的老师之间发生了辩论,出现了针对同一份作业截然相反的判断,这对毕业生来说是很好的信号——建筑没有绝对的正确,这种多元的状态恰恰是这个行业和学科生动的地方。在未来漫长的建筑实践或研究中,每个人可能会选择不同方向,但别轻易地、泛泛地选择一个别人告诉你为正确的事。最后一点很重要——就是具体。理念、设计是具体的,每一次面对一个具体的场地、一群具体的人时,所有的判断都要是具体的。这是让建筑能持续对社会产生意义的最重要的东西,与大家共勉。

陶磊:“美院学子们应该注意并重视的一点—建筑的评判标准并不会因为美院而特殊”

首先祝贺大家能够在这么特殊的年代顺利毕业,实属不易。也祝贺获奖的同学。我是美院毕业的,在众多评委中相对特殊的一点是我对美院有深厚的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很赞同刚才董老师说的美院学生的强烈热情,这也是美院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美院的建筑教育当然应保持自身特点,这是美术学院办建筑教育的价值所在。但美院学子们也应该注意并重视的一点——建筑的评判标准并不会因为美院而特殊。建筑是物质而非图像的,不要沦为别人的画图工具,不要做那样可悲的事情。在即将进入社会之际,不要忘记是美术学院点燃了我们对专业的热情,让我们有更高的理想,这也许是其他学校所不能及的。进入社会以后,一定要抵抗平庸化和过度商业化,才能发挥美院自己的意义。

朱小地:“要下狠手,要用锥子一下扎出血来,要击穿题目”

今天有幸再一次参加央美建筑毕设答辩会。同学们毕业后就获得了一个新身份——建筑师,会用专业视角解决社会、城市问题,突破学科的简单划分对我们思想领域的限制。这个身份确定十分重要,我们看到的好设计其实都非常轻松——不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来的——这源于我们专业是在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再去解决;更不应该是列出很多问题,结果设计并不能解决。所以这个身份的界定来源于强烈的专业意识、来源于刚董老师谈到的热爱(而非执念)——通过专业知识了解建筑的无限可能,甚至更美好的世界可能在我们手中构建。这是我前半生对建筑的理解。

通过答辩,我意识到央美确实和其他学校有所不同,一是思想非常开放,这带来一种敏感度,并不是简单基于专业理论的指导僵硬地、麻木地去学。特别是室内、景观的同学突破了本专业的限制,讨论建筑学或更多其他整体的问题。央美同学应该拥有勇气——要下狠手,要用锥子一下扎出血来,要击穿题目——这种勇气,魄力是建筑师不得不有的个性,不可以是老好人,否则只能把它当作职业而已。另外,央美同学本身有借助于理论、当代艺术观念的优势和潜力,如转译、观念、隐喻都不是简单用文字、提法就可以代表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恰当运用,大家也不要被这个限制住,时刻保持建筑师的专业性,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黄居正:“设计应该回到具体的场地、具体的人,而不是仅仅满足主观的自我意愿”

非常感谢朱院长的邀请,我感受到央美建筑学院在办学特色方面的坚持,在坚持特色的前提下探索出越来越鲜明的风格。这届学生非常不容易,学习阶段的三年都在疫情中。这次评优是平常日子里的仪式感,让我感受到年轻学生思想的活力和对设计的热情,对我来讲也是特别好的学习机会。前面讲到央美的特点之一是自由度。无论是出题还是学生作业,从过程到结果,自由度非常大。这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力,这跟其他院校不太一样。

另外在评图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设计中大家还是要问一问“为谁设计”的问题,这个“谁”不是抽象概念,就像董老师说的,应该回到具体的场地、具体的人,而不是仅仅满足主观的自我意愿。我觉得个别方案深度略显不足,一个方案需要各方面内容,比如形式、空间序列、材料、结构等,作为一个半年时间完成的毕设,要反映出一定深度。最后回到前面讲的优势——形式感、表现力、自由度——确实有让人脑洞大开的好设计,不论同学之后是否从事建筑相关工作,现在打的基础是将来施展才能最基本的能力。美院学生择业的可能性是蛮大的,未来如果选择建筑学,美院同学对现代趋势、对新东西的把握、对技术的把握能力也是优势。希望同学们毕业以后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提升机会。

# 朱锫院长总结发言 speech

“你们代表着美院的现在和未来”


近八个小时紧张而激烈的学术评优研讨会、以及专家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评论,让央美建筑学院的学生、老师都受益良多。这届毕业生五年的学习生涯里经历了三年疫情,毕业创作完全在家里完成,每一位学生和工作室老师付出了巨大心力,即使缺少各种条件,仍然创造了优秀的毕业作品。

当初我们创立这个“品牌”,是为了让“央美建筑”师生和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建筑家们近距离的思想碰撞。今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评委们评论的深度与广度,每位嘉宾评委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点评的背后是他们对建筑的认知和理解,这也揭示了建筑这门艺术自身属性。对于今天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评比结果,而是这种思想碰撞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关于“央美建筑”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去这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大学五年的建筑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最重要的还是修养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我在国内外几所著名学校都有执教经历,对比下来我非常为中央美院骄傲,因为我感受到在中央美院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学术为上。每一位学生、老师都非常看重自身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很强调创造力。所以这也启发我们的思考:在这样丰厚的艺术沃土上,该如何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不仅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奠定他们的修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最终塑造一种创造力——这是美院一直以来、也是从今往后永恒的课题。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职业建筑师,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对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懈追求。

感悟司马迁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试图让学生们从自然、文化、宇宙的角度来认知、理解这个世界。我认为“究天人之际”是指在人与世界之间探索对建筑艺术这一门学问的认知。建筑艺术虽然相对宽泛,但从来都不缺乏作为一门学问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也不是一般的工程技术,它有其自身的属性、内在的特殊规律。“通古今之变”是说,如果不了解过去、不了解宇宙的规律,就很难理解未来。我们的学生不仅要“知古”,还要了解今天的世界。最后“成一家之言”,“央美建筑”一直为之努力、学生和老师一直铭记在心的我们的使命——创央美建筑一家之言。它到底什么时候会实现?或许它已经到来,或许它正在发生。我寄希望于今天的每一位学生,你们代表着美院的现在和未来。就像刚刚评委老师说的,我们这一代已经是过去时了,未来建筑的创造性表达,特别是央美建筑的思想和精神,完全寄托于你们。

最后特别感谢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我联系各位的时候,尽管大家都非常忙,但是没有一个人拒绝我的邀请。美院能有这么好的文化氛围,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我代表建筑学院的师生,由衷地感谢各位评委,不仅给我们带来深刻和富有启发性的点评,更重要是你们的思想和风采。我相信近距离的接触和思想碰撞,比设计上的一招一式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大。还要对学生与工作室的老师表达敬意,特别是在疫情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毕业创作;也感谢媒体、观众一直持续地支持美院的学术活动;感谢学术部和对外交流部,在每次学术活动中都呈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上述各方面的帮助支持才塑造了今天意义深远的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22年本科毕业创作作品评优及学术研讨会。

期待我们明年再见。

END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球知识雷锋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学术研讨会 特别纪实 创作作品评优 毕业创作展 展览展示

57804 举报
  1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