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互娱发声 | 李斌:对每一份信任保有敬畏之心
-
2022-06-16
2022虽然有着不安与彷徨,但我们依旧在路上。近日【锋尚文化】与影像骑士展开联动,对话演艺行业的未来,探索当前环境下的破局之路。
【锋尚文化】旗下子公司【锋尚互娱】总经理李斌,结合自身多年创作之路,有感而发,就《匠人精神于当代内容创意生产的意义探讨》为主题进行直播交流,反响热烈。
我们特此提取内容核心,与大家再度分享。
敬畏每一份信任
做时间的朋友
作为艺术创作者来说,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为世界增添色彩的机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世界飞速发展,一切都变得很快,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生产力的革新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而创作和思考还是需要应有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需要对每一份信任保有敬畏之心,学会做时间的朋友。
2021华晨宇火星演唱会
概念效果图
现场演出图
为保证演唱会舞美设计的稀缺性,充分了解歌手的表演习惯。为华晨宇设计专属的踏步装置,并融合“火星”主题,把踏步做成岩土质感。尽可能将舞台的每一个角度精致细节化,让观众感受真正的沉浸式演出。
岩土质感的踏步
观己而后悦人
艺术创作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最终都是要“悦人”的,文不对题、曲高和寡等等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在创作过程中的共情尤为重要。“
悦人”之前先“观己”。对于舞美设计或者视觉工作者来说,我认为我们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家,而是具有创作能力的问题解决者,我们需要在思考中不断“观己”,才能尽可能在共情的前提下进行效果预判,从而最大限度的“悦人”。
2020~2021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AR虚拟创意设计制作
AR虚拟效果与实体舞台巧妙结合
利用AR虚拟效果打造“古巴比伦宫殿”
有效整合使用科技手段
当下科技发展迅猛,机械、灯光、音响、数控、特效、智能控制等演艺技术;新型材质;结构力学;投影、新型屏幕、超高算力服务器等视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等等新型科技手段,可以基本完美适配大型活动、文博文旅、综艺娱乐、线上演出等等全类型文化演艺应用场景。
但作为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还是需要首先明确创作观念,以创作观念为指导对新科技进行有效整合,使其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创新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单体技术的应用上,而更多是体现在对技术整合的观念上,让创作回归纯粹。
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
AR虚拟中国结
艺术创作者
有推动科技发展的义务
我们在艺术创作和内容生产制作过程中更喜欢使用成熟的技术成果,而有些时候成熟的技术成果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需要的创意呈现,所以很多时候艺术创作者不能等待各种技术的成熟,而是需要发散思维,给技术提出更高更有创意的要求,静下心来沟通、讨论、计算、论证,最终总能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在效果出众的同时,科技也向前走了一步。
2020~2021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
现场演出图
比如,《2020-2021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主舞台的核心设计元素为永恒旋转的陀螺,整体为下小上大的结构。在露天没有吊重的情况下,直径不到七米的下层结构需要撑起直径三十多米的圆盘结构,并保持稳定运行。这是对结构力学的一项挑战。
设计草图
想要突破这一难点,需要与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等一起进行严谨的数据计算,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论证,最终实现效果模型的完美还原。
承认发展,拥抱变化
近些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变化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在加速迭代的环境下,任何行业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回顾近十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考维度等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需要慢下来静下心思考。
首先,文化艺术内容的主流消费群体正在变化;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型生产力我们应如何驾驭?传统内容生产工作流程是否会因其改变?再次,内容生产和艺术创作的传统商业模式是否可以满足全新的商业诉求?我们需要承认发展,拥抱变化,拥抱变化,便是拥抱未来。
2021年“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线上互动音乐嘉年华《集光之夜》
虚拟灯光和物理灯光实时驱动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锋尚文化FSC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