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优秀论文 | 近代杭州西湖的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

原创 2022-05-31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

日前,《装饰》《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出炉,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并附上编辑评语,以飨读者。


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篇
“史论空间”栏目的优秀论文


栏目主持:周志


编辑点评

在近年来的设计史研究中,从“物”到“人”“事”“境”的转向是一个重要趋势。不仅研究对象由静态转为动态,研究问题也在越来越“有机”。本文聚焦在西湖风景的现代化转型上,但是作者的目光却并没有局限在景观规划层面,而是投射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旅游上。作者将游览视为杭州西湖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作者认为,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公共游览出现了游览主体、游览方式及游览目标上的变化。这一公共游览的转型带动了西湖风景的整合,从而促进了西湖从传统城郊名胜转变为现代城市风景。文章学术视野宽广,问题线索明确,论证层次清晰,体现了作者较好的研究素养和写作技巧。(周志)



原文:

游览转型背景下的“有机演进”:

近代杭州西湖的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


都  铭,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系

张  云,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有机演进的景观”是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的特有类型。游览,是杭州西湖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公共游览出现了游览主体、游览方式及游览目标上的变化,这一公共游览的转型带动了西湖风景的整合,从而促进了西湖从传统城郊名胜转变为现代城市风景。本文从游人、游迹与游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近代西湖公共游览的变迁,并指出这些变迁建构了近代西湖风景空间的场所节点、公共性使用方式及新型城湖关系。最终认为,近代西湖游览与风景的相互塑造,是世界遗产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特征的具体表达,而对这一塑造整合过程的分析也揭示出,对于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特有的“有机演进”机制,应放在本土文化时空格局中来检视与理解。

关键词:公共游览、有机演进、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有机演进的景观”是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中的特有类型。在我国传统风景名胜中,游览一直是风景建构的重要方式。名人游迹、雅集游会、题咏游记等游览活动,将场所赋予人文意义,将“地点”提升为“地标”,并激发“自然”成为“风景”。因此,公共游览一直是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游览出现各方面转型。本文将从游人、游迹与游观三个层面梳理近代西湖公共游览的变迁,结合“游览—风景”互动下近代西湖风景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的分析,最终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有机演进”,提出基于西湖个案的认知与提升。
 

近代西湖公共游览的转型


 

1


游人

杭州西湖自古是名胜游地,从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的白沙堤之游,到张岱“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湖心亭之游,乃至传奇故事中许仙断桥之游,这些或远或近、或实或虚的西湖游人,一直以来塑造着西湖的地标、场所以及景点。
 
民国时期,在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巨变的背景下,市民商人等阶层越来越多介入到风景游览中。从1912年开始,杭州新政府将原隔绝城区与西湖的清旗下营区域改建为“新市场”城市商业区,随后拆除了涌金门、清波门、钱塘门三个城门及之间的城墙,使杭州城区与西湖直接相连,被时人称为“西湖入城”[1],西湖游览不再受城门关闭宵禁限制,游人在西湖的游览时间跨度更大更灵活[2]。而1909年起开通的沪杭铁路,也使得周边游人得以便利地到达杭州,甚至可以从上海出发游览西湖当天来回。这些因素使近代西湖游人的数量、类型快速增多,西湖游览也因此呈现出市民化、观光化的趋势。(图1)游人游览西湖的方式在民国期间进一步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个人探幽式游览,还出现了专门的旅游公司及旅游指南,将风景游览、餐饮消费、特产购买等进一步整合,西湖风景游览逐渐具有了消费意义。(图2)

1. 民国时期西湖游船上的女性游客(引自注释 [1])
2.1918 年出版的《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


 

2


游迹

西湖游览路线,在近代出现了向西拓展的趋势。1912年,国民政府民政司成立,阮性宜主办杭州工程课事务,开始修筑马路,1914年,杭州成立规划工程事务所,在拆除沿湖满营建了60尺宽一等路的湖滨路后,30尺宽二等路标准的沿湖钱塘路、岳坟路也随后建设起来。[3]这使得杭州城区与西湖景区的联系更密切,从城区至西湖的游览更便利,也拓展了西湖的公共游览路线。(图3)《武林十日游记》[4]记录了清末南社成员高燮及其友人在西湖的十日游览。从1915年3月28日至4月5日,高燮每日从湖滨旅社出发至西湖游览,具体游览路线如表1所示。对照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5]中将西湖游览分为孤山胜迹、南山胜迹、北山胜迹、城内外胜迹、浙江胜迹五部分,可以发现高燮记录的第五天开始的游览地点如杨庄、宋庄、刘庄、高庄等,都是新出现的游览目的地,而其位置也处在西湖更西侧,这一传统认知框架下的西湖游线的西向延伸,无疑是“拆城墙沿湖造路”带来的沿湖交通改善的结果。

3. 杭州城墙变迁图(摹自注释 [3])


表 1.《武林十日游记》(1915 年)记录的高燮从湖滨旅社出发的西湖游览

 
 

3


游观

近代以来,西湖游览观赏的目标也在逐渐转变。从明代《西湖游览志》到民初《武林十日游记》记录的游览路线中,西湖上的“孤山”是西湖风景场所的重要中心,不仅是游览西湖的第一站,也是游览其他方向的中转站。在写于1915年的《武林十日游记》中,西湖西岸区域的杨庄、宋庄、高庄、唐庄等新建私家园林开始出现在游览记录中,但均是匆匆一过,不是西湖游览的主要内容。其记录也较为简略,如仅记“至宋庄及刘庄两处,宋庄以精洁胜,刘庄以富丽胜”“移舟至高庄,憩息清游”“移舟一游唐庄及浙江先烈祠”[6]。而在1918年出版的《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中,第一条游览路线“孤山路”的“里湖”部分,特别提到“其间颇多近人园林,时有游客前往”[7],并详细列举出小万柳堂、红栎山庄、水竹居、端友别墅等园林的游览特色,如介绍红栎山庄“与花港观鱼故址毗连,亭台楼榭,结构不俗,风雅之士,乐往游之。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尤令人玩赏不置”。可见西湖西岸沿湖园林已逐渐为游人重视,成为“里湖”游览中值得一去的地方了。(图4)
 

4.《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孤山路”章节中“里湖”部分记录的“近人园林”的位置(季丽慧绘制)



游览转型背景下的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



 

1


场所节点的多元化发展

近代西湖游览的转型,带来了西湖风景场所的多中心化。从明代《西湖游览志》到民初《武林十日游记》记录的游览路线中,西湖上的“孤山”是西湖风景场所的重要中心,不仅是游览西湖的第一站,也是游览其他方向的中转站。
 
而在1918年的《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中,设定了多条可选线路的一日游程,分别对应三个城门的不同出发点、南山北山方向,及舟行步行游览方式。[8](表2)如果我们将这些路线重合,可以发现“岳庙”和“净慈寺”成为多条游览路线的重要的交会点与中转点,“孤山”不再是西湖风景场所的唯一中心。(图5)

表 2.《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1918 年)记录的西湖基本游览路线

5.“岳庙”和“净慈寺”成为多条游览路线的重要的交汇点与中转点(季丽慧绘制)


 

2


沿岸私家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
 
对西湖沿岸新建的“近人园林”的游览,推动了原来僻静幽深、私人领域为主的西湖西岸区域在短短十来年内景点化、景观化及公共化的发展。编撰于1925年的《西湖快览》[9]《西湖新志》等书中,“汾阳别墅”“红栎山庄”“金溪别业”等沿湖的私有“园墅山庄”,与“湖滨公园”“浙江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同列于“西湖之别业”一章,暗示出这些私人园林别业所拥有的公共属性。

到民国中后期,西湖西岸的私人园林的公共性进一步加强,除游览外,还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公共服务空间,有些甚至整体转型为公园等公共风景。如1935年出版的《游杭快览》[10]一书中记录了“沿湖一带”的私人园林:汪庄“有精室,藏古琴颇多,并发售西湖名茶”,为公共游览提供了展示、购物等功能;高庄“结构精雅,秋菊冬梅,游者辄赏玩不已”,为公共游览提供了赏花、游憩等功能;刘庄“面临湖山,最得天趣,并可供游客住宅”,为公共游览提供了住宿等功能;而康有为所建的“一天园”,则“俗称康庄,近已辟为公园”,由私园完全转型为公共风景空间。
 
 

3


新型城湖关系下的风景整合

近代公共游览的转型,激发了依托舟行的“环湖”游览方式出现,这推动了西湖风景空间进一步整合,让西湖风景成为一个包含多个景观节点的整体性场所。
 
明清以来的西湖游览路径,大多是以孤山为中心的湖面游览,加西湖南北两条线的沿湖山地游览,然而,从民国中期开始,西湖游览路线出现了从“跨湖多线”到“沿湖环线”的转变趋势。与《武林十日游记》《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中的“孤山路”游览路线相比较,1925年的《西湖快览》中首次出现了环湖游览路线的介绍,此后,环湖游览路线在出现后不断优化,逐渐演化为完全的舟行游览模式。
 
在1929年出版的《怎样的游西湖》[11]一书中,记录的具体环湖游线为“白堤—平湖秋月—中山公园—浙江先烈祠—文澜阁—左蒋二公祠—数峰阁—西泠印社—曼殊上人墓—俞楼—放鹤亭—巢居阁—林和靖祠墓—冯小青墓—四照阁—西泠桥—湖心亭—阮公墩—金沙堤—玉带桥—金溪别业—杨公堤北—流金桥—卧龙桥—宋庄—三台山—丁家山—唐庄—蕉石鸣琴—杨公堤南—李庄—刘庄—通济桥—苏堤—映波桥—花港观鱼—蒋庄—高庄—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三潭印月—彭公祠—迎翠轩—汪庄—夕照寺—湖滨—王庄—涌金水门”。如果将这些地点在地图上联系起来,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完全的沿湖舟行游览路线。(图6)
 
6.《怎样的游西湖》中的环湖游览路线基本以舟行为主(季丽慧绘制)

环湖游览方式也进一步推动了民国以来“西湖入城”后城湖一体关系的深化。《游杭快览》一书中,写出了西湖的热点游览区域,在近代从湖中的苏堤转移到沿湖的白堤,并指出这是因为沿湖区域能容纳更多的城市生活的延伸:“盖旧时西湖风景中心在苏堤,凡游西湖,必履六桥故也,降至近世,白堤因邻近市廛,日渐热闹,苏堤则转趋冷落矣。”[12]沿湖马路到达的区域,因其便利的可达性成为游览热点,结合舟行环湖游览,“沿湖+环湖”成为民国中期西湖游览空间的建构逻辑,并且经由这种更整体化及更具可达性的游览行为,将西湖与城市更紧密连接。


基于传统文化特征的“有机演进”:西湖作为文化景观遗产的典型性与特殊性


杭州西湖是我国首次主动申报的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唯一的湖泊类文化景观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遗产中心在1992年提出的“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突破了以往基于历史精英文化来认识世界遗产的视角,将文化遗产范畴推进到了动态的、有机演进的日常景观。[13]因此,对“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来说,其关键是“有机演进”的、活着的和整体化的遗产特征。[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指出,“文化遗产”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15]。作为我国传统风景名胜的杭州西湖,“游览”是其“自然与人类共同完成”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其“有机演进”的重要推动力。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风景”,是山水环境,也是寄情之地;是物质空间,也是文化载体;是个人游历对象,更是凝结复杂社会关系的场所。“风景”的形成往往并非来自有意设计,却常常源于人群活动、社会事件与自然地理的共振。如秦代始皇南巡,治陵水道到钱塘,遇风波甚恶而系缆巨石,使之成为杭城宝石山上延续至今的风景地标“大佛头”,从唐代陆羽开始,引发各代文人咏叹游览。秦始皇的巡游与停留,建构出跨越千年的风景地标。(图7)又如宋代欧阳修于城北蜀岗建平山堂赏览景物,击鼓传花赋诗为乐,清初王士禛、孔尚任于红桥修禊,“击钵赋诗,游宴不息”,这些游览活动生成了“平山堂”“红桥”等风景地标,也进一步推动了扬州城外排水泄洪的保障河在清代逐渐演变成瘦西湖风景区。
 
7. 秦始皇南巡游线及传说中的宝石山系缆处(季丽慧绘制)

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概念,让我们对遗产的关注不再围绕单纯与静止的纪念性物质对象,而是拓展到某种具有典型性的人与自然协同的“过程”与“关系”。[16]随着公共游览的近代转型,西湖世界遗产的“自然与人类共同完成”的具体过程也在持续演化。近代西湖的游览主体、游览方式与游览目标的变迁,建构了近代西湖风景空间的场所节点、公共性使用方式及新型城湖关系。虽然这使传统的“游览—风景”互动机制及结果发生了变化,但互动本身的延续,却更说明了西湖在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一直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其介入日常生活的路径及结果,也展示了历史上遗产本身演变发展的物证。[17]
 
近代西湖游览与风景的相互塑造,是世界遗产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特征的典型表达,而本文对这一塑造整合过程的分析也揭示出,杭州西湖文化遗产在近代“游览—风景”互动所推动的“有机演进”中,呈现出基于我国传统风景文化的特殊性。这也提示我们,对于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特有的“有机演进”机制,将其置于本土文化时空格局中进行检视与理解的必要性。

注释:(向上滑动查看)

[1] 李杭育:《老杭州:湖山人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第65—86页。

[2] 傅舒兰:《杭州风景城市的形成史:西湖与城市的形态关系演进过程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第62—64页。

[3] 阙维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67—69页。

[4] 高燮:《武林十日游记》[M],刘颖:《西湖文献集成续辑》(第13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第4—11页。

[5][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第1—2页。

[6] 同[4]。

[7] 徐珂:《增订十五版西湖游览指南》[M],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10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671—678页。

[8] 同[7]。

[9] 刘再苏:《西湖快览》[M],刘颖、徐吉军:《西湖文献集成续辑》(二),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第94—96页。

[10] 白云居士:《游杭快览》[M],刘颖、徐吉军:《西湖文献集成续辑》(三),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第9—12页。

[11] 凌善清:《怎样的游西湖》[M],刘颖、徐吉军:《西湖文献集成续辑》(二),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第180—185页。

[12] 同[10]。

[13] 韩峰 :《亚洲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中的崛起及中国对策》[J],《中国园林》,2013 年第 11 期,第 5—8 页。

[14]UNESCO.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2005. [EB/OL].http://whc.unesco.org/en/conventiontext/.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EB/OL],1972,网址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whc.shtml

[16] 单霁翔 :《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第 4—9 页。

[17] Eugene Y. Wang. Perceptions of Change, Changes in Perception-West Lake as Contested Site/Sight in the Wake of the1911 Revolution [J].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2000,12(02):73-122.


来源:《装饰》2021年第3期
本文系《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装饰杂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优秀论文 空间塑造 场所整合 杭州西湖

1712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