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2022,你还相信开店吗?| 疫情下来自21位「店主」的自述

原创 2022-05-31


 
今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天,同时是上海正式宣布封控的第61天,北京开启“静默”的第39天。好消息是,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上海与北京正在逐步解除封控并恢复正常运营。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处于全员核酸常态化、非必要不出游、禁止堂食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状态下。
 
按键重启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有些东西却需要用很长的时间进行修复,譬如商业,再譬如情感。
 
在过去的一个月、两个月,或者说疫情以来的三年中,商业体尤其是小微商业体都无时无刻不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无数的延后与取消,暂停营业,闭店,持续的人员、租金的支出,资金链的断裂.....当然还有完全无法预估的未来。
 
在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看来,正是住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活力和丰富性,联结着人、文化和城市。无论是咖啡馆、餐厅、酒吧还是文化空间,它们都作为一种丰富的肌理嵌入到城市的发展中,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滋味与温情。或许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意识到它们的宝贵之处。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记录当下焦灼的时刻,也是一个合适的契机来探讨实体空间的生存与未来。

于是,我们与多家位于不同地域的店铺/空间主理人展开了这场漫长的对话。
 
在我们看来,商业空间远不仅仅是一个贩卖商品的渠道,它更承载了某种价值观的表达与传递。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访谈中所涉及的空间虽然经营属性各不相同,但都从不同维度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在疫情之下,主理人们不仅经历着种种来自外界的挑战,也正在经历着内心的考验和煎熬。不如从这段忠实的记录中聆听疫情之下他们对商业的感受与思考。





不能堂食时期,新品开发更针对线上客人

 
受访人:藏红花西餐厅、y餐厅等餐饮品牌主理人李羊
开店时长:首店14年
坐标:北京五道营,北京三里屯,北京金山岭,阿那亚黄金海岸,阿那亚·三亚

我们第一家店是位于五道营的藏红花西餐厅,2008年开业至今已经14年了。这几年我们先后又开业了he KITCHEN、Restaurant y、y SEA、富翁餐厅、CHI北方菜、he BURGER和y not。
 
暂停堂食的阶段,餐厅营业额较往年数据下滑85%左右。我们在5月20号决定关闭一家门店,其他2家新店开业和一系列品牌活动都是延后状态。企业现金流只能支撑2个月左右,如果整体情况没有好转,会考虑继续撤店。
 
2020年疫情初期,我们就开设了“耀扬的厨房”微店。同时进行了旗下各餐厅小程序的搭建,并丰富了产品内容。这段时间,同事们也针对不能堂食的现状做了一些调整:整合餐厅产品线,暂时缩减不适合外卖的菜品种类。针对外卖端口进行菜品与饮品开发,增加套餐售卖,给予客人一定的菜品折扣,制作菜品烹饪的小视频等。同时,不能堂食的时期,新品开发也会更针对线上客人的需求。我们最近一直在研发中式和西式的预制类菜品,在微店上架,这样客人可以在家中更便捷快速地享用餐厅同款美食。同时,我们每天都会在微店上架新鲜出炉的面包,当日就能送达客人手上。


近几年的疫情对于实体店的冲击非常大,实体店在未来几年都会比较艰难,但我们相信好的实体店是能够继续发展的。实体店给客人带来的体验是其它商业模式不能够取代的:例如现场制作一顿丰盛的美食,调制一杯鸡尾酒,现场的音乐、灯光,结合专业温暖的服务为客人带去美好的用餐体验。
 
实体店同时也需要进一步自我升级,找准定位,同时开发升级品牌的线上渠道,能够与大家在线上有更多的联结与互动,为客人提供更便捷、全面的服务。
 





对未来的投资会越来越谨慎


受访人:Bar Lotus主理人Derek

开店时长:品牌6年 上海店4年

坐标:上海、成都

 

Bar Lotus这个品牌已经6年了,上海店7月份即将4周年。
 
每月损失100w plus,还有我们的品牌活动取消,以及新门店开业延迟的间接损失每个月至少150w plus。
 
由于上海疫情的特殊性,这段时间我们没有办法做任何措施,线上线下都做不了。
 
2019年疫情开始我们就搭建了线上运营团队,小瓶鸡尾酒业务、品牌联名推广业务这几年运营得还算不错。这几年业务类型更丰富了,除了小瓶酒,我们的平面视觉推广业务能够更多服务全国的客户。
 
对于实体仍保有绝对的信心,但一切不确定性更多了,很多我们普通公司无法左右和决定的事情更多了,所以目前来说,对未来的投资越来越谨慎了。






实体店必定要以更灵巧的模式呈现


受访人:MissingGallery主理人柏志飞
开店时长:2年
坐标:上海
 
MissingGallery是在2020年9月正式开业的,其实我们本身就是疫情环境下的新品牌,因此,在一开始就曾担心过疫情是否还会大规模来袭。这轮疫情中,我们从3月12日开始停业,至今将近3个月,金额上有50万左右的亏损,但还有许多其它损失无法量化。
 
MissingGallery于去年9月开启“思南复兴计划”这一长期项目,本就关注我们与所在社区的关系,这次疫情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帮助社区中老人们的物资需求,也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封控期的MissingGallery

从4月中旬起,我们开始为有需要的客人们提供瓶装酒水,其实这一品类我们早在开业时,就一直在设计、优化,到如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品。但同时,我们也像帮助社区一样,给予客人们更多便利,为大家以原价代购各类急需的生活物资。在我们看来,越是困难时期,越要考虑更多人的难处。
 
我们其实已经在观望的态度中,更谨慎地策划着新店的计划。相信未来疫情等不确定的困难还会出现,实体店必定要以更灵巧的模式呈现,除了稳定的供应链和产品结构,线上运营的配合,包括创意、视觉、文案、推广等都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我们迅速做了社区团购以应对疫情冲击

受访人:建筑师、建筑摄影师、收藏者、厚浪精酿啤酒创始合伙人吕恒中
开店时长:1年
坐标:上海


Birroteca 是厚浪精酿啤酒在上海开的第一家啤酒屋,配以意大利美食。2021年10月22日园区餐饮集体开张,但从2020年开始一直属于疫情期,当时上海实行精准封控,营业还属正常,但心里总担心受疫情影响被随时停业,不敢做全面推广,持顺其自然的态度。我们还是愉快地度过了2022年的圣诞和春节。3月开始不得堂食,4月开始禁止营业,关门到现在,但我们迅速做了社区团购举措以应对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


针对目前环境,线上即将推出榜友侬好(上海话:朋友你好)新包装,结合共享美酒的活动做线上推广。精酿啤酒馆作为厚浪精酿啤酒产品体验和品牌推广是会得到发展的。






未来会顺应大家的消费习惯作调整


受访人:mona bar&grocery主理人Mona
开店时长:首店7年,隆福寺店近3年
坐标:北京
 
直接损失当然就是生意流水,我们隆福寺店会定期做活动,4月底本来安排好的两个活动都因为疫情取消了。我们也趁机在5月中旬研发了一条产品线,针对露营群体的露营风轻饮鸡尾酒,从包装到酒的内容到推广,都贴合露营主题,这个产品线会一直做下去,不会因为恢复堂食就不做了。
 
经历过疫情的实体店,要么倒下,要么还在坚挺着,还在坚挺的未来会更想法设法弥补之前的损失,也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定位,顺应疫情之后大家的消费习惯而做调整吧。3年的疫情这种事儿从来没有过,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实体店来是肯定的,但有多少是在疫情中倒下再来的就不知道了。






会更注重社群和私域流量的维护


受访人:汵奇咖啡主理人高雪
开店时长:2个月
坐标:北京
 
汵奇咖啡CENCHI COFFEE是2022年3月开始试营业的,营业仅两个月,就遇到了北京市餐饮业暂停堂食的防疫政策。汵奇咖啡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和本司胡同的交叉口,因为是刚刚开业,我们并没有做很多的宣传营销,希望可以慢慢积累口碑。虽然仅营业了两个月,但还是积累了不少老客人,他们大多是周边的居民和上班族,这部分客人成为了5月1日以来的主要客户,消费方式是自提和外卖。源于店铺的位置,既靠近胡同生活社区,又临主街,因此还是有少量来自于散步逛街和骑行路过的客流。


营业额比起正常堂食的状态减少了70%左右,勉强可以维持店面运营的成本。面对目前的防疫政策,我们判断这个状态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在街道协助下我们依然可以营业,做好防控措施配合政府也是当务之急。同时我们也开通了微店,售卖店内出品的咖啡豆给居家客户。环境的变化总超出我们的预期,但是对于咖啡馆这种重线下体验感的行业来说,汵奇还是会坚持实体咖啡店的运营,同时注重社群和私域流量的维护。

 



 未来更多是关于信心的建立


受访人:有术咖啡主理人董雪
开店时长:首店4年
坐标:北京、秦皇岛阿那亚
 
从2020年开始,由于政策原因,有术的民宿部分已经转变为长租业务。
 
与此同时,我们将大部分的工作重心转变到咖啡业务上。在2021年相继又开出2家店铺。
 
2020年那一波,由于是第一次遇到,整体感觉没有这么疲惫,做了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比如,深度研究了咖啡外卖可以怎样体验优化,拍了几个视频,教大家怎么在家里做咖啡,还有帮大家探访其他咖啡店的视频;一些线上的交流等。当时整体焦虑感还可以接受,因为觉得很快可以过去,就当作给自己放假。

 有术阿那亚店有术有海


2021年我们做了阿那亚店。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疫情其实对这种度假消费带来了致命影响,我们几乎是一开业就停业了。全体人员原地休整,经历了招聘又裁员等等,消耗了非常多的精力。持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几乎没什么收入。今年暑假再不能开放,哪怕只是小范围开放,可能就很难支撑。
 
经济损失、空间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这些都是固定发生的;其次就是对后续发展信心的影响,可能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会对拓店扩张持保守态度。做“有术”,其实不是为了能“赚很多钱”(也没人会认为开咖啡店可以赚很多钱),主要是想做一些可以表达自己,实现在我们自己价值观里好的有意思的事吧。但这些理想、精神层面的事情,可能没办法顾及了。未来考虑的问题,主要就是能生存,就是“狗着”。
 
目前在做的就是自己的小程序、公众号、外卖平台、微信群等大家常用的途径。但因为我们不是瑞幸、喜茶那种规模的店,所以线上渠道的收入也是杯水车薪。对于构思新的产品,我认为最主要是建立信心,才真的愿意去做一个100%投入精力和心血的长线项目。

有术酒店


对于实体店的未来,我个人一直觉得是很值得做的事情。人需要真实的交流和体验,线下空间可以提供给大家有趣的丰富的真实体验。大部分人还是不能一直只活在互联网上。
 
但眼下我觉得,是信心建立的问题。当下这个局面,提供的扶持政策,除了房租减免能够真实有效地提供一点点帮助,其他的措施都不痛不痒,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因为疫情一直去借贷,因为局面的不确定性太强了。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恢复,是否还能够恢复。更别提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应该根本不可能实现了,经济下滑我觉得每个人每个行业都能感受到。大家将来可能会捂紧钱包过日子。所以实体店的未来,更多建立在大的政策导向上。




图片来源:小红书Simrple



希望postpost作为文化机构的作用更加凸显


受访人:postpost主理人小萧
开店时长:3年
坐标:北京

疫情带来几方面问题:空间人流骤减,日常流水(书籍/咖啡/服装)大幅度减少;国外书籍因为国际物流的减少和延迟需要更长周期到货;展览活动无限期延迟。

最近我们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非营利性的翻译工作,这些文章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也有宣传postpost作为文化机构的作用。翻译项目之一是关于柏林近一百年间音乐场景的变化,我们翻译的这部分主要讨论柏林墙倒塌以后techno舞曲的发展和变迁,属于文化研究范畴;另一部分是单篇的图像研究/图像学类的文章,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作者,包括Hito Steyerl、Seth Price等。另外营利业务方面,postpost品牌商品在筹备中。

线上渠道从开店就一直有。新的产品更生活化,未来我们的文化机构性质会在非营利活动中体现出来(出版/展览/音乐/播客),营利部分将着重做消费品市场。

实体店在不断清零过程中会逐渐清零的。

 



希望疫情过后,人们还是愿意参与到线下购物


受访者:SlooPW 主理人乒乒
开店时长:1年
坐标:北京
 
这一轮疫情给品牌带来的损失惨重,空前绝后,无法预测!
 
目前运营很艰难,尽力在微信客户群提供一对一服务,提供试穿双向免费快递服务;持续线上公众号宣传和小程序促销优惠活动,把实惠给到顾客以促进销售。
 
线上渠道的搭建从2020年开始,属于第一波疫情后的挽救实体店客户流失的补充方案。目前还是继续销售之前合作的品牌,会发展小红书等平台上的宣传!
 
大家长时间的居家办公隔离等等特殊经历,使得购物习惯全面改为线上,也许会导致实体店未来越来越难经营,但是希望疫情过去以后,人们还是愿意参与沉浸式体验购物,回归实体店看的见摸得着,享受试穿无忧购物的乐趣!

 



营业5个月,封禁3个月,6月份仍然未知

受访者:尖货贩售主理人徐嘉敏
开店时长:1年
坐标:上海

去年9月底上海店开业,3月份开始线下基本就没营业,等于营业5个月,封禁3个月,6月份仍然未知。损失估计60多万。

我们一开始就是做线上的,主售以川久保玲为首的日本设计师的档案款服装。但是很多好的设计、奇妙的剪裁和结构,特殊的面料和工艺在线上很难展现,所以逐渐把重心转移到线下。

疫情期间再次回归线上,但是因为发不了货,只能以折扣来弥补客人漫长时间的等待。所幸好的设计一百年后再看也会是好的设计,川久保玲也始终是唯一的川久保玲。

所以无论疫情改变了什么,会改变什么,我们都会继续为大家,为自己(用于收藏)找到更多稀有珍贵的经典设计。





已全部改为线上售卖,但销量大不如前


受访人:寻隐商店主理人马老板
开店时长:3年
坐标:景德镇
 
寻隐商店原本在东四胡同里一家不起眼的门脸中,打开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2019年开始运营,实体店存在了三四年时间,线上售卖一直有,最早把大众点评的口碑做了起来。2021年时实体店还在,但大家消费理性了许多,店里的营业额已经比2020年减少了20%左右。2022年3月因为一些原因,东四店关门,店面里存的货甩卖。后来因为疫情,索性全部改为线上售卖,但销量大不如前。
 
“实体店我1个人,比现在线上3个人卖的货每个月还要多个三成左右。”其中的主理人马老师说道。景德镇的工作室一直在,线上售卖,景德镇发货,销量不如前,但没了房租,倒也还能支撑下去。实体店计划一直都有,等这波疫情过去,实体店还要开,因为“肯定有憋坏的人狂消费的”。
 
 


D&DEPARTMENT by 碧山工销社(黄山店)内景,2018年  © 左靖工作室

有意义的社群连接比无意识的消费更重要


受访人:碧山工销社主理人汪捷
开店时长:黄山店5年、西安店4年、大南坡店2年
坐标:安徽黟县碧山、陕西西安、河南焦作大南坡
 
碧山工销社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碧山村,并不属于一个景区的地方,疫情给实体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到店的客户几乎没有,大大的减少了实体店的消费,降低了营业额。
 
黄山店线上有赞小程序于2020年4月开通。受到疫情影响,当前社会上的实体店经营,确实是风雨飘摇、举步维艰。但线上和电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碧山工销社(大南坡店)

 
和教育一样,商业也需要交易的氛围、沟通方式和场景。未来实体店,不仅仅是货物的摆设和出售,而是某类产品的消费群体一起交流和沟通的场所,或者说社群,即观念相同的人的连接。
 
“有意义的社群连接比无意识的消费更重要”,碧山工销社是一个面对未来,面向为下一代而创作的店铺活动体,“长效设计”(Long-life design)本身就是利用旧物资源让事物生命周期延长,未来在于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实体店将更注重品牌价值体验和服务

受访人:OPEN OBJECT
品牌时长:5年
坐标:上海


OPEN OBJECT 是一个诞生于2017年的中国陶瓷设计品牌,通过融合现代主义风格与现有陶瓷材料技艺,重新诠释“中国陶瓷”这个既有概念。OPEN OBJECT的工作室兼展厅位于兴国路41弄,1年前工作室从西岸搬到此地, 平时作为品牌自身小型展览和活动使用,因地处小区内,需通过预约前往。


这一轮疫情发生后,所有员工都只能居家工作,因为一开始以为只要隔离到4月5 日,就没有把一些重要的文件和工具带出来,最后很多工作就不得不因此而拖延。另外疫情导致快递被封,上海这边的仓库彻底发不出货,不过好在我们另外一个仓库在景德镇,所以最后影响还不至于太大。当然在这波疫情来之前我们提前砍掉了一部分工作室业务,因此削减了一部分成本,集中力量办事情,如果可以,希望我们的房东也能够适当减免一些房租。



目前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通过经销商包括线上和线下。品牌的线上渠道其实也很早就已经搭建,不过更多是一种线上品牌形象的建立和品牌价值的输出,目前在c端客户的接洽上,我相信我们的经销商会更有经验,也有能力多元化拓展。


过去的两个月我们每个人都很辛苦,但是我们还是按照计划完成了新品的开发,新品将陆陆续续在解封之后上市。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更清楚知道品牌的优势,以及如何去展现和构建与消费者的关系。体店永远是一个品牌的梦想,也是一个品牌整体实力的展现,未来的实体店将更加注重品牌价值体验和服务。我们有这样的计划,与此同时实现品牌2.0的转变。

 


 

未来建立在日常全面恢复的基础上


受访人:一见图书馆创始人杨俭秋
开店时长:首店3年 碧云馆2年 滨江馆停工中
坐标:上海
 
这一轮上海的疫情对我们来说,收入直接归零两个月了。第三家馆滨江馆的施工也从3月中旬开始停工至现在。
 
这一轮疫情导致的全城封控是始料未及的,对我们来说毫无准备。仓促之间,我们把一些原本在线下举办的活动搬到了线上,但效果一般。


线上的渠道一直都有,但一直不是一见图书馆的重点。虽然我们在这段封控期间,做了不少线上的尝试。但总的来说,要筹备一款线上的产品在目前状态下,对我们来说是困难的。至于疫情恢复,大家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们会试图推出一些合适的线上服务或产品。
 
关于实体店的未来,如果封控成为抗疫的常规手段,那是很难说有未来的。所以我们的未来只能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全面恢复基础上。如果一个实体店的运营和产品是基于线上来规划的,那为什么还要做实体店呢?这样看来,至少对我们一见图书馆来说,未来是不确定的。
 





 实体店铺存在的意义不只是贩卖商品

 
受访人:幸福集荟
开店时长:首店于2018年1月开业
坐标:上海
 
迄今,门店约2.5个月闭店,营业收入为零。最直接的损失是租金、物业费等固定成本;其次是具有时效性的商品开业后无法销售,部分库存产品过期;而且每年3-6月是上海天气最宜人的季节,也是街边店铺业绩最好的月份,但是因为疫情错过了。
 
为了应对疫情主要是组建了线上社群,分享图书、文创类产品及艺文活动信息;在微信视频号进行直播与分享;拓展外地团购和文化服务业务。
 
由于上海处于封城状态,产品研发、打样无法进行,物流与快递此前也一直未正常运转。但2022年年初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虎年产品——好幸虎,颇受欢迎,疫情结束后,我们会加大自制产品的开发。
 
实体店铺存在的意义不只是贩卖商品,我们与附近产生联系,为到访读者提供此前他/她不了解的作者与图书,增加与新鲜的生活方式产品相遇的机会。实体店铺未来会越来越垂直细分。

 



暂停营业,对于书店来说是雪上加霜


受访人:荟读传书主理人魏建安
开店时长:5年
坐标:北京
 
这次疫情门店被迫暂停营业,对于书店这种本就“不热”的行业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线上借阅能减轻我们的压力,但所有行业挤到线上,流量不停被瓜分,在吸引新用户、创造新消费上还是很有限。不过,我们也不气馁,先把自己已有的会员服务好,对图书馆2公里会员提供上门送书服务,同时开设“荟读书”共读读书会,让读者在焦躁的疫情之中,也能沉下心来慢慢读书,积累品牌认知。我们相信,现在做的坚持总会有回报!





图片来源:小红书Stephanie8888


要在不确定中保有自己的方向


受访人:刺鱼书店主理人李辉
开店时长:2年
坐标:北京
 
刺鱼书店的前身是当时靠近郎园南门的荟读书馆,2019年末搬到竞园后更名为刺鱼书店。书店刚刚开业便遇到疫情,后来再次“正式营业”是在2020年4月。到今年已经是一家两年老店了。
 
实体店不能营业,实际的损失就是店面的销售流水,活动与展览落地。更重要的是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性没有了。
 
线上搭建的时间应该回溯到2021年初的时候,后来因为新店开业,放缓了线上的推进。近期计划推进小红书、小程序和视频号直播,并增加了微信群和客服朋友圈的荐书频次和内容更新;其次是已经开始的刺鱼云游项目;然后把之前在其它平台关注书店的读者重新联络起来并引导大家关注书店新内容;同时与其它文创品牌合作研发了书店的两款文创产品,书店的原创内容“鱼词”也做了衍生文创。
 
目前要做的就是在不确定中保有自己的方向,踏实做好线下的内容与服务,尽力推动线上进程。把那些在不能营业时所需要做的事情认真做好,调整心态面对未来。
 



作为深耕实体的品牌,我们依然对实体充满希望


受访人:全民畅读书店创始人赵杰
开店时长:首店7年
坐标:北京
 
这轮疫情的损失肯定是非常巨大的,从五一小长假开始,原本应该是一年中几个高峰之一,因为疫情关系,客流锐减,营业额同期下降90%,加上为假期到来的提前备货库存积压资金。随着疫情严峻,实体书店完全停业,在现金流基本断裂的情况下,还依然需要支出公司、店面的日常运营、房租、人员等成本,压力非常大。
 
面对疫情,我们也开始做更多思考和尝试:拓展地域限制,在其他城市开展新项目,分散不同城市疫情的风险;推动数字化运营,加快原按部就班开发的B端数字化产品,与新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强强联手,开发并深化数字化服务;升级线上商城,打通自有系统和美团链接,开拓线上流量。


2021年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程序商城,面向私域客群提供扩展服务。但对实体书店来说,线上始终不是长项和主要运营模式。这轮疫情前,我们已经开始升级小程序商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感受、使用体验、产品类型,没想到被疫情干扰,延缓了进度。计划上线的新产品已有规划,我们即将上线全民畅读自有品牌烘培商店的产品,以及IP文创产品。
 
虽然每当疫情来袭,实体店都是首当其冲。作为长期深耕实体商业的品牌,我们依然对实体商业充满希望,这也与未来商业前景一致,与新兴消费人群更重视体验感、独特性的需求一致。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


 

筹备中的鱿鱼艺术中心


人流消费力仍旧是市场循环的关键 


受访人:鱿鱼艺术中心创始人于璐嘉
成立时长:计划六月开放
坐标:山西太原
 
鱿鱼艺术中心是我与合伙人尤婧,在太原市中心地带钟楼做的小型美术馆(复合型空间),6月24日将呈现首展。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二线城市探索创意产业和艺术活动的发展前景。展陈空间约260平,艺术商店区为60平左右。意旨给大家一杯“艺术浓度很高的”精神饮料。
 
目前正在装修期,在疫情期间选择开业需要非常强大的勇气,选择暑期开展考虑到一定体量的观众群体;而合作模式,发现太原还未有相对专业的当代美术馆这类业态,而钟楼街作为本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需要不同生活方式的创意聚集区,所以对我们馆有一定支持。目前疫情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工期不可控会受影响。
 
目前艺术商店计划做展览衍生品、品牌寄售以及美术馆自己研发的商品。暂未开通线上渠道,实体仍为主要渠道,线上体验感比较低,展览商品吸引力相对弱化。线上目前只有展览票务合作,目前开展了与本土文旅集团等文化产业合作,旨在提高机构在疫情中的可持续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在疫情解封后逐步恢复,人流消费力仍旧是市场循环的关键。实体空间需要更加深度思考体验感,以及产品的稀缺性,增加购买粘度。
 




我们不必过早陷入悲观


受访人:入口空间创始人孟立超
成立时长:计划八月开放
坐标:河南郑州
 
空间成立最初的想法是基于与北上广深等城市对比,郑州艺术环境发展相对滞后,于是我与我的合伙人刘丹丹、李嘉淳和刘昱辰萌发了本土艺术空间的发展和艺术推广的思考。目前疫情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动荡时代总是艺术发生转变的契机,身在历史中的我们是盲目、短视的,所以我们认为不必过早的陷入悲观。如何在疫情反复和艺术氛围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出路,如何因地制宜的良性生存,建立非单一业态的复合性艺术空间,使公共空间与环境发生关系,是目前我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能看到年轻人渐渐丧失了一种与居住地的联系、交流所产生的认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空间选择在生活气息浓厚的住宅区,以便降低观众了解和参与艺术的成本,建立一个社区文化性空间。





做任何事情都要防患于未然

 
受访人:特铂文化创始人张娉婷
成立时长:9年
坐标:上海
 
 
从3月份到现在,上海居民大多已经居家隔离60天有余。目前上海的疫情也逐步好转起来,部分城区的居民已经可以正常外出购物。
 
虽然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但这次疫情给各行业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觑。即使是疫情过去了,这个影响也很难马上消除。居家隔离政策的影响就是很多人不能正常上班,长时间的停转导致巨大的亏损。
 
艺术商业属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就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这类行业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需要近距离接触。上海的这次疫情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同时人们收入的减少也将降低了消费,因此很多服务型企业也遭受重击。
 
这次上海疫情,企业也需要对现有业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一直围绕戏曲与戏画打造一个蕴含生活美学、多业态融合的实践经营体,努力寻找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与展示方式。有危就有机,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案。同时,这次疫情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防患于未然。
 


艺术商业编辑部


采访:艺术商业编辑部
统筹、编辑:凡琳
图片来源:各采访机构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商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商业行情 市场展示 展示

1800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