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凤凰艺术 | 姜俊:空间象征的对抗与消解——彭立彪作品解读
-
原创 2022-05-28
01
▲ Stephan Balkenhol, Solo exhibition, NAVE of ST. AGNES, 2022, 图片来源于KÖNIG GALERIE官网
▲ Stephan Balkenhol, Solo exhibition, NAVE of ST. AGNES, 2022, 图片来源于KÖNIG GALERIE官网
虽然对于流行文化和教堂空间布局的映射使得巴尔肯霍尔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但他的作品并没有被限制在某个明确的叙述中,而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阐释空间。在“粗野”的表现主义雕刻手法下,他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展现了当代人的心理处境(Befindlichkeit)。他刀下的人物衣着普通,毫无个性。无论从姿势还是面部表情,都无法清楚透露人物的情绪。他们大多凝视着远方,凝视着未知,也许正反向地凝视着内心,凝视着自己。其表情中微妙的暧昧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或是将要大笑,也可能会哭泣……,这给他们一种神秘和超然的气质,暗示了存在主义所言的被抛性(Geworfenheit),以及生活的无奈和复杂性。
如同斯蒂芬·巴尔肯霍尔所言:“我的雕塑不讲故事。他们身上隐藏着一些神秘的东西。揭示它们不是我的工作,而是要靠观众们自己发现。”("Meine Skulpturen erzählen keine Geschichten. In ihnen versteckt sich etwas Geheimnisvolles. Es ist nicht meine Aufgabe, es zu enthüllen, sondern die des Zuschauers, es zu entdecken. ")
▲ Stephan Balkenhol, Solo exhibition, NAVE of ST. AGNES, 2022, 图片来源于KÖNIG GALERIE官网
因此巴尔肯霍尔的这些雕塑最终成为了每一个观看者的镜子,人们在雕塑人物空洞的凝视中仿佛看到了自己。
02
差不多同一时间在东半球的深圳,一位受到巴尔肯霍尔作品影响的年轻中国艺术家彭立彪在木星美术馆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同样由木雕组成的当代艺术展《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彭立彪借鉴了巴尔肯霍尔作品中的波普风格,同样也巧妙地将其和原始主义的手法、以及传统形象融合在一起,不过却没有继承他人像的主题和存在主义式精神气质,而是结合了自己中国本土的人生经验另辟蹊径。
如果说巴尔肯霍尔的在圣艾格尼丝大厅的个展有着强烈的基督教特征,他展览的空间布局映射了教堂的祭坛,同时作品的人物造型让人联想到中世纪教堂中比例奇特的圣像木雕,那么彭立彪则将他的创作聚焦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空间性和装饰木雕的象征性上。如果说巴尔肯霍尔的创作是宗教存在主义式的,有典型德式哲人的精神气质;那么彭立彪则更世俗,更偏向于波普,致力于综合地处理和平衡各种形象资源,游走于传统和当代之间。他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暗示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在剧烈的现代化、都市化下,在古今和中西文化的激烈冲撞中的迷失和挣扎。除此之外和巴尔肯霍尔所选择的容易加工,质地粗糙的软木材,比如杨木、松木和雪松不同,彭立彪往往使用更有中国偏好的香樟木,柚木,柏木。
▲ 《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展览现场,摄影:罗凯星
木头自古以来就是构建中国人日常生活空间的基本材料。不同的木料,不同的做工,独具匠心的榫卯结构,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营造出连续的象征性空间。其中那精美的木雕以建筑构件的形式嵌入人们的日常起居中,或承载着一个个吉祥寓意、或传颂着一件件道德佳话。它们以可见的形象守护着房屋的居住者,抵御着灾难、疾病、邪祟、厄运的入侵、以及人伦道德的失序。
▲ 《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展览现场,摄影:罗凯星
▲ 《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展览现场,摄影:罗凯星
在今天,这些空间的象征都逐渐淡出我们对于人居环境的感知,成为某种文化的乡愁。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替代木构的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玻璃所构成的都市丛林。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祛魅且同质化的几何空间中,如同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天、地、人、神早已消散。大量的带有精美雕刻的木质建筑构件在老房子的轰然倒塌后成为了当代简约室内设计中无伤大雅的点缀,它们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夹缝中呼唤着往昔的幽灵。
▲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一),香樟木、非洲花梨、玻,110cmx90cmx80cm,2019-2021,摄影:李政德
对于艺术家彭立彪而言,江西古镇的老家和年轻的大都市深圳构成了他生活空间的两极,在过去和未来间、在传统和现代间不断互相对抗着、消解着。经历了20多年激进的都市化,以深圳为典型的城市建设依旧在全速推进,几乎每天都有地区被推倒,规划和重建。当他回到江西老家,又眼见古镇的木构空间逐步消亡,代表都市化高楼拔地而起。彭立彪时常穿梭于两地之间,徘徊于当下和记忆之间,现实的冲突让他内心形成了自然的对抗与消解。
▲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二),香樟木、非洲花梨,120cmx90cmx70cm,2019-2021,摄影:李政德
他选择木头作为雕塑创作的材料,这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镇的木构空间一直存在在身体的记忆之中,充满了温度。在深圳超级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玻璃丛林中,他感觉到某种不可名状的空间和身体性缺失。他一方面出于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缅怀,借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木雕构件(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木头来自于坍塌的木构古建筑),同时夹杂了新木,并运用当代的雕刻手法,形成了一种新旧混杂的“戏仿”效果。他巧妙地使用建筑构件的“局部性”,来暗示整个不在场的传统人居空间,指涉着在激进的现代化下断裂的“乡土”和破碎的“家园”。另一方面,艺术家又巧妙地将代表着西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波普艺术融入其中,特别是受到德国艺术家史蒂芬·巴尔肯霍尔的启发。
▲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三),香樟木,70cmx55cmx55cm,2019-2021摄影:李政德
在本次展览《对抗与消解》的入口处,设置了四件带有波普、媚俗风格的作品《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再构建》,它们可以最有力地说明了彭立彪创作的方向:残缺建筑构件仿佛是被从城市化废墟中抢救出来的遗物,而其背后的整个建筑空间早已荡然无存。附着在其上的是断裂的龙纹和祥云,那曾经象征无上权力,带来吉祥和平安,以及抵御着灾难、疾病、邪祟、厄运入侵的神兽们终于也随着韦伯所言的现代化“祛魅”而灰飞烟灭了。它们以遗骸的形式出现,被放置在特制的基座之上,而基座也隶属于作品本身,让人联想到在博物馆中,或是私人收藏中被精心装配固定的古代艺术品。
▲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四),香樟木,75cmx70cmx50cm,2019-2021,摄影:李政德
但在凝视这一系列作品的同时,波普、媚俗的色彩和奇特到造型却又打断了人们怀古的思绪,这一风格的运用可以被理解为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文化波普、媚俗艺术和卡通一代的引用,同时它又承接着当下盛极一时的“潮流艺术”,呼应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独特的“泛波普”想象。这一风格的引用无疑将观众从怀古拉回了当下,通过解构和重组,“时间的错乱感”被巧妙的埋藏在作品中,有效地制造了观看中的“错愕”(Irritation)并很好对应于作品的标题“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再构建”。
▲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五),香樟木,45cmx45cmx45cm,2019-2021,摄影:李政德
古和今、中和西、传统民俗和当代流行在彭立彪的此次展览《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中共聚一堂。它们在同一个造型下冲突着、消解着,在双重意义系统的动态张力下,创造出艺术家个人独特的空间象征学。
展览信息
彭立彪个展: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
艺术家:彭立彪
学术主持:姜俊
策展人:陈观亨
出品人:吕红荣
联合出品:深圳市木星美术馆 + 無設空间设计事务所
展览时间:2022年4月11日-5月29日
地址:深圳市木星美术馆 | 福田区蓝花道6号
关于艺术家
彭立彪
1987年出生于中国江西
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雕塑家,现工作、生活于广东深圳
关于作者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撰文/姜俊 编辑/李晶晶 责编/李晶晶 索菲)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