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尤洋:艺术商业化和商业艺术化

原创 2022-06-09



5月27日联盟开讲第十四讲请到UCCA集团艺术总监、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以“用艺术链接大众与商业”为题,线上直播开讲。讲座中,尤洋以美术史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及作品为线索,详尽探讨艺术与商业代代相连的关系,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意义。本文在作者演讲摘录基础上经过编辑整理,部分内容有删减,发表前经过嘉宾审核


商业链接艺术与大众



艺术、公众、商业,三者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如何协作?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谈起过,视角各不相同,我会基于个人工作层面来展开讨论,以美术馆为立足核心,从一些基础概念讲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的概念都会被重新解释一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无论艺术是如何产生的,它都来自于公众。艺术家,也属于公众。在历史长河中,艺术大部分时间都和人民站在一起。在中文语境中,“人民美术”这个词恰当地诠释了这种状态。

UCCA集团的项目以当代艺术中心、分展馆以及跨界合作的形式分布于全国各地


艺术的实践,特别是艺术场所的实践,它绝不可能悬置在社会之上,位于真空地段。它需要和社会各界发生关系。艺术发生的场所通常有三类,即美术馆、画廊以及艺术博览会。无论发生在哪一个空间,都需考虑公众,并具备商业的运营思维。溯源历史,艺术与商业从未分离,一直维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只是在不同时期,商业在艺术、公众的关系之间所处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在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艺术与公众之间连接的媒介便是商业。商业行为,不仅是体现在购买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其本质是交换。

▲文艺复兴三杰——

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标志性作品


我们常容易混淆艺术和艺术品这两个概念。在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艺术和艺术品高度凝练在一个课题上。蒙娜丽莎的画像,是具备物质属性的艺术品,同时画家达·芬奇呈现出来的笔触和强烈色彩所形成的调性,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但自19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到来之后,艺术和艺术品两者开始出现分离状态。为什么?因为商业介入其中。到了今天,很多作品呈现出来的调性我们可能会称之为设计或者视觉文化,这正是因为艺术的属性在不断发生变化。

▲UCCA联合烘焙品牌好利来推出限量甜品


比如1917年的一件作品,法国艺术家将商场买的商品直接放入美术馆展出,并声称它是一个雕塑。这个做法虽然在今天非常常见,但在当年,同时挑战了人们对于艺术标准与商品标准的判断。这位艺术家把两者的概念置换了,或者说让它们同时出现了。如果拿这套理论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接绘画订单、雇画手绘画的形式也是相通的。无论是米开朗琪罗还是达·芬奇,他们接到订单后,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绘画并进行售卖,这样的行为使得其作品具备了商品的属性,拥有了交换价值。

▲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旷世之作《夜巡》

因委托人不满意,惨遭拒收并被要求退款


在交换的过程中,艺术家处于什么位置?如果商品也能成为艺术品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变成艺术家?当然,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每个人未来都可能成名,尤其现在短视频盛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很多艺术家本身从事着商业性工作,个人的商业成就甚至成为其艺术生涯成功与否的“炼金石”。这样的艺术现象催生了 “艺术世界”概念的提出,即指空间物镜下被调动起来的感官系统的集合。在这个世界里,有所谓艺术的东西,有艺术品,有艺术家的人设,这些全部综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艺术价值体系,这个逻辑放在商业空间里也是成立的。

艺术为消费升级赋能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大量的商品出现,新的文化形式百花齐放,商品自身便已具备了某种文化或者艺术价值,同时也表征了新兴阶层的文化身份。商业社会随之出现,新的消费者们对于新的消费空间需求旺盛,消费者希望在这个消费空间里展示自己,穿好看的衣服。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商场诞生于法国巴黎。此时,艺术除了在美术学院、阔太太们的沙龙上出现,也开始出现在商场里。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商场老板需要通过这个商业空间,营造出符合他所属阶层的文化趣味和环境,从而不断强化并证明自己的阶层属性。

▲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商店Le Bon Marché 开业


自现代社会以来,商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收编独立文化,把这些文化包装成一般性的商业形式,呈现给商管团队所预设的目标消费者,并最终形成价值符号。与此同时,这些文化内容独立性逐渐消失,变得普遍和流行之后,市场又去挖掘下一个文化“爆点”,这体现了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艺术本身就代表着消费文化,是充满商业属性的,今天我们说艺术真的会走入商业吗?还是商业真的会走入艺术中?其实,他们一直是一回事,只是有时难以直接地言说而已。

走进公共领域的艺术



当我们走向公共的艺术空间去理解艺术作品时,可以始终以 “何处、何时、观众和功能”这四位一体的关系为线索,即地点、时间线索、观众群体及属性,艺术作品交换的是什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解答。在此基础上,既可以理解商场的迭代,也可以理解艺术的演变。

那么,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出现在公共领域的艺术品,都可称之为公共艺术。在现代城市里、市民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出现是必然的。当民众具备了公民意识,他们便希望表达自己的诉求,甚至有强烈意愿想要参与艺术美学系统的建设,参与内容的创作。所以,现在优秀的公共艺术项目非常看重观众和艺术家的双向参与,艺术家是创作者,同时也是公众的一份子。当市民和艺术家均以个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这个项目便具备了群体性。两者之间会有审美差别,也会有冲突,从而赋予了作品宝贵的张力和时代性。

▲互动社区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展

“塑|像 画廊周北京2020公共单元”展览现场


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周期比较长,能直观地和当下的市井风貌相呼应。如果说城市是一张画布,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则可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必然需要落实政府的期待,最终也将映射出这个时代对于艺术的期待。可见,在公共艺术领域中探讨好艺术的标准,是一个非常警惕且慎重的话题,需思考这个作品面对的公众是所有人,还是特定人群?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在前期调研、策划的时候,是否能真正走到公众之间去思考作品?这些都应该是艺术家以及艺术机构慎重考虑的事情。

我看到市场上大部分的策划中,公众是经甲方想象后描述出来的一个形态,当甲方把这个想象的形态写入项目任务书并交到艺术家手中后,艺术家又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去创作,他可能从始至终都没有进入到这个展示的公共空间,便产出了作品。这样的艺术家没有和公众站在一起,没有形成交流。最后,当公众看到全凭想象出来的艺术作品后,可能对其产生误解。

▲艺术介入城市设施

“自然的力量:一万平米作品在北京”展览现场


好的公共艺术需要带来前进的思想,激发公众情感,促使公众变成更完整的人。与此同时,也需要警戒过度市场化。如果艺术家完全迎合公众,仅仅根据市场调研创造出为了猎奇、博眼球的作品,那也难以称之为好的艺术,甚至还会阻碍作品周边的商业活动。公共艺术或多或少要带有社会、政治、文化的意义。

业主方和艺术家需要以真正双向合作的方式去创造价值。甲方要注意引导艺术家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尊重艺术家的个体创造,释放艺术的真实性和生命力。第二,艺术家的创作需要经过社会公共性的论证,包含艺术专业价值和社会公众意识两个层面。最终呈现的作品应该具备社会价值,体现文化意义下的时代共同性和普遍性。在公民意识愈发强烈的今天,公共艺术真正地走向了大众化。因此,这种大众化具备着当代文化意义,也推动了艺术和观众、消费者共同成长。

“好奇无界,米奇艺术站”全球巡展中国大陆站,2020-2022

由迪士尼与UCCA集团旗下UCCA Lab联合呈



艺术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原则



企业希望艺术介入的背后需求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提高品牌影响力、品牌价值,以及提供艺术相关的服务。这三点需求分别对应着三个维度。首先,当一个品牌在发展上升期时,希望提高单价,获得新的消费客群,扩大品牌影响力。再者,当品牌处于平缓期时,希望延长品牌寿命,提高品牌的价值。第三,无论品牌销售什么产品,到最后阶段一定是卖它的符号价值,品牌方此时需要提供更多文化艺术相关的服务。

有些国际大型企业早已进入发展平缓期,他们在找寻新市场的同时,组建了自己的艺术策划团队。在中国,不少企业还处于上升期,甚至已经进入了平缓期,出于控制成本的目的,以及艺术商业人才稀缺等因素的考虑,往往倾向寻求第三方的帮助,与艺术系统里的艺术家、美术馆以及艺术咨询机构合作,请他们为项目提供艺术策划服务。

提出合作的企业主可以向艺术机构提供什么内容?

财务支持和资源。资源,往往是艺术行业容易忽略的部分。艺术行业所欠缺的资源,其实可以通过合作的企业来填补。美术馆需要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美术馆,践行自身的文化责任,但实际上美术馆的营销资源很有限,这种情况下合作的企业或许能向美术馆提供欠缺的营销资源。当合作的企业是高新技术公司,则可能提供科技资源,比如声、光、电的技术支持。另外,不同企业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这对于艺术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馆和企业主的双向合作应该注意什么?

在双方谈判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到用户层面、艺术内容价值层面、工作方式层面上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在用户层面上,要考虑受众群分析方式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用户画像是否明确,合作双方目标人群是否匹配。在艺术内容价值判断层面,美术馆向合作方输出的内容是否满足需求与期待。在工作方式层面,沟通方式、双方工作能力等情况都应被谨慎评估。

—以上内容为讲座实录节选—



“联盟开讲”华侨城创新发展联盟主办,邀请国际、国内顶尖级专家,以策划规划、设计艺术、文化传媒、前沿科技等相关领域为主题,进行宣讲和交流的系列讲座活动,旨在提供高端学术交流、跨界资源展示、对接潜在合作伙伴的平台。



华侨城创新发展联盟版权所有

图片来源于UCCA集团以及网络

欢迎留言和分享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底部留言

编辑 | 周佚濛  校核 | 赵毅岗   审核 | 蒋丕彦



华侨城创新发展联盟(OCT Alliance)创立于2017年11月,是由华侨城集团发起由国际、国内从事策划、规划、设计、旅游、文化、传媒、前沿科技、产业运营等行业的权威专家和优质团队自愿结成的组织。它以“创新有道,融全球智慧”为目标,致力打造跨界融合的高端学术平台和华侨城的创新业务平台。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侨城创新研究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商业化 商业艺术化 文艺复兴三杰

2418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