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学科动态 ‖ 我院耿虹教授在中国金经昌规划师创新论坛发言:春江潮水连海平
-
2022-06-08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耿虹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春江潮水连海平:同济力量与武汉规划专业发展”。报告以改革开放后武汉这座城市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发展为背景,深情回望了学院建院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与同济的渊源,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与艰苦奋斗,彰显了历代规划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担当。
武汉概述:两江四岸、英雄城市
武汉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它有许多特殊的称谓,最让大家印象深刻,也让武汉人引以自豪的称谓就是“英雄城市”。因长江、汉江交汇于此而常被形象指称为“两江四岸”。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1364.89万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1927年1月,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行政合一并首次定名为“武汉”,成为三镇相互独立又一体发展的“大武汉”起点。
第一阶段:青春无畏,热力无限,与拨乱反正之后的新草创时代共同起步
万里长江不仅连接着武汉与上海两座城市,还串联起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两所著名大学。它们既是地理相连,又是学缘相亲。虽是千里相隔,但依然能在与时代共振的脉频中,共同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贡献着各自的力量。两座城市,两所大学,可谓“千里双城,与大江共澎湃;同专一业,随时代共呼吸”。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大批的城市建设专业人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前身——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应运而生。中南建筑工程学校于1952年在江西庐山创立,1953年迁至武昌。1958年5月,校名定为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从中专升格为大专。同年底,更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1960年初,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而后又几经变更。伴随着共和国的步伐,历经四次搬迁、九次更名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壮大。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择址新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以后,随文革以后拨乱反正的时代进步,逐步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城乡规划教育事业。
逆江而上,1977、1978、1979级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共有21人接受国家分配从上海来到武汉(以城市规划专业为主,另有建筑与风景园林专业),其中超过70%到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从事教职,其余同学(基本上是规划专业)进入湖北省、武汉市城建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百废待兴的武汉规划行业与学科发展拉开了奉献青春的序幕。我们这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新教师是与新校园建设开始同步成长的。早期的建设环境与办学条件都非常简陋,凭借着青春热情和对规划专业教育的热爱,我们在小学教学环境里开启了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的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专业教学,对于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具有极大的难度。于是,我们将在同济大学学到的东西直接嫁接至武汉城建学院,使之成为了武汉规划专业开创与发展的基础,也因此后来被称为“小同济”。此外,当时还面临着师资力量极度匮乏、缺少成熟教材教案等种种困难,在学校从上至下的大力支持,在与其它来自不同学校的同龄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大难题也都慢慢得到逐步解决。期间有优秀的毕业生和年轻教师赴同济大学深造后继续回到这里服务,更加壮大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到2000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A级通过),同年带着赖以自豪的优势专业并入华中科技大学。从武汉城建学院到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在不断前行中,建立了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富有特色的教学框架,而学校合并也为规划学科发展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第二阶段:理想无尚,创力无边,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乘风扬帆
城乡规划作为一个和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学科与专业,与时代共呼吸、与社会共脉动的特征极其明显。因此,自早期探索以来,不论是教学基地的建设还是教学实践的安排,我们的城乡规划专业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聚集了大量的规划力量,成为我们早期的实践基地。进入21世纪以后,基于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提出,为中部地区进行广泛的规划实践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机遇,规划教学实践基地也随之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同时,规划类型逐渐丰富,诸如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业园区规划等特色规划,既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繁荣,也促使城乡规划的学科研究方向与人才培养体系开始密切对接国家需求与行业要求,在体系化的基础上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此外,伴随着小城镇大战略、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圈建设等不同尺度的空间发展战略,我们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基地,横跨了不同的地域,涵盖了不同的层级、不同的特色和不同背景下的地域单元,从城市区、都市区、城市、小城镇到乡村。我们秉持发展理想与创造激情,随着国家进步浪潮,从无到有、横纵拓展地建立了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教学培养体系。
除了教育以外,我们培养的人才也始终服务于社会。至今,不管是早期的城建学院还是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我们培养的优秀学生们,在武汉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充分体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力量,涌现出一批值得骄傲的典型创造案例,例如:2016年武汉出台全国首部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地方立法;2010年武汉在全国率先提出多规合一“一张图”;武汉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获得2016年国际规划学界最高奖“规划卓越奖”;2021年9月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防疫专项规划编制导则》发布等。
发展至今,武汉已有10所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40年来星星之火业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第三阶段:学术无束,服务无界,在新时代中国梦征途上与时代共收获
在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下,规划行业承担了更多的职业使命,在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规划师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去担当我们的责任。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吴志强院士的带领下,我校和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师生一呼百应集聚四川,参加灾后重建规划志愿者行动,体现了规划师的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的紧密联动。2009年,服务于国家维稳需要,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邀请,我校师生们来到团场小镇建设第一线,把规划实践和技术服务送到边疆。此外,2016年至今,我们一直在从南到北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系列研究成果。
我们努力把规划专业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融入新征程使命担当,既要有仰望星空、心怀天下的情怀,也要有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干,用我们自己的规划理念为乡土国色增辉,用我们自己的所学所知为国家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大国工匠。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之际,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要求,构建了“一干两支”的课程体系结构,制定了“分类化+贯通性”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体系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也摸索出一套适应性的“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方式。现今,我们已经从最初的“小同济”发展蜕变为如今的中部地区具有示范引领地位的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系,师资力量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成为具有合理梯队、精细化框架、全方位覆盖的教学科研团队。在规划行业的各个领域,我们和我们培养的青年规划师已经开始持续产生活跃的学术行动、发出武汉声音。
寄语:长风破浪正当时,江山代有才人出
耿虹老师感怀时代际遇,在最好的年纪到最需要的地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把喜欢的事情做成自豪的事业,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春江潮涌,连着大海波涛。大武汉的近现代命运一直与大上海紧密相连。欢迎更多的同济学子还有全国各地的规划界青年才俊,来到白云黄鹤的故乡,放飞理想,乘云之上。
供稿 | 俞静、刘丹丽、王睿珺
编辑 | 宣传办
本发言文稿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