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沉浸式展览| 探索艺术展览的数实融合及换景设计
-
2022-05-23
近年来,国内外主打沉浸体验的展览狂飙突进。当艺术不再限于给人以熏陶,而是将公众融入作品之中;当美术馆不再企图以精英姿态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激活感官的展览,鼓励公众在社交网络分享体验,那么美术馆是否也可以成为视觉游乐场?技术是否能带来真正的艺术沉浸感?沉浸式展览,是艺术的未来,还是高票价的主题乐园?值得思考。
本文基于伦敦蛇形画廊正在举行的沉浸式展览,延伸出对艺术会展这一现象的思考,有人斥其浅薄,亦有人视其为商业模式的探索者。
(图:沉浸式的梵高展丨图源:澎湃网)
(图:沉浸式展览“Alienarium 5”丨图源:澎湃网)
这是蛇形画廊正在举行的法国艺术家多米尼克·冈萨雷斯·福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的沉浸式展览“Alienarium 5”的参观体验。近年来,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体验相结合的装置艺术变得非常流行。精心制作的高科技装置让艺术家的作品不再曲高和寡。
“这个展览是混合现实的——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物理的。它涉及到触觉、嗅觉以及眼前屏幕上无法拥有的各种东西。”蛇形画廊的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说。在经历了因为新冠病毒导致的间歇性社会隔离之后,那些让人沉浸式的感官活动重新吸引了公众。人们想获得“在家中电脑前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小汉斯说。
装置艺术家与新技术合作由来已久,小汉斯以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比利·克鲁弗(Billy Klüver)为例,他与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伊冯娜·雷纳(Yvonne Rainer)等艺术家合作制作了动态雕塑和音景。当代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 (James Turrell) 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on) 等运用光线构成机构装置,让白盒子空间变得让人欣喜若狂。
对于沉浸艺术,不少策展人和艺评人都会提到兰登国际的“雨屋”,并认为正是它将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艺术机构中。2012年“雨屋”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秀获得极大成功,此后,这个可以让人在雨中漫步不淋衣的装置每到一个城市,均会成为全城的热点。伦敦设计博物馆 策展人贾斯汀·麦吉尔克(Justin McGuirk)表示:“‘雨屋’大受欢迎,人们排着长队等待,不少艺文机构也希望能够展出‘雨屋’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另一家开创沉浸艺术体验项目的团队名为“Superblue”,2020年由佩斯画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格里姆彻(Marc Glimcher)和佩斯伦敦前总裁莫莉·登特-布罗克赫斯特(Mollie Dent-Brocklehurst)共同创立,“Superblue”已在迈阿密和伦敦设有体验空间,在其位于迈阿密的体验中心由仓库改建而来,游客穿过英国舞台设计师Es Devlin的镜面迷宫、到达teamLab的交互花卉灯光装置《增生无量的生命-每年一整年》,以及特瑞尔的以光、空间和色彩为主题创作大型装置甘兹菲尔德(Ganzfeld,“全域”) 。“过去画廊办画展是为了销售作品。”格里姆彻说,“如今在音乐领域可以花99美分下载一首歌;在艺术世界,花25美元买一张沉浸式艺术体验的门票,艺术家的收入非出售作品本身所得,而是门票收入的分成。我们也在思考是否存在一个体验艺术世界的商业模式?”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