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石虎:画里得大自在

2022-05-23


石虎《豹庸》,布本重彩,202×160cm,2021年




人如其名,“石虎”二字既有坚如磐石之意,又有阔步昂首之形。艺术家石虎在艺坛行走五十余载,褒奖非议皆有,但朗朗硬骨犹在,创作之心未改。耄耋之年,热血却难凉——如今他隐于岭南,两年间创作新作近百张,将其艺术生涯推至又一高峰,本次所选辑33张刊发,以飨读者。




空性之境,超然象外


这就像一幅幅谜语绘成的画,猜谜者雾里探花、不明所以。当似乎迫近那道谜底时,真相却瞬间幻灭,如一场水中捞月,只剩设谜人笑而不语。

但解谜之人应该相信,当一个人无限接近大道时,其只言片语都是智慧的外显。2020年以前的石虎经过50余年在艺术上的不断攀沿、淬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一种单属于他的画道。借此行于世,最可见其人——狂狷、醇厚、炙烈,石虎如一坛陈年老酒、一盏江船独火沉稳伫立于参差百态的世间。

石虎《烛明》,布本重彩,122×180cm,2021年

石虎《空断》,布本重彩,151×173cm,2021年


两年后再看石虎,大有弃“法”与“象”之势。其33件新作中不再见具体轮廓,甚至艺术家所想、所感也消弭于线与色间。一观恍然,石虎在此间早已“解甲”,仅余挥缰逐马的自得。


而他也以“法无定”“象无形”描述画之至道。前者讲究画随心转,不拘泥、执着于某一画法,刻意去求或觅便是偏门;后者则将领悟之境提升至无形态、无意识的范畴,众人所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就是如此于是,往返玄妙,以画探求大道,成为艺术家的又一新境界。这一年,石虎八十岁。


石虎《华轮》,布本重彩,154×148cm,2022年

石虎《经沦》,布本重彩,100×136cm,2021年

石虎《展网》,布本重彩,110×134cm,2021年


八十年,足以见证时代的跌宕与巨变。细数中国当代艺坛的生与长,石虎无疑是目睹全程之人。早在'85新潮前,他已游非洲为中国画取灵感;此后的20年时光,其皆在海外巡游,保罗·克利、毕加索、胡安·米罗等西方大家画作之风貌都曾为石虎近观、撷取。在画坛演绎当代之光时,艺术家更将异域精粹注入传统笔墨。他是先锋变革者,其作品更是突破自我、不断探索。


石虎《蝶魂》,布本重彩,100×136cm,2021

石虎《蝶记》,布本重彩,142×214cm,2021年


由此循来,人们便可在石虎新作中一探究竟。旧时的古朴苍劲未变,新作仍可识得来自北魏石雕般的质感、敦煌壁画间的色泽,只是形式不再有严肃板正之味,作品不少处甚至随性地露出画布。而其所绘之物则由状与线铺就,挣脱了“形”与“意”的束缚,湮没在五感融于自然的精神洪流中——观者只可凭感受去领悟,或沿着画作之名探寻真相。



石虎《永真》,布本重彩,151×136cm,2021年


石虎《碧灵》,布本重彩,156×181cm,2021

石虎《两沐》,布本重彩,111×177cm,2021年


这是石虎通过画作为观者带来的逍遥游。“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他亦用“空性之心象”描述自己的作画理念:抛却杂念与思绪,将自己置于“空”的状态,令感觉与画笔同在一端,是神意还是心动,落笔后不再执着。


人们常说“山中有高人”,或以退为进,静守时变;或藏身林海,决绝避世,中国知识分子乃至圣人皆以隐居求志,遁于山野寻自在。放置如今,仍有人践行此道,而这一人如今正居于岭南山村中。


石虎《觅忘》,布本重彩,180×135cm,2021

石虎《远音》,布本重彩,150×130cm,2021年



四方之内,隐然思凡


岭南夏长,终年不见霜雪。林木常青、良田桑竹,别有一番恬然景象。石虎将画室安置在了一方僻静山村的村口,出门可见青山,多行几步便有碧水。独自散步时,蛙鸟虫鸣间,他会遇见农人与山娃言笑晏晏,孩童嬉笑玩闹。此地不受外界纷扰,天然自成,俨然如陶渊明笔下的那一源。


石虎《塘荷》,布本重彩,127×150cm,2021年

石虎《娃戏》,布本重彩,82×123cm,2021年


这一派纯然平和也可在石虎的新作中寻到,一幅《塘荷》、一幅《娃戏》中能窥见红绿明艳色彩,斑驳中又存有童真。虽隐居在野,石虎仿佛并未完全融入其间,但作为观者已将所感纳进画中,成为一道生机之光。

 

石虎《琴思》,布本重彩,100×122cm,2021

石虎《碎雨》,布本重彩,153×153cm,2022年


在系列新作里,人们更能体悟石虎“夜阑卧听风吹雨”的黯然、“幽人弹素琴”的古意、“萧萧散发到天明”的孤独、“花园欲盛千场饮”的豪迈……万般思索,皆在画中。借此而居,石虎构造了一方乌托邦,试图在世间与心灵的喧嚣外寻找一片永恒静谧之所。


这里不仅是生存的乌托邦,更是艺术的理想国。古往今来,艺术家中不乏有隐居者。就如塞尚在51岁回归故乡旁的小镇,偏居一隅,他将目光收回至家对面的圣维克多山,不再“搜尽奇峰打草稿”,而是对同一山景其进行日复一日地描绘。如今,人们看到塞尚彼时创作,亦是超越表象的逸品。


石虎《宿光》,布本重彩,184×153cm,2022

石虎《圆舞》,布本重彩,150×150cm,2021年

石虎《朵颜》,布本重彩,127×150cm,2021年


不破不立,隐居或许是顺应此道的方式。英国艺术史学家罗杰·弗莱(Roger Fry)称:“没有哪一座山像圣维克多一样被一位艺术家如此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地探究。”想必岭南的崇山峻岭、乡野风光也是如此。只不过那山那景以另外的玄妙方式被呈现并重释。


正如石虎所说:“我的画是我感物之作,一笔一色都是当下之符记。”岭南的色、状、形重新投射在艺术家的五感间,他画的是岭南,又不是岭南;若说是石虎体悟的岭南,不如说他画的是自己的心。


石虎《住土》,布本重彩,122×164cm,2021

石虎《尔羊》,布本重彩,150×197cm,2021年

石虎《宿牦》,布本重彩,150×153cm,2021年

于是,在先破后立间,对大道的追寻外,岭南的隐居成为石虎的又一“母题”。由艺入道,因熟捻于手中这杆画笔,人们能看出在此面前他感到多么的轻松与惬意,又多么迅速地掌控着对自身感受的表达——岭南是生存之所,大道是精神栖地,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造了已至耄耋之年的石虎的艺术。

石虎《窗机》,布本重彩,137×180cm,2021年

石虎《朱音》,布本重彩,148×125cm,2021年


耄耋之年,自观自在


过往艺术家至此年龄,晚节不保者不在少数,秉持如一者少之又少,能再跃一境之人则是寥寥,甚至开宗立派的先锋都免不了江郎才尽的噩运。深究起来,原因之一便是精神与文化上无所依靠。


石虎《路遥》,布本重彩,100×137cm,2021年

石虎《辘井》,布本重彩,100×144cm,2021年


可喜的是,石虎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与变革的勇气。中年在海外对艺术的深刻汲取并未将他完全推至西方摇篮,而是促使其回归中国文化。这无疑为他避免了不少文化碰撞下的游荡,从而笃定地在传统领域深耕。

石虎《相拥》,布本重彩,100×137cm,2021年

石虎《海航》,布本重彩,150×117cm,2021年

石虎《帆海》,布本重彩,163×123cm,2021年


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国传统仍有太多神秘值得探寻。石虎认为那高深莫测的玄秘、终极都是中国文化留下的珍宝,以至于没有时间顾及其他的信息。为此,他将精力全部投入艺术创作中,手机甚至也弃之于必需品之外。

而其作也未在拍场逊色。在今年的苏富比春拍中,石虎所作《秋华图》以277.2万港元成交,超过最高估价两倍有余。由此,人们不得不兴叹艺术家于市场内的强劲实力与藏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愈高兴致。

石虎《共幔》,布本重彩,121×167cm,2021年

石虎《永歌》,布本重彩,103×150cm,2021年

石虎《后羿》,布本重彩,152×180cm,2021年


正如石虎所坚信,一个璀璨的有东方性的世界文化时代定会到来。在黎明照耀时,已有先锋者出现,中国性的玄妙魂魄已将他完全占据。从青年学画到中年远游,从闪耀画坛到选择隐居,曾经有激荡岁月、挥斥方遒的际遇,如今也有枕石漱流、悠然南山的妙味,石虎践行了中国式文人的每一步。因此,人们得以见证一位灵魂信游天地的老者,赤忱地追寻“悬至远方的艺术星极”。

回到那张似是而非的谜语,石虎认为不求甚解与全然明了本无不同,他已在此之中觅到了大自在。而那只握着谜底的手早已张开,留待观者去寻。



艺术家简介

石虎先生近照(摄影/梁述媛)

石虎 SHI HU

1942年出生于河北徐水县
1958年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1960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学习
1962年应征入伍当兵六年
1968年任教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8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中惟一的艺术家随团出访非洲13国
1979年出版《非洲写生》画册
1982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个展
1987年在香港集古斋举办个展
1991年在澳门市政厅举办“石虎心象”个展,同年在香港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在新加坡、雅加达举办“天命年展”
1994年参加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同年成立“石虎诗会”并多次举办“石虎论字思维”诗歌研讨会
1995年应邀出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
1999年在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个展
2003年在中国画研究院、香港、澳门、新加坡、雅加达巡回展
200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
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


编辑、文  于明祎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画作 石虎 作品分享

1471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