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垃圾场还是冒险乐园?让孩子开启自由的冒险旅程

原创 2022-05-19

“孩子天生就是通过在玩耍中冒险、诱发情绪的方式获得情绪的弹性的,我们剥夺孩子们自由玩耍和冒险的权力,表面上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但从长远来看,阻止孩子们冒险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比允许孩子冒险带来的危害要大的多,我们剥夺了孩子们的乐趣。”


——发展心理学家彼得·格雷



随着鼓励冒险成为全球教育界的主流观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大批儿童冒险游乐场地涌现出来。目前它们大部分分布在欧洲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美国作为标准化儿童游乐和器具的发源地,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冒险游乐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受人口政策和快速城市化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家庭普遍缺乏主动让孩子去“冒险”的意识和意愿,冒险游乐场适合我们的国情吗?





溯源:垃圾游乐场

在战争废墟上诞生



冒险游乐场的雏形“垃圾游乐场”

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


1931年,丹麦景观设计师Carl Theodor Sørensen注意到,比起他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游乐场,孩子们更喜欢在包括建筑工地、废弃堆料场等在内的任何地方玩耍,因此他提出了为少有机会在户外自然中玩耍的城市儿童专门建造“垃圾游乐场”的设想,并于1943年得以在丹麦的Emdrup首次实现。


在二战中硝烟弥漫的欧洲,这个冒险游乐场的雏形,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不刺激德国占领军的情况下自由玩耍而设计的。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废弃物的堆场,跟我们今天理解的“童趣”全无关系。场地上堆放着废弃木材、容器、织物、甚至旧火车引擎、救生艇和废弃公共汽车的“松散部件”,用来为玩耍中的儿童提供刺激、引导他们进行操控、破坏或者重建成为新的“发明”。





二战后,更多的垃圾游乐场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然而真正提出“冒险游乐场”这个概念的,是来自英国赫特伍德学院的景观设计师和儿童场所倡导者Marjory Allen女士。她认为此前以沥青广场、刚性机械器械设备为主角的儿童游乐场地,既不允许儿童对场地环境进行干预,也不利于儿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充分表达创意。


在得到丹麦垃圾游乐场的启发后,她开始设计类似的场地,并提倡由儿童自主进行冒险,成年人尽可能少进行监督和干预,由此,“冒险游乐场”的概念被提出,并在英国广泛生根,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涌现出大批量的冒险游乐场地。





展:欧洲冒险游乐场

在欧洲本土的繁荣



二战后至今已经70多年

冒险游乐场何以在欧洲的长盛不衰?


今天,欧洲依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冒险游乐场(超过1000个),仅德国便超过400个。这些冒险游乐场为儿童提供自由玩耍、破坏和创造的场地。以柏林最著名的冒险游乐场地Kolle 37为例,这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公园建于上世纪90年代,靠近柏林市中心,适合6~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Kolle 37的理念基础是让孩子们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元素论:土壤、空气、水以及火,并学会使用它们。





木制小屋是Kolle 37体验的核心部分,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获取各式铲子、锤子、撬棍、钉子和木材等,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建造;





还可以体验编织竹篮、感受羊毛质感、制作粘土陶器、生火做饭、在花园中挖掘……甚至是作为铁匠进行锻造等;此外,这里饲养着兔子、豚鼠等动物,提供亲近动物的机会;而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在自行车租赁商店获得一份工作。Kolle 37冒险游乐场的面貌一直都在不断改变,孩子们在场地中的自由冒险和创造持续塑造着它的模样。





在欧洲,类似的冒险游乐场地还有很多,它们鼓励孩子面对风险、独自征服它们,建立内在的弹性、自信和勇气。训练有素的成年人“游戏工作者”负责进行必要的监督,在孩子们需要时提供帮助,主要集中在如何使用工具以及处理材料上,而并不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强制或干涉创造性的表达。



 游戏工作者在帮助孩子学会使用工具



如今,欧盟拥有全球最健全的儿童活动场地导则、安全规范和检查制度,看上去似乎是“法外之地”的冒险游乐场是如何得以存留的呢?这得益于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已经建成的冒险游乐场均需要经过系统评估,对其玩耍价值、历史保留价值和风险程度进行权衡,如有必要则进行小范围的改造;其次,那些有专人管理和游戏工作者监督的冒险游乐场隶属于私人所有的“非公共场所”,可以不适用于标准的公共场所儿童活动场地规范,其风险由管理者和保险共同承担;





再者,玩耍在欧洲的主流教育理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 “游戏工作者”是非常受人尊敬的理想职业之一,这让更多的冒险游乐场能够提供足够完善的运营服务;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对玩耍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甚至会鼓励孩子们主动去进行一定的冒险挑战,这为冒险游乐场提供了持续生存和生长的土壤。





争议:美国冒险游乐场

不同社会文化带来的阻力



在标准化游戏场地和器具的发源地美国

为什么冒险游乐场备受争议和倒退?


受欧洲文化的影响,美国最早的冒险游乐园“The Yard院子”于二战后在明尼阿波利斯开放,到70年代末,冒险游乐场的数量曾达到巅峰时期的19个。然而,由于冒险游乐场对专业“游戏工作者”以及持续运营管理的依赖,大部分冒险游乐场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会资金支持而逐渐消失。


随着长达61页的联邦游乐场导则的颁发,儿童活动场地从草坪到秋千绳都建立了可循规范,加之美国盛行的诉讼风气和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去的30年中冒险游乐场在安全问题上备受争议,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直至近几年,冒险游戏的概念才重新开始被公众接受并蔓延开来。目前,全美仅剩下5个冒险游乐场,毗邻纽约的GroundNYC是其中最新,也较为有代表性的一个。





GroundNYC位于曼哈顿南部的总督岛,最初的渊源来自由一群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工作人员创建的,一系列为期一天的快闪冒险游戏日。经过近3年的发展,系列活动演变成了固定的冒险游乐场地。GroundNYC占地4600余平方米,旨在为6岁以上的孩子提供可以选择自己冒险,建造自己的建筑和梦想的地方。


场地提供的材料和工具繁多,包括钉子、锤子、锯子、油漆、轮胎、木材和织物,当然还有专业的游戏工作者。





孩子们被鼓励自由活动和玩耍,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建造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场地上留下的管状滑梯、拖拉机、各种木制的小型构筑物等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搞破坏”也是被允许的——哪怕是用剪刀去破坏一艘旧船。





父母被禁止入内,但可以在场外休息和观看,与欧洲大部分冒险游乐场不同的是,入场前父母需要签署相应的免责协议。尽管如此,慕名朝圣而来的父母中依然不缺乏“Helicopter Parents直升机父母”。曾在威尔士冒险游乐场任职的游戏工作者Luke Sutton在受访时说:“在这里(NYC)玩耍的孩子和(在欧洲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父母的态度却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的父母即便站在场地外围,也忍不住想要指挥孩子们做什么,该怎么做,他们不认为孩子天生就有这样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冒险游乐场也在尝试训练父母们——教会他们学会放手,让孩子们可以有一段独处的时间。



 孩子们离了您的建议也可以做得很好

 在冒险游乐场地外等待的美国父母



得益于目前为止的成功,GroundNYC下一步的打算是将冒险游乐场带入到更多的纽约社区中去,当然这并不符合相应的城市儿童场所规范而很难成为固定的游戏场地,因此管理者打算采用移动货车快闪乐园的方式去尝试着实现它。


冒险游乐场从诞生至今已经近80载,它的产生、发展、争议和倒退伴随着儿童场所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更迭,与上世纪中期战时或战后的废墟利用或重建的时代不同,而今冒险游乐场的存在有了更多其他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儿童场所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里程碑,它强调游戏的过程,而不是任何最终产品,这无疑与儿童成长发展是契合的,其“冒险”的理念对之后几代的儿童场所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在今天高度城市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的户外活动空间一直受到挤压,尤其是那些可以与环境发生积极互动,可以自由探索和发挥创造力的儿童场所。



 让孩子们自由地“上房揭瓦”可还行?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儿童游乐场地存在较大的断层,目前仍以标准化的儿童场地和器具为主,虽然在新一代的儿童场所当中不乏集玩耍价值、颜值和营销价值为一体的项目,但普遍缺乏足够的冒险和可以由孩子自由、自主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元素;在人口密集、城市化日趋成熟、城市公共空间存量更新精益求精的大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从冒险游乐场地当中获取一些灵感,融入我们的儿童活动场地,让孩子们有机会去体验自己做主自由玩耍和冒险的快乐呢?



撰文图文编辑/ 豆渣娜



-END-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图片源自网络





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


麦稞(MIC)作为场所内容的IP制造者,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跨界资源,提供符合现代商业趋势下“新生态”场所内容的运营策划、内容设计、场所设计、品牌打造及落地运营咨询等业务。我们拥有一支策划、建筑、设计、艺术、策展、广告、动漫、教育等复合型专业团队,秉承儿童引领、健康生态、文化再生等理念,善用艺术创造、科技赋能等手段,致力于建立场所价值体系,带动场所再生。目前,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汉堡(德国)设有分支机构。


市场:marketing@ateliermic.cn

人事:info@ateliermic.cn

品牌:media@ateliermic.cn

商务洽谈:13122704016


官网:www.ateliermic.cn

微信:MIC-studio

微博:MIC麦稞


加入麦稞(点击


设计项目负责人 | 场所设计师 | 旅游策划师

实习生(长期开放)



扫码关注视频号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麦稞MIC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垃圾场 冒险乐园 垃圾游乐场 科技艺术

1312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