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亭网

分享
原创 2022-05-11
Esther|编辑
自从Magic Leap在2020年一度陷入裁员、CEO换帅等风波,这家曾经高调的“AR独角兽”公司仿佛变了样,放弃了C端业务,全面转型B端,同时其宣传策略也比之前低调了不少。直到今年才亮相的Magic Leap 2与上一代相比有很大变化,不仅重量轻了20%,FOV也提升至66°,值得注意的是ML2搭载了更多的传感器,足足有18个。
对于Magic Leap在近年来经历的变化,该公司CEO Peggy Johnson近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此外,前CEO Rony Abovitz也在博客中进行了一些辟谣,这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Magic Leap背后的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青亭网了解,Johnson此前是微软商业拓展部门的执行VP,在2020年接手Magic Leap CEO一职,之后陆续为这家公司带来了许多转变,比如:专注于B端市场,更换管理团队,改变混乱的内部运营,制定明确的目标等等。Johnson表示:我加入Magic Leap是因为看到了有价值的技术,我本人拥有AR行业背景,我认为ML是行业中最好的技术。这家公司曾经面临挑战,为了让它的技术发挥价值,这家公司需要更加专注。
在近期的采访中,她透露:我们通过ML1获取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决定了ML2接下来在企业级市场的策略。
更新价值观
Magic Leap在推出首款产品之前,估值就超过了10亿美元,使其成为一个独角兽AR公司。经过8年“炒作”,Magic Leap终于在2018年推出Magic Leap One。不过据体验者称,ML1的效果更像是开发工具,并没有达到主流市场预期的惊艳效果。
而现在,Magic Leap拥有了全新的领导团队,最大变化是专注于企业级市场。Johnson强调:目前Magic Leap内部管理严格,比以往更加专注、更有信心。此外,Magic Leap比之前更谨慎,除了避免过度炒作,也更专注于实现所有的承诺。这个价值观已经贯彻整个公司。为了改变人们对于Magic Leap的印象,该公司从“非常神秘”转变得更加公开,技术更加透明。比如此前在SPIE Photonics West大会上深度公开ML2的光学细节。
除此之外,新品ML2也将于年内推出,与Magic Leap One相比,ML2ML2比上一代轻20%,重量相当于两个中等尺寸的香蕉,此外它的适眼距更短,佩戴效果更轻薄。ML2的FOV也更大,同时支持HDR、动态暗光调节等新功能。不过,ML2的价格应该比ML1更高,受众以B端客户为主。
Johnson表示:ML2是专为企业及应用进行强化的AR设备。尽管ML1足够优秀,但它的定位不明确,没能触及目标市场。Magic Leap还发现,ML1比国内不具备合适的移动设备管理系统,因此不利于在企业场景大规模应用。因此,便在ML2中内置了设备管理功能,以强化企业级应用场景。
Johnson补充,你必须能够控制数据、隐私、安全,因此整合了AR平台、硬件和软件,以确保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此外,我们希望ML2可以和企业的云服务集成,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流程。
转型B端原因
实际上,早在正式宣布之前Magic Leap就已经在探索B端应用场景。比如ML1并不是为企业应用场景设计,但有多家企业为其开发AR解决方案,这为Magic Leap带来了一个好的信号,进而推动了该公司向B端的转型。
Johnson表示:向企业级市场转型的原因是,B端商业机会更大。Johnson认为,AR/VR头显市场的市值将于2015年达到1400亿美元,其中企业级AR设备的增速将高于VR。此外Magic Leap看来,在企业级AR市场,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HoloLens 2,HoloLens 2同样也是面向企业级场景。
HoloLens依托于微软庞大的规模和软件系统。相比于微软,Magic Leap的策略是与合作伙伴一起营销和推广,比如在Magic Leap中集成Unity物理引擎等等。此外,Magic Leap比HoloLens更开放,可兼容各种云服务,比如AWS、Google Cloud。
Johnson还指出,Magic Leap在供应链、销售渠道也具有优势。在供应链和量产方面,Magic Leap号称其优势是工程团队与车间在同一位置,可以加速光学元件出厂速度。此外,Johnson表示Magic Leap光学元件的良率可高达92%。Magic Leap借助合作伙伴BrainLab的销售渠道,合作在世界各地的医疗机构布局。
与此同时也已经在筹备下一代产品,目前正在早期的设计阶段。ML3的视场角预计达到ML1的两倍,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的AR视觉效果。
轻量化AR改变市场
应用场景方面,ML2将专注于三个细分领域:医疗保健、公共部门和国防、制造和工业。以及三大应用场景:培训、3D可视化和远程协助场景,这些是目前企业级AR方案比较常见的用途。
为什么将重点放在三个领域?Johnson表示:我们相信AR可以有更多应用场景,将重点发展方向限制在三个领域,是因为它们在短时间内展现了实际的回报率(ROI),利用AR等数字模拟技术,培训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3D可视化和远程协作的体验也足够好。
在医疗保健场景中,ML2的潜在应用包括:3D术前规划、医疗培训等等。目前,Magic Leap正在与多家医疗技术公司洽谈,探索AR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方向。比如此前与BrainLab合作,为连体双胞胎分离手术提供AR术前规划,对连体婴儿大脑进行3D可视化。参与手术的30人团队利用Magic Leap One AR方案进行了数月的练习。
Rony Abovitz澄清
对于Magic Leap的发展变化,前CEO兼创始人Rony Abovitz也有话说,他在自己的博客中,澄清了此前外界对这家公司的误解:
1)在Magic Leap One(ML1)推出之前(2018年8月),Magic Leap 2(ML2)就已经开始研发;
2)ML1的定位并不是消费级产品,它更像是一个Creator Edition系统,主要用途是帮助开发者、合作伙伴、创作者和早期使用者测试AR应用内容,并从测试用户中获得反馈;ML1的潜在应用场景包括:医疗保健、工业、通信、游戏、媒体、娱乐、艺术、音乐、国防等等;
换句话说,ML1是Magic Leap在AR领域的首次尝试,目的是学习和获得反馈,以推动技术迭代;
3)ML1的代号为Mercury、ML2代号为Gemini,另外还有代号Apollo的ML3;Magic Leap系统是基于这三款设备规划的,另外从ML1获得的数据和反馈,为ML2的许多关键设计提供了依据;
4)Magic Leap转型企业级市场,并不是因为消费级市场难以推进;实际上,ML1曾分别应用于C端(媒体、娱乐、游戏)和B端(国防、医疗保健、工业、设计/CAD/CAM)领域;
5)Magic Leap认为C端和B端同样重要,其战略是先进入B端,然后再逐渐发展C端市场;Magic Leap早在2019年下半年发货之前就在开发ML1企业版;换句话说,企业级应用一直在Magic Leap的规划中,不过相关的案例在幕后进行,并没有像C端应用那样宣传。
参考:
https://www.cnet.com/tech/computing/magic-leap-2-aims-to-bring-ar-to-business-customers-with-no-bs-this-time-around/
( END)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数字媒体艺术 CEO揭秘 Magic Leap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广告 欺诈 淫秽 色情 侵权 骚扰、辱骂、歧视 敏感 违法 犯罪 反动、政治 其它
数艺网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及传播的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数艺网用户创作的内容,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艺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数艺网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条款原则如下:
1. 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章、案例/项目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数艺网的同意。
2. 数艺网上可由多人参与编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作品的认领、企业/机构的认领,所有参与编辑者均同意,相关知识产权归数艺网所有。
3. 数艺网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数艺网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数艺网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数艺网有权将该内容用于数艺网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5.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数艺网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数艺网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数艺网」,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6. 数艺网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7. 在数艺网上传或发表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数艺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删除相关的内容,且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数艺网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8.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数艺网用户相关的权利,用户同意授权数艺网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数艺网自身或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数艺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9. 数艺网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根据相关证据结合《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数艺网社区管理规定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侵权举报
1.处理原则
数艺网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享交流平台,高度重视自由表达和个人、机构正当权利的平衡。依照法律规定删除违法信息是数艺网社区的法定义务,数艺网社区亦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受理范围
受理数艺网社区内侵犯机构或个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商业侵权。
a.涉及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详细个人隐私;
b.造谣、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c.商业侵权:泄露机构商业机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讨论的内容。
3.举报条件
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如果个人或机构发现数艺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以先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您无法联系到作者,或无法通过与作者沟通解决问题,您可通过点击内容下方的举报按钮来向数艺网平台进行投诉。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材料,否则投诉将无法受理。您需要向数艺网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
a. 权利人对涉嫌侵权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和/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权属证明通常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b. 完整填写的通知书;附供下载的:侵权投诉通知书;
c. 举报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护照;
d. 如果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e. 为确保投诉材料的真实性,在侵权举报中,您还需要签署以下法律声明:
(1) 我本人为所举报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2) 我举报的发布在数艺网社区中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承担和赔偿数艺网因根据投诉人的通知书对相关帐号的处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因向被投诉方赔偿而产生的损失及数艺网名誉、商誉损害等。
4.处理流程
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数艺网自收到举报的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给出回复。处理期间,不提供任何电话、邮件及其他方式的查询服务。 出现数艺网已经删除或处理的内容,但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依然可以搜索到的现象,是因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自带缓存,此类问题数艺网无权也无法处理,因此相关申请不予受理。您可以自行联系搜索引擎服务商进行处理。 此为数艺网社区唯一的官方侵权投诉渠道,暂不提供其他方式处理此业务。 用户在数艺网中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由交易双方自行处理,与数艺网无关。
免责申明
1.数艺网不能对用户发表的回答或评论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数艺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数艺网不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保证。
4.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数艺网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数艺网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协议修改
1.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者因业务发展需要,数艺网有权对本协议的条款作出修改或变更,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数艺网将会直接在数艺网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数艺网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数艺网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私信的传送方式,提示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项。
2.如果不同意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并应当停止使用数艺网。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数艺网,则视为用户接受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阅读并同意此认领协议方可认领案例
*认领案例的操作记录无法自行删除,请务必确保您参与该案例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