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等平台的转载
-
原创 2022-05-08
【按语:感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的转载,以及中国商联商业店zuo装与展陈行业分会、上海舞台美术学会等平台之前的转载。《数字艺术•游戏创作•沉浸体验——“第十艺术”形成刍议》论文在“当代美术家”杂志发表后引起大家关注,收到了许多微信和留言,其中许多留言给我们带来新的学术启发,特此分享以共同研讨。】
【留言节选1】(导演、制片人)
……这是我在呼和浩特、武当山、黄龙溪景区等地做的沉浸体验项目,就是这一理论的践行。
【留言节选2】(中戏)
……对我是全新的课题,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愿意学习新的东西,会关注这个课题……
【留言节选3】(浙传)
游戏不单是娱乐手段,它在慢慢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留言节选4】(上戏)
我是表演系□□□老师的学生毓淇,拜读了您的文章《数字艺术•游戏创作•沉浸体验——“第十艺术”形成刍议》,太激动人心了!
我是从去年开始尝试把剧本杀和RPG游戏融入沉浸式戏剧的创作实验,一路上也是跌跌撞撞……探索戏剧构作和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因为我坚信戏剧未来会是更多的领域的交织和融合,会走向更具有“游戏性”,更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与您分享一段前期的研究成果,尚显得稚嫩~等完成了也请老师多指点!
「沉浸(Flow)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依(MihalyCsikzenmihalyi)教授在2009年提出的理论,其核心是人们“在内在动机驱使下从事具有挑战性和可控性的需要大量技能的活动时,体验到的一种主观状态“。
沉浸式戏剧改变了戏剧的表现形式,推动了泛戏剧化的发展,由传统戏剧的单向输出走向交互,具有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罗成雁《先锋派戏剧”事件“与参与性观演关系变革》(2017)认为中国上世纪先生的先锋派戏剧是对观演关系的一种突破……”“行为自动化;反馈即时,有控制感等关键特征,而这正点明了沉浸式戏剧未来的发展方向——‘游戏化’”。“以角色扮演为模型,是观众掌控主动性;多故事线叙事方式,观众主观视角下使故事碎片化;与现实物理空间相结合,制造镜像生活时空,把‘沉浸体验’极致化的戏剧形式”。」
(注:为尊重知识产权,部分学术性内容转发特具实名) 正文见“阅读原文”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集成转化创新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沉浸式戏剧 游戏化 科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