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书籍设计与跨媒介出版系列讲座(三)|邵 年:认真我就书了vol.3

2022-05-17

ACADEMIC · 术

讲座主题

认真我就书了vol.3

特邀嘉宾

邵年

讲座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8号楼313教室

时      间

2022年5月6日

嘉宾信息

GUEST INFORMATION

演讲嘉宾

邵 年   ShaoNian


平面设计师

XYZ Lab创始人

邵年,平面设计师,2017年于上海合作成立XYZ Lab。从事品牌形象、书籍、展览视觉等相关视觉工作,同时也致力于出版物与展览的策划与传播。

讲座回顾

LECTURE REVIEW

今天分享的主要是我们XYZ Lab做过的一些书籍,和一些影响我的设计工作的书籍。


一、《下榻艺术节文献集》

第一本是去年11月由假杂志出版的《下榻艺术节文献集》。

《下榻艺术节文献集》

在下榻艺术节举办完之后,希望能出版一本类似文献的书籍来作为记录。在我最初拿到的资料中,一些现有的分享、对谈和讲座被进行了文本化的处理。活动一共被分成了六个版块,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版块内容,但是被转译成文字之后,你会发现所有东西都变得非常相似,并且只存在对谈与分享这两种文体。在看到文本之后,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六个版块的内容在现场的体验是很不一样的,但是被转述成文本之后会变得很相似。

《下榻艺术节文献集》——定位与作用

于是我和委托方重新聊了一下这本书的定位和需要承担的作用。第一个功能是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尽量完整的记录,第二个功能则是二次传播一部分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内容,这是出版这本文集的两个目的。

但我提出了一个疑惑:如果按照现有的文字内容去进行编辑,从记录的角度上看待会不够完整。另外,当现场的活动用书籍这一媒介来呈现之后,会产生版块上的模糊感。又或是一本纯文字的书,它会不会太干燥了、太难读了?随后我提出需要建立一个图片库的想法,这个图片库涵盖分类过后的现场摄影,以及分享嘉宾ppt内提及的图片,还有艺术家的作品本身等等。


两种编辑思路

编辑思路我当时提供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按照活动的版块来划分,进行内容的增补,这是一种很诚实的方式。第二种是不强调版块的区别,不按照传统的活动分类逻辑去进行内容的划分,而是以时间作为线索,把一部分提纯后的内容,以及其他部分活动的图片与文字内容穿插在一起。编辑思路的确定其实是最艰难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以时间开始的顺序作为页面顺序的起点,由此产生一条新的叙事线,时间其实就是这本书的页码,翻阅完这本书就等于历经了这三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线里,版块本身的存在被消解了,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时间顺序串联在一起,所以在看这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内容不断在跳跃的感觉。

《下榻艺术节文献集》——内页

当然往后还会有很多细节的设计,比如说书的大小、成本的控制以及消费场景,另外还有很多需要考量的部分,比方说这本书整体都是黄色的,会不会干扰读者的阅读?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对阅读感受是有衰减的,但是考虑到这本书应有的阅读节奏,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二、《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在上一本书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充当了深度参与到内容构建中的角色,第二本为大家介绍的书则是一个更大众出版的项目。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当时编辑给我提了一个需求:希望为这本书营造哀而不伤的氛围。

拿到文稿后,我很快就看完了,内容主要是一个法国的人类学家和瓜亚基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时的记录。在阅读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颠覆认知的事情,比方说,食人族乍一听是很恐怖的,但是在读完之后就能够代入进他们的处境,更好地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成因。

同时在读文稿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个个看不懂的单词,但是当我看完了所有内容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单词是瓜亚基印第安人的语言,这时候我想到了好几年前看过的一件作品,一位纪录片导演去采访了很多即将要消失的民族,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对着镜头说:“我很难想象,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还会有谁,用我们的语言来去为事物命名?


文字铸成的纪念碑

在设计这本书的时候,我脑中又想起了这句话,语言,以及人们给事物的命名,其实是人们看待事物本身的方式。于是我把文稿里出现的所有瓜亚基印第安人原有语言构成的词汇筛选出来,放在了封面上,变成了一个由文字铸成的纪念碑


三、Rouge Fashionbook vol.9

第三个分享的项目是一本双半年刊的杂志,每一期会有不同的主题和不一样的设计,这一期的主题是“柔软”。

Rouge Fashionbook vol.9

我一直在想,到底能够用怎样的方式去诠释“柔软”这个词?

我想到与柔软相对应的,就是坚固的事物。对于书,我们总是用坚硬的封面去保护柔软的内页,但为什么不能让柔软的内页去保护坚硬的封面呢,柔软为什么不能是一种力量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马上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精装书,从中间把它对折,大致就形成了最终这本书的物理形态。这本书的形式语言来自于一个独特的视角,当属于你的视角找到后,形式也就自然就会出现。当这个想法产生时,我甚至觉得我是在创作一件东西,而不是在设计一件东西


四、《月食》

接下来介绍的是给杭州的想象力学实验室做的一本书,叫《月食》。

《月食》

月食这个项目,始于13年,每个月会请两组艺术家来烹饪,一直持续到18年,风雨无阻。委托方想做一本书来对他们过往的项目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但是需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到一本书中?这是当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时间跨越较长的项目,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编辑,是一个比较妥当也安全的思路。但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可能:这个书本身有没有可能就是一件新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参与到了这本书的编辑设计工作中。

“月食”活动现场记录

《月食》——原始内容素材

这是我们一开始收到的文件,有非常多的内容,如果全都放进去,那么这本书该会有多厚?那么能不能定一些规则,去筛选需要放的内容?

于是我们试用这个逻辑对作品进行主题上的分类,最后分了14~15个主题来进行归类。

比如说左边的猫猫,和右边的兔子,是完全两个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但是当它们在一个画面上的时候,变得很像是同一人的作品,这是我们觉得有趣的地方。

食物的分类

RGB的分类

汉字的分类


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和想象力学一起选出了一百多道菜。除了呈现这些作品以外,我们认为在这个活动中,除了烹饪的艺术家本身,每一次出席的食客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月食每次举办活动都会在桌面上铺满白纸,参与的食客会很自然在桌上的白纸进行吐槽或创作,或者是记录菜品本身。我们希望艺术家的菜肴和食客的反馈在书中能够以1:1的关系进行呈现,想象力学也很认同这个想法,于是我们就一起把所有桌布重新扫描,扫描之后去选择我们觉得值得被放大的素材。最终选出了桌布的部分图像,有的很混乱,有的像画,有的很美。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形态是:在看到一页菜品之后,翻过来则是一页桌布,这两者的页数是相同的。菜品和桌布的顺序产生了新的关系——当你翻开食物页的时候,食物永远会是放在桌布之上的。

《月食》这本书背负着文献的作用,但是在过往的内容中创造了新的事物,而不仅仅是回顾和记录而已,这个是我们觉得在当下做一本纸质书的最大意义。我们虚构了两条不同的线——菜品和桌布,在实际翻阅的过程中,这两条线不断相互交织,最终构成一次完整的“月食”。

在书的后半部分,对每一次活动都有档案性记录,你可以通过这个真实的档案,看到参与人员、时间、菜品名称,这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按时间线编撰的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内容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它只是档案,而不是作品的展示,后半部分则是真正跟时间相关的内容。

在前后两个部分的中间,我们穿插了一些现场图片作为两个部分的分割,我们希望读者在拿到这本书时,能够很快通过图片的过渡了解前后两个部分是完全不相同的内容,而不是在翻阅时才发现。


五、《成为作家》

《成为作家》——菲茨杰拉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人物的排序永远是很困难的事情,即使是按照首字母排序,我认为它也只是一种相对客观的方式。

于是我考虑将这本书的人物排序方式按照语录字数的多少来呈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但每个人都予以一整页来呈现。这当然是一个很主观的决定,我觉得设计书籍时设计师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你需要制定一个将所有内容串联在一起的规则。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之处,同样一个作家有时会有不同的语录出现在不同的主题中,如图所示的菲茨杰拉徳就是如此,于是我把它们设计成了一个可以进行页面跳转的形式,你可以在看到他回答某个问题时,同时去翻阅他对其他几个问题的回答,在不同的答案直接不断地来回跳转。

每本书完成后我都会去豆瓣上看一看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评价来源于真实的读者,是书籍设计工作中真正要去面对的人,我很好奇,他们会有怎样的反馈?


六、《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两版封面方案


关于这本书,右图是最初的方案,左图是即将下印时被临时通知需要加上企鹅logo之后所呈现的样子。

但是我有些难以接受修改后的方案,因为它变得太完整、太平了,反而差了一口气。作为设计师,我不太能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我当时尝试与委托方沟通把企鹅logo挪到书脊上,为此修改了近六七个版本,他们都拒绝了,这让我比较郁闷,所以在最终付印时没有署名。或许这个细节造成的视觉差异对大众而言没有那么重要,但对作为设计师的我来说很重要,我还是希望能能够在自己认为重要的细节去坚持。





接下来分享的是对我有启发的书,会和书这一媒介本身有关。

七、Title of the Show, Julia Born, 2009

Title of the Show,Julia Born,2009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Julia Born是我最喜欢的设计师之一,这本书常常会在我脑中浮现。实际上它很简单,24页,铜版纸,骑马钉装订。但这本书让我有了很多很多启发,很精妙的一点在于,09年这位设计师做了一次展览展示过往的设计作品,而展示作品的方式是,她把作品按照书籍页面的方式放大于墙面之上。在观看这个展览的时候,就像是在看一本书。但是这次展览的图录,即这本《Title of the Show》,又把墙面上的页面拍摄下来作为书中的页面来呈现,你很难说是先有这次展览还是先有这本书。通常比较保守或者传统的想法是,展览的出版物附属于展览、呼应于展览的。但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这两者的关系,它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展览与展览的出版物本身的关系到底是如何的?


八、Unfolded, Scheltens & Abbenes, 2012

Unfolded, Scheltens & Abbenes, 2012


这本书也是她和搭档laurenz brunner十多年前的作品,是为摄影组合Scheltens&Abbenes的展览设计的画册。书的实体是立体的、三维的,但是如果同一个展览本身相比,它更偏向于二维。但在这本书里,设计师的想法是用书的二维空间去建立一个三维的实体空间,在翻阅这本书时,就像是带上VR在参观这场这场展览一样。整本书的内容编辑都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进行呈现:首先建模,然后导出图片。



YouTube上有关于这个展览的记录,摄影师很在意自己的作品在展览空间中所呈现的尺度关系。在这个展览开幕之前,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图示的这种模型,来考量图像和实际空间的比例。我的猜想是,会不会是根据这些模型最终推导出了画册编辑的方式?

这本书也与空间的转化有关,但和上一本相比又很不一样。


九、Your Land / Myland: Election’12, Jonathan Horowitz, 2013

Your Land / Myland: Election’12, Jonathan Horowitz, 201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介绍的第三本书是艺术家Jonathan Horowitz的一本书,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和政治批判相关,他在12年美国大选期间,在美国的七个艺术空间里同步举行了Your Land, My Land: Election '12 这个展览,这是一个实时的展览,在这个空间中,红、蓝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党派,并放置了两台电视播放最新的路演画面,以及在展厅中放置了两台电脑,上面会实时更新大众在社交媒体上对评选的反馈。而这个项目最终以书本来呈现时,封面也选用了红蓝两色,并同样遵循了和网页相关的结构来进行编排,在排印上会有类似于社交媒体滑动效果的呈现。在这个项目中,书这一媒介是对网页的这一媒介的延伸,它们呼应着彼此。


十️、New New Testament, Paul Chan, 2013

New New Testament, Paul Chan, 201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本书是艺术家个人作品Volumes(2012)的延伸:他不断地回收不同的精装书,撕掉内页,而后在书封上画画,一共有1005件。他的绘画其实是随机的,有些偏写实,有些用色块去表现。2013年,他为这一系列作品做了一本书,称之为“新新约”,也即“New New Testament”。我很好奇两个点:第一个点是他如何挑选这些精装书,第二个是左边的文本和右边的封面绘画的具体对应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我会比较关心书籍的设计逻辑,但之后我看了Paul Chan的一篇访谈,他说没有特意选择到底要画哪些书,没有什么特别的逻辑,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有的书是朋友赠予,有的来自二手市场。并且他从来没有看过其中任何一本,只是把书封摘下。他认为这个过程是更随机,还是更具编辑思维,对他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不在意这个工作方式,他说——我们应该要让工作的状态成为方法本身,而不是反过来选择好方法之后再去工作。这对我很有启发。


十一、Sympathize, CAN, 2020

Sympathize, CAN, 202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本是瑞士CAN艺术中心的名为Sympathize展览的图录。

有时一本图录的编辑设计和展览并行,有时依附于展览,有时还原了展览,有的时候则是超越展览。

这本书记录的展览Sympathize是一个群展,当时策展机构希望能够还原筹划一场展览过程中的每个部分,比方说调换仓储的过程、摆放作品的过程等等,这些细节在他们看来都是此次展览的一部分。在三个月的展览时间内,参与展览的作品会在展览期间不断变换位置,甚至有展出几天后又被收回仓库,有的又被调转出来,处于一种不断被置换的状态。要把这种错综复杂的置换状态转换到书中其实是很难的。如果是作为一个观众,每个月来到这个空间参观,那么每次展出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展览。设计师在编辑这本书时,还原了策展的思路,翻到任何一个页面,左边都会显示这一天的时间,以及其中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到一件在被刚刚运到展览现场的状态,以及如何一步一步放置在现场展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展览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展览的闭幕式会不会才是真正的开幕?


十二、建筑思考, 卒姆托, 2020

建筑思考, 卒姆托, 202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刚刚分享的都是比较偏向于编辑思路或者展览的书籍,那么设计师应该如何去“造物”呢?作为设计师,我们都会想要去尝试不同种类的材料和制作方式来为书籍营造不同的结构与质感。我也很喜欢“造物”,但同时也很警惕。

这一本是我心中在书籍设计中自然地实现了“造物”的作品。葛西薰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日本设计师,他为我另一位很喜欢的建筑师卒姆托设计了《建筑思考》这本书的日文版。卒姆托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是Bruder Klaus教堂,最有趣的方面存在于它的建造方式:最初是一个由112根树干支起的棚顶,在框架完成后,混凝土被一层一层地浇筑夯实在现有表面之上,当混凝土固定完成,木框就被点燃,留下一个中空的黑腔和烧焦的墙壁,木头的痕迹因此留在建筑的石块表面。

葛西薰设计的特装版的状态,和建筑本身的质感处在一个同频的状态,两者在不同的材料上呈现出不同的肌理但是质感又非常相似。后来我去看了葛西的访谈,他说在设计特装版时,之后找了一位日本的纺织艺术家,为这本书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面料,一并寄给了卒姆托,最后卒姆托选择了现在这种,也是葛西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这本书的完成度很高,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推敲得很到位,包括对封面banjo这款字体的选择,带有一点装饰性但又不过分。他的设计选择都处于一种“朝内”的状态。光看图片可能感受不到太多的细节,拿到实物才能体会那种微妙的氛围。葛西设计的书看上去平平无奇,安安安静,但就是会让你想时常拿起来翻开它。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各位。

问答环节

QUESTION AND ANSWER

“对于美院的学生来说,图像的表述能力和造物能力是我们的兴趣所在,也是比较擅长的部分,但其实编辑能力是我们的弱项,能不能分享一下在书籍编辑的过程中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跟大家讲述一下如何做一个会说故事的人?”

 A首先我会分清楚哪些书我参与了编辑设计,哪些书只着手了书籍设计,如果是我们负责了编辑设计的项目,我们才会署名编辑设计。这个判断的标准,就在于你是否有介入到内容的生产中,或者从内容的层面改变了书籍最终的形态。其次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需要编辑设计,还是要回到具体的项目上。有些项目的文本很成熟,很完整。设计只需要去做转译的工作。我觉得“编辑设计”存在于一个更复杂的叙事语境之中,它的切入点可以很小,但是一定要完整

同一种事情可以有很多种讲述的方式,对我比较有启发的是“瑞士最美的书”,但比起关注那些获奖的书,我更关心的是用来收录这些获奖作品的图录。04年的那一本图录让我印象深刻,很多设计师会声称用了多少种纸张让自己的设计更有层次等等,但其实我会觉得有时候这是一种满足自我的说辞。但这本书从一个巧妙的思路切入,用了三十三种纸来完成:设计师在获奖的三十三本书中各选了8p,再回到本身印制这三十三本书的印刷厂按照书籍的原始纸张进行印刷,最后将这些内页又集合到瑞士进行装订成书。但它首先是被一个有力的概念驱使和推动,才形成了最终的结果。

“你认为自主出版主流出版之间有哪些差异呢?”

 A我认为这两者的区别很大,对我而言,它们是不同的游戏。自主出版意味着更大的发挥空间,相较于后者而言,它会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一年只产出一本,有更多尝试的过程,通常印刷数量上也相对保守。但是主流出版是更迅速的,有时甚至两周就需要完成,并且在生产中介入的点完全不一样,我做过每本成本两百元的书,也做过每本成本五元的书,这个时候设计师的角色自然会有差异,所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也完全不同。但在两者之间的转换会很有意思,我希望我能做这两者之间的桥。


讲座总结

LECTURE CONCLUSION

我个人看来,邵年的书籍设计有一个很大的个人优势,那就是他会深入地介入到文本中去,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独特的视角来引出编辑思路,然后再通过这样的编辑思路去构建、制定一个规则,让这本书的读者和观众拥有更好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创作方式。

另外,因为他非常注重书籍到手时的物理感受,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他会做非常多的打样工作,以及背后的各种的监印工作,每一个环节他都会亲自把握好,最后落成书籍设计的实物

同学们在做书籍设计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会比较注重页面的视觉语言和形式,往往会忽略设计对象,视觉形式固然重要,但还是要回归到创作的主体中。关于这方面,邵年的讲座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或者说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门——那就是如何介入到文本中,如何形成一个新的逻辑,他分享的案例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好的开拓性思路。

——虞琼洁

2022.5.6


组织机构

ORGANIZATION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

学术主持:毕学锋

讲座策划:虞琼洁

特邀嘉宾:邵   年

现场主持:虞琼洁



海报设计:虞琼洁

图文整理:徐天羽

图片与视频提供:xyz lab

编辑:李秋霖  

责编:郭   星  许辛桐 

审核:成朝晖  虞琼洁  

投稿邮箱 :sjnews@caa.edu.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设计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系列讲座 邵 年

2644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