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我校举办“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温暖现实主义”研讨会

2022-05-16


2022年5月14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召开“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温暖现实主义”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导演,滕华涛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清华大学尹鸿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王瑞教授,乔梁教授,薛晓路教授,钟大丰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教授,人文学部主任潘若简教授,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教授。研讨会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主持。

胡智锋副校长在致辞中提到,“温暖现实主义”的提出基于三个回应——回应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时代需求、回应影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回应未来影视从业者的人才培养。他认为,“温暖现实主义”既不回避现实中的痛点,依然葆有现实主义的力度与锐度,又能找到一个建设性的、积极的一个出路。胡智锋副校长认为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电影学建设,需要积极培育教授、学者、创作者三栖复合型师资人才,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方法应衍生出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同时电影教育工作者还应当向年轻一代影视从业者传授健康、积极的创作理念引领,帮助他们在新时代的建设性理念指引下从事影视创作实践。

尹力导演指出现实主义的魅力是留下时代与人的影像心灵史,“温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出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一种方向。滕华涛导演认为在影视创作中,从个人作品转向大众产品时需要体现正向、温暖的导向。王一川教授分析了多部学院教师和校友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指出这些作品给出了探测人物多维心性智慧的救治策略。饶曙光研究员指出现实主义的核心是要直面现实、尊重现实,坚持电影的人民性、历史性和伦理原则。尹鸿教授认为“温暖现实主义”这一创作原则是市场、意识形态需求、电影创作者对现实的关注这三大驱动力的平衡点。丁亚平研究员则从“感觉”“心灵”“启蒙”三个维度,对近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师生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作了精细读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薛晓路教授从自身创作体验出发,认为“温暖现实主义”在人物关系处理上应导向温暖和救赎,以此去抚平现实焦虑。乔梁教授从高校教学和个人创作层面阐述对于“温暖现实主义”的见解——对生活的态度悲观但不绝望。钟大丰教授指出温暖作为一种情感基调,未必就没有力量或批判性,这种力量就在于是否能够有建设性地处理当下的现实问题。王海洲教授阐述了“温暖现实主义”在当下中国产生、孕育的方向和历程,认为其符合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导向,顺应群众审美需要,也符合中国文艺的传统。潘若简教授提出“温暖现实主义”是在拓宽我们对现实体验的维度上去进行真诚的艺术表达。程樯教授从创作和教学两个维度,阐述了“温暖现实主义”在当下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教学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吴冠平教授认为当下需要对现实理解有建设性和想象力的作品,应保持电影学院的教学传统,让学生对现实葆有敏感性。

<<>>

近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师生的不少影视作品以平民叙事直面现实困境,以温暖为主基调,表现人对真善美、光明和未来的追求,胡智锋副校长在《光明日报》、CCTV6电影频道等央级媒体中将其阐释为“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理论联系实践、研究与创作并重这一传统的集中体现。这次“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温暖现实主义”研讨会邀请一线的创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学者共聚对话,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意在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影视创作理念在影视实践、影视教育、影视研究等多元维度的认知深入与应用拓展。


文字|YH

审核|WGP

排版|LSZ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电影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研讨会 新时代影视创作

3925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